老王 发布的文章

似乎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气质,我接触过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专家,其中有一家公司技术专家给了非常深的印象,那就是 UCloud。在和 UCloud 技术专家的沟通中,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支极为自信、动手能力很强的技术团队。

近期,我在UCloud上海办公室采访了 UCloud 虚拟网络负责人徐亮,就如同我采访过的很多一线技术领军人物一样,徐亮给我带来的直接印象就是执着、朴实和认真。

说到自己擅长的网络技术领域,徐亮神采飞扬

在和他的谈话中,我听到了不少 UCloud 有趣的研发故事,让我对 UCloud 技术团队的动手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 当UCloud 所倡行的“客户为先”、“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下一个产品”等理念从一个专注于前沿技术的技术领军人物的谈吐中汩汩冒出时,印象更深刻了。

转化:实验室技术能力 ➡️➡️➡️ 生产能力

我为什么认为 UCloud 的技术团队是一支动手能力极强,这得从他们的 25G 智能网卡项目说起。

众所周知,如何将实验室形成的技术能力转化成生产能力,需要很好的工程能力,25G 智能网卡从实验室到生产环境恰恰体现了这样的工程能力。

“去年我们将 25G 智能网卡产品投入到生产环境,实际上,UCloud 从 2016 年就开始跟踪这项技术。这期间我们测试了很多厂商的智能网卡,有的智能网卡的性能相当不错。但是阻碍我们将其投入生产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和公有云所要求的热迁移的能力不兼容。所以,虽然这些智能网卡的性能很好,但是没有办法应用到公有云环境。”徐亮介绍道。

其实,业界一些公有云厂商很早就在借助这些智能网卡做加速,但是在处理热迁移的时候做不到用户的无感迁移,必须要用户手动修改虚机里面网络的配置。这虽然能够达到目的,但是对用户并不友好。对此,UCloud 秉持一向的态度:“我们一定要做到用户没有额外的负担,这样对用户来说才是最佳的方案,才是成熟的、用户友好的方案。”

据徐亮回忆,情况在 2017 年底出现了一个转机。彼时,Linux 内核社区开始讨论智能网卡如何能够无感的支持热迁移,UCloud 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入的技术追踪和研究。从社区开始讨论和开发,最后到 2018 年 5 月份时该功能趋于稳定,才被接受到 Linux 的内核主线里。

“在发现该功能已经基本成熟后,我们马上就把这个补丁应用回 UCloud 的定制内核当中,跟智能网卡厂商一起研究,很快就在实验室完成了该产品。”徐亮接着谈到,“然后我们就开始在线上做公测。这个时候就非常体现我们的工程能力。”

在徐亮的团队将智能网卡投入生产环境时,虽然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但是就算在连固件都升级过两次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业务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我想这就是 UCloud 技术团队的工程能力一个重要体现——“我的固件都升级了,而用户业务不受影响。”

驱动:客户为先 ➡️➡️➡️ 工程能力

在我采访的 UCloud 技术人员中,徐亮并不是第一个提到“客户为先”、“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下一个产品”等理念的,在与 UCloud 技术副总裁杨镭、私有云和容器产品线负责人叶理灯等人的采访沟通中他们都曾提及这一贯彻于 UCloud 所有技术、产品研发中的理念。他们对于“客户为先”以及在产品的研发、技术专研中的践行,让我深信他们从骨子里认可这样一个价值观。可以说,“用户为先”的理念驱动着其工程能力的形成。

谈到他们的经典网络升级至 VPC 2.0 项目,也许你会理解我说的。

以“客户为先”为出发点

据我了解,UCloud 应该是全球唯一一家把经典网络升级到 VPC 2.0 网络的公有云厂商。在我和多位 UCloud 技术人员的接触中,这个项目被多次提及,它的实施可谓是历经周折,遇到的困难很多。

我们的出发点是‘客户是不是有这个诉求?这件事情对客户来说是不是有好处?’如果是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做呢?“。当问及项目出发点时,徐亮谈到。显然,如果能够透明的将经典网络升级至 VPC 网络,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有诉求和好处,不需要自行迁移或是同时维护两个架构。但,UCloud 一开始低估了这个项目的难度。

徐亮说,“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出现了变化——我们以前假设用户的 IP 是唯一的,这不光体现在网络产品上,还包括数据库产品、存储产品等,都会假设用户的 IP 是唯一的——在之前的经典网络时,该前提条件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我们要升级到 VPC 2.0 时,我们突然发现这个 IP 变得不再唯一,由于不同的租户网络是完全隔离的,IP 完全是可以重复的。”

因此,这个项目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网络项目,意味着 UCloud 平台上的所有产品都需要升级,都要支持这个重要变化,所以在工程上存在非常多的协调工作。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是一个涉及到全公司协调的能力。

“客户为先”驱动产品创新

VPC 2.0 项目过程中,徐亮团队还推出了许多创新产品,如 IPv6 地址转换。

公有云里面会有一些公共服务,比如说,像镜像服务、DNS 服务等,所有的客户都可能会访问这些公共服务,而有些客户的 IP 是彼此重叠的,只是 VPC 不同而已。传统上都是采用 NAT 的方式去做的,因为地址是相同的,肯定需要通过 NAT 翻译成不同的地址,然后再去访问公共服务。

但是,NAT 方式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公共服务在获取原地址时变得很复杂,它要用 TOA 或其它手段才能够提取出原地址。另外是这是一个有状态的网关,可扩展性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状态的部分容易成为瓶颈,维护状态代价很大。

UCloud 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创新——徐亮的团队把用户的地址和用户的 VPC 这两个部分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一个 128 位的 IPv6 地址,把用户的 IPv4 的请求无状态地转换成了 IPv6 请求,然后发送给这些公共服务。徐亮说,“我们这个无状态转换的思路,是非常创新的。对用户来说,得到的性能很好,同时不需要为此额外增加成本。

就这样在“用户为先”的驱动下,UCloud 技术团队一点一点的完成了经典网络到 VPC 网络的升级,历时三年。

“我们的初衷就是从客户为先的角度出发,用我们的技术给客户带去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认为这件事情值得就去做。”

自省:关于工程能力的三句话

关于对工程能力的理解,徐亮谈到了几句话: “先于客户发现问题”、 “先扛住再优化”、“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到24小时止血”、“一周之内能不能拿出一个中期解决方案?”… 让我印象深刻,这也是 UCloud 技术团队的实践路线。

“先于客户发现问题”

据徐亮介绍,其团队做可编程交换机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非常隐晦的交换机芯片编译器的 BUG,它会发生哈希冲突,从而导致行为不可预期,但是这个问题在实验室是没办法复现出来。历时一个月时间,UCloud 通过在工程上引入全量测试的环节,提前发现了问题。

这件事情之后,徐亮的团队开发了一个新系统,对所有用户虚机点对点通信的信息进行统计,在做变更时就会针对通信过的场景做全量验证。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一些因为软件架构变化导致的问题,能够“先于客户发现问题”,在对客户业务没有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去解决它。

“先扛住再优化”

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不是去分析根本原因是什么,而要考虑怎样降低对客户的影响,这就是 UCloud 团队常说的“先扛住再优化”。比如说,智能网卡出现故障了,不会先修复智能网卡,肯定是先把用户的业务切走,让用户的业务正常,然后再想办法解决智能网卡的问题。

“这件事情能不能做 24 小时止血”

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做复盘,这时候UCloud技术团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件事情能不能做24小时止血”。故障对客户是有影响的,我们要在24小时之内先推出一个方案,这个的方案能够让客户降低损失。不光是出现问题的客户,甚至是其他没有出现问题的客户,我们也要在24小时之内拿出一个方案,让这些问题不会影响到客户。

然后,再问‘一周之内能不能拿出一个中期解决方案?’,最后再考虑长期解决方案,长期方案有的时候就真的很长,比如说体系架构设计的不合理、需要进行重构。

结语

在和包括徐亮在内的多位 UCloud 技术领头人在深入沟通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支极为自信、工程能力极强的技术团队,他们敢于尝试新技术,同时其工程能力能在给用户提高价值的同时,保证不出现问题,我相信这是 UCloud 技术团队自信的底气。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12 月 3 日,在 2019 阿里云广东峰会上,阿里云又“答完”了一份新试卷。

在 12 月 3 日举办的 2019 阿里云广东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还表示,“全面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产要素,云智能是新基础设施。”

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31.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 34.8%,对中国 GDP 的贡献率超过 67.9%。 近期,数据首次增列为生产要素,反映了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凸现,成为最具时代特征新生产要素的重要变化。未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普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工厂、每一条道路、每一个下水道都将实现数据化、智能化。

在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召开前夕,匆匆奔赴北京的我,见到了刚刚从美国飞回来,却毫无时差之扰的陈恺——灵雀云的 CTO。

虽然我早就和灵雀云有了联系,也有好几位朋友在灵雀云任职,不过作为国内新锐云原生厂商灵雀云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恺,我之前并没有直接接触过。虽然我们是初次相识,但是在聊到了开源,聊到云技术,我们以云做老酒,以开源为佐酒菜,很快就俨然如同老友般进入了旁若无人的状态——旁边的朋友被我们暂时性忽视了,虽然这张合影就是她帮我们照的。 :D

滥觞始于云计算。

缘起

陈恺和左玥等人在创立灵雀云之前,他们都曾在微软 Azure 从事云计算领域的专业研究。回忆起那时候,陈恺说,那时他们也在想象云里面的应用应该长什么样子,设计最早版本的“云服务模型”、“云服务运行时”,而现在回过头看,其实云计算的发展已经千差万别。

2013 年 Docker 出现以后,左玥和陈恺他们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容器技术会很有影响力,它重新了定义云技术之后发展的路径,这恍然在他们面前掀开了一个新的时代,于是灵雀云诞生了。

云技术领域发展演变的非常快,事实上,在云计算早期并不能预见到如今的云计算格局。“早期我们尝试过很多东西,总的想法是觉得容器就像是一种轻量级虚拟机,一种新的虚拟化技术。就像虚拟机需要虚拟机平台去作为它的管理平台一样,容器也需要一个容器云平台,所以我们早期想做的就是容器云平台,这一点一直没变,现在也是在做企业级的容器平台。”陈恺说,“我们最早的技术选型是 Mesos 技术栈,经历了几次大的改变,包括从 Mesos 转到支持当时的三种主流的调度系统,然后开始倾向于Kubernetes,到最后全面转向 Kubernetes,以及最近在架构上和 Kubernetes全面对齐,把我们的平台做成一个 Kubernetes 原生的平台,技术上一直在做升级。”

云原生吞噬一切,Kubernetes 编排一切

云原生正在吞噬世界

不知不觉之间,云原生已经吞噬了整个世界,如今,云原生已经是技术界最时髦的词汇之一。而应运而生并推动了这一切发生的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所,对云原生做了不同角度的解读。那么作为一家很早就涉入云计算领域的新锐力量,陈恺对云原生的理解是什么呢?

陈恺说,“CNCF 旗下涵盖这么多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所以它对‘云原生’的定义必然会比较宽泛,但的确,‘云原生’不是一个特定的技术或者一种方法,很难把它精确的定义,也不应该把它和具体的技术对等,比如说把它直接跟 Kubernetes 挂钩,跟 Kubernetes 没关系就不是云原生?跟 Kubernetes 有关系就叫云原生?这两者都是不对的。”

他接着补充说,“我对云原生定义的观点也是比较宽泛的,(云原生)就是让应用能够最大化的释放云计算生产力的一系列的思维方式、最佳实践和技术体系,这里的关键词是让应用去释放云计算最大的生产力。这是关键。所有的云原生我觉得都是首先应该围绕应用的。什么叫‘云原生’?主要是以应用为中心的。‘原生’这个名字看起来起的不是很好,听上去似乎是只有在云上生出来的才叫‘云原生’,或者只有在公有云上才叫‘云原生’,并不是。关键不是说你在哪里跑你的应用,而是你是不是能够释放云的生产力——广义的云的生产力。”

在容器编排市场尚三分天下的时候,很多容器服务商都同时支持三种主流的编排系统,当时有一些观点认为这种三分格局会持续比较久,然而 Kubernetes 迅速崛起,很快就一家独大地统治了容器编排市场。

陈恺说,“我觉得当时 Kubernetes 可以很快的从编排之争当中胜出,并没有那么让人吃惊。为什么我们比较早的时候就开始往 Kubernetes 发力?其实第一个触发的点比较偶然。那时经常会有人问起三种容器编排系统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做了一些研究,业界有一些对比,当时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细节,我觉得这才是关键——有一项对比的是基于这三种技术有哪些商业版?基于 Docker Swarm 的有一个商业版 Docker EE;Mesos 有一个商业版 MesosPhere;基于 Kubernetes 有好多商业版——这是本质的区别。这一点对它们的社区的发展速度和后续影响很广,因为它是开放式的治理。Kubernetes 虽然是谷歌发明的,但是它是开放式治理,背后有很多商业版。如果从开源软件本身社区发展角度看,很关键一点是上面有多少商业版,商业版越多说明从开源软件里面可以获利的公司越多,这样就有了正向的良性循环,会有更多资源投进来,社区里面参与的人就会更多,最后的发展会更好,生态会很繁荣。当时从这一点我们就觉得这个生态肯定会赢。”

Kubernetes 一统容器编排市场的今天,业界一些专家对此有所忧虑,担心这种垄断会形成市场压制。从长期来看,如果 Kubernetes 的发展会形成类似 Android 一样的巨头化,那么作为下游厂商,灵雀云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发展变化的呢?

陈恺说,“回到垄断这个问题,如果是商业软件的话会有垄断这个问题,如果是开源软件的话,它的治理模式有可能是封闭式的,也有可能是开放式的,而 Kubernetes 是一个开放式的治理模式,会有一些厂商有更大的影响力,但不是被一家完全控制,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谈不上垄断,更多的是一个标准。它可能更多像 Linux 而不像是 Android。从标准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而且是远大于弊。因为有了标准,大家都围绕着标准做投入,风险就大大降低,可以放心去投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厂商会向它靠拢。”

灵雀云的 Kubernetes 生态

灵雀云在围绕 Kubernetes 生态方面也做了自己的发行版,他们是如何在符合 Kubernetes 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差异化的服务和产品的呢?

“Kubernetes 发行版首先必须是跟 Kubernetes 兼容的。在 Kubernetes 上可以增加各种各样的能力,但它本身的第一属性一定是一个真正的 Kubernetes。如果为了做差异性,把它做得不像 Kubernetes,不兼容会是个很大的问题。”陈恺说,“我们走的比这个更深一步,我们的 ACP 2.0 是把整个平台都做成 Kubernetes 原生的,因为 Kubernetes 本质上是声明式 API 加上基于控制器模型的架构设计范式,容器编排相当于它的一个副产品,是它基于这个架构的一种应用,当然也可以把这种架构应用到对任意资源的编排。前一段时间有一篇很多人转发的《Kubernetes 编排一切》的文章,讲的就是这个事情,它不光可以用来编排容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陈恺在云原生技术实践峰会 2019 上演讲

灵雀云是从 2017 年底的时候决定这样做的,当时的做法是一些新的产品开始在新的架构上做一些实践,比如 DevOps 平台、基于 Istio 的 Service Mesh 等产品,完全基于新的架构来做。今年年初,灵雀云认为所有方面都成熟了:第一,方向肯定没问题,Kubernetes 编排一切;第二,对如何基于 Kubernetes 的架构构建上层产品有了更多的经验和体会。灵雀云于是把以前产品上的所有功能都逐渐迁移到 Kubernetes 原生架构上,重新融合到统一的架构里面,这就是 ACP 2.0。在此之上灵雀云还做了一些差异化。

灵雀云在这里的技术栈分为三层:

最底层的产品是一个 Kubernetes 发行版,Kubernetes 是一个开源的技术,并不是一个平台,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直接把它当一个平台用。灵雀云的做法是将 Kubernetes 技术变成一个企业就绪的 Kubernetes 发行版。

再往上是 ACP 层,定位是云原生应用赋能平台。包含有三个子产品:容器平台、DevOps 平台和基于 Istio 的 Service Mesh 产品。容器平台和发行版最接近,但对发行版进行了大量扩展,比如在发行版之上增加了多集群管理和企业级多租户。ACP 把单一的 Kubernetes 集群变成企业平台级的产品,经过了三年多 100+ 企业客户生产环境的考验,而且考虑到更多开发者的场景。DevOps 也基于 Kubernetes 原生,用 Kubernetes 去编排所有的工具,定位是一个开放式 DevOps 工具链集成和编排的平台。

在此之上还有一层是灵雀云新的 ACE 3.0,它的定位是一个企业级的 PaaS 平台,或者用现在更时髦的说法,可以称之为企业技术中台,集成了更多企业需要的其他服务,比如第三方的中间件、开发框架等。它是个完整的技术中台,以容器平台为底座,以云原生黄金三角为核心,其他服务在上面做成一个个插件。这部分主要是和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国内外的一些最优秀的 PaaS 类服务都可以放在里面,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云原生之于微服务和 DevOps

我们知道微服务、DevOps 等模式在云原生概念发展起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随着云原生的发展,似乎给它们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陈恺认为云原生显著地推动了 DevOps、微服务的发展,对于这一现象他还专门用了一个词汇来形容:后 Kubernetes。这是在容器和 Kubernetes 出现之后开始对 DevOps 侧的微服务反过来的助推。

他认为,微服务架构的本质是用运维复杂度为代价去换取敏捷性。企业至少要考虑两件事:第一是否真的有这么高的敏捷性需求,值得用那么大的运维代价去替换,第二,假设你有着敏捷性需求,那么多出来的复杂度怎么办?早期微服务落地会很痛苦,因为大家没有准备好怎么去应付这个复杂度,而且会低估它。这复杂度是未知的,用未知的复杂度去替代已知的复杂度,这通常都是不好的,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治理框架出来。其实它需要底下有一个好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它。

容器和微服务天生一对,容器 Kubernetes 的出现,对微服务有非常明显地推动。Kubernetes 作为底层的应用管理平台非常合适,而且很多微服务里面要考虑的与业务无关的能力也可以慢慢推到 Kubernetes 里面去。而进一步,Service Mesh 等其上的技术栈就重新定义了微服务技术栈,微服务治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反过来作用到微服务上,形成了新的最佳实践。

因此,要做微服务应该先容器化,才能解决运维复杂度的问题,容器化的服务应该跑在 Kubernetes 之上;如果进一步做服务治理,应该往 Service Mesh 方向走,Service Mesh 是基于 Kubernetes 平台的微服务治理的最佳实践。

云原生之于 DevOps 也是如此。早期大家很多的精力在持续集成上面,比如 Jenkins 最初是作为 CI 工具出现的,而有了容器和 Kubernetes 之后,持续集成变得简化了,最终生成 Docker 镜像就好。重心开始转到部署,转到 CD 上。而且,现在的 DevOps 实践或 CI/CD 通常会把 Kubernetes 作为最重要的部署目标。也就是说CI会围绕容器镜像,CD 会围绕 Kubernetes。这是容器和 Kubernetes 带给 DevOps 的影响,基础设施越强大,对 DevOps、微服务就越有帮助。以 Kubernetes 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变成新的标准,DevOps 和微服务的一些最佳实践都会围绕它去改变。

源于开源,茁壮于开源

云计算构筑在开源之上,灵雀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构建在开源之上,那么灵雀云是如何拥抱开源和贡献开源的?

陈恺说,“有几个开源社区跟我们是非常相关的,最早的时候是 Docker 社区,现在 Kubernetes 则是跟我们关系最大的开源社区。我们核心的产品是容器、DevOps 和微服务三部分。Jenkins、Istio 等相关开源项目是我们的重点,我们非常重视在开源社区的投入。我们的许多工程师会参与其中,对社区进行贡献,也会开源一些项目,我们在一步一步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我们首先会选择一些偏底层的技术或者机制,选择那些有足够亮点,真的被需要的项目和技术开源出来。”

目前灵雀云已经开源了的项目,包括基于 OVN 的网络插件 Kube-OVN,它是把 OVN 的网络和 Kubernetes 所集成的网络插件。现在该项目在国内外都受到关注,也有来自外部贡献者参与。另外一个开源的项目叫 Captain,是一个基于 Helm v3 标准的 Kubernetes 控制器,对 Helm 应用分发进行改进。

后续灵雀云还计划将更完整的东西放出来,比如灵雀云的 Kubernetes 发行版,供社区用户用来管理自己的 Kubernetes 平台,可以达到和使用灵雀云产品接近的体验。另外灵雀云也计划将其 ACP 释放社区版或者开源版本出来。陈恺说,“我们很乐意把它开源出来,因为这是一个标准的产品,我们让它较早期的接触更多用户,也能得到更多反馈,甚至吸收一些外部的贡献者参与进来。”

尾声

我采访过很多技术领袖和技术专家,不过陈恺的这场采访让我有一点不同的感受。一场对话下来,陈恺给我的感觉如同多年的老友一样言无不尽,而他对于我提到的每个话题,都非常认真、仔细的做了阐述,让人感到浓浓的专业技术风格。我想,这就是陈恺的技术初心,也是灵雀云一直以来的风格吧。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一个月多前,我们发起了 Linux 中国徽标征集活动,陆续得到了诸位朋友的鼎力支持,并于 10 天前进入了公开评选意见征集阶段。

说实话,这次活动的举办有点仓促,我们并没有做好完美的活动计划。所以,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如一些对 GitHub 操作不熟悉或非技术圈的朋友对如何通过 GitHub 提交投稿感到困难;也有一些朋友从根本上不认可征集活动,觉得原来的徽标就挺习惯,或者适当改改就行;最后,我们在公开征集过程中,通过微信投票时还出了乌龙,过多的投稿选项导致不恰当地分成了两个问题,从而影响了投票公正性。

后来,不得已,又再次根据投票结果筛选掉部分票数较低的作品,重新发起了投票。(在这次投票中,误筛选掉 water0902 这份作品,特别不好意思,再次向作者道歉。)

其实,在第一次投票后期,我们就尴尬的发现,居然还是我们原本的徽标得到票数最高。而在第二次投票结果中,原本的徽标的票数位列第二名。而 JUNEN-1 这个作品在第一次投票中的票数几乎和原本的徽标所得票数一样,第二次投票中得到了更高的票数,位列第一名。具体得票情况如下:

投稿作品名第一次投票数第二次投票数
原本的徽标182149
JUNEN-1181163
JUNEN-2167136
whsasf\_work31268
whsasf\_work21208
alim0x8655
garywill6138
Logo09646035
wxy5827
tinnx5730
lightyisu5626
RedInLinux5524
lightyisu24737
aimeDesign4471
14665875944032
CodingOctocat3616
logoyk3630
water090232N/A
SmarterC2918
hacker2719
WSJ2719
long257
icekylin-design-22422
ZIN2310
icekylin-design-3208
OLC19N/A
schiway17N/A
flag14N/A
icekylin-design-114N/A
logo028113N/A
Fine11N/A
kokialoves80
lartpang80
whsasf\_work80

在这次徽标征集活动当中,这些投票数是我们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不是唯一依据,经过团队内部合议,我们决定仍维持原本的徽标,但是会做精简风格处理。因此,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我们决定授予 JUNEN,空缺一名,他提交了多份作品,而且作品均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好评。考虑到一等奖空缺,我决定将二等奖的单个奖金提升至 1000 元。

三等奖我们决定扩大到十名,授予 alim0xgarywillicekylinwater0902aimeDesignwhsasf\_work3liujiacode(logo0964 和 logo0281)、WSJlongfine。同样,奖金翻倍为 200 元。

同时,按照活动规则,由于一等奖空缺,二、三等奖作品的版权仍然归作者所有,我们并不取得版权。

请上述中奖者加我微信 linux\_china ,我在验证中奖者身份后会颁发奖金。

最后,在这个征集活动中,无论您是否提交了作品,也无论是否评选中奖,我们都对诸位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致以最热忱的谢意,是你们大家,让我们觉到了社区的温暖和支持!我们必将在诸位的陪伴和支持下发展的更好!

此致敬礼,

Linux 中国 / 老王

从业计算机行业以来,我接触过很多计算机硬件厂商,不知自何时开始,从我们的身边的个人电脑到企业级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越来越多的见到了戴尔的身影。就在我前两天参加的戴尔科技峰会的一个媒体群访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孔大勇先生就笑言,“在座的诸位中有 15 台笔记本电脑,其中 9 台是戴尔的”。更别说如浩如烟海般充斥在数据中心的各式戴尔设备。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戴尔还是那个生产、销售硬件服务器的戴尔,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戴尔已经在云计算领域布局多年。

云计算这个 IT 时髦词虽然已经提出很久了,但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是,这个时髦词居然历久弥新,在 IT 领域这么变化日新月异的行业中,还能不断焕发新的变化。从早期的分布式计算、虚拟技术,到现在的容器技术,从公有云、私有云,到混合云、多云,不经意间,一篇篇新的技术篇章掀过,我们所面临的已经是一个崭新的云时代。

这次有幸参加戴尔科技峰会 2019,让我恍若置身一场云原生大会,除了很多的新技术突破和硬件新品发布,戴尔也在云计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云技术的发展,所以我专门着眼于观察戴尔在云计算方面的新变化,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次大会中我的感受。

戴尔的云端之路

自 2010 年戴尔发布 高效企业生态系统 Efficient Enterprise Ecosystem (E3)的云计算战略以后,就开始不断布局云计算生态,将戴尔从一个传统的计算机硬件企业,转变成为一个软硬件两把抓的云计算强企。

得益于多年企业级硬件的产品与设备,戴尔从一开始就为其在企业级场景下的硬件设施打好了基础,而近年来,戴尔也不断并购了一些企业,并以此为契机,增加了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能力。

近年来,戴尔收购了 EMC,从而掌握了虚拟化领域巨头 VMWare,又在其后收购了Pivotal (后者是顶尖的云计算平台公司,我们所熟悉的 12306 的架构中,就有一大部分在使用 Pivotal 的产品),不断增强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能力,并借助于自己在传统硬件领域的强项,去改变企业、政府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协助他们完成数字化转型。同时,可能会令很多人意外的是,戴尔也是 Kubernetes 项目代码贡献度全球第二的企业,拥有丰富的 Kubernetes 开发人才。

和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公有云厂商不同,他们很多是从开始做云的时候,就决定要做公有云,希望去服务尽可能多的用户,服务更多的中长尾用户。戴尔则是更关注于企业级市场,关注企业用户的需求。当然,这也是源自于戴尔在服务器等企业级市场的深耕,能够精确把握企业对于云计算的需求。

源自不同认识的混合云

在不断服务企业级客户的过程中,戴尔收集到了大量的用户反馈,企业级用户往往不同于个人用户,将自己的所有业务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企业级客户会同时使用两家甚至是更多的云平台,以确保自己的业务不会因为某一家的云服务出现问题而整体业务崩盘。单一平台所构建的信息孤岛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我们看到 Kubernetes 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信息孤岛的问题而不知如何解决,Kubernetes 是一个标准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升产品和能力的可迁移性,而戴尔则对该问题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前面我们提到,VMWare 目前是属于戴尔公司的,而 VMWare 本身,是目前全球用量最大的云计算虚拟化平台,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云计算平台,他们的背后运转的很多都是 VMWare 计算平台。得益于 VMWare 多年的积累,戴尔拥有丰富的私有云建设经验,可以在企业现有的基础设施上快速构建起一套能力强大的私有云体系。同时,因为不少云计算平台使用的也是 VMWare,使得企业自行构建的私有云能够更加轻松的与使用了 VMWare 的公有云结合,构建出一体化体验的云计算平台,让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调度和管理多个不同的云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做计算、做数据挖掘、做资源调度,帮助企业更加简单的构建私有云。

这样构建出的私有云,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混合”云的能力,而不再是仅仅与某一家云计算厂商提供的能力所结合,它可以让你同时和多个不同的云计算平台对接,还可以和你自己企业内部构建的私有云所结合,让不同云计算平台的业务可以通过戴尔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无缝对接,让业务正常运转。

VCF 如何解决问题

由我们所熟悉的一些云计算公司,诸如 AWS、Azure、Google ,以及全球 4000 多家 VCPP(VMware Cloud Provider Program)项目成员所组成的VCF(VMware Cloud Foundation)建立起一套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标准,都采用统一的 VCF 作为其标准,构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而基于VMware最佳实践来搭建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其中所有的云都是基于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架构,其中的产品也就可以随意的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中任意迁移。

对于企业来说,VCF 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其产品在不同服务商之间切换的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的在其所使用的几个云服务商之间进行切换,甚至是切换到私有云上!相比于我们熟悉的 Kubernetes,VCF 在易用性上的投入,更是让企业可以简单的实现业务需求,支撑业务的整体运转。

SDDC 的未来

SDDC 是 VCF 的一个产品组件,想来这个词去描述戴尔的混合云战略真是再准确不过了。

什么是 SDDC?和我们所熟悉的 SDN( 软件定义网络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类似,SDDC 就是 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Software-Defined DataCenter ,以软件的方式来定义数据中心。而能够做到这些,源自于戴尔自己多年制作企业级服务器和其所收购的 VMWare 多年来在虚拟化领域的投入。VMware 目前是全球私有云环境里面市场占有率体量也是最大的。和其他云计算厂商相比,戴尔拥有业界体量最大、份额最高、方案最全、价值最高的方案,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在戴尔看来,未来企业级云计算的市场会逐渐归一,所有的公有云也好、私有云也好,终将会回归到混合云的模式,因为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核心数据都交付给云计算厂商,他们需要一个私有云,帮助承载和处理企业内部的一些机密数据。而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对接,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做虚拟化出身的 VMWare 帮助戴尔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提出了 SDDC 的方式,来完成这个业务需求,并基于 VMWare 多年的积累,为 SDDC 加入大量云计算企业的支持,为客户拉了一针强心剂。

在中国,为中国

在过去的数年里,戴尔不但在技术研究方面深入到云计算行业,也将自己的云计算产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

比如说,戴尔近几年借助于区域服务商,将其云计算的产品铺设到政府和企业场景中,帮助他们完成信息化、数字化。

很多企业和部门内部的基础设施虽然投入昂贵,但是,由于维护和管理不善,从而导致大量的病毒、木马潜伏在服务器内,占用了设备性能,并造成了数据泄露和安全隐患。此外,也因为基础设施维护的不完善,没有办法有效利用基础设施资源,更谈不上数据的共享。同时导致了各部门都需要自行建设基础设施,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浪费,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稳定,为服务埋下了隐患。

引入戴尔的混合云方案以后,机构对机房进行统一,建设一个主数据中心,从而完成管理集群、高性能集群、vSAN 集群等,帮助他们构建了一套性能良好、基础设施完备的内部云方案,同时,得益于 VMWare 本身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还引入了 vSAN,借助其拓展能力,实现了双活的副数据中心的构建,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运转。

借助不断推动企业、政府的数字化、信息化,戴尔实现了自己在几年前定下的诺言,“在中国、为中国”,帮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结语

这一次的戴尔科技峰会让我大开眼界,过去那个只做硬件的戴尔,如今不仅做了云,还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站在了云计算技术的前沿,不知道未来,戴尔还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更加亮眼的产品?

一个月前,我们发起了徽标公开征集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很多成员和爱好者的积极关注,截止至昨天,我们收到了 25 位设计师提交的多份设计投稿。

按照计划,我们将从今天开始,至 10 月 30 日公示投稿,并发起投票活动请大家投票支持。并在投票结果的基础上,由我们的管理委员会做最终裁定(意即,并不会以投票结果作为最终结果,投票结果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本次公开投票将在微信投票上进行,敬请来自其他平台的读者和爱好者移步至微信投票。

此外,在活动中,一直有声音表示,原本的徽标就挺好,或者原本徽标只需要做适当修改即可。对于这种意见,说实话我是有点吃惊的。不过尊重大家的意见,我决定将原本的徽标也放入评选,如果原本的徽标胜出,那这次的一等奖可能就要空缺了,我们就不会更换徽标(或对原本的徽标做少量修改)。

以下是这次投稿的徽标,

  • 按投稿时间列出
  • 变体视作同一徽标
  • 尺寸裁剪至同一大小(128px),缩放过程中会有精度损失
  • 设计思路在此不展示,可访问在 GitHub 上的原始投稿了解

徽标投稿

1、原本的徽标

2、wxy

地址: 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xy

3、RedInLinux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RedInLinux

4、1466587594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1466587594

5、tinnx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tinnx

6、alim0x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alim0x

7、flag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flag-2

8、WSJ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SJ

9、logo0281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logo0281

10、logo0964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logo0964

11、long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long

12、kokialoves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kokialoves

13、hacker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hacker

14、lartpang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lartpang

15、OLC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OLC

16、garywill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garywill

17、lightyisu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lightyisu

18、lightyisu2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blob/master/lightyisu2

19、icekylin-design-1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icekylin-design

20、icekylin-design-2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icekylin-design

21、icekylin-design-3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icekylin-design

22、whsasf\_work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hsasf_work

23、whsasf\_work2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hsasf_work2

24、whsasf\_work3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hsasf_work3

25、CodingOctocat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CodingOctocat

26、JUNEN-1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JUNEN

27、JUNEN-2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JUNEN

28、ZIN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ZIN

29、Fine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Fine

30、SmarterC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blob/master/SmarterC

31、water0902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tree/master/water0902

32、logo yk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blob/master/logo%20yk

33、schiway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blob/master/schiway

34、aimeDesign

地址:https://github.com/LCTT/logo/blob/master/aime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