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AdBlock 下的文章

经常来 Linux 中国(https://linux.cn/)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这两天你会在我们的网页顶部看到一个固顶的红色提示信息,喏,就是这样的:

我们的反广告过滤器的提示

嗯嗯,我们没有被黑,这个提示消息是我们主动放的——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消息,说明是你的浏览器上的广告过滤器(如 ABP、ADblock 等)将我们加到黑名单了。因此,这是我们在无奈之下所作出的反应。

作为一家开源站点,——嗯,我要首先打一张悲情牌——我们有相当部分的收入来自于网站广告投放,还有部分则是微信广告。这些费用用来支付网站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硬件、托管等费用,还要支付运营成本,比如说站长我的生活来源。

我去检查了一下广告过滤软件所常用的黑名单列表,比如 easylistchina+easylist,只是搜索“linux”这个关键字,就有60条匹配,也就是说大部分和 Linux 相关的站点都被加入了广告过滤的黑名单了,我想,这些站点可能也没钱申请加入白名单。

那么,如果访客使用了广告过滤器(据我所知,很多人都会使用广告过滤器,尤其是技术圈子,包括我本人也在使用),那么这些广告就会被屏蔽。这样带来了几个后果:

  • 我们为投放广告的甲方所提供的曝光量不能兑现,因此从商业道德上不对,而且也不会有人再投放了
  • 我们的页面呈现效果会乱掉,比如开了天窗或内容都挤在一起了

针对这种情况,其实,我们之前都是随时调整广告代码,以规避过滤;但是,这种博弈越来越复杂,我们也终于累了。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请您——我们的访客——主动对本站关闭广告过滤器。

其实,最初本站是没有投放广告的计划的,但是自力运营了几年之后,我们也需要一些资金支持持续的运营,因此,以审慎的态度,我们接受了部分广告投放。就目前而言,我们在广告方面的策略如下:

  • 只接受针对特定于我们访客的广告,比如说,我们的访客绝大部分都是 IT 行业的,包括学生、工程师、开源爱好者等,所以,我们只接受针对这种受众群体的广告
  • 只接受正面的广告,不接受具有不良诱导和攻击性的广告
  • 只接受静态的 JPG 图片投放,不接受那种闪闪发光的 GIF 动画或 Flash 广告(这里只有一则违例广告)
  • 不接受第三方 JS 代码的广告投放,以避免用户隐私泄露
  • 不接受侵入式广告,比如那种满屏乱飞的广告、遮挡内容的广告
  • 不接受我们认为商誉不好的广告商的广告
  • 不接受难看的广告,这会闪瞎我们访客的钛合金眼睛

在设置这个提醒的时候,虽然我们希望能醒目的提醒到所有的用户,但是还是将这个提示条尽量放到一个不太扰人的位置,至少不会太影响阅读体验。

虽然做了如上决定,但是我还是有些不安,所以,就此事和大家做个说明,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请在下面发表您的意见。

浏览器是现在各种在线服务的入口。电脑安全问题迄今仍未得到解决,技术进步为恶意软件提供了新的途径,感染我们的设备、入侵商业网络。例如,智能手机与平板为恶意软件--及其同伙“恶意广告”--带来一片全新天地,它们在其中腾挪作乱。

恶意广告在合法广告与合法网络中注入恶意软件。当然你可能会认为“合法”广告与网络与非法广告与网络之间仅有一线之隔。但是请不要偏题哦。隐私与安全天生就是一对兄弟,保护隐私也就是保护你的安全。

Firefox, Chrome, 以及 Opera 当仁不让属最棒的浏览器:性能最佳、兼容性最好、以及安全性最优。以下五个开源安全应用安装于浏览器后会助你抵御种种威胁。

保护隐私: 开源浏览器安全应用

1. AdBlock

广告网络为恶意软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个广告网络可以覆盖数千站点,因此攻陷一个广告网络就相当于攻陷数千台机器。AdBlock及其衍生品—AdBlock Plus, AdBlock Pro, 与 AdBlock Edge--都是屏蔽广告的优秀工具,可以让那些充斥烦人广告的网站重新还你一片清静。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上述做法损害了依靠广告收入的站点的利益。这些工具一键式白名单功能,对于那些你希望支持的网站,你可以通过白名单功能关闭这些网站的广告屏蔽。(真的,我亲爱的站长们,如果你不希望网站访问者屏蔽你的广告,那么就适可而止,不要让人反感。当然,作为粉丝,也请您支持您喜爱的站点,将它们放到白名单吧。)

图1:在Ad Blocker中添加其它过滤规则。

Ad Blocker们不仅能屏蔽广告;它们还能屏蔽网站跟踪爬虫与恶意域名。要打开额外过滤规则,点击ad blocker图标 > 点击首选项,转至过滤规则订阅标签。点击按纽添加订阅过滤规则,然后加入Easy Privacy + EasyList规则。加入恶意域名过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会屏蔽那些供恶意软件与间谍软件寄生的域名。Adblock可在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IE, 以及Android平台下工作。

2. HTTPS Everywhere

浏览器扩展HTTPS Everywhere可确保在网站HTTPS可用的时候,总是以HTTPS方式连接到站点。HTTPS意味着你的连接是以SSL(安全套接层)方式加密的,SSL协议通常用于加密网站与电子邮件连接。HTTPS Everywhere可在Firefox, Chrome, 及Opera下使用。

安装了HTTPS Everywhere之后,它会询问你是否希望启用SSL检测程序。点击“是”,因为SSL检测程序会提供额外保护,防止中间人攻击与虚假SSL证书攻击。HTTPS Everywhere可在Firefox, Chrome, Opera, Safari, IE, 以及Android平台下工作。

3. Social Fixer

Social Fixer驯服Facebook。它给了你一把尚方宝剑,你可以用它过滤“动态汇总”,从而只看到你想看的动态、生成按主题分类的标签动态、隐藏不想查看的动态、鼠标悬停图片时显示完整尺寸的图片、禁止影院方式浏览图像,还有其它更多功能。

Social Fixer本身不是安全工具,但它具有两个重要的安全特性:

  • 它可以将Facebook网页截图中你的个人资料头像以通用图标代替,并以虚假名字替代你的用户名,从而起到匿名作用。
  • 它可以很可靠地屏蔽Facebook游戏,而Facebook游戏正是尽人皆知的麻烦制造者。

图2: 使用Social Fixer匿名化Facebook网面。

(LCTT 译注:好吧,这个应用和我等无关~~)

4. Privacy Badger

电子前线基金会出品的Privacy Badger是一款优秀的反跟踪与反间谍广告的拦截工具。现在的网页内容来源可谓五花八门:广告服务器、评论服务器、图片工场、第三方登陆服务器,以及其它种种不一而足。

AdBlock也能拦截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不过Privacy Badger在此方面更胜一筹。Privacy Badger依靠算法与策略方法而非过滤规则,这样如果拦截出错的话,可以轻易重写,而过滤规则需要专人维护。Privacy Badger在Firefox与Chrome下均可工作。

图3: Privacy Badger拦截跟踪站点。

Privacy Badger装好后就能使用了。点击图标,看看它对你浏览的网页都拦截了哪些东西。你可以试试访问Huffingtonpost.com,这是一家不在每一个页面塞满第三方组件誓不罢休的网站(图3)。

滑块显示每个站点的状态:红色表示该站点被彻底拦截,不能设置cookies(缓冲数据),或者向你提供任何内容。黄色意味着第三方域名正试图跟踪,但是它列于Privacy Badger的允许域名的白名单之中。绿色表示第三方目前还未归入跟踪者之列,但是在你访问若干网站之后,Privacy Badger会观察其行为,并决定是否将其归为跟踪者。

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偏好来设置滑块;例如,在我访问的某个网站,我用Privacy Badger拦截了bazaarvoice.com,一些购物网站使用这家站点来托管他们的客户评论。

5. Disconnect

Disconnect是另外一款反跟踪反cookie工具,拥有众多功能。它可在Firefox, Chrome, IE, Safari下工作,并且为iOS与Android平台打造了特殊的版本。Disconnect不但能反跟踪,而且它使用自己的虚拟专用网络(VPN),防止窃听与恶意广告,使你的无线传输(Wi-fi, 3G, 4G)更安全。它可以防止部件劫持,而部件劫持是攻击者用于在需要登陆的网站获得访问权限的技术。通过部件劫持,攻击者无需密码,而只要使用窃取的cookies,就能获得网站访问权限。

Disconnect还有安全搜索功能,可以阻止搜索引擎爱挖数据的癖好,你可以安心无虞地使用你中意的搜索引擎。

想象一下,网页上所有东西都腾空而出,奔你而去。当然这一切都是抽象的且在幕后悄然发生,不象有人正在猛击窗户试图进入你家那么明显罢了。但是,威胁倒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数不胜数,所以你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

本文作者 Carla Schroder 著有The Book of Audacity, Linux Cookbook, Linux Networking Cookbook等书,并撰写了上百篇Linux指南文章。她曾担任Linux Planet与Linux Today网站总编。


via: http://www.smallbusinesscomputing.com/biztools/5-best-open-source-web-browser-security-apps.html

作者:Carla Schroder 译者:yupmoon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