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龙蜥 下的文章

12 月 17 - 18 日,主题为“云智融合·共筑未来”的 2023 龙蜥操作系统大会在京举办,在本届大会上,浪潮信息正式成为龙蜥社区副理事长单位。大会期间,我们就龙蜥社区及浪潮信息在开源、龙蜥操作系统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采访了龙蜥社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一行。

龙蜥大潮,势如破竹

当前,开源软件正在普惠千行百业,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全球 90% 的软件开发者和 99% 的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70% 以上的新软件项目均采用开源模式。而龙蜥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开源生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款由阿里云、浪潮信息、统信软件等社区成员合力开发的操作系统,自 2020 年开源以来,以其出色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场景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根据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用户调查,高达 53% 的用户愿意迁移到龙蜥操作系统,位列用户意愿迁移第一

在探讨用户如何选择操作系统时,龙蜥社区副理事长张东认为:

  • 操作系统首要的是可获得性,对服务器用户来说,Linux 是他们的首选,具体要选择哪个发行版就取决于硬件兼容性,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性能;
  • 其次,操作系统必须稳定且可信赖,阿里云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云服务商,拥有丰富的场景验证以及用户迁移案例实践,结合浪潮信息全球第二的服务器出货体量,保证了龙蜥操作系统在大量的用例测试中表现卓越,为其稳定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 最后,用户会考虑操作系统的持续支持,作为预装系统,阿里云和浪潮信息的用户都可以获得厂商一线支持和长期更新保证,即使极端情况出现,比如某家厂商停止支持,社区的其他成员和贡献者仍然能为操作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指出,龙蜥社区采用了开放中立的治理理念,社区正由单引擎,转变为由阿里云、浪潮信息、统信软件等多企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这种共同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励所有参与者,促进社区成员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为龙蜥社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龙蜥操作系统的成长推动着整个中国开源操作系统生态繁荣。它吸引了众多领域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参与,掀起了一股开源潮流。据统计,龙蜥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拥有超过 800 家生态伙伴,基于社区操作系统发行了超过 12 款针对下游的衍生版,同时龙蜥操作系统服务器装机量现已超过 600 万,服务了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众多行业超过 80 多万用户,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底座。

此外,龙蜥还起着推动 AI 和云融合的关键作用,成为了拥抱智能计算时代的重要支撑和技术抓手,在此次大会上龙蜥隆重发布了下一代操作系统“1+3”能力模型,以便更全面地支持 AI 和云计算的发展。

风起云卷,浪潮涌动

龙蜥社区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信息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源生态的浪潮中,浪潮信息等大型企业的加入无疑为龙蜥社区的成长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时的龙蜥社区,就如同一条正在上涨的河流,携带着无数热衷于科技、充满热情的社区成员,勇往直前。

阿里云和浪潮信息分别作为龙蜥社区的理事长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其关键性的影响自不必言。首先,它们的加入为社区带来了资本和人才的双重保证。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和科技企业,阿里云能够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和技术力量;而浪潮信息则是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拥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用户资源。它们的存在使得龙蜥社区有了更加统一的指导和目标,能够快速有效地推动开源生态的发展。

在龙蜥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浪潮信息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企业,浪潮信息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具有优势,积极推动龙蜥操作系统的技术进步,并将自身的经验和资源引入社区内,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生态建设、运营推广等多个维度推动社区建设。其中,基于龙蜥操作系统开发的商业衍生版云峦 KeyarchOS 在一云多芯、人工智能、虚拟化、云原生等方面都得到了增强,已实现规模化部署。此外,浪潮信息凭借其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深度服务,有效拓展了龙蜥操作系统在行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含金量。

浪潮信息等企业的加入,使龙蜥社区有了更强的发展实力和影响力,他们在推动社区发展、建设开源生态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龙蜥社区的未来发展值得我们期待。

潮生蜥动,潮起蜥行

随着开源运动的高涨,整个科技生态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浪潮信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浪潮信息以开源为驱动,活跃在多个创新技术领域的最前沿。例如在虚拟化容器技术方面,浪潮信息积极探索并推广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的普及和优化。同时,浪潮信息也深度参与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借助开源工具和社区的力量,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在产业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其次,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正在推动着“系统软件的进步”。在面对多元化硬件、云原生应用和 AI 开发的挑战时,它们通过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开源社区的协作,不断改进和优化系统软件。浪潮信息以云峦 KeyarchOS 为底座,已构建包括智算软件栈、云基础软件栈、大数据软件栈、边缘计算软件栈、远程运维软件栈等在内的全栈系统软件,并实现与自身服务器优化匹配,可向客户交付高效的智算系统。

张东表示,智算时代,算力产业呈现出算力形态多元异构、算力供给服务化、算力应用智能化的新发展趋势,需要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设计为核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真正让不同架构的技术、产品和相应的生态融合起来。而达成这个目标的一大关键,就是要推动系统软件的进阶,实现多元算力的协同优化,云原生应用场景支撑优化以及系统软件与 AI 的深度双向融合。

浪潮信息与龙蜥系统有着紧密的交织和深度合作,它们共同在推动中国开源生态的未来。

作为龙蜥社区的副理事长单位,浪潮信息为社区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它不仅贡献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发布有价值的开源项目,推动开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浪潮信息的参与,增强了龙蜥社区的影响力,提升了社区的技术水平,加快了中国开源生态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龙蜥操作系统不断采用浪潮信息等大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成果,积极致力于构建下一代操作系统,广泛应用虚拟化容器、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面向一云多芯、软硬兼容、自主演进等战略目标,力图在云原生应用和AI开发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龙蜥操作系统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开源生态的技术水平,更为中国操作系统迎来黄金发展时代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龙蜥操作系统与浪潮信息之间深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中国开源生态的未来具有重要影响。他们共同助力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已经并将继续为国内外开发者社区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无限的可能。

开源浪潮,共蜥前行

成为副理事长单位,这既是对浪潮信息所做贡献的肯定,也反映了浪潮信息对开源和对龙蜥社区的坚定承诺

开源和开放是浪潮信息发展的基石,浪潮信息系统软件产品部总经理苏志远介绍到,浪潮信息是 OCP、ODCC、OPEN19 等开放组织的核心成员,也是 OCTC 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的发起单位之一。浪潮信息希望将他们在服务器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为行业标准,支撑更多的行业客户。

在软件领域,浪潮信息的软件研发人员已经超过其硬件研发人员,这是他们致力于开源软件领域的重要表现。过去,硬件中的 BMC 部分一直是封闭的,影响了真正开源系统的构建。浪潮信息积极拥抱 OpenBMC,成为率先在服务器中实现 OpenBMC 的服务器厂商,其全系列服务器都支持 OpenBMC,并在所有销售线推广OpenBMC。

展望未来,浪潮信息致力于成为开源的忠实实践者。张东表示,浪潮信息的目标是联合阿里云和其他理事单位,将龙蜥社区建设为中国乃至全球最优秀和最具影响力的开源社区。愿意把在包括虚拟化、容器、人工智能以及机房数据中心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贡献到社区中,相信包括主要的芯片厂商、板卡厂商和应用厂商在内的更多的力量和合作伙伴加入,都会使龙蜥社区得以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浪潮信息已经打造了完整的服务器体系,从一路、两路到多达 32 路的高端服务器,它们都支持着英特尔、AMD 芯片乃至各种创新型芯片。在业内,浪潮信息也在芯片、板卡到下游应用等方面与各类厂商建立了良好的生态合作关系,在服务器固件方面,现在浪潮信息是 OpenBMC 的核心成员,是中国最主要的 OpenBMC 参与者,基于龙蜥社区发布了服务器操作系统云峦KeyarchOS,同时它也是 OIF 基金会创始黄金会员,连续多年在国内 OpenStack 贡献方面领先,拥有四个 PTL 和十余名核心开发者。

最近几年,浪潮信息屡次刷新了 SPECvirt 和 SPECCloud 纪录,这是他们在虚拟化和云方面的突出表现。除此之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大模型,有面向人工智能的完整软件栈,能够支持超过 1 万块的 GPU 卡集群任务管理。可以说,浪潮信息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开源理念在中国的坚实一步。

在浪潮信息与龙蜥社区的携手推动下,我们对中国开源生态的未来保持乐观与期待。其不断的共同努力,预示着中国的开源生态将持续发展,走向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境地。

面对未来,我们坚信,借助浪潮信息的持续推动和龙蜥社区的活跃参与,中国的开源生态将逐渐走向成熟,实现更长远、更宽广的发展。

(题图:DA/60e13344-1eac-41de-a507-e29ae30a2cb8,其它插图来自龙蜥社区)

龙蜥操作系统在中国信息技术生态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在引领中国操作系统的全新篇章。

2023 年,中国的操作系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年末,我们见证了龙蜥操作系统大会的盛况,这是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指导,龙蜥社区主办,连同 24 家理事单位一道共同承办的大会。

此次大会上,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负责同志出席并发表了致辞,对龙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希望龙蜥社区持续发挥开源集众智、采众长、聚众力的特点,汇聚上下游生态伙伴力量,与芯片企业、整机企业、头部应用形成发展合力,共同培育壮大国内操作系统生态。

本次龙蜥操作系统大会还聚集了来自各领域的领导、专家、教授以及开发者们,他们共同分享了龙蜥如何通过协同努力打造中国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的经验和成果。

在我们的视野中,技术领域的巨人们正在共同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的历史。今天,我们要深入探索的是这次大会背后的深意,以及如何理解龙蜥操作系统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龙蜥的生态与技术:黄金时代的开篇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的技术视角,而是需要寻求多角度的观察和多层次的理解。在龙蜥操作系统大会上,陈纯院士深入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AI 时代的操作系统之战,制胜关键不仅是充分融合“云 + AI”的技术能力,更是下一代操作系统的生态构建。

龙蜥的生态是多元化的,这为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基础,使其能够从众多的合作伙伴中获益。目前,龙蜥社区有多达 800 家的合作伙伴,这其中包括了行业中的重要参与者,它们不仅为龙蜥带来了持续的创新,而且也为其社区的成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探索的机会。龙蜥的安装量更是直接反映了其影响力的扩展,目前它的装机量已经超过 600 万!

诚然,生态建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安装的操作系统,每一个参与的开发者,甚至每一个被解决的问题,都是整个生态进步的证明。对于龙蜥来说,这正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它理解并维护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当前的 AI 时代,操作系统是所有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丰富且健康的生态环境为操作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在技术与生态的双重驱动下,龙蜥正在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龙蜥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到全新的领域,开启中国操作系统的崭新篇章。

阿里云:成就龙蜥之翼

一直以来,阿里云便因其领先的技术以及在基础软件开源建设以及开源发展探索上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龙蜥社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也对此表示了高度认可,他指出,阿里云是开源新时代的一部分,致力于基础软件开源建设,探索开源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支持和参与龙蜥社区的发展。

这向我们展示了阿里云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中注重开放共享,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这也是它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阿里云已经成为中国开源操作系统龙蜥社区的重要力量之一,与社区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它在业界的领导地位。

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隆重发布了下一代“1+3”操作系统模型。遵照 1 个“分层分类”科学理论的去中心化协同演进的技术路线,以“用好开源、做深开源、自主创新”为核心出发点,长期投入研发,将打造“供应链安全”、“开源标准”和“云原生 + AI” 三位一体的下一代操作系统。这不但代表着阿里云对于未来操作系统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同时也预示着龙蜥操作系统在未来将迈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这一切的成就都源于阿里云与龙蜥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坚实互信。通过共享资源、共创价值、共担风险,双方共同塑造了一个可持续、勃兴和富有创新力的开源生态系统。

回顾过去,阿里云已经在龙蜥社区创新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展望未来,阿里云将继续推动社区的发展,共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打造全新的开放源代码生态添砖加瓦。

阿里云在本次大会发布“Alibaba Cloud Linux 伙伴招募计划”,整合来自基础软件、云市场、计算巢等团队的技术积累和推广资源,并将其与龙蜥社区开放强大的生态力量和技术协同相结合,号召服务商伙伴们进行共建,让用户享受更好的云上体验。这也是龙蜥社区将生态合作与商业拓展结合的有力尝试。

改革新驱力:龙蜥的广泛认可

《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2023)》带来了值得骄傲的成果,它不仅展现了社区的硕果,更为那些默默付出的得奖者们赢得了尊重和称赞。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无疑是对龙蜥操作系统的广泛认可。龙蜥凭借优越的兼容性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在国内外各大平台上都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一致的好评。对于这样的荣誉,我们深感欣慰,并由衷地自豪。这不仅标志着龙蜥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推动力。

这份报告的公布,不但强化了我们对龙蜥优秀性能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其发展潜力的认识。与此同时,广泛的市场认可正是对那些在龙蜥开发上辛勤付出的社区成员们的莫大鼓舞。当然,得奖者们的突出表现,更是充分证明了龙蜥社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我们有信心,龙蜥会继续引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书写中国 IT 行业的新篇章。

龙蜥的影响力:跨行业合作网络的构建

龙蜥的影响力已由软件领域拓展至中国 IT 生态系统的更广阔领域,出色的性能以及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功不可没。龙蜥与众多知名公司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特尔、中兴通讯、浪潮信息和统信软件等业内巨头。尤其是与龙芯、海光、申威 、飞腾、兆芯、Intel、Arm 、平头哥等芯片厂商的合作,这也意味着龙蜥社区当前已经在产品上实现了业内领先的主流芯片厂商全覆盖,这也体现了龙蜥社区“一云多芯”的社区特色。

这样的合作网络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更使得龙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应对技术挑战。同时,这也是龙蜥得以迅速扩大影响力、提升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对于合作伙伴来说,与龙蜥的合作意味着共享庞大的技术社区、丰富的软件库以及创新的业界实践。而对于龙蜥来说,这意味着得到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更高的发展潜力。在这样的互惠互利下,龙蜥正在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智能未来:龙蜥在云计算和 AI 融合中的地位

龙蜥对云和人工智能(AI)融合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领域,曾是许多操作系统巨头们竞相追逐的新兴高地,然而龙蜥的出现,让其突破成为预见未来的重要窗口。龙蜥社区通过使用 AI 技术,实现了对操作系统的优化,使龙蜥在功能、性能上皆有所极大提升。而通过构建自己的商业版本,也满足了广大用户、企业等各种需求,这是龙蜥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的一个重要体现。

据悉,本次大会上颁发的「2023 龙蜥社区年度最佳用户案例奖」的获奖单位,包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小红书、千寻位置、中国人寿、政采云、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肿瘤医院等。这是龙蜥操作系统真实投入市场并服务千行百业的有力佐证,也是龙蜥将开放开源与商业利益良好结合的成果。

龙蜥,中国操作系统的创新篇章

龙蜥在处理 AI 时代和云计算的任务上的出色表现,引领了中国操作系统走向全新的篇章。龙蜥,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实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题图:DA/5fd45422-d50c-467f-8d10-06a14347101b,插图:DA/9aef1244-b07b-4afa-a010-0915e2cee82e)

日前,龙蜥社区低调地宣布了将 龙蜥操作系统 Anolis OS 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作为一个密切关注操作系统与 Linux 生态的开源爱好者,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兴趣。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投入庞大而又极其重要的项目,很多操作系统项目都是仰赖于某些开源企业或大型 IT 公司的支持而运作的。我似乎从未注意到哪一个成熟的操作系统或 Linux 发行版被捐赠给开源基金会,或自行组建独立的开源基金会来管理。但如今,龙蜥这样一个已经成型的、在大量的产品环境中使用的成熟操作系统被捐赠给了中国的第一家开源基金会——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这着实令我惊讶。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是一直在支持龙蜥操作系统发展的软硬件厂商不愿再支持龙蜥了么?还是龙蜥社区的发展遇到了什么挑战?亦或是有些什么我所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带着这些心中的疑惑,我访谈了龙蜥社区的几家核心理事单位,和他们深入沟通了其中的缘由,探知了捐赠背后的考虑,也进一步明了了他们心目中的龙蜥之路。

下面,我将这次探寻之旅的感受,分享给诸位读者。

统信:龙蜥和 UOS 相互成就

在开源爱好者眼中,统信软件远不如“深度”那样记忆深刻。从中国早期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 —— 深度操作系统 Deepin ,到后来的 UOS 操作系统,再到后来全球 34 种语言支持的深度桌面环境(DDE)。统信一直是那个拥有广泛的社区支持、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不菲影响力的中国操作系统厂商。

但和绝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其实 UOS 早已踏足企业级应用领域。也正因如此,初生的龙蜥在凝聚了阿里云、统信、运营商等企业在服务器端和云端积累的经验后,获得快速发展。

统信的加入,还极大地弥补了龙蜥所空缺的部分版图。作为核心理事单位成员,统信不但积极涉足了龙蜥社区的各项工作,更组织和参与了多个 SIG(特别兴趣小组),并将自主研发的 DDE 桌面软件移植到了龙蜥操作系统,为龙蜥的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这次的采访,我约到了统信软件的 CTO 张磊。在和张磊的访谈中,他直面我的尖锐提问,坦诚地给出了答复。

我问道,“统信作为一个耕耘操作系统近二十年的厂商,为什么要加入龙蜥社区?统信会有什么收益吗?”

张磊表示,对于统信来说,这是有利益驱动的。“统信在云计算、大规模集群方面的经验远不如阿里云,龙蜥当中阿里云贡献的代码可以帮助统信和统信的生态伙伴更好地处理云计算和大规模集群下的问题。”他说,不仅如此,统信还可以通过龙蜥社区获得更多的用户、帮助 DDE 与服务器操作系统产品进一步迭代。“龙蜥的出现,其实也可以完善我们产品的能力,让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服务。”

我们前面提到过,龙蜥操作系统中凝聚了大量在服务器领域和云端的实践,在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甚至,这些实践总结形成的补丁要比已经推送到上游的 Linux 内核的补丁更丰富。当然,这不是说龙蜥不遵循“上游优先”的法则,而是 Linux 内核接受补丁的时间周期、对补丁的普适性评估都不同。因此,在龙蜥中,可以优先享受到更先进、更直接的改进支持。这些,对企业用户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通过加入龙蜥的发展,统信也可以受惠于这些最新、最可靠的改进和支持。龙蜥在开发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与 UOS 的磨合,这对于 UOS 反过来融入龙蜥的改进非常方便。对于统信来说,贡献给龙蜥本身就是一种收益,一方面,可以扩大其产品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其不断迭代和升级。

然后,我又问道,“既然有了各方支持,龙蜥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为什么龙蜥会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统信在此决议中是怎么考虑的?”

“一个更加中立、公信的龙蜥,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统信软件 张磊

张磊说,“对于统信来说,参与到龙蜥当中,是符合统信软件中立、共建的原则和利益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已经够了。不过,龙蜥一直没解决实体的问题,比如说龙蜥如何接受捐赠?龙蜥如何给捐赠者出具发票等问题。这都是龙蜥过去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捐赠给基金会也符合统信的利益,一个更加中立、公信的龙蜥,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统信支持龙蜥的捐赠也就不足为奇,龙蜥的捐赠,意味着龙蜥可以更具备中立性和发展性,对于统信来说,更是免除了后顾之忧。

英特尔:坚定不移地支撑龙蜥社区的发展

访谈的第二站,我来到了刚刚推出第十二代芯片的英特尔。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无论是 Linux 内核,还是上层应用,英特尔大量地参与了开源,有着悠久的开源贡献历史。比如,为了让应用生态更好地适配新硬件,英特尔不但积极向内核提供相关的代码以发挥其最新的特性,让系统可以进一步的吃透芯片的性能,而且还亲自操刀开发维护了 Clear Linux 发行版,使其在最新硬件上的性能远超同侪。

在我看来,似乎英特尔并没有直接参与到龙蜥社区的必要,毕竟在它在上游的 Linux 内核的贡献,自然就会被龙蜥所接受,而无需直接在 Linux 发行版的层面进行贡献。

带着这个问题,我和英特尔公司的龙蜥社区理事杨继国先生深入聊了聊。

“这对于双方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英特尔 杨继国

杨继国说,“英特尔参与到龙蜥这样的发行版社区当中,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这些代码及时贡献给龙蜥社区,从而让相应的代码和调校尽早接触到用户,帮助用户更好地发挥硬件的特性和性能。龙蜥所拥有的丰富的云上场景也可以帮助英特尔更好地优化硬件、优化代码;另一方面,英特尔的帮助也使得龙蜥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硬件升级带来的性能体验的跨越。”这对于双方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如前所述,Linux 内核作为全球最大的几个开源项目之一,其要处理的方方面面非常繁杂,其对内核的改进也是慎之又慎。因此,很多最新的 CPU 特性并不能第一时间抵达到客户的生产环境,对性能的极致发挥也需要经过多番论证和评估才能落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新的硬件特性和风险可控的一些实验特性,也需要及早抵达特定的用户群体,才能为更多的客户所服务。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龙蜥操作系统诞生后,英特尔也愿意积极推动龙蜥的发展,在龙蜥中积极提供能发挥其新硬件的各种改进。

而当被问及英特尔对龙蜥捐赠的看法时,杨继国说,“英特尔是一个全球化公司,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支持了非常多的开源项目,也深度参与到开源项目当中进行贡献。捐赠基金会,会让龙蜥的运营更上一层楼,来自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支持可以让龙蜥越走越远,这也更符合英特尔的利益。所以当知道这个事情时,我们也是非常支持的。”

Arm:开放的龙蜥社区激发更多创新潜力

龙蜥社区之中,除了英特尔,还有芯片 IP 领先厂商 Arm 的身影。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知识产权公司,Arm 和英特尔的模式不同。Arm 不生产芯片,而是将芯片研发技术和能力授权给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自行研发和制造芯片。

那么, Arm 公司为何要参与到龙蜥社区当中呢?

Arm 基础设施事业部全球副总裁邹挺解释了背后的原由。在过去 30 多年的生态系统耕耘中,软件生态一直是 Arm 生态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是整个软件生态根基。Arm 的加入不仅可以带给龙蜥社区更完善的多架构支持,同时结合 Arm 生态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可以助力更多基于 Arm 技术的本土化创新孵化,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相关的软件应用领域。而相应的,龙蜥社区对于 Arm 架构的支持变得更完善,也可以促进 Arm 整个生态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对于龙蜥社区,还是对于 Arm 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保持‘中立性’是开源社区能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 Arm 邹挺

而说起龙蜥的捐赠,在邹挺看来,“保持‘中立性’是开源社区能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龙蜥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后,可以通过基金会基于社区驱动的开放治理和运营的经验,进一步提高龙蜥社区的中立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的贡献和参与,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加速国内的技术创新。

在龙蜥社区过去的发展中,已经吸引了多家基于 Arm 架构的服务器厂商和合作伙伴的参与,Arm 公司的参与,无疑是为龙蜥生态下的 Arm 用户注入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

阿里云:持续加大对龙蜥的投入

之前,我就采访过龙蜥操作系统牵头发起人之一 —— 阿里云,这次我想就捐赠这件事再次和龙蜥社区理事长、阿里云操作系统负责人马涛聊一聊。

过去,虽然龙蜥社区是由多家企业共同主导推进的社区,但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阿里的龙蜥”,就像 Canonical 的 Ubnutu 一样。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顾虑到企业对开源社区的把控,而放弃参与到龙蜥社区当中。但当龙蜥操作系统被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后,龙蜥项目的主体和所有权进一步明确。对于所有的开发者和社区企业而言,都是一根定海神针,龙蜥不会因某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决策而消亡,只要龙蜥还存在市场需求,只要龙蜥还有人愿意为之贡献,龙蜥就可以一直持续发展下去。

毋庸讳言,龙蜥自然是阿里云积累多年经验后牵头发起的,也在其中贡献了大量来自阿里云的云计算和大规模集群运维经验,但在马涛看来,这样的贡献是值得的。龙蜥的占有率、影响力扩大,其实是给了开发者和企业一个新的选择,这也是 Linux 的胜利。而对于阿里云而言,龙蜥的捐赠并不会影响到自身的业务,因为阿里云并不是一家以操作系统为商业收入为主的公司。反倒是广泛使用于阿里云平台上的基于龙蜥的 Alibaba Cloud Linux 可以获得更多来自龙蜥的用户,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用户。对于阿里云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值得认真去做的事。

“未来的投入只多不少!”

——龙蜥社区理事长、阿里云操作系统负责人 马涛

龙蜥的捐赠原本让我有一些担忧,阿里云作为项目的最初发起方之一,会不会因为项目的捐赠而放手不管?马涛则给了我明确的答案:“未来的投入只多不少!”对于这种企业级的操作系统,用户对其可支持的年限很在意,因为用户的应用、服务和产品是基于其基础的操作系统而架构的。如果底层操作系统的支持不再持续,上层的建筑自然摇摇欲坠。对于龙蜥的长期支持,马涛代表龙蜥社区、也代表作为核心理事单位的阿里云表态,龙蜥的 LTS 版本会得到长达十年的服务支持——这不仅仅是对龙蜥客户的承诺,也是对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广泛的龙蜥操作系统和 Alibaba Cloud Linux 的用户的承诺。

马涛说,“龙蜥的捐赠是符合阿里云利益和价值的,我们不仅愿意捐赠,还很开心捐赠。在龙蜥上的投入,我们也会持续加大。过去,我们只有阿里云内核组,现在,我们还在阿里达摩院旗下成立了‘操作系统实验室’。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探索出更多的操作系统新范式,反哺给社区。未来的投入只多不少!”

来自开放原子基金会的声音

在整个采访的最后,我们和接近开放原子基金会的相关人士聊了一下他们的看法。作为龙蜥捐赠中的受益者,开放原子基金会承载了聚光灯下的所有关注点,对于龙蜥,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

经过介绍,我才知道,龙蜥的捐赠并非一天一日即可完成的。实际上,龙蜥的捐赠早在 2021 年年初便开始准备了,但彼时龙蜥尚在“创业期”,还不足以满足捐赠的要求。真正推进的捐赠流程是从今年 10 月份开始的,从域名、品牌、代码、专利的捐赠,到合规性、管理性等检查,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对外公布了将龙蜥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消息。当然,直到现在, 整个捐赠的流程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在进行。整个捐赠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开源项目捐赠给基金会并非项目的结束,而是一个项目的开始。

开源项目捐赠给基金会并非项目的结束,而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在后续,项目仍然需要维护,资金、经费应该如何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开放原子基金会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帮助:开放原子基金会将会为龙蜥开设独立的账户,从而让龙蜥可以接受来自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并将这些捐款用在龙蜥的发展上,让龙蜥的运营工作、具体的事务有明确的资金来运作。而具体的运作负责,则还是由龙蜥的运营团队完成,基金会只提供指导和建议,但不会强行介入项目的基本运转。

龙蜥是社区的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位龙蜥社区理事对于龙蜥操作系统的看法高度一致。作为一个发源自企业需求的开源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担忧 —— 企业是否会持续维护一个项目?企业真的是想要将项目捐赠给社区么?企业真的是希望参与开源项目么?

但整个走访的过程中,各位理事给我的感受便是,他们并没有避讳开源社区给他们所在的企业带来的价值。我想,这种既符合企业利益,同时又对开源社区和项目有力的支持,才是一个项目可以真正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动力吧。这种透明和坦诚让我觉得,这些龙蜥的参与者是真心在做社区、真心在做开源,因为,社区和企业,在这个方面能达成一致的利益和发展需求。

龙蜥的捐赠是一个里程碑。

而谈及到本次捐赠,所有的理事单位都有着相同的观点:龙蜥的捐赠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龙蜥的发展走向了更加开放、更加中立的道路;而对于龙蜥社区中各家企业而言,其参与和捐赠龙蜥的初心也得到了保证。 在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之后,龙蜥社区可以从基金会中获得更多关于法务、财务、社区治理方面的支持,帮助龙蜥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同样的,作为国内第一家开源基金会,开放原子基金会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广泛的关注。而龙蜥操作系统的捐赠,同样会为其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支持,从而让龙蜥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而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密切关注国产操作系统的开源人,龙蜥的捐赠虽然出乎我的预料,但是却能得到比我想象的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最好的。

(本文题图及插图来自 Pixabay)

故事的开始

自从 CentOS 宣布 CentOS 8 将成为绝响,业界在一片叹息和抗议之后,纷纷易弦更张,寻找别的替代品。这之后,开源社区和业界对 CentOS Stream 的讨论并没有如预期的增加。除了偶尔成立的几个 Stream SIG 还能引来一些关注,很多人都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其它的替代品上了,尤其是采用了兼容 RHEL/CentOS 技术路线的几个国内外 Linux 发行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极大关注。

在这个形势之下,国内有几家以企业服务市场为目标的“新” Linux 发行版纷纷涌现。其实说“新”也不新,这些发行版大多沿袭自它们的发行商原本的企业内的定制分支,甚至有的发行版在 CentOS 停更之前就公开发布过。但说它们“新”是因为在新的机遇之下,这些发行版一改过去低调发展、克制迭代的风格,更主动地拥抱了市场和迭代新技术,并将其投放到更大的用户市场。

这里,我们要谈谈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企业级操作系统: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作为由阿里巴巴所孵化出来,并迅速拥有了多家核心企业支持的 Linux 发行版,显然是很具有话题性和影响力的,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争议和观察。为此,我带上问题和龙蜥社区的理事长马涛聊了聊关于龙蜥操作系统背后的那些事情。

磨一剑,需十年

龙蜥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凭空诞生的发行版,相反,龙蜥操作系统更像是阿里巴巴十年磨一剑的产物,也是阿里巴巴和以统信及三大运营商等为代表的多家企业的技术沉淀。

早在十年前,淘宝内核组就基于 Linux 内核打造了一个阿里云内部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而随着阿里巴巴集团业务的扩大,淘宝内核组从过去只服务于淘宝内部,变成了如今的阿里云智能基础软件部,将过去只为阿里巴巴内部提供服务的技术,开放给了更广泛的开发者使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促成了龙蜥操作系统的诞生。

龙蜥操作系统最大的特色是除了社区多家生态企业的联合推动,还有不少来自阿里巴巴及其用户的多年技术实践的沉淀。

在系统安全方面,除了基于阿里云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积累而做的操作系统层面的加固外,龙蜥操作系统还提供了基于 OpenSSL 衍生的 BabaSSL,为龙蜥操作系统提供了诸如国密算法、QUIC API 等特性。它还内置了首个机密计算开源容器 Inclavare Containers,后者刚刚被捐赠给 CNCF 基金会孵化。这样,在安全方面龙蜥操作系统从根本上奠定了解决可信、可控问题的基础。

在系统管理方面,龙蜥操作系统则提供了一个全栈覆盖内核与核心组件的跟踪和诊断工具 sysAK,增强龙蜥操作系统在系统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可观测性和可靠性,让业务的监控和诊断更加简单易用。

此外, 还有 Java 虚拟机 Dragonwell、PolarDB、OceanBase等一系列阿里巴巴自研的技术,都可以在龙蜥操作系统中找到身影。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是想将龙蜥操作系统打造成一艘承载着阿里巴巴在 Linux 技术方面多年积淀的旗舰。

一个字,“稳”

对于龙蜥操作系统来说,稳定是第一要素。那就要看,龙蜥操作系统为何这么稳定?

得益于淘宝和阿里云多年的打磨,历经多年的双十一大促、阿里云流量暴涨等事件的打磨,如今的龙蜥操作系统在稳定这件事情上,做到了极致。

龙蜥操作系统,是在国家有关主管部委的指导下,以阿里云为牵头单位,联合统信软件等多家专业操作系统厂商、多家芯片厂商和大行业用户共同推出的。这意味着它的演进速度、演进场景完全不同。相比于传统的操作系统场景,龙蜥操作系统的演进往往是在各种大型流量和大量用户群的场景下催生的。

CentOS 主流版本与Anolis OS 衍生版宕机率对比 出处:阿里云

通过在真实的业务流量场景下运行龙蜥操作系统,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修复,将更新推送到最新的龙蜥操作系统。它背后的阿里云,为龙蜥操作系统的迭代和升级提供了海量的修复案例,帮助它在更多问题发生之前就将其解决掉。

如果我们将龙蜥操作系统和一些传统发行版的厂商相比,龙蜥操作系统更像是通过开源的范式来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通过将操作系统放在海量的应用场景和实战场景下,去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修复问题。而传统发行版厂商则更像是发现一个问题,修复一个问题,见招拆招地处理问题。虽然也会有定期的修复升级,但发现问题的频率和对迭代的诉求,显然和拥有海量应用场景的龙蜥操作系统不同。

套壳还是换芯?

作为一个追求稳定的发行版,龙蜥操作系统成为 CentOS 转为 Stream 模式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选择。也让 龙蜥操作系统成为了众矢之的:“既然宣称兼容 CentOS,那是不是就是 CentOS 套壳?”

我用这么一个尖锐的问题,来寻求马涛的答复。他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直接了当地给出了他的答复:兼容不仅仅不是套壳,更是技术能力强的体现,并进一步解释到:兼容性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大白话,背后包括了一整套兼容性分析体系,比如对语言运行时的分析、对系统参数和行为的分析、对内核的接口分析等等,是一个贯穿操作系统、从上到下的超级工程。另一方面,龙蜥操作系统是一个面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发行版,稳定是第一要素。而对于目前的 CentOS 用户来说,我们如果无法提供对 CentOS 的兼容,又有哪个企业敢于选择龙蜥操作系统呢?

其实每一次提起国产的 Linux 发行版,难免都会提及“套壳”这个话题。也正好借着龙蜥操作系统的话题,来聊聊这个事情。

到底什么才是“套壳”?我们似乎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难道说用了 Linux 内核就是 Linux 的“套壳”么?显然不是的。那所有使用 RPM 包的发行版都是 CentOS “套壳”么?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其实从 Linux 的发行版的发展来看,所有的发行版几乎都可以称之为“套壳”,除了 Arch Linux 、Gentoo 等几个少数的发行版以外,大部分都在使用 Deb 、RPM 打包系统,很难跳出这两个包管理器的世界,难道说这世界上只有两个发行版么?

对于 Linux 发行版来说,我们如果真的要定义“套壳”,应该说那些是“基于某一个发行版,替换一下主题,更新一下软件,替换一些字眼”的发行版才是“套壳”,而我们看到的,像 SESL、openSUSE 之类的这些发行版,它们更多是延续社区的成功经验,沿袭 CentOS 既有的技术方向,但独立发展,独立迭代的独立发行版。

Anolis OS != Another Linux OS

所以,我们认为,龙蜥操作系统不是“又一个 Linux 操作系统”。一方面,这不是“又一个简单复制”,套个壳的 Linux 发行版;另一方面,龙蜥操作系统承载的也不仅仅是 Linux 操作系统,在其上还搭载着各种安全、容器、应用服务等最新技术,是一艘久经风浪的、稳定的不沉之舟。

花絮:我问马涛,到底龙蜥操作系统的英文名称 “Anolis OS” 是什么缩写?他说:Anolis is Not Only LInux System。嗯,这很 GNU(is Not Unix)!

支持,还是支持

CentOS Linux 的落幕,源自其失去了企业的支持,源自单方面的付出没有回报让企业失去了支持下去的勇气。而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发行版来说,都是存在的。龙蜥操作系统能够获得什么样的长期支持,才是它长期发展下去的原生动力。

就此问题,我对马涛进行了“逼问”,龙蜥操作系统可以承诺多少年的支持?

马涛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承诺: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