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程 下的文章

CentOS 6.5 新版本发布

随着RHEL 6.5新版本的发布,CentOS 6.5在12月1号准时跟上。现在是时间来玩弄它了。如果想要从已经安装好的6.4系统升级到6.5,只要简单的使用* yum update *命令,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CentOS 6.5 迎来了新的更新包和新功能。可以在release notes中查看更多细节信息。

主要更新

  • 精密时间协议 - 以前仅是一个科技预览版 - 现在已经完整支持了!以下设备支持网络时间戳:bnx2x,tg3 , e1000e , igb , ixgbe ,sfc。
  • OpenSSL 升级到1.0.1版本
  • OpenSSL、NSS支持TLS1.1和1.2
  • KVM得到大量加强。包括提升对VMDK文件和VHDX文件的只读,CPU支持热插拔以及升级了 virt-v2v-/virt-p2v-conversion 工具
  • Hyper-V 和 VMware 驱动升级
  • 升级到 Evolution(2.32)和 Libre Office(4.0.4)

下载

这篇教程我们将要安装它的桌面版。你可以从下面的任意一个url开始

http://isoredirect.centos.org/centos-6/6.5/isos/http://mirror.centos.org/centos/6.5/isos/

选择你的机器制式,它会列出一张镜像表。进入任何一个镜像、得到种子文件下载或者直接下载iso链接。有许多选择下载方式可以选择,比如,LiveCD, LiveDVD, Dvd1+2双碟套装, Minimal最小化安装 和 Netinstall.

Minimal最小化安装是一个基于文字界面的安装程序,这样安装的CentOS将只有shell和最少软件应用程序。剩余的所有东西不得不你自己通过yum安装。

LiveCD/LiveDVD提供桌面版和GUI安装程序,可以安装CentOS系统但是不提供任何可选择的软件包。

DvD1+2双碟套装给有需求的人提供完整的应用程序集合

netinstall 事实上会先下载安装镜像然后再安装

这篇文章我们将使用LiveCD。 它大概有650MB。 尽管CentOS主要使用在服务器上,但它有一个桌面系统可以帮助你的服务器在安装时创造一个基础GUI的安装环境。在其他文章,我们将会尝试minimal 和 netinstall安装方法。

安装

所以现在,该是时候在你的桌面系统安装CentOS了。快点使用LiveDVD或者是LiveCD去启动运行吧!

1.放入媒体然后重启。启动菜单有多个带说明的选项。选择Boot进入Live桌面。

2.在桌面上双击下列安装图标,开启anaconda安装器。

3.进入安装向导,点击Next(下一步)

4.键盘布局 - 这一步会询问你,选择你的键盘布局。(译注:推荐选择U.S. English)

5.存储类型完成键盘布局的选择,接下来的是选择用来安装CentOS的存储类型。对于本地硬盘启动,应该选择Basic storage。

6.主机名 下一步 anaconda 安装器会询问主机名。所以填入适当的词。如果不确定,随意输入一个(译注:主机名hostname可以随时更改)。

7.时区选择 接下来选择时区选项。

8.Root 密码 下面是输入 root 密码 ,最好是输入一个你熟悉但要足够强壮的密码。

9.规划分区 现在向导想要知道,你将要怎么规划存储设备。 如果你需要自己规划分区,选择 “Custom Layout” 并根据需要分区。为了这篇教程的目的,我们选择了第一个选项,那就是使用整个设备并让CentOS用它喜欢的规划自动分区。

10.复制文件 现在安装已经开始复制文件了。现在除了等待和盯着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LiveCD安装器基本上从CD镜像上复制到硬盘上。你没有得到任何安装包的选项去选择安装或省略。而且liveCD本身只自带了很少的软件和应用程序。

安装完毕后配置

11.在安装完毕后会自动重启,欢迎向导将出现来进一步配置系统。

12.许可证协议 就像所有CentOS的软件一样会有一个很小只有几行的许可证。所以同意吧!

13.创建用户 现在为自己创建一个使用系统的普通用户。

14.当前日期和时间 输入当前日期和时间并且选择使用网络自动同步时间。

15.Kdump这是欢迎向导的最后一步,询问Kdump应该是开启还是关闭。推荐开启它。

开始使用 CentOS 6.5

结束完之前步骤,系统将会重启,最后引导到登陆界面。

登陆之后,迎来的金光闪闪的CentOS 6.5 的桌面!

希望你喜欢这篇安装指南,可以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和问题。

资源

CentOS 6.5 release notes(版本记录) http://wiki.centos.org/Manuals/ReleaseNotes/CentOS6.5


via: http://www.binarytides.com/centos-6-5-installation-screenshots/

译者:Vic\_\_\_ 校对:Mr小眼儿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Ubuntu 13.10 中配备了GNOME 3.8桌面。 尽管它相比Unity是一个可靠稳定以及有特色的替代品,但这个版本还是过时了。

GNOME桌面的最新版本在2013年9月发布,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改进的功能、应用程序和可用性的调整。从对高分辨率屏幕的支持到客户端应用窗口上的美化,GNOME 3.10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升级版本。

好消息是:假设你正在运行Ubuntu 13.10,拥有不错的网络操作和命令行水平,那么你无需继续使用一个过时版本的GNOME。

在Ubuntu 13.10 上如何升级到GNOME 3.10

为了那些爱略过前言直奔主题的读者,我还要重申两点:

要使用本方法安装GNOME 3.10,需运行 Ubuntu 13.10版本。

GNOME 3.10还未在 Ubuntu 13.10上测试,所以升级风险自负。

首先,让我们添加GNOME 3 的PPA到Ubuntu的软件资源中。这个操作可以使用图形界面完成,但使用命令更容易一些。

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键入下列命令,在需要时输入你的用户密码: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ome3-team/gnome3-next && sudo apt-get update

添加完PPA并更新包列表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开始安装GNOME 3.10了。运行下列命令,当弹出提示时再次输入你的用户密码: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hell ubuntu-gnome-desktop

获取并安装所有必要的包和组件会花一点时间,所以请耐心一点。

在安装过程中,在终端将会弹出一个提示,要求你选择一种显示管理器,默认使用的是“登录窗口”。

这个决定完全取决于你;UBuntu的Unity Greeter和GNOME的显示管理器都能让你很轻松地在桌面会话之间切换(如果你想保持在Unity界面或者另一个桌面将很方便),但仅仅只有GDM提供给GNOME特定的功能,譬如锁屏通知。

当你确定选择后,使用上下键选择,然后敲击‘确认/返回’键以确认。安装便会继续进行。

增加额外的功能

GNOME 3.10还有一些不错的新特性和应用-包括GNOME天气,音乐盒及地图 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改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特性都足够稳定以致于可以被包含在我们之前添加的GNOME 3 PPA中,所以如果你想使用它们,就需要利用到两个额外的GNOME PPA。

现在,你需要意识到很重要的是,在这些仓库里的一些包据说有稳定性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小问题,譬如应用程序崩溃和损坏。但还是有潜在的可能,导致像使GNOME完全崩溃这样的重大问题。

除开这个警告不说,在终端里打开一个新的选项卡,输入下列命令: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ome3-team/gnome3-staging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nome3-team/gnome3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为了添加一些之前提到的很酷的应用,运行这个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weather gnome-music gnome-maps cheese gnome-documents

这样之后,就搞定了!

你可能会想先注销然后重新登录(记得选择“GNOME”会话)以确保改动都已经正确生效了。

细小的差别

如果你在不卸载Unity的情况下安装GNOME 3.10,那么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你会发现在系统设置里“Online Accounts”有两个入口。其中,有钥匙图标的是Unity版的,另一个有插孔符号的是GNOME版的。

一些应用程序可能会要求你往Unity中添加账户(Shotwell, Gwibber, Empathy),有一些可能是要求往GNOME中添加(Evolution, Documents, Contacts)。

“通知”和“搜索”入口是GNOME专有的,它们让你挑选哪些应用程序和资源能够显示通知或出现在活动区。

卸载GNOME 3.10

假如你已经尝试了GNOME 3.10,但不喜欢它。这时该怎么办?

使用一个叫做“PPA Purge”的命令行工具,移除GNOME 3.10 是一个相当简单的过程。这个工具可以在Ubuntu软件中心里找到,是目前为止自动移除或降级从PPA安装的包的最容易的方法。

为了使用这个工具,我们需要返回终端然后键入下面命令,要留意任何出现在降级过程中的提示。

sudo ppa-purge ppa:gnome3-team/gnome3-next

如果你也添加了其它可选的PPA,你也需要清除它们:

sudo ppa-purge ppa:gnome3-team/gnome3-staging
sudo ppa-purge ppa:gnome3-team/gnome3

完成后,你就剩下了原来的 GNOME 3.8 桌面。如果你不再想保留GNOME Shell了,你可以执行下列命令去卸载它:

sudo apt-get remove gnome-shell ubuntu-gnome-desktop

最后,手动移除任何在降级之后可能残留的应用程序(譬如,Epiphany and GNOME Documents),然后重启。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3/12/upgrade-gnome-3-10-ubuntu-13-10

译者:KAyGuoWhu 校对:jasminepeng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系统管理员必须维护他们服务器的健康运行。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内存。当服务器内存使用率过高时,它会降低服务器的性能。Linux有一个称为 free 的工具,来监控内存使用率。

free 命令是什么

free 命令是一个显示系统中空闲和已用内存大小的工具。free 命令的输出和 top 命令相似。大多数Linux发行版已经含有 free 命令。

如何运行 free

想要运行,只需在控制台输入free 即可。不带选项运行会显示一个以KB为单位的默认输出。

$ free

free默认视图

从上面的截图我们看到:

内存 (以KB计)

  • Total(全部) : 1026740
  • Used(已用) : 843396
  • Free(可用) : 183344
  • Shared(共享) : 0
  • Buffers(块设备缓存区) : 52704
  • Cached(文件缓存) : 376384

译注:关于Buffers和Cached的区别,来自 http://www.taobaotesting.com/blogs/qa?bid=2265 的一段解释如下:

buffers是指用来给块设备做的缓冲大小,他只记录文件系统的metadata以及 tracking in-flight pages.

cached是用来给文件做缓冲。

那就是说:buffers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等。而cached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

Swap (以KB计)

  • Total(全部) : 1045500
  • Used(已用) : 3376
  • Free(可用) : 1042124

当你看见 buffer/cache 的空闲空间低或者 swap 的空闲空间低,说明内存需要升级了。这意味这内存利用率很高。请注意 shared(共享)内存列应该被忽略 ,因为它已经被废弃了。

以其它单元显示内存信息

如我们先前提到的,默认 free 会以 KB 为单位显示信息。free 同样提供给我们 b (B), -k (KB), -m (MB), -g (GB) and –tera (TB)这些单位。要显示我们想要的单位,只要选择一个并在 free 后面跟上。下面一个是以 MB 为单位的输出样例。

$ free -m

free命令以MB为单位

这个技巧同样适用于-b, -k, -g 以及 –tera 选项。

以适于人类可读方式显示内存信息

free 同样提供了-h选项,这意味着适于人类可读(译注:系统上可能并不存在-h选项,已被-m取代)。那么这与其它的选项有什么不同呢,如-m(MB)选项? 可见的最大不同是-h选项会在数字后面加上适于人类可读的单位。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 free -h

人类可读的free

如我们一起看到的,在1,0数字后这里是G(GB)字母。当数字并没有达到GB时,free足够聪明来知道并在每个数字后面跟上合适的单位。后面的M - 数字929告诉我们它有929MB(译注: 原文为929 number tell us its 969 Megabytes,这里应该为输入错误)。

间隔显示 free

作为一个状态检查工具,最好的统计内存利用率的方法是使用延迟间隔。这么做的话,我们可以使用-s选项后面跟上我们想要间隔的N秒数。我们可以在后面合并几个选项来使输出满足我们的需求。假如我们想要每3秒统计一次内存利用率并且适于人类可读,那么就像这样做:

$ free -hs 3

间隔3s显示free

显示高低内存利用率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高低内存统计,我们可以使用-l选项。下面是一个例子。

$ free -l

Free 的 低-高 统计

显示 Linux 全部内存

如果我们需要每列的总计信息,我们可以在 free 命令后面跟上 -t 选项。这会在字底部额外加入一行显示。

$ free -t

free命令带总计内存

总结

除了vmstat以外,free 命令也是一个用于统计内存利用率的简单统计工具。用这个你可以快速查看你的 Linux 内存信息。free 命令使用 /proc/meminfo 作为基准来显示内存利用率信息。如往常一样,你可以在控制台下输入 man free 来获取更多关于 free 的信息。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linux-free-command/

译者:geekpi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vsftpd非常安全的文件传输协议守护进程) 是Unix/Linux系统中的一个安全快速的FTP服务器。 在这篇指导教程中,让我们看看在openSUSE 13.1中怎样使用vsftpd来配置一个基本的FTP服务器。

安装 vsftpd

作为root用户登录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 zypper in vsftpd

启动 vsftpd 服务然后通过设置使它在每次系统重启时自动启动。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service
# systemctl start vsftpd.service

配置 vsftpd

为ftp用户新建一个文件夹。

# mkdir /srv/ftp

创建一个名为 ftp-users 的组。

# groupadd ftp-users

让我们来创建一个叫unixmen的示例用户 并设置其主目录为 /srv/ftp 组为 ftp-users

# useradd -g ftp-users -d /srv/ftp/ unixmen

为新用户设置密码。

# passwd unixmen

使ftp主目录 /srv/ftp/ 可以被ftp用户所访问。

# chmod 750 /srv/ftp/
# chown unixmen:ftp-users /srv/ftp/

编辑 vsftpd.conf 文件

# nano /etc/vsftpd.conf

设置如下的更改。

[...]
#Uncomment and  Set YES to enable write.
write_enable=YES
[...]
# Uncomment and Set banner name for your website
ftpd_banner=Welcome to Unixmen FTP service.
[...]
# Uncomment
ls_recurse_enable=YES
[...]
# Uncomment and set YES to allow local users to log in.
local_enable=YES
[...]
# To disable anonymous access, set NO.
anonymous_enable=NO
[...]
# Uncomment to enable ascii download and upload.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
## Add at the end of this  file ##
use_localtime=YES

保存并退出文件。

测试本地FTP服务器

首先 让我们按如下步骤尝试登录FTP服务器

# ftp localhost
Trying ::1:21 ...
Connected to localhost.
220 (vsFTPd 3.0.2)
Name (localhost:root): unixmen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正如你在上面所输出的那样, 我们能够用unixmen用户登录到ftp服务器。

测试远程FTP服务器

默认 openSUSE 内置的防火墙不允许远程系统登录FTP。所以让我们允许vsftpd服务通过suse的防火墙。然后我们需要打开: Yast -> 安全性与用户 -> 防火墙.

在防火墙界面,进入 允许服务. 在区域选择下拉框中,选择 外部区域 在服务允许下拉框中,选择 vsftpd 服务器 然后点击添加。

单击下一步并关闭Yast控制中心

现在尝试从远程系统连接FTP。

我试着从我的ubuntu桌面系统登录FTP服务器。

sk@sk:~$ ftp 192.168.1.53
Connected to 192.168.1.53.
220 (vsFTPd 3.0.2)
Name (192.168.1.53:sk): unixmen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正如你在上面输出中所看到的,我能够连接到ftp服务器。如果不允许vsftpd服务通过防火墙,你将会得到一个连接超时的报错。

从浏览器连接

打开你的浏览器并导航到ftp://ip-address/。输入ftp用户名和密码。

使用FileZilla连接到FTP服务器

对于新手来说,在命令行模式下工作可能会很烦恼。所以让我们来安装一个叫Filezilla的图形化的FTP客户端。它可以让我们登陆FTP变得更加简单:

几乎所有的发行版在它们的官方软件仓库中都有filezilla客户端。 为了在基于Linux的系统上安装filezilla 需要键入以下的命令:

在基于Ubuntu的系统中:

$ sudo apt-get install filezilla

在Fedora/Redhat系统中:

$ sudo yum install filezilla

在openSUSE中:

# zypper in filezilla

安装完fielzilla后打开它。输入ftp服务器的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点击快速连接。

为了增加安全性,你可以通过将用户添加到 /etc/vsftpd.chroot\_list文件中来限制特定用户对FTP服务器的访问。

编辑 vsftpd.conf 文件,

nano /etc/vsftpd.conf

设置如下的更改.

[...]
# Uncomment and set 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

创建 文件 /etc/vsftpd.chroot\_list,

nano /etc/vsftpd.chroot_list

添加你希望能够访问FTP服务器的用户。我添加了用户unixmen

unixmen

重启ftp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service

现在你能够使用chroot\_list文件中列出的用户来连接到FTP服务器。

如果chroot\_list以外的用户想访问FTP服务器,他们将得到如下错误提示。

500 OOPS: could not read chroot() list 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ftp: Login failed

就是现在这样,你的FTP服务器已经可以使用了,好好享受吧!


via: http://www.unixmen.com/setup-ftp-server-opensuse-13-1/

译者:zsJacky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以下教程将会为Ubuntu、Linux Mint和Debian GUN/Linux用户讲述,如何在它们基于Debian的Linux操作系统上轻松的解压和重新打包.deb文件。

有时候你在生活中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想要修改.deb文件的部分内容,然后重新打包。不过只有你真正深入了解计算机才能完成这样的黑客技巧。

下面的例子是刚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经历。一位Linux开发者为一个软件构建了一个Debian包(.deb),我也成功地将它安装在我的装载Ubuntu的电脑上。

当我试图从一个Git库中检索一些文件时,它总是卡顿,很显然,该软件并没有正常工作。我知道安装的文件在哪里(/opt目录),所以,我搜查了代码并适当地将部分问题修复。之后,当程序试图检索需要的包时不再卡顿。

所以,长话短说,我要将.deb文件解包,替换上我的补丁文件,然后再重新打包回来。这样我可以其它电脑上安装,或者将修正的包文件发给我的朋友。我要怎么做呢?

在网络上搜索问题的答案,我发现一个名叫ailoo.net的小型博客,它给出类似这样解释:

mkdir -p extract/DEBIAN
dpkg-deb -x package.deb extract/
dpkg-deb -e package.deb extract/DEBIAN [...do something, e.g. edit the control file...]
mkdir build
dpkg-deb -b extract/ build/

这五条命令将奇迹般地完成工作。让我为你解释一下:

  • 第一条命令创建了一个名为“extract”文件夹和一个名为“DEBIAN”的子文件夹;
  • 第二条命令会从你的.deb包提取一些文件到“extract”文件夹;
  • 第三条命令会解压.deb包的内容到“DEBIAN”子文件夹,在那里你就可以修改/补丁你想要的文件;
  • 第四条命令建立一个名为“build”的文件夹;
  • 而第五条命令会将修改后的文件重新构建到一个新的.deb包中,并在 “build” 文件夹中生成。

这就是本次教程!牢牢地记住上面的命令吧,在你执行第三条命令后,可以通过你的默认文件管理器,用一个图形化的文本编辑器可视化地修改文件。如果你在学习本教程时遇到问题,不要犹豫,在下面给我们写下评论。


via: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How-to-Repack-Deb-Files-on-Debian-and-Ubuntu-404930.shtml

译者:Luoxcat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通常,在控制台的命令提示符下你会发现 用户名已经被显示出来 。但有一些 shell 默认情况下不会显示你的用户名,比如 csh 。所以这个命令最应该用在那些不能回显用户名的 shell 终端上。

怎么样运行 whoami

运行这个命令,你只需要输入 whoami 。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 csh shell 终端。

% whoami

Whoami 的参数选项

这个命令仅仅有两个参数选项: –help–version

% whoamin –help

下面这选项会输出和 man whoami 命令一样的信息

% whoami –version

不同的是 –version 会显示你系统上 whoami 命令的版本信息

相似性

whoami 命令和 id -un 有相同的输出。它们都显示出当前用户的用户名。

% id -un

结论

whoami 命令也用于当你使用 su 命令(切换用户)时, 它能让你确认登录的用户名是否正确。whoami 和 who 命令不相同, who 命令会显示所有已经登录的用户名,而 whoami 不是。当你切换用户时,whoami 命令会显示会话所属的当前用户,而 who 命令会显示你切换前的那个源用户。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linux-whoami-command/

译者:runningwater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