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点 下的文章

Google 开发者大会已经结束一周有余,我的心情也从参会两天的跌宕起伏变得平稳了一些,便趁着这个机会,写一篇会后评论,在摆脱了体验的层面上,重看 Google 开发者大会 2019。

四年来的变与不变

Google 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办,这已经是连续的第四年了,从 2016 年,一直到 2019 年,四年过去了,我们不妨看看, Google 开发者大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 2016 年,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 Keywords 是 Android 、Firebase、Angular、Mobile Web、Google Play 、Ads 和 What‘s next。

在 2017 年,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 Keywords 变成了 PWA & AMP、Tensorflow、Firebase、Kotlin、Android ,此外,2017 年,Flutter 有了自己的第一场演讲:「Rapidly build beautiful mobile apps with Flutter」, AR Core 也在这一年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上,崭露头角。

到了 2018 年,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 Keywords 是 Tensorflow、Firebase、ARCore、Flutter。

而今年的 2019 年,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 Tensorflow ,其他的诸如 Firebase、ARCore、Flutter 虽然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但和 Tensorflow 相比,差距还是不小。

四年来, 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关键词变得越来越简单,技术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但演讲的标题,却看起来越来越接地气。以往的大会往往讨论的是技术实现的细节,如今的大会,分享的更多是 Google 能力如何与产品、业界所结合。过去的内容往往是通过跑分来对比,如今的内容则更多是介绍能力是如何被企业所使用,改变了企业的工作模式。四年来,Google 开发者大会的内容从纯英文,到如今的中文 Topic 层出不穷,曾经傲娇的 Google 也变得越来越亲近中国开发者。

Google 的技术不如从前了么?显然不是,从今年的 Tensorflow Dev Summit ,到 Google I/O 2019 ,Google 给我们的惊艳从未少过,只是不同的是,如今的 Google 不再是那个强调自己的技术多么先进的技术公司了,而是一个更加强调 Google 如何改变世界,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成长的产品型公司了,显然, Google 更加成熟了,它明白,技术本身只是工具,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美好

2019 in 机器学习

如果说今年的大会最核心的是什么,那莫过于 机器学习 了,从无处不在的 机器学习 产品,到第二天数十场的 Tensorflow 专场演讲,无一不表明了本次大会的主角,就是 Tensorflow。

Google 在本次大会中,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去分享和介绍,如何使用 Tensorflow ,如何应用 Tensorflow ,还介绍了一些国内的企业对于 Tensorflow 的应用,以启发开发者使用 Tensorflow 。针对国内所独有的微信小程序业态, Google 的 Tensorflow.js 也提供了相关的适配,帮助开发者更低成本的使用 Tensorflow ,在自己的应用中接入和应用机器学习。

除了技术,在会场中还可以看到大量的体验性质的项目,这些体验性质的项目看似是创意,背后却是来自 TensorFlow 机器学习能力的产品化,这些体验项目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介绍 TensorFlow 到底有多么强大,而是用产品告诉你,机器学习、TensorFlow 能够为你的产品赋能多少。这种思路的转变,也正是机器学习不断落地到应用场景的实例。在过去,我们没有足够的产品时,不得不以应用跑分来做对比,但当应用已经足够好的时候,应用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除了基础的 机器学习 能力,我们也看到, 机器学习与 Google 的其他服务是如何一同对外提供服务,在 Google 的 Analytics 服务、Firebase 服务等产品中,看似与 机器学习 无关的应用,背后却都是隐含着 机器学习 的逻辑,借助 机器学习 来帮助 Google 提高服务的水平和水准,让用户可以与 Google 共同前进,取得双赢。

在 2019 年, 机器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热词,取而代之的,是各企业默默的将机器学习的能力引入到自己的产品中,默默的为用户提供着服务。在 2019 年,技术不再是 机器学习 的核心,如何将技术产品的价值,迁移到产品上,转换成用户触手可及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核心。这里, Google 为大家做了榜样。

Grow 、Grow 、Grow

在本次大会中,最令我惊喜的,莫过于 Grow With Google 这个项目。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学习成为我们永恒的话题,但是,学什么、如何学,却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中国,我们恐惧自己被甩下,却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容,日复一日的学习着技术内容。但是我一直认为,社会是复杂的,生活是复杂的,工作是复杂的,我们凭什么认为我们掌握的简单技能,能够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呢?

Grow With Google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在线课程的项目,而是一个新的可能,在 Grow With Google 中,它提供了针对教师、个体户、学生和求职者、开发者、初创公司等不同角色下的教育内容,帮助你以最快的方式,完成角色的转变,这种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并不多,如今 Google 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对于焦虑的我们来说,这获取是一剂良药。

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复杂,拥有更多的可能,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知识焦虑的怪圈

总结

Google 开发者大会值得去么?当然值得,去大会并不是为了去看技术的细节,实际上,这些内容在官方文档中,你可能找到更加细致的内容。大会真正带给你的价值,是帮助你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你所遇见的问题。以一种 Google 范的方式,帮助你解决你自己的问题,更好的看清这个世界。

作为一个曾经亲自扛着 2U 服务器进长安街长话机房的系统工程师,我对服务器的感情是深厚的,当抚摸着冰冷的裸金属,感受着机房内嗡嗡的背景噪音时,似乎能感觉到数据的流动。因此,当得知我的采访对象是国内第一个服务器硬件开源项目的总架构师陈国峰先生时,我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国峰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现任京东云硬件研发总监,他曾在百度工作,负责过百度硬件架构设计的相关工作,如百度的“北极”整机柜服务器、百度网盘用的冰山服务器、百度 AI 所使用的 X-MAN 异构计算服务器等就是其带领团队研发的成果,他也曾任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天蝎”项目的总架构设计师。这十来年的硬件设计经历,让这个行业“老兵”对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器,有着独到的见解。

京东云硬件研发总监 陈国峰

演进:从复杂到简单的服务器

我最早接触过的服务器是 Sun 微系统的 Sparc 小型服务器,并没有见识过最早的 大型机 MainFrame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互联网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服务器的形态也逐渐演变,从塔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再到机架式服务器,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器的发展从高成本向低成本演进,由复杂变简单,由高技术壁垒向无技术壁垒演进。

就好比手机的演进过程,从一开始使用模拟网的大哥大,到后来使用数字网的手机(现在我们称之为功能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机,可以看到,手机的技术在急速进步,技术壁垒在迅速降低,生产成本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降低。而在服务器硬件方面,我们同样发现,现在的机架式服务器与原来的大型机相比,亦是如此。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我们对于服务器硬件的看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过去每个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硬件资产就是昂贵的服务器,到如今服务器已经成为了基本的生产资料一样普遍和随处可见。

以前对大机和小机追求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成本,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对单个服务器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在降低。互联网应用系统可以通过软件、集群的方式,来提升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软件上的容忍度,对集群的容忍度会变高,通过这些上层的手段来避免对于底层基础设施的过度追求。相应的,随着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的不断降低,硬件设计的成本自然而然的也就降了下来。

变化:源自真实场景的需求

京东云的下一代服务器也并非完全凭空诞生,而是源自于实际需求的变化。

在过去,使用机架式服务器依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在机房内由人工完成,比如一个月可以在一个机房内交付 1 万台机器,一年 10 万台左右的规模。在过去的产业模式下,这种机制尚可持续,但如今的 HyperScale 模式下,这样的交付效率显然无法满足业务对于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要求。

另外,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的场景也开始多元化,传统的公有云开始衍生出混合云、私有云……这样就会诞生另外一个场景,私有化的部署,包括边缘部署。这种部署是很分散的,不是集中式的。对于这种分散式的部署,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体化集成的整机柜服务器,避免把很多部署的技术资源分散到各个地域和零散的点上面去。然而云用户,特别是私有云和混合云用户对硬件的稳定和配合功能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诉求,这给传统的整机柜服务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国峰带领他的团队,设计出了京东云下一代服务器。

在他看来,下一代服务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1. 高稳定性。在过去私有云的时代,总拥有成本(TCO)是服务器定制的核心诉求,而在云的时代,为用户提供高可靠的基础设施是京东云的基本服务宗旨,所以,我们把高稳定性放在第一位,而不再是简单的将成本放在第一位。
  2. 高灵活性。公有云就意味着你的客户也是千人千面,不同于传统自用私有云,公有云客户需求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基础服务就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配这种来自需求的灵活性。这也是为什么京东云下一代服务器要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3. 高效率。对于当前复杂的云市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种场景并存的市场下,提供一体化交付,并且快速响应客户的资源需求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效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是高能效,能效是数据中心技术中的又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因此高效率也成为硬件基础设施的重要特性。
  4. 低成本。任何产品都避不开成本,成本是产品市场的核心因素,影响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云的场景下成本管控应当是在为客户提供了高稳定性、高灵活性、高效率之后考虑的事情。

HaaS :Hardware as a Service

和我们所熟知的裸金属、异构计算不同,京东云下一代服务器是比裸金属和异构计算更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确切地说,不管是裸金属还是异构计算,包括上层的 IaaS、PaaS、SaaS 等服务都可以在京东云下一代服务器上呈现。

京东云将会围绕着下一代服务器打造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全方位的云产品。一方面,这些底层的硬件服务会服务于京东集团内部的自用私有云,同时也会服务于集团的公有云业务。另一方面,针对私有云和混合云,也可以对外提供私有化交付。如果客户有需求,京东云可以将这些定制的硬件结合京东云的 Iaas、Paas、SaaS 相关技术和产品做成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给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京东云可以围绕定制化服务器硬件和MDC(整合IT,供电,制冷一体方案)提供租、售产品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HaaS 的理念和概念。

挑战:技术的进步

当然,下一代服务器并非一蹴而就,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设计理念——高灵活性,因为用户的需求不可预测,用户场景复杂,租用机房较多,每个机房基础设施条件不一样,同时业务类型复杂,资源调配迁移需求比较多,而目前主流的整机柜与通用机相比,无论从 21 英寸的尺寸还是集中的散热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了整机柜部署的局限性,很难实现灵活迁移,混合部署。京东云的下一代服务器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弹性化”,极大地提高了多场景支撑的灵活性。首先我们采用 42U 19 英寸标准机柜为设计单位,节点独立散热,通用性强,实现了整机柜和标准机架服务器任意切换。其次,节点前 IO 设计,机柜后部无任何线缆,所有运维工作均可在冷通道进行,单边维护效率更高,环境更友好。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前后 IO 灵活切换,集中供电和单机供电模式灵活切换。

第二、也是这个行业面临的通用性技术挑战——高功率密度问题。因为现在芯片行业已经进入到后摩尔定律时代了,意味着计算力的提升也会带来功耗的不断提升。功耗的上升,对于系统散热设计的挑战就会越来越大,风冷已经不足以满足目前的制冷需求,甚至散热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发展。所以,在新的架构设计上,我们会通过一些新的散热手段,比如通过风液混合散热的方式解决功率密度的问题。

第三,功率密度提高之后,风扇转速就会更高。同时由于硬盘的存储密度不断上升,对于外部环境的振动、噪声的敏感度就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在设计上对于硬盘和风扇振动需要考虑得更多,我们采用了“硬盘前置,风扇后置”的系统架构,最大程度的拉开风扇和硬盘之间的距离,有效的降低了震动对硬盘的影响。

开源:硬件开源任重道远

软件是开源领域的主力,虽然已经有一些开源硬件的出现,但是,仍然算不上主流,绝大多数团队在硬件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闭源方式。

在这个方面,我专门请教了国峰。在他看来,首先,必须承认硬件开源的发展远不如软件开源。硬件开源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组织就是 OCP(Open Compute Project),以及国内比较知名的 ODCC ,其前身是 BAT 三家发起的天蝎项目。

他认为,之所以过去大家不做硬件开源,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方面,原来硬件的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大家希望通过这些技术壁垒来创造价值,来实现商业变现,所以,之前市场上一直没有硬件开源的社区和项目。

另一方面,硬件跟软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软件的代码一旦写好,在机器上直接运行就能知道是否可以工作,硬件不一样,要验证一个硬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从原理图上设计出来,然后在工厂生产出来,最后进行验证。它的周期长,同时需要大量实物的投入,投入成本相对比较大。此外,还需要有很多专业设备做测试,调试,所以,它的验证成本也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硬件开源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的不断变大,技术的开放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强,技术壁垒也相应在不断降低,成本也越来越低。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新的硬件出来之后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的上下游的生态就会建得更快一点,普及周期就会变得更短。

这也是为什么京东云下一代服务器要做硬件开源的原因,我们希望建立和维护这样的生态,把大家拉到一起共同推动新生态的演进。

当然,开源也并非易事,要开源首先必须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接受市场以及行业专业人士的检验。目前京东云正在为下一代服务器的开源做准备。接下来,京东云也会围绕其新的硬件设计建立一些开源的渠道,比如 OCP、ODCC 等。

京东云希望通过硬件开源,让行业里面更多相关经验的从业者参与到下一代服务器的硬件设计中来,共同围绕新的服务器架构营造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

想知道什么是 Linux 内核上真正的(不是那种时髦的)创新吗?

在科技行业,创新这个词几乎和革命一样到处泛滥,所以很难将那些夸张的东西与真正令人振奋的东西区分开来。Linux 内核被称为创新,但它又被称为现代计算中最大的奇迹,一个微观世界中的庞然大物。

撇开营销和模式不谈,Linux 可以说是开源世界中最受欢迎的内核,它在近 30 年的生命时光当中引入了一些真正的规则改变者。

Cgroups(2.6.24)

早在 2007 年,Paul Menage 和 Rohit Seth 就在内核中添加了深奥的控制组(cgroups)功能(cgroups 的当前实现是由 Tejun Heo 重写的)。这种新技术最初被用作一种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确保一组特定任务的服务质量。

例如,你可以为与你的 WEB 服务相关联的所有任务创建一个控制组定义(cgroup),为例行备份创建另一个 cgroup ,再为一般操作系统需求创建另一个 cgroup。然后,你可以控制每个组的资源百分比,这样你的操作系统和 WEB 服务就可以获得大部分系统资源,而你的备份进程可以访问剩余的资源。

然而,cgroups 如今变得这么著名是因其作为驱动云技术的角色:容器。事实上,cgroups 最初被命名为进程容器。当它们被 LXCCoreOS 和 Docker 等项目采用时,这并不奇怪。

就像闸门打开后一样,“容器” 一词就像成为了 Linux 的同义词一样,微服务风格的基于云的“应用”概念很快成为了规范。如今,已经很难摆脱 cgroups 了,它们是如此普遍。每一个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如果你运行 Linux 的话,可能还有你的笔记本电脑)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使用了 cgroups,这使得你的计算体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易于管理和灵活。

例如,你可能已经在电脑上安装了 FlathubFlatpak,或者你已经在工作中使用 Kubernetes 和/或 OpenShift。不管怎样,如果“容器”这个术语对你来说仍然模糊不清,则可以 通过 Linux 容器从背后获得对容器的实际理解。

LKMM(4.17)

2018 年,Jade Alglave、Alan Stern、Andrea Parri、Luc Maranget、Paul McKenney 以及其他几个人的辛勤工作的成果被合并到主线 Linux 内核中,以提供正式的内存模型。Linux 内核内存[一致性]模型(LKMM)子系统是一套描述 Linux 内存一致性模型的工具,同时也产生用于测试的用例(特别命名为 klitmus)。

随着系统在物理设计上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更多的中央处理器内核,高速缓存和内存增长,等等),它们就越难知道哪个中央处理器需要哪个地址空间,以及何时需要。例如,如果 CPU0 需要将数据写入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并且 CPU1 需要读取该值,那么 CPU0 必须在 CPU1 尝试读取之前写入。类似地,如果值是以一种顺序方式写入内存的,那么期望它们也以同样的顺序被读取,而不管哪个或哪些 CPU 正在读取。

即使在单个处理器上,内存管理也需要特定的任务顺序。像 x = y 这样的简单操作需要处理器从内存中加载 y 的值,然后将该值存储在 x 中。在处理器从内存中读取值之前,是不能将存储在 y 中的值放入 x 变量的。此外还有地址依赖:x[n] = 6 要求在处理器能够存储值 6 之前加载 n

LKMM 可以帮助识别和跟踪代码中的这些内存模式。它部分是通过一个名为 herd 的工具来实现的,该工具(以逻辑公式的形式)定义了内存模型施加的约束,然后列举了与这些约束一致性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低延迟补丁(2.6.38)

很久以前,在 2011 年之前,如果你想在 Linux 上进行多媒体工作,你必须得有一个低延迟内核。这主要适用于录音时添加了许多实时效果(如对着麦克风唱歌和添加混音,以及在耳机中无延迟地听到你的声音)。有些发行版,如 Ubuntu Studio,可靠地提供了这样一个内核,所以实际上这没有什么障碍,这只不过是当艺术家选择发行版时的一个重要提醒。

然而,如果你没有使用 Ubuntu Studio,或者你需要在你的发行版提供之前更新你的内核,你必须跳转到 rt-patches 网页,下载内核补丁,将它们应用到你的内核源代码,编译,然后手动安装。

后来,随着内核版本 2.6.38 的发布,这个过程结束了。Linux 内核突然像变魔术一样默认内置了低延迟代码(根据基准测试,延迟至少降低了 10 倍)。不再需要下载补丁,不用编译。一切都很顺利,这都是因为 Mike Galbraith 编写了一个 200 行的小补丁。

对于全世界的开源多媒体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规则改变者。从 2011 年开始事情变得如此美好,到 2016 年我自己做了一个挑战,在树莓派 v1(型号 B)上建造一个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结果发现它运行得出奇地好。

RCU(2.5)

RCU,即 读-拷贝-更新 Read-Copy-Update ,是计算机科学中定义的一个系统,它允许多个处理器线程从共享内存中读取数据。它通过延迟更新但也将它们标记为已更新来做到这一点,以确保数据读取为最新内容。实际上,这意味着读取与更新同时发生。

典型的 RCU 循环有点像这样:

  1. 删除指向数据的指针,以防止其他读操作引用它。
  2. 等待读操作完成它们的关键处理。
  3. 回收内存空间。

将更新阶段划分为删除和回收阶段意味着更新程序会立即执行删除,同时推迟回收直到所有活动读取完成(通过阻止它们或注册一个回调以便在完成时调用)。

虽然 RCU 的概念不是为 Linux 内核发明的,但它在 Linux 中的实现是该技术的一个定义性的例子。

合作(0.01)

对于 Linux 内核创新的问题的最终答案永远是协作。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也可以称之为技术优势,称之为黑客能力,或者仅仅称之为开源,但 Linux 内核及其支持的许多项目是协作与合作的光辉范例。

它远远超出了内核范畴。各行各业的人都对开源做出了贡献,可以说都是因为 Linux 内核。Linux 曾经是,现在仍然是自由软件的主要力量,激励人们把他们的代码、艺术、想法或者仅仅是他们自己带到一个全球化的、有生产力的、多样化的人类社区中。

你最喜欢的创新是什么?

这个列表偏向于我自己的兴趣:容器、非统一内存访问(NUMA)和多媒体。无疑,列表中肯定缺少你最喜欢的内核创新。在评论中告诉我。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8/linux-kernel-top-5-innovations

作者:Seth Kenlon 选题: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Richard Stallman,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建者以及主席,已经辞去主席及董事会职务。此前,因为 Stallman 对于爱泼斯坦事件中的受害者的观点,一小撮活动家以及媒体人发起了清除 Stallman 的运动。这份声明就是在这些活动后发生的。阅读全文以获得更多信息。

Stallman 事件的背景概述

如果你不知道这次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请看本段的详细信息。

Richard Stallman,66岁,是就职于 MIT 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在 1983 年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他也开发了 GNU 项目旗下的部分软件,比如 GCC 和 Emacs。受自由软件运动影响选择使用 GPL 开源协议的项目不计其数。Linux 是其中最出名的项目之一。

Jeffrey Epstein(爱泼斯坦),美国亿万富翁,金融大佬。其涉嫌为社会上流精英提供性交易服务(其中有未成年少女)而被指控成为性犯罪者。在受审期间,爱泼斯坦在监狱中自杀身亡。

Marvin Lee Minsky,MIT 知名计算机科学家。他在 MIT 建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2016 年,88 岁的 Minsky 逝世。在 Minsky 逝世后,一位名为 Misky 的爱泼斯坦事件受害者声称其在未成年时曾被“诱导”到爱泼斯坦的私人岛屿,与之发生性关系。

但是这些与 Richard Stallman 有什么关系?这要从 Stallman 发给 MIT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学生以及附属机构就爱泼斯坦的捐款提出抗议的邮件列表的邮件说起。邮件全文翻译如下:

周五事件的公告对 Marvin Minsky 来说是不公正的。

“已故的人工智能 ‘先锋’ Marvin Minsky (被控告侵害了爱泼斯坦事件的受害者之一[2])”

不公正之处在于 “ 侵害 assulting ” 这个用语。“ 性侵犯 sexual assault ” 这个用语非常的糢糊,夸大了指控的严重性:宣称某人做了 X 但误导别人,让别人觉得这个人做了 Y,Y 远远比 X 严重。

上面引用的指控显然就是夸大。报导声称 Minksy 与爱泼斯坦的 女眷 harem 之一发生了性关系(详见 https://www.theverge.com/2019/8/9/20798900/marvin-minsky-jeffrey-epstein-sex-trafficking-island-court-records-unsealed)。我们假设这是真的(我找不到理由不相信)。

侵害 assulting ” 这个词,意味着他使用了某种暴力。但那篇报道并没有提到这个,只说了他们发生了性关系。

我们可以想像很多种情况,但最合理的情况是,她在 Marvin 面前表现的像是完全自愿的。假设她是被爱泼斯坦强迫的,那爱泼斯坦有充足的理由让她对大多数人守口如瓶。

从各种的指控夸大事例中,我总结出,在指控时使用“ 性侵犯 sexual assault ”是绝对错误的。

无论你想要批判什么行为,你都应该使用特定的词汇来描述,以此避免批判的本质的道德模糊性。

“清除 Stallman” 的呼吁

‘爱泼斯坦’在美国是颇具争议的‘话题’。Stallman 对该敏感事件做出如此鲁莽的 “知识陈述” 不会有好结果,事实也是如此。

一位机器人学工程师从她的朋友那里收到了转发的邮件并发起了一个清除 Stallman 的活动。她要的不是澄清或者道歉,她只想要清除斯托曼,就算这意味着 “将 MIT 夷为平地” 也在所不惜。

是,至少 Stallman 没有被控强奸任何人。但这就是我们的最高标准吗?这所声望极高的学院坚持的标准就是这样的吗?如果这是麻省理工学院想要捍卫的、想要代表的标准的话,还不如把这破学校夷为平地…

如果有必要的话,就把所有人都清除出去,之后从废墟中建立出更好的秩序。

—— Salem,发起“清除 Stallman“运动的机器人学专业学生

Salem 的声讨最初没有被主流媒体重视。但它还是被反对软件行业内的精英崇拜以及性别偏见的积极分子发现了。

#epstein #MIT 嗨 记者没有回复我我很生气就自己写了这么个故事。作为 MIT 的校友我还真是高兴啊? https://t.co/D4V5L5NzPA

— SZJG (@selamjie) September 12, 2019

是不是对于性侵儿童的 “杰出混蛋” 我们也可以辩护说 “万一这是你情我愿的” https://t.co/gSYPJ3WOfp

— Tracy Chou ??‍? (@triketora) September 13, 2019

多年来我就一直发推说 Richard RMS Stallman 这人有多恶心 —— 恋童癖、厌女症、还残障歧视

不可避免的是,每次我这样做,都会有老哥检查我的数据来源,然后说 “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他现在变了!”

变个屁。 https://t.co/ti2SrlKObp

— Sarah Mei (@sarahmei) September 12, 2019

下面是 Sage Sharp 开头的一篇关于 Stallman 的行为如何对科技人员产生负面影响的帖子:

?大家说下 Richard Stallman 对科技从业者的影响吧,尤其是女性。 [例如: 强奸、乱伦、残障歧视、性交易]

@fsf 有必要永久禁止 Richard Stallman 担任自由软件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 Sage Sharp (@\_sagesharp\_) September 16, 2019

Stallman 一直以来也不是一个圣人。他粗暴,不合时宜、多年来一直在开带有性别歧视的笑话。你可以在这里这里读到。

很快这个消息就被 The Vice每日野兽未来主义等大媒体采访。他们把 Stallman 描绘成爱泼斯坦的捍卫者。在强烈的抗议声中,GNOME 执行董事威胁要结束 GNOME 和 FSF 之间的关系

最后,Stallman 先是从 MIT 辞职,现在又从 自由软件基金会 辞职。

危险的特权?

我们见识到了,把一个人从他创建并为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组织中驱逐出去仅仅需要五天。这甚至还是在 Stallman 没有参与性交易丑闻的情况下。

其中一些 “活动家” 过去也曾针对过 Linux 的作者 Linus Torvalds。Linux 基金会背后的管理层预见到了科技行业激进主义的增长趋势,因此他们制定了适用于 Linux 内核开发的行为准则强制 Torvalds 接受培训以改善他的行为。如果他们没有采取纠正措施,可能 Torvalds 也已经被批倒批臭了。

忽视技术支持者的鲁莽行为和性别歧视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于那些遇到不同意某种流行观点的人就进行声讨,施以私刑也是不道德的做法。我不支持 Stallman 和他过去的言论,但我也不能接受他以这种方式(被迫?)辞职。

Techrights 对此有一些有趣的评论,你可以在这里这里看到。

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请文明分享你的观点和意见。过激评论将不会公布。


via: https://itsfoss.com/richard-stallman-controversy/

作者:Abhishek Prakash 选题:lujun9972 译者:name1e5s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了解每周的开源社区和行业趋势。

 title=

作为采用开源开发模式的企业软件公司的高级产品营销经理,这是我为产品营销人员、经理和其他相关人员发布的有关开源社区、市场和行业趋势的定期更新。以下是本次更新中我最喜欢的五篇文章。

《在 Linux Plumbers 会议上解决 Linux 具体细节》

Linux 的创建者 Linus Torvalds 告诉我, 内核维护者峰会 Kernel Maintainers Summit 是顶级 Linux 内核开发人员的邀请制聚会。但是,虽然你可能认为这是关于规划 Linux 内核的未来的会议,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维护者峰会真的与众不同,因为它甚至不谈论技术问题。”相反,“全都谈的是关于创建和维护 Linux 内核的过程。”

影响:这就像技术版的 Bilderberg 会议:你们举办的都是各种华丽的流行语会议,而在这里我们做出的才是真正的决定。不过我觉得,可能不太会涉及到私人飞机吧。(LCTT 译注:有关 Bilderberg 请自行搜索)

《微软主办第一个 WSL 会议》

Whitewater Foundry 是一家专注于 Windows 的 Linux 子系统(WSL)的创业公司,它的创始人 Hayden Barnes 宣布举办 WSLconf 1,这是 WSL 的第一次社区会议。该活动将于 2020 年 3 月 10 日至 11 日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市的微软总部 20 号楼举行。会议是合办的。我们已经知道将有来自Pengwin(Whitewater 的 Linux for Windows)、微软 WSL 和 Canonical 的 Ubuntu on WSL 开发人员的演讲和研讨会。

影响:微软正在培育社区成长的种子,围绕它越来越多地采用开源软件并作出贡献。这足以让我眼前一亮。

《Appwrite 简介:面向移动和 Web 开发人员的开源后端服务器》

Appwrite 是一个新的开源软件,用于前端和移动开发人员的端到端的后端服务器,可以让你更快地构建应用程序。Appwrite 的目标是抽象和简化 REST API 和工具背后的常见开发任务,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构建高级应用程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 Appwrite 服务,并解释它们的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设计方式,相比从头开始编写所有后端 API,这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构建下一个项目。

影响:随着更多开源中间件变得更易于使用,软件开发越来越容易。Appwrite 声称可将开发时间和成本降低 70%。想象一下这对小型移动开发机构或个人开发者意味着什么。我很好奇他们将如何通过这种方式赚钱。

《“不只是 IT”:开源技术专家说协作文化是政府转型的关键》

AGL( 敏捷的政府领导 agile government leadership )正在为那些帮助政府更好地为公众工作的人们提供价值支持网络。该组织专注于我非常热衷的事情:DevOps、数字化转型、开源以及许多政府 IT 领导者首选的类似主题。AGL 为我提供了一个社区,可以了解当今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所做的事情,并与整个行业的同行分享这些知识。

影响:不管你的政治信仰如何,对政府都很容易愤世嫉俗。我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政府也是由一个个实际的人组成的,他们大多在尽力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公益事业。特别是当该技术是开源的!

《彭博社如何通过 Kubernetes 实现接近 90-95% 的硬件利用率》

2016 年,彭博社采用了 Kubernetes(当时仍处于 alpha 阶段中),自使用该项目的上游代码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Rybka 说:“借助 Kubernetes,我们能够非常高效地使用我们的硬件,使利用率接近 90% 到 95%。”Kubernetes 中的自动缩放使系统能够更快地满足需求。此外,Kubernetes “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我们构建和管理服务的方法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花费更多时间专注于实际使用我们支持的开源工具,”数据和分析基础架构主管 Steven Bower 说,“如果我们想要在世界的另一个位置建立一个新的集群,那么这样做真的非常简单。一切都只是代码。配置就是代码。”

影响:没有什么能像利用率统计那样穿过营销的迷雾。我听说过关于 Kube 的一件事是,当人们运行它时,他们不知道用它做什么。像这样的用例可以给他们(和你)一些想要的东西。

我希望你喜欢这个上周重要内容的清单,请下周回来了解有关开源社区、市场和行业趋势的更多信息。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9/conferences-industry-trends

作者:Tim Hildred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Manjaro 正在走专业化路线。虽然 Manjaro 社区将负责项目的开发和其他相关活动,但该团队已成立了一家公司作为其法人实体处理商业协议和专业服务。

Manjaro 是一个相当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而它只是由三个人(Bernhard、Jonathan 和 Phili)于 2011 年激情之下创建的项目。现在,它是目前最好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所以它不能真的一直还只是个业余爱好项目了,对吧。

嗯,现在有个好消息:Manjaro 已经建立了一家新公司“[Manjaro GmbH & Co. KG]”,以 Blue Systems 为顾问,以便能够全职雇佣维护人员,并探索未来的商业机会。

具体有什么变化?

根据官方公告,Manjaro 项目将保持不变。但是,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来保护该项目,以允许他们制定法律合同、官方协议和进行其他潜在的商业活动。因此,这使得这个“业余爱好项目”成为了一项专业工作。

除此之外,捐赠资金将转给非营利性的财政托管CommunityBridgeOpenCollective),让他们来代表项目接受和管理资金。请注意,这些捐赠没有被用于创建这个公司,因此,将资金转移给非营利的财务托管将在确保捐赠的同时也确保透明度。

这会有何改善?

随着这个公司的成立,(如开发者所述)新结构将以下列方式帮助 Manjaro:

  • 使开发人员能够全职投入 Manjaro 及其相关项目;
  • 在 Linux 相关的比赛和活动中与其他开发人员进行互动;
  • 保护 Manjaro 作为一个社区驱动项目的独立性,并保护其品牌;
  • 提供更快的安全更新,更有效地响应用户需求;
  • 提供在专业层面上作为公司行事的手段。

Manjaro 团队还阐明了它将如何继续致力于社区:

Manjaro 的使命和目标将与以前一样 —— 支持 Manjaro 的协作开发及其广泛使用。这项工作将继续通过捐赠和赞助来支持,这些捐赠和赞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这个成立的公司使用。

关于 Manjaro 公司的更多信息

尽管他们提到该项目将独立于公司,但并非所有人都清楚当有了一家具有商业利益的公司时 Manjaro 与“社区”的关系。因此,该团队还在公告中澄清了他们作为一家公司的计划。

Manjaro GmbH & Co.KG 的成立旨在有效地参与商业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提供专业服务。有了这个,Manjaro 开发者 Bernhard 和 Philip 现在可以全职工作投入到 Manjaro,而 Blue Systems 将担任顾问。

公司将能够正式签署合同并承担职责和保障,而社区不能承担或承担责任。

总结

因此,通过这一举措以及商业机会,他们计划全职工作并聘请贡献者。

当然,现在他们的意思是“业务”(我希望不是作为坏人)。对此公告的大多数反应都是积极的,我们都祝他们好运。虽然有些人可能对具有“商业”利益的“社区”项目持怀疑态度(还记得 FreeOffice 和 Manjaro 的挫败吗?),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举措。

你怎么看?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via: https://itsfoss.com/manjaro-linux-business-formation/

作者:Ankush Das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