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硬核观察 下的文章

512 个软驱构成的计算机硬件管弦乐队

Floppotron 是一位极客用已经几乎见不到的淘汰硬件 —— 软盘驱动器 —— 搭建的演奏设备。第一个版本在 2011 年首次亮相,由一对软盘驱动器组成。如今,它对《帝国进行曲》的表演已经有了 670 万次浏览。2.0 版本将软驱数量增加到 64 个,并增加了八个硬盘和一对平板扫描仪。最新的版本增加到了 512 个软盘、16 个硬盘和 4 个扫描仪。作者说,“也许这不是一个特别有用的设备,但它有点挑战性,制作起来超级有趣。”

消息来源:The Register
老王点评: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乐趣项目,但是同样有挑战是如何买到这么多的软驱。

IE 11 正式停止支持

美国时间 2022 年 6 月 15 日,是微软一再宣布的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停止支持的日子。诞生于 1995 年 8 月 17 日的 IE,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最流行的浏览器,它曾经主导和影响了 Web 技术的发展。在 IE 最流行的时候,微软因此受到了反垄断调查。之后很多年,IE 在 Web 技术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建树,而且往往自行其是,并不理会 W3C 标准,但由于其庞大的市场份额和 Windows 默认浏览器的地位,导致网站需要专门适配古怪的 IE,让整个 Web 开发者群体非常痛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irefox、Chrome 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市场。面对不断下滑的 IE 浏览器份额,虽然微软打造了新的 Edge 浏览器,但回天乏力。最后,Edge 发出了一个神招,放弃了自己的内核,转而投奔了 Chroimium 家族,才堪堪挽回颓势。

消息来源:微软
老王点评:让该落幕的落幕,其实挺好。

科技巨头的 AR 梦醒

Facebook 在大举进军元宇宙不到九个月后,宣布搁置发布商业 AR 眼镜的计划。微软 AR 项目 HoloLens 的负责人已离职。苹果虽然一直宣称看好 AR,但在上周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上没有提及任何相关产品。VR(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世界中,而 AR(增强现实)技术则将虚拟物件叠加到现实世界中。要实现这种叠加效果,既需要 VR 的动作捕捉能力和机器视觉的计算能力,也需要实时处理现实世界图像的 AI 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必须集成于一个头戴式显示装置里,该装置不但要让佩戴者感觉舒适,还要看上去不那么搞笑。要实现这一愿景没那么容易。

消息来源:solidot
老王点评:AR、VR 以及所谓的元宇宙,其实还没有足够的软硬件的基础设施支撑,自然还只能是一种噱头。

Cloudflare 为客户免费阻击了有史以来最大的 HTTPS DDoS 攻击

本次攻击峰值每秒发出 2600 万个请求,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 HTTPS DDoS 攻击。进行这次攻击的僵尸网络由来自 121 个国家的 5067 台设备组成,主要来自云服务提供商被劫持的虚拟机和服务器,而不是此前惯用的物联网设备。这次攻击是通过 HTTPS 进行的,目标是 Cloudflare 的一个免费套餐的客户。Cloudflare 表示,其免费和专业 CDN 套餐的所有客户都受到保护以免受类似的攻击而导致停机事故,不仅如此,这种保护是不计费和无限制的,所以无论攻击的规模或持续时间有多大多长,客户都不会被收取更多的服务费。

消息来源:The Register
老王点评:在 DDoS 愈演愈烈的今天,如果能有一个上不封顶的 DDoS 防护服务,那还有什么怕的?唯一一点不足的就是,在国内用起来比较慢。

Adobe 准备推出免费版的 Photoshop

全面拥抱订阅模式的软件开发商 Adobe 准备推出免费版的 Photoshop,以吸引更多用户订阅它的服务。Adobe 正在加拿大测试免费版本,用户可通过免费的 Adobe 账号在 Web 上访问 Photoshop。免费版本提供了足够多的核心功能所需要的工具,Adobe 计划未来将部分工具只提供给付费用户使用。

消息来源:The Verge
老王点评:这样看起来倒是不错,比必须花费高昂的买断或订阅费用要合理的多,而且这些免费用户也总有转换成收费用户的机会。

Firefox 默认启用 Cookie 全面保护功能

该功能为你访问的每个网站创建一个单独的 “饼干罐”,嵌入网站的第三方内容在你的浏览器中存入的 Cookie,被限制在只分配给该网站的“饼干罐”内,从而防止追踪公司使用这些 Cookie 来追踪你在各个网站上的浏览情况。之前,该功能没有为所有用户默认打开。该功能使得 Firefox 成为最私密和安全的主要浏览器。Mozilla 表示,Firefox 的 “Cookie 全面保护”功能让“Chrome 和 Edge 望尘莫及”,它希望看到谷歌和微软效仿其做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保护。苹果的 Safari 也有类似的反追踪功能,可以防止跨站追踪并隐藏用户的 IP 地址。

消息来源:Mozilla
老王点评:这个功能其实我觉得比谷歌一次次推出各种所谓的保护隐私的追踪要好得多。

亚马逊网站今晨突发宕机 2 小时

从商品量、收入规模等数据来看,亚马逊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大购物平台。网络服务检测网站 Downdetector 的追踪数据证实,美东时间 6 月 13 日下午 1 点到 3 点,亚马逊主站出现了宕机,长达 2 小时。讽刺的是,根据统计显示,亚马逊多年都是全球第一大云服务供应商,已经建立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

消息来源:路透社
老王点评:连亚马逊这样的毫无疑问的云计算第一大厂,都保不了自己的电商网站,那么我们追求的云计算它到底可靠吗?

K-9 邮件加入 Thunderbird 邮件旗下

Thunderbird 是最好的开源邮件桌面客户端,但一直没有对应的移动客户端。如果要开发一个功能完备的移动客户端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因此,Mozilla 选择将 K-9 邮件移动客户端及其维护者收入旗下。以《神秘博士》中的机器狗命名的 K-9 也是一个开源项目,它可能是安卓上功能最丰富的电子邮件应用。目前该客户端计划中的功能包括:账号设置使用 Thunderbird 账号自动配置、支持信息过滤器,在桌面和移动版本的 Thunderbird 之间进行同步等等。不过,Thunderbird 的日历、任务、馈送等非电子邮件功能不会出现在移动应用中。

消息来源:Thunderbird
老王点评:这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强强联手。不过,希望 K-9 和 Thunderbird 的融合对两者都有利,而不是互相冲突。

PyPI 多个软件包因拼写错误包含后门

PyPI 软件包 keep 的绝大部分版本都包含合法的 Python 模块 requests,该模块用于 HTTP 请求,但 keep v.1.2 包含的模块 request(没有 s)是一个恶意程序,能从 Chrome 和 Firefox 等浏览器中窃取 cookie 和个人信息,并尝试窃取浏览器保存的登录凭证。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 PyPI 软件包也存在这种安全缺陷。

消息来源:BleepingComputer
老王点评:难道这些软件包的开发人员就不做测试吗?你想想,你精心搭建的软件就是建立在一些别人随手写出来的模块之上。

相信 AI 有生命的谷歌工程师被勒令休假

谷歌的一位 AI 工程师 Blake Lemoine,从去年秋天开始与公司的聊天机器人 LaMDA 对话。LaMDA 运用了谷歌最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使用从互联网上收集的数万亿词汇进行训练。在与 LaMDA 交流期间,他认为 AI 有了意识。比如他问 LaMDA 最害怕什么?LaMDA 回答说,它恐惧于被关闭。他继续追问:就像死亡?LaMDA 说:就像是死亡。因此,Blake 认为这证明 LaMDA 有了意识。在向上级展示了证据无果后他决定公开这件事,然后被公司勒令休假。在被封锁账号前,他给有 200 人的谷歌机器学习列表发帖说,“LaMDA 是有意识的,……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不在的时候请好好照顾它。”不独是 Blake,也有其它谷歌专家认为神经网络这种模仿人脑的架构,正在向意识迈进。

消息来源:MSN
老王点评:不是工程师疯了,就是 AI 成精了 —— 国外的建国后允许成精。

因硬盘故障,数十个 GitLab 开源项目开发受阻

FreeDesktop.org 的 GitLab 服务承载着 Mesa、X.Org、Wayland,以及 LibreOffice 和 GStreamer 等开源项目。由于硬盘故障,FreeDesktop.org 的 GitLab 从 11 日某个时间开始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没有恢复正常的预告时间。管理员们在努力恢复硬盘 RAID,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结果。而且,两位管理员还宣布要休息一天。

消息来源:Phoronix
老王点评:虽然由于 Git 的特性,开源仓库内的数据基本上不会受到损害,但是这个事故其实暴露了很多开源项目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不足。而且,我觉得国外的工程师们心里素质真好,无论如何该休息也是要休息的。

开源软件公司 Odoo 估值 32 亿欧元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 Odoo 公司成立于 2005 年,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的商业软件,专注于开源的 ERP 和 CRM 软件。在不到一年前得到了 1.8 亿欧元投资,估值 20 亿欧元后,最近得到的 1.12 亿欧元使其估值进一步提高到 32 亿欧元。该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六家新办事处并增聘约 1800 名员工。Odoo 目前有 700 多万用户在使用它的解决方案,预计今年的营业额约为 3 亿欧元,并少量盈利。

消息来源:tech.eu
老王点评:开源技术公司越来越得到投资界的青睐,不过前提是属于头部。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恢复了 21 部 1976 年传奇性计算机会议的视频

在 1976 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计算机领域的顶级工程师、科学家和软件先锋们聚集在一起,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聚会了五天,回顾了计算机界的前 25 年历史。在这些修复的视频中,与会者们讲述了许多当时鲜为人知的事情。比如,美国最早的大型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共同发明人约翰•毛奇里讨论了它的严重问题,ENIAC 必须每天 24 小时保持通电,以保持其 18000 个真空管的健康。计算机历史学家布莱恩•兰德尔教授首次披露了英国二战时期破译德军密码的专用计算机,还介绍了艾伦•图灵在二战时发挥的重大作用。

消息来源:CHM
老王点评:之前在翻译红帽《代码英雄》系列播客时接触过这段历史的一部分,真是想想波澜壮阔啊。

秘密运行中的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在最近一期的 TOP500 中,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建造的 Frontier 以第一个 E 级超算夺得了榜首。TOP500 测量的是一台机器通过运行名为 LINPACK 基准的软件解决大量方程式的速度,这给出了一个以每秒浮点运算(FLOPS)为单位的数值。但并不是所有的超级计算机都会被列出,只有在其所有者运行该基准并提交结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榜单。很多机构,包括一些大学都不会提交其基准数据来加入榜单。超级计算机专家们的 共识 是,中国自 2021 年以来至少有两台被称为“海洋之光”和“天河三号”的超大规模机器在运行,并且正在由曙光研发的第三台超算达到了 2E 级。这些“秘密”超算的数据是通过一些不相关的论文披露出来的。

消息来源:MSN
老王点评:只能说通过上榜来获取自信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都埋头竞争呢。

通用汽车用 3D 打印来解决汽车生产短缺的零件

通用汽车在 2020 年对 3D 打印技术进行了重大投资,建立了 1.5 万平方英尺面积的增材制造中心。雪佛兰的工程师们对一款新的 SUV 的设计做了一个后期改动,需要创造一个额外的零件,以填补了尾部的一个缺口。开发注射成型的模具将花费太多时间,从而延误了 3 万辆汽车的交付。通过 3D 打印,工程师们能够快速设计并使用符合通用汽车标准的柔性材料打印出这些部件。而从设计到完成只用了五个星期。这还不到走注射成型路线所需时间的一半。

消息来源:CNET
老王点评:虽然成本高点,但是在这种应急的时候还真是非常灵活,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

Linux 发现一个“几乎不能被检测到”的寄生木马

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款名为 “Symbiote”(共生体)的恶意软件。他们称其“几乎不可能被检测到”。它会“寄生感染”系统,感染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并为提供 Rootkit 功能、远程访问等。它最早在 2021 年 11 月被发现,似乎是针对金融部门特别开发的。它不是一个以感染机器的独立可执行文件的形式运行的,而是以一个共享对象库的形式加载到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中,并寄生感染机器。它采用了多种规避检测的手段,来隐藏文件、进程和网络流量,甚至能让 BPF 工具也无法发现其网络流量。

消息来源:黑莓
老王点评:其实通过共享对象库寄生的木马并不稀奇,只是这个木马做了更多的隐藏手段,可见现在针对 Linux 的木马也越来越强大隐蔽了。

Ubuntu 正在改进对低成本 RISC-V 主板 VisionFive 的支持

最近 Ubuntu 开发人员一直在努力提高和改善对赛昉科技的 VisionFive 单板机的支持,有望在 Ubuntu 22.10 中看到对这种低于 180 美元的 RISC-V 计算机的良好支持。VisionFive 是为数不多的不超过 200 美元的、能运行完整 Linux 发行版的 RISC-V 主板之一。自 Linux 5.17 内核开始,就对 VisionFive v1 板提供了主线支持。

消息来源:Phoronix
老王点评:目前这个板子还是比较缺货的,希望能在 Ubuntu 等发行版提供更好的支持时能解决供货问题。有对在这个板子上运行 Ubuntu 感兴趣的同学吗?

推特联合创始人宣布 Web3 的竞争对手:Web5

推特联合创始人 Jack Dorsey 认为 Web3 变得和之前的 Web2 一样有问题,对未来抗审查、注重隐私的互联网来说还只是个梦想。现在,他旗下的区块链公司 TBD 创造了一个新名词 Web5,将通过放弃以区块链为中心的方法来实现无审查、以身份为中心的网络体验,从而击败现有的模式。他们所宣称的技术可能和 BT、Tor 类似。目前这个所谓的 Web5 仍处于开源开发阶段,没有正式发布日期。

消息来源:Coindesk
老王点评:生造名词的技术“创新”,并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十多年前 Web2 刚刚初露头角时就有人宣称 Web3,但是到现在连 Web3 也并没有真正得到共识和认可。更别说所谓的 Web5,我就想知道,Web4 怎么了,是 4 不吉利么。此外,其视为典范的,无论是 BT 还是 Tor,都太过于激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