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之路,道阻且长
6 月 2 日晚上八点,鸿蒙召开了 2.0 的发布会,发布了鸿蒙 OS,以及一大批的新品。这两天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少。这篇文章不想讨论鸿蒙系统本身的体验层面的变化,而是将会将精力更多的投放在鸿蒙的生态发展中。
鸿蒙想要的是什么?
从 2019 年鸿蒙发布,有几个关键词就是核心,分布式、全场景、自主研发,其中自主研发比较好理解,而分布式、全场景一直是我无法理解的,直到看了发布会,我才意识到鸿蒙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由于我近几年来,使用的都是苹果的生态,使用 Macbook Pro 办公,使用 Homepod 听歌,出门会使用 Airpods Pro 来降噪。所以,在看鸿蒙发布会的时候,我时常有一个想法:这个功能苹果生态里已经有了啊? 或者是这个功能的 UI 交互确实是新的,但核心的体验我在苹果生态中也已经体验了啊?
也正是这一刻,我悟了,鸿蒙想要的分布式、全场景,其实就是过去我在苹果生态一直体验的那些东西,不同的是,鸿蒙的分布式、全场景,是超出了苹果生态所给予我的东西。
鸿蒙的 1 + 8 + N 战略
鸿蒙的产品架构是 1+8+N,1 指的是手机,8 指的是 PC、平板、智慧屏、手表、智能音箱、车机、耳机、AR/VR,N 则是更多的生态。
对比着我们来看苹果的生态,1 指的是 iPhone,8 指的是 Macbook Pro、iPad、Apple TV、Apple Watch、Homepod、Apple Car、AirPods 以及不知道有没有的 VR/AR 产品。
截止到这一步,鸿蒙和苹果看起来都很像,那为什么我又说华为超越了苹果生态?
原因在于 8 加的 N。
在鸿蒙的描述中,N 是指更多的 IoT 设备,他们可以通过鸿蒙系统借助 4G/5G/HiLink 等方式,和核心的 8 个产品进行连接,沟通,从而提升产品的智能性,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产品的智能特性。
而在苹果生态中,苹果是不做 IoT 设备的操作系统的。鸿蒙既做了手机、核心设备的操作系统,还做了嵌入式的操作系统,确实可以让 IoT 设备的操作体验,如同 8 个核心设备的体验,这一点是只制定标准,不下场做事的苹果所无法达到的。
可以说,鸿蒙生态假设真的铺设起来了,体验、易用性,可能都要超过苹果生态目前能够提供给我们的。
鸿蒙生态之乱象
鸿蒙作为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为何近几年来饱受争议?我觉得主要是在宣传策略上的混乱。
鸿蒙系统近几年的搜索关注度
提起鸿蒙,数码圈的人往往说的是鸿蒙 OS;而互联网/科技圈的人说的往往是 OpenHarmony 操作系统。二者在宣传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被人称作是鸿蒙系统。
但实际上,鸿蒙 OS 是真正的鸿蒙 OS,OpenHarmony 仅仅是鸿蒙生态的一个基座,如果你将之与 Android 对比,便是 Android 与 AOSP 的区别。
OpenHarmony 架构图
我们真正在使用的鸿蒙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加入了各项系统设定的操作系统,而我们所看到的源码的部分,只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基座,你真正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大量的修改和剪裁的版本。
不过,这样的区分是一件好事。Android 当年之所以能够盛行,AOSP 功不可没。OpenHarmony 同样承载了鸿蒙系统发扬光大的路线。
不过,OpenHarmony 本身也在宣传上有硬伤。
一直以来,OpenHarmony 都被称之为 Android 套壳,在我看来,是不完全准确的。OpenHarmony 在手机/平板/智慧屏部分,使用的是兼容 Android 的机制,而且兼容 Android 的路线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覆盖面更广的嵌入式设备中,产生的价值的是 2012 年就开发的 LiteOS;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下,OpenHarmony 可能会使用 Linux Kernel 来完成自己的工作。OpenHarmony 不是 Android 套壳,而是基于 Android /LiteOS/Linux Kernel 的土壤所诞生出来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研发一直以来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生态问题,用户不太会裸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基础功能,能够留下用户的,必然是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生态,对于 OpenHarmony 这样的一个后来者,一个最为简单高效获得生态的方式,就是与原有生态的兼容,所以 OpenHarmony 兼容 Android 生态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倘若鸿蒙真的将整个系统完全重写,那我反而不看好 OpenHarmony。
相比于说 OpenHarmony 套壳 Android,我更倾向于 OpenHarmony 编写了一个抽象层,磨平了 LiteOS 和 Android 的系统 API,从而使得一些功能特性可以更加容易的在两种系统之上来实现。而这些,也正是鸿蒙所宣传的 1 + 8 + N战略下的核心体验的由来。
但不得不说,在宣传上,OpenHarmony 做的很一般,甚至可能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而是一个坏的作用。
鸿蒙生态的未来
说完了鸿蒙想要的东西和鸿蒙生态的乱象,最后,我想聊一聊关于鸿蒙的未来。
鸿蒙生态看起来非常的不错,但,能否达到所预想的水平,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对于鸿蒙来说,前路依然坎坷。
在国内方面,鸿蒙如果希望进行推广,就必须要考虑合作伙伴的问题,鸿蒙生态的建设不仅仅是华为的事情,华为可以完成 1+8 的建设,可后面的 N,是需要无数的中小 IoT 设备生产厂商共同建设而来的。
但,国内的厂商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面对曾经的对手,是否还要继续合作?如果合作了,未来是否会被华为卡脖子?华为又是否会在 OpenHarmony 中为自家系统添加单独的优化?这些问题都会让国内的厂商在面临选择时产生困惑。
此外,国内的厂商在完成了接入后, 鸿蒙想要扩大生态范围,就必然需要进行出海,出海时就要正面与 Android、iOS 所构建的生态进行竞争,在海外生态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取得竞争的胜利,也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不过,说了这么多困难,我还是想说,鸿蒙看起来真的很好,或许,有朝一日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花 15000 元,获得完整的苹果生态体验;花 10000 元,获得完整的鸿蒙生态体验,可以实现苹果生态 80% 甚至是 120% 的体验”,你会怎么选?
鸿蒙之路,道阻且长。
发一篇客观中立的评论,会被口水淹死
这个小编真的很谨慎,幸好这里也不是10w+平台。。。。" ——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Mobile 58.0|Android 8.1 用户 于 发表。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告诉德国媒体,手机版的鸿蒙是基于AOSP,它遵守了开源许可证规定,履行了相关责任义务。
所以,裁缝没说谎,他们就是想耍猴" ——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91.0|Windows 10 用户 于 发表。
国内国外宣传方式表里不一,说白了就是拿情怀骗钱的,耍猴玩" ——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91.0|Windows 10 用户 于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