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在 RHEL 7 中如何使用传统的工具来设置和配置本地系统存储,并介绍系统存储管理器(也称为 SSM),它将极大地简化上面的任务。

配置和加密系统存储

RHCSA: 配置和加密系统存储 – Part 6

请注意,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展开这个话题,但由于该话题的宽泛性,我们将在下一期中继续介绍有关它的描述和使用。

在 RHEL 7 中创建和修改分区

在 RHEL 7 中, parted 是默认的用来处理分区的程序,且它允许你:

  • 展示当前的分区表
  • 操纵(扩大或缩小分区的大小)现有的分区
  • 利用空余的磁盘空间或额外的物理存储设备来创建分区

强烈建议你在试图增加一个新的分区或对一个现有分区进行更改前,你应当确保该设备上没有任何一个分区正在使用(umount /dev/分区),且假如你正使用设备的一部分来作为 swap 分区,在进行上面的操作期间,你需要将它禁用(swapoff -v /dev/分区) 。

实施上面的操作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安装介质例如一个 RHEL 7 的 DVD 或 USB 安装盘以急救模式启动 RHEL(TroubleshootingRescue a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ystem),然后当让你选择一个选项来挂载现有的 Linux 安装时,选择“跳过”这个选项,接着你将看到一个命令行提示符,在其中你可以像下图显示的那样开始键入与在一个未被使用的物理设备上创建一个正常的分区时所用的相同的命令。

RHEL 7 急救模式

RHEL 7 急救模式

要启动 parted,只需键入:

# parted /dev/sdb

其中 /dev/sdb 是你将要创建新分区所在的设备;然后键入 print 来显示当前设备的分区表:

创建新的分区

创建新的分区

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样,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正在使用一个 5 GB 的虚拟驱动器。现在我们将要创建一个 4 GB 的主分区,然后将它格式化为 xfs 文件系统,它是 RHEL 7 中默认的文件系统。

你可以从一系列的文件系统中进行选择。你将需要使用 mkpart 来手动地创建分区,接着和平常一样,用 mkfs.类型 来对分区进行格式化,因为 mkpart 并不支持许多现代的文件系统的到即开即用。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为设备设定一个标记,然后在 /dev/sdb 上创建一个主分区 (p),它从设备的 0% 开始,并在 4000MB(4 GB) 处结束。

在 Linux 中设定分区名称

标记分区的名称

接下来,我们将把分区格式化为 xfs 文件系统,然后再次打印出分区表,以此来确保更改已被应用。

# mkfs.xfs /dev/sdb1
# parted /dev/sdb print

在 Linux 中格式化分区

格式化分区为 XFS 文件系统

对于旧一点的文件系统,在 parted 中你可以使用 resize 命令来改变分区的大小。不幸的是,这只适用于 ext2, fat16, fat32, hfs, linux-swap, 和 reiserfs (若 libreiserfs 已被安装)。

因此,改变分区大小的唯一方式是删除它然后再创建它(所以,确保你对你的数据做了完整的备份!)。毫无疑问,在 RHEL 7 中默认的分区方案是基于 LVM 的。

使用 parted 来移除一个分区,可以用:

# parted /dev/sdb print
# parted /dev/sdb rm 1

在 Linux 中移除分区

移除或删除分区

逻辑卷管理(LVM)

一旦一个磁盘被分好了分区,再去更改分区的大小就是一件困难或冒险的事了。基于这个原因,假如我们计划在我们的系统上对分区的大小进行更改,我们应当考虑使用 LVM 的可能性,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分区系统。这样多个物理设备可以组成一个逻辑组,以此来存放任意数目的逻辑卷,而逻辑卷的增大或减少不会带来任何麻烦。

简单来说,你会发现下面的示意图对记住 LVM 的基础架构或许有用。

LVM 的基本架构

LVM 的基本架构

创建物理卷,卷组和逻辑卷

遵循下面的步骤是为了使用传统的卷管理工具来设置 LVM。由于你可以通过阅读这个网站上的 LVM 系列来扩展这个话题,我将只是概要的介绍设置 LVM 的基本步骤,然后与使用 SSM 来实现相同功能做个比较。

: 我们将使用整个磁盘 /dev/sdb/dev/sdc 来作为物理卷(PV),但是否执行相同的操作完全取决于你。

1. 使用 /dev/sdb 和 /dev/sdc 中 100% 的可用磁盘空间来创建分区 /dev/sdb1/dev/sdc1

# parted /dev/sdb print
# parted /dev/sdc print

创建新分区

创建新分区

2. 分别在 /dev/sdb1 和 /dev/sdc1 上共创建 2 个物理卷。

# pvcreate /dev/sdb1
# pvcreate /dev/sdc1

创建两个物理卷

创建两个物理卷

记住,你可以使用 pvdisplay /dev/sd{b,c}1 来显示有关新建的物理卷的信息。

3. 在上一步中创建的物理卷之上创建一个卷组(VG):

# vgcreate tecmint_vg /dev/sd{b,c}1

在 Linux 中创建卷组

创建卷组

记住,你可使用 vgdisplay tecmint\_vg 来显示有关新建的卷组的信息。

4. 像下面那样,在卷组 tecmint\_vg 之上创建 3 个逻辑卷(LV):

# lvcreate -L 3G -n vol01_docs tecmint_vg       [vol01_docs → 3 GB]
# lvcreate -L 1G -n vol02_logs tecmint_vg       [vol02_logs → 1 GB]
# lvcreate -l 100%FREE -n vol03_homes tecmint_vg    [vol03_homes → 6 GB]

在 LVM 中创建逻辑卷

创建逻辑卷

记住,你可以使用 lvdisplay tecmintvg 来显示有关在 tecmintvg 之上新建的逻辑卷的信息。

5. 格式化每个逻辑卷为 xfs 文件系统格式(假如你计划在以后将要缩小卷的大小,请别使用 xfs 文件系统格式!):

# mkfs.xfs /dev/tecmint_vg/vol01_docs
# mkfs.xfs /dev/tecmint_vg/vol02_logs
# mkfs.xfs /dev/tecmint_vg/vol03_homes

6. 最后,挂载它们:

# mount /dev/tecmint_vg/vol01_docs /mnt/docs
# mount /dev/tecmint_vg/vol02_logs /mnt/logs
# mount /dev/tecmint_vg/vol03_homes /mnt/homes

移除逻辑卷,卷组和物理卷

7.现在我们将进行与刚才相反的操作并移除逻辑卷、卷组和物理卷:

# lvremove /dev/tecmint_vg/vol01_docs
# lvremove /dev/tecmint_vg/vol02_logs
# lvremove /dev/tecmint_vg/vol03_homes
# vgremove /dev/tecmint_vg
# pvremove /dev/sd{b,c}1

8. 现在,让我们来安装 SSM,我们将看到如何只用一步就完成上面所有的操作!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system-storage-manager

我们将和上面一样,使用相同的名称和大小:

# ssm create -s 3G -n vol01_doc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mnt/docs /dev/sd{b,c}1
# ssm create -s 1G -n vol02_log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mnt/logs /dev/sd{b,c}1
# ssm create -n vol03_home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mnt/homes /dev/sd{b,c}1

是的! SSM 可以让你:

  • 初始化块设备来作为物理卷
  • 创建一个卷组
  • 创建逻辑卷
  • 格式化逻辑卷,以及
  • 只使用一个命令来挂载它们

9.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展示有关物理卷、卷组或逻辑卷的信息:

# ssm list dev
# ssm list pool
# ssm list vol

检查有关物理卷、卷组或逻辑卷的信息

检查有关物理卷、卷组或逻辑卷的信息

10. 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 LVM 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改(增大或缩小)逻辑卷的大小:

假定在 vol02logs 上我们用尽了空间,而 vol03homes 还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把 vol03homes 的大小调整为 4 GB,并使用剩余的空间来扩展 vol02logs:

# ssm resize -s 4G /dev/tecmint_vg/vol03_homes

再次运行 ssm list pool,并记录 tecmint\_vg 中的剩余空间的大小:

查看卷的大小

查看卷的大小

然后执行:

# ssm resize -s+1.99 /dev/tecmint_vg/vol02_logs

: 在 -s 后的加号暗示特定值应该被加到当前值上。

11. 使用 ssm 来移除逻辑卷和卷组也更加简单,只需使用:

# ssm remove tecmint_vg

这个命令将返回一个提示,询问你是否确认删除卷组和它所包含的逻辑卷:

移除逻辑卷和卷组

移除逻辑卷和卷组

管理加密的卷

SSM 也给系统管理员提供了为新的或现存的卷加密的能力。首先,你将需要安装 cryptsetup 软件包: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cryptsetup

然后写出下面的命令来创建一个加密卷,你将被要求输入一个密码来增强安全性:

# ssm create -s 3G -n vol01_doc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encrypt luks /mnt/docs /dev/sd{b,c}1
# ssm create -s 1G -n vol02_log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encrypt luks /mnt/logs /dev/sd{b,c}1
# ssm create -n vol03_homes -p tecmint_vg --fstype ext4 --encrypt luks /mnt/homes /dev/sd{b,c}1

我们的下一个任务是往 /etc/fstab 中添加条目来让这些逻辑卷在启动时可用,而不是使用设备识别编号(/dev/something)。

我们将使用每个逻辑卷的 UUID (使得当我们添加其他的逻辑卷或设备后,我们的设备仍然可以被唯一的标记),而我们可以使用 blkid 应用来找到它们的 UUID:

# blkid -o value UUID /dev/tecmint_vg/vol01_docs
# blkid -o value UUID /dev/tecmint_vg/vol02_logs
# blkid -o value UUID /dev/tecmint_vg/vol03_homes

在我们的例子中:

找到逻辑卷的 UUID

找到逻辑卷的 UUID

接着,使用下面的内容来创建 /etc/crypttab 文件(请更改 UUID 来适用于你的设置):

docs UUID=ba77d113-f849-4ddf-8048-13860399fca8 none
logs UUID=58f89c5a-f694-4443-83d6-2e83878e30e4 none
homes UUID=92245af6-3f38-4e07-8dd8-787f4690d7ac none

然后在 /etc/fstab 中添加如下的条目。请注意到 devicename (/dev/mapper/devicename) 是出现在 /etc/crypttab 中第一列的映射标识:

# Logical volume vol01_docs:
/dev/mapper/docs        /mnt/docs       ext4    defaults        0       2
# Logical volume vol02_logs
/dev/mapper/logs        /mnt/logs       ext4    defaults        0       2
# Logical volume vol03_homes
/dev/mapper/homes       /mnt/homes      ext4    defaults        0       2

现在重启(systemctl reboot),则你将被要求为每个逻辑卷输入密码。随后,你可以通过检查相应的挂载点来确保挂载操作是否成功:

确保逻辑卷挂载点

确保逻辑卷挂载点

总结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开始探索如何使用传统的卷管理工具和 SSM 来设置和配置系统存储,SSM 也在一个软件包中集成了文件系统和加密功能。这使得对于任何系统管理员来说,SSM 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假如你有任何的问题或评论,请让我们知晓 – 请随意使用下面的评论框来与我们保存联系!


via: http://www.tecmint.com/rhcsa-exam-create-format-resize-delete-and-encrypt-partitions-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 译者:FSSlc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你们到目前或许知道,我最近一直在尝试体验 Antergos Linux。在安装完Antergos后我所首先注意到的一些事情是在默认的 Chromium 浏览器中没法正确显示印度语脚本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在我之前桌面Linux的体验中是从未遇到过的。起初,我认为是浏览器的问题,所以我安装了Firefox,然而问题依旧,Firefox也不能正确显示印度语。和Chromium不显示任何东西不同的是,Firefox确实显示了一些东西,但是毫无可读性。

No hindi support in Arch Linux based Antergos

Chromium中的印度语显示

No hindi support in Arch Linux based Antergos

Firefox中的印度语显示

奇怪吧?那么,默认情况下基于Arch的Antergos Linux中没有印度语的支持吗?我没有去验证,但是我假设其它基于梵语脚本的印地语之类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在这个快速指南中,我打算为大家演示如何来添加梵语支持,以便让印度语和其它印地语都能正确显示。

在Antergos和Arch Linux中添加印地语支持

打开终端,使用以下命令:

sudo yaourt -S ttf-indic-otf

键入密码,它会提供给你对于印地语的译文支持。

重启Firefox,会马上正确显示印度语了,但是它需要一次重启来显示印度语。因此,我建议你在安装了印地语字体后重启你的系统

Adding Hindi display support in Arch based Antergos Linux

我希望这篇快速指南能够帮助你,让你可以在Antergos和其它基于Arch的Linux发行版中,如Manjaro Linux,阅读印度语、梵文、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孟加拉语,以及其它印地语。


via: http://itsfoss.com/display-hindi-arch-antergos/

作者:Abhishek 译者:GOLinux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我们将概括和简要地复习从你按开机按钮来打开你的 RHEL 7 服务器到呈现出命令行界面的登录屏幕之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此来作为这篇文章的开始。

RHEL 7 开机过程

Linux 开机过程

请注意:

  1. 相同的基本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 Linux 发行版本中,但可能需要较小的更改,并且
  2. 下面的描述并不是旨在给出开机过程的一个详尽的解释,而只是介绍一些基础的东西

Linux 开机过程

  1. 初始化 POST(加电自检)并执行硬件检查;
  2. 当 POST 完成后,系统的控制权将移交给启动管理器的 第一阶段 first stage ,它存储在一个硬盘的引导扇区(对于使用 BIOS 和 MBR 的旧式的系统而言)或存储在一个专门的 (U)EFI 分区上。
  3. 启动管理器的第一阶段完成后,接着进入启动管理器的 第二阶段 second stage ,通常大多数使用的是 GRUB(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 的简称),它驻留在 /boot 中,然后开始加载内核和驻留在 RAM 中的初始化文件系统(被称为 initramfs,它包含执行必要操作所需要的程序和二进制文件,以此来最终挂载真实的根文件系统)。
  4. 接着展示了 闪屏 splash 过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类似下图的画面,它允许我们选择一个操作系统和内核来启动:

RHEL 7 开机屏幕

启动菜单屏幕

  1. 内核会对接入到系统的硬件进行设置,当根文件系统被挂载后,接着便启动 PID 为 1 的进程,这个进程将开始初始化其他的进程并最终呈现给我们一个登录提示符界面。

注意:假如我们想在启动后查看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使用 dmesg 命令,并使用这个系列里的上一篇文章中介绍过的工具(注:即 grep)来过滤它的输出。

登录屏幕和进程的 PID

登录屏幕和进程的 PI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了大家熟知的 ps 命令来显示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的一系列当前进程的信息,它们的父进程(或者换句话说,就是那个开启这些进程的进程)为 systemd(大多数现代的 Linux 发行版本已经切换到的系统和服务管理器):

# ps -o ppid,pid,uname,comm --ppid=1

记住 -o(为 -format 的简写)选项允许你以一个自定义的格式来显示 ps 的输出,以此来满足你的需求;这个自定义格式使用 man ps 里 STANDARD FORMAT SPECIFIERS 一节中的特定关键词。

另一个你想自定义 ps 的输出而不是使用其默认输出的情形是:当你需要找到引起 CPU 或内存消耗过多的那些进程,并按照下列方式来对它们进行排序时:

# ps aux --sort=+pcpu              # 以 %CPU 来排序(增序)
# ps aux --sort=-pcpu              # 以 %CPU 来排序(降序)
# ps aux --sort=+pmem              # 以 %MEM 来排序(增序)
# ps aux --sort=-pmem              # 以 %MEM 来排序(降序)
# ps aux --sort=+pcpu,-pmem        # 结合 %CPU (增序) 和 %MEM (降序)来排列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9/18/143623k9xzqohboobbbhbv.png

自定义 ps 命令的输出

systemd 的一个介绍

在 Linux 世界中,很少有能比在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本中采用 systemd 引起更多的争论的决定。systemd 的倡导者根据以下事实来表明其主要的优势:

  1. 在系统启动期间,systemd 允许并发地启动更多的进程(相比于先前的 SysVinit,SysVinit 似乎总是表现得更慢,因为它一个接一个地启动进程,检查一个进程是否依赖于另一个进程,然后等待守护进程启动才可以启动的更多的服务),并且
  2. 在一个运行着的系统中,它用作一个动态的资源管理器。这样在启动期间,当一个服务被需要时,才启动它(以此来避免消耗系统资源)而不是在没有一个合理的原因的情况下启动额外的服务。
  3. 向后兼容 sysvinit 的脚本。

另外请阅读: 'init' 和 'systemd' 背后的故事

systemd 由 systemctl 工具控制,假如你了解 SysVinit,你将会对以下的内容感到熟悉:

  • service 工具,在旧一点的系统中,它被用来管理 SysVinit 脚本,以及
  • chkconfig 工具,为系统服务升级和查询运行级别信息
  • shutdown 你一定使用过几次来重启或关闭一个运行的系统。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使用传统的工具和 systemctl 之间的相似之处:

旧式工具Systemctl 等价命令描述
service name startsystemctl start name启动 name (这里 name 是一个服务)
service name stopsystemctl stop name停止 name
service name condrestartsystemctl try-restart name重启 name (如果它已经运行了)
service name restartsystemctl restart name重启 name
service name reloadsystemctl reload name重载 name 的配置
service name statussystemctl status name显示 name 的当前状态
service - status-allsystemctl显示当前所有服务的状态
chkconfig name onsystemctl enable name通过一个特定的单元文件,让 name 可以在系统启动时运行(这个文件是一个符号链接)。启用或禁用一个启动时的进程,实际上是增加或移除一个到 /etc/systemd/system 目录中的符号链接。
chkconfig name offsystemctl disable name通过一个特定的单元文件,让 name 可以在系统启动时禁止运行(这个文件是一个符号链接)。
chkconfig -list namesystemctl is-enabled name确定 name (一个特定的服务)当前是否启用。
chkconfig - listsystemctl - type=service显示所有的服务及其是否启用或禁用。
shutdown -h nowsystemctl poweroff关机
shutdown -r nowsystemctl reboot重启系统

systemd 也引进了单元(unit)(它可能是一个服务,一个挂载点,一个设备或者一个网络套接字)和目标(target)(它们定义了 systemd 如何去管理和同时开启几个相关的进程,可以认为它们与在基于 SysVinit 的系统中的运行级别等价,尽管事实上它们并不等价)的概念。

总结归纳

其他与进程管理相关,但并不仅限于下面所列的功能的任务有:

1. 在考虑到系统资源的使用上,调整一个进程的执行优先级:

这是通过 renice 工具来完成的,它可以改变一个或多个正在运行着的进程的调度优先级。简单来说,调度优先级是一个允许内核(当前只支持 >= 2.6 的版本)根据某个给定进程被分配的执行优先级(即友善度(niceness),从 -20 到 19)来为其分配系统资源的功能。

renice 的基本语法如下:

# renice [-n] priority [-gpu] identifier

在上面的通用命令中,第一个参数是将要使用的优先级数值,而另一个参数可以是进程 ID(这是默认的设定),进程组 ID,用户 ID 或者用户名。一个常规的用户(即除 root 以外的用户)只可以更改他或她所拥有的进程的调度优先级,并且只能增加友善度的层次(这意味着占用更少的系统资源)。

在 Linux 中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进程调度优先级

2. 按照需要杀死一个进程(或终止其正常执行):

更精确地说,杀死一个进程指的是通过 kill 或 pkill 命令给该进程发送一个信号,让它优雅地(SIGTERM=15)或立即(SIGKILL=9)结束它的执行。

这两个工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一个被用来终止一个特定的进程或一个进程组,而后一个则允许你通过进程的名称和其他属性,执行相同的动作。

另外, pkill 与 pgrep 相捆绑,pgrep 提供将受符合的进程的 PID 给 pkill 来使用。例如,在运行下面的命令之前:

# pkill -u gacanepa

查看一眼由 gacanepa 所拥有的 PID 或许会带来点帮助:

# pgrep -l -u gacanepa

找到用户拥有的 PID

找到用户拥有的 PID

默认情况下,kill 和 pkiill 都发送 SIGTERM 信号给进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这个信号可以被忽略(即该进程可能会终止其自身的执行,也可能不终止),所以当你因一个合理的理由要真正地停止一个运行着的进程,则你将需要在命令行中带上特定的 SIGKILL 信号:

# kill -9 identifier               # 杀死一个进程或一个进程组
# kill -s SIGNAL identifier        # 同上
# pkill -s SIGNAL identifier       # 通过名称或其他属性来杀死一个进程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解释了在 RHEL 7 系统中,有关开机启动过程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了一些可用的工具来帮助你通过使用一般的程序和 systemd 特有的命令来管理进程。

请注意,这个列表并不旨在涵盖有关这个话题的所有花哨的工具,请随意使用下面的评论栏来添加你自已钟爱的工具和命令。同时欢迎你的提问和其他的评论。


via: http://www.tecmint.com/rhcsa-exam-boot-process-and-process-management/

作者:Gabriel Cánepa 译者:FSSlc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NaSC,Not a Soulver Clone 的缩写,是为 elementary 操作系统开发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正如名字暗示的那样,NaSC 的灵感来源于 Soulver,后者是像普通人一样进行数学计算的 OS X 应用。

Elementary OS 它自己本身借鉴了 OS X,也就不奇怪它的很多第三方应用灵感都来自于 OS X 应用。

回到 NaSC,“像普通人一样进行数学计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事实上,它意味着正如你想的那样去书写。按照该应用程序的介绍:

“它能使你像平常那样进行计算。它允许你输入任何你想输入的,智能识别其中的数学部分并在右边面板打印出结果。然后你可以在后面的等式中使用这些结果,如果结果发生了改变,等式中使用的也会同样变化。”

还不相信?让我们来看一个截图。

现在,你明白什么是 “像普通人一样做数学” 了吗?坦白地说,我并不是这类应用程序的粉丝,但对你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有用。让我们来看看怎么在 Elementary OS、Ubuntu 和 Linux Mint 上安装 NaSC。

在 Ubuntu、Elementary OS 和 Mint 上安装 NaSC

安装 NaSC 有一个可用的 PPA。PPA 是 ‘每日’,意味着每日构建(意即,不稳定),但作为我的快速测试,并没什么影响。

打开一个终端并运行下面的命令:

sudo apt-add-repository ppa:nasc-team/daily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asc

这是 Ubuntu 15.04 中使用 NaSC 的一个截图:

如果你想卸载它,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apt-get remove nasc
sudo apt-add-repository --remove ppa:nasc-team/daily

如果你试用了这个软件,要分享你的经验哦。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第三方 Elementary OS 应用中体验 Vocal podcast app for Linux


via: http://itsfoss.com/math-ubuntu-nasc/

作者:Abhishek 译者:ictlyh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提问:过去我已经在我的Ubuntu上升级了几次内核。现在我想要删除这些旧的内核镜像来节省我的磁盘空间。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删除Ubuntu上先前版本的内核?

在Ubuntu上,有几个方法来升级内核。在Ubuntu桌面中,软件更新允许你每天检查并更新到最新的内核上。在Ubuntu服务器上,最为重要的安全更新项目之一就是 unattended-upgrades 软件包会自动更新内核。然而,你也可以手动用apt-get或者aptitude命令来更新。

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的内核更新会在系统中积聚大量的不再使用的内核,浪费你的磁盘空间。每个内核镜像和其相关联的模块/头文件会占用200-400MB的磁盘空间,因此由不再使用的内核而浪费的磁盘空间会快速地增加。

GRUB管理器为每个旧内核都维护了一个GRUB入口,以备你想要使用它们。

作为磁盘清理的一部分,如果你不再使用这些,你可以考虑清理掉这些镜像。

如何清理旧内核镜像

在删除旧内核之前,记住最好留有2个最近的内核(最新的和上一个版本),以防主要的版本出错。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如何在Ubuntu上清理旧内核。

在Ubuntu内核镜像包含了以下的包。

  • linux-image-: 内核镜像
  • linux-image-extra-: 额外的内核模块
  • linux-headers-: 内核头文件

首先检查系统中安装的内核镜像。

$ dpkg --list | grep linux-image
$ dpkg --list | grep linux-headers

在列出的内核镜像中,你可以移除一个特定的版本(比如3.19.0-15)。

$ sudo apt-get purge linux-image-3.19.0-15
$ sudo apt-get purge linux-headers-3.19.0-15

上面的命令会删除内核镜像和它相关联的内核模块和头文件。

注意如果你还没有升级内核那么删除旧内核会自动触发安装新内核。这样在删除旧内核之后,GRUB配置会自动升级来移除GRUB菜单中相关GRUB入口。

如果你有很多没用的内核,你可以用shell表达式来一次性地删除多个内核。注意这个括号表达式只在bash或者兼容的shell中才有效。

$ sudo apt-get purge linux-image-3.19.0-{18,20,21,25}
$ sudo apt-get purge linux-headers-3.19.0-{18,20,21,25}

上面的命令会删除4个内核镜像:3.19.0-18、3.19.0-20、3.19.0-21 和 3.19.0-25。

如果GRUB配置由于任何原因在删除旧内核后没有正确升级,你可以尝试手动用update-grub2命令来更新配置。

$ sudo update-grub2

现在就重启来验证GRUB菜单是否已经正确清理了。


via: http://ask.xmodulo.com/remove-kernel-images-ubuntu.html

作者:Dan Nanni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介绍

在本教程中,我们会在CentOS / RHEL 7中讨论 网络管理命令行工具 NetworkManager command line tool ,也叫nmcli。那些使用ifconfig的用户应该在CentOS 7中避免使用ifconfig 了。

让我们用nmcli工具配置一些网络设置。

要得到系统中所有接口的地址信息

[root@localhost ~]# ip addr show

示例输出: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inet 127.0.0.1/8 scope host lo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1/128 scope host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2: eno16777736: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qlen 1000
 link/ether 00:0c:29:67:2f:4c brd ff:ff:ff:ff:ff:ff
 inet 192.168.1.51/24 brd 192.168.1.255 scope global eno16777736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inet6 fe80::20c:29ff:fe67:2f4c/64 scope link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检索与已连接的接口相关的数据包统计

[root@localhost ~]# ip -s link show eno16777736

示例输出:

得到路由配置

[root@localhost ~]# ip route

示例输出:

default via 192.168.1.1 dev eno16777736 proto static metric 100 
192.168.1.0/24 dev eno16777736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1.51 metric 100

分析主机/网站路径

[root@localhost ~]# tracepath unixmen.com

输出像traceroute,但是更加完整。

nmcli 工具

nmcli 是一个非常丰富和灵活的命令行工具。nmcli使用的情况有:

  • 设备 – 正在使用的网络接口
  • 连接 – 一组配置设置,对于一个单一的设备可以有多个连接,可以在连接之间切换。

找出有多少连接服务于多少设备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show

得到特定连接的详情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show eno1

示例输出:

得到网络设备状态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status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no16777736            ethernet      connected              eno1 
lo                     loopback      unmanaged               --

使用“dhcp”创建新的连接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dhcp" type ethernet ifname eno16777736

这里,

  • connection add – 添加新的连接
  • con-name – 连接名
  • type – 设备类型
  • ifname – 接口名

这个命令会使用dhcp协议添加连接

示例输出:

Connection 'dhcp' (163a6822-cd50-4d23-bb42-8b774aeab9cb) successfully added.

不通过dhcp分配IP,使用“static”添加地址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static" ifname eno16777736 autoconnect no type ethernet ip4 192.168.1.240 gw4 192.168.1.1

示例输出:

Connection 'static' (8e69d847-03d7-47c7-8623-bb112f5cc842) successfully added.

更新连接: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up eno1

再检查一遍,ip地址是否已经改变

[root@localhost ~]# ip addr show

添加DNS设置到静态连接中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static" ipv4.dns 202.131.124.4

添加更多的DNS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static" +ipv4.dns 8.8.8.8

注意:要使用额外的+符号,并且要是+ipv4.dns,而不是ip4.dns

添加一个额外的ip地址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static" +ipv4.addresses 192.168.200.1/24

使用命令刷新设置:

[root@localhost ~]# nmcli connection up eno1

你会看见,设置生效了。

完结。


via: http://www.unixmen.com/basics-networkmanager-command-line-tool-nmcli/

作者:Rajneesh Upadhyay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