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

如何使用dd命令测试我的硬盘性能?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下检测硬盘的读写速度?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在一个Linux或类Unix操作系统上进行简单的I/O性能测试。

  • dd命令 :它被用来在Linux和类Unix系统下对硬盘设备进行写性能的检测。
  • hparm命令:它用来在基于 Linux 的系统上获取或设置硬盘参数,包括测试读性能以及缓存性能等。

在这篇指南中,你将会学到如何使用dd命令来测试硬盘性能。

使用dd命令来监控硬盘的读写性能:

  • 打开shell终端。
  • 或者通过ssh登录到远程服务器。
  • 使用dd命令来测量服务器的吞吐率(写速度) dd if=/dev/zero of=/tmp/test1.img bs=1G count=1 oflag=dsync
  • 使用dd命令测量服务器延迟 dd if=/dev/zero of=/tmp/test2.img bs=512 count=1000 oflag=dsync

理解dd命令的选项

在这个例子当中,我将使用搭载Ubuntu Linux 14.04 LTS系统的RAID-10(配有SAS SSD的Adaptec 5405Z)服务器阵列来运行。基本语法为:

dd if=/dev/input.file  of=/path/to/output.file  bs=block-size  count=number-of-blocks  oflag=dsync
## GNU dd语法 ##
dd if=/dev/zero of=/tmp/test1.img bs=1G count=1 oflag=dsync
##另外一种GNU dd的语法 ##
dd if=/dev/zero of=/tmp/testALT.img bs=1G count=1 conv=fdatasync

输出样例:

Fig.01: Ubuntu Linux Server with RAID10 and testing server throughput with dd

图01: 使用dd命令获取的服务器吞吐率

请各位注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写入一个G的数据,可以发现,服务器的吞吐率是135 MB/s,这其中

  • if=/dev/zero (if=/dev/input.file) :用来设置dd命令读取的输入文件名。
  • of=/tmp/test1.img (of=/path/to/output.file):dd命令将input.file写入的输出文件的名字。
  • bs=1G (bs=block-size) :设置dd命令读取的块的大小。例子中为1个G。
  • count=1 (count=number-of-blocks):dd命令读取的块的个数。
  • oflag=dsync (oflag=dsync) :使用同步I/O。不要省略这个选项。这个选项能够帮助你去除caching的影响,以便呈现给你精准的结果。
  • conv=fdatasyn: 这个选项和oflag=dsync含义一样。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一共写了1000次,每次写入512字节来获得RAID10服务器的延迟时间:

dd if=/dev/zero of=/tmp/test2.img bs=512 count=1000 oflag=dsync

输出样例:

1000+0 records in
1000+0 records out
512000 bytes (512 kB) copied, 0.60362 s, 848 kB/s

请注意服务器的吞吐率以及延迟时间也取决于服务器/应用的负载。所以我推荐你在一个刚刚重启过并且处于峰值时间的服务器上来运行测试,以便得到更加准确的度量。现在你可以在你的所有设备上互相比较这些测试结果了。

为什么服务器的吞吐率和延迟时间都这么差?

低的数值并不意味着你在使用差劲的硬件。可能是硬件 RAID10的控制器缓存导致的。

使用hdparm命令来查看硬盘缓存的读速度。

我建议你运行下面的命令2-3次来对设备读性能进行检测,以作为参照和相互比较:

### 有缓存的硬盘读性能测试——/dev/sda ###
hdparm -t /dev/sda1
## 或者 ##
hdparm -t /dev/sda

然后运行下面这个命令2-3次来对缓存的读性能进行对照性检测:

## Cache读基准——/dev/sda ###
hdparm -T /dev/sda1
## 或者 ##
hdparm -T /dev/sda

或者干脆把两个测试结合起来:

hdparm -Tt /dev/sda

输出样例:

Fig.02: Linux hdparm command to test reading and caching disk performance

图02: 检测硬盘读入以及缓存性能的Linux hdparm命令

请再次注意,由于文件文件操作的缓存属性,你将总是会看到很高的读速度。

使用dd命令来测试读取速度

为了获得精确的读测试数据,首先在测试前运行下列命令,来将缓存设置为无效:

flush
echo 3 | sudo tee /proc/sys/vm/drop_caches
time time dd if=/path/to/bigfile of=/dev/null bs=8k

笔记本上的示例

运行下列命令:

### 带有Cache的Debian系统笔记本吞吐率###
dd if=/dev/zero of=/tmp/laptop.bin bs=1G count=1 oflag=direct

###使cache失效###
hdparm -W0 /dev/sda

###没有Cache的Debian系统笔记本吞吐率###
dd if=/dev/zero of=/tmp/laptop.bin bs=1G count=1 oflag=direct

苹果OS X Unix(Macbook pro)的例子

GNU dd has many more options but OS X/BSD and Unix-like dd command need to run as follows to test real disk I/O and not memory add sync option as follows:

GNU dd命令有其他许多选项,但是在 OS X/BSD 以及类Unix中, dd命令需要像下面那样执行来检测去除掉内存地址同步的硬盘真实I/O性能:

## 运行这个命令2-3次来获得更好地结果 ###
time sh -c "dd if=/dev/zero of=/tmp/testfile bs=100k count=1k && sync"

输出样例:

1024+0 records in
1024+0 records out
104857600 bytes transferred in 0.165040 secs (635346520 bytes/sec)

real    0m0.241s
user    0m0.004s
sys 0m0.113s

本人Macbook Pro的写速度是635346520字节(635.347MB/s)。

不喜欢用命令行?

你可以在Linux或基于Unix的系统上使用disk utility(gnome-disk-utility)这款工具来得到同样的信息。下面的那个图就是在我的Fedora Linux v22 VM上截取的。

图形化方法

点击“Activites”或者“Super”按键来在桌面和Activites视图间切换。输入“Disks”

Fig.03: Start the Gnome disk utility

图03: 打开Gnome硬盘工具

在左边的面板上选择你的硬盘,点击configure按钮,然后点击“Benchmark partition”:

Fig.04: Benchmark disk/partition

图04: 评测硬盘/分区

最后,点击“Start Benchmark...”按钮(你可能需要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

Fig.05: Final benchmark result

图05: 最终的评测结果

如果你要问,我推荐使用哪种命令和方法?

  • 我推荐在所有的类Unix系统上使用dd命令(time sh -c "dd if=/dev/zero of=/tmp/testfile bs=100k count=1k && sync
  • 如果你在使用GNU/Linux,使用dd命令 (dd if=/dev/zero of=/tmp/testALT.img bs=1G count=1 conv=fdatasync)
  • 确保你每次使用时,都调整了count以及bs参数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 GUI方法只适合桌面系统为Gnome2或Gnome3的Linux/Unix笔记本用户。

via: http://www.cyberciti.biz/faq/howto-linux-unix-test-disk-performance-with-dd-command/

作者:Vivek Gite 译者:DongShuaike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介绍

Kali Linux 是一个对于安全测试人员和白帽的一个知名操作系统。它带有大量安全相关的程序,这让它很容易用于渗透测试。最近,Kali Linux 2.0 发布了,它被认为是这个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一次发布。另一方面,Docker 技术由于它的可扩展性和易用性让它变得很流行。Dokcer 让你非常容易地将你的程序带给你的用户。好消息是你可以通过 Docker 运行Kali Linux 了,让我们看看该怎么做 :)

在 Docker 中运行 Kali Linux 2.0

相关提示

如果你还没有在系统中安装docker,你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

对于 Ubuntu/Linux Mint/Debian: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 

对于 Fedora/RHEL/CentOS:

sudo yum install docker 

对于 Fedora 22:

dnf install docker 

你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启动docker:

sudo docker start 

首先运行下面的命令确保 Docker 服务运行正常:

sudo docker status 

Kali Linux 的开发团队已将 Kali Linux 的 docker 镜像上传了,只需要输入下面的命令来下载镜像。

docker pull kalilinux/kali-linux-docker 

Pull Kali Linux docker

下载完成后,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找出你下载的 docker 镜像的 ID。

docker images 

Kali Linux Image ID

现在运行下面的命令来从镜像文件启动 kali linux docker 容器(这里需用正确的镜像ID替换)。

docker run -i -t 198cd6df71ab3 /bin/bash 

它会立刻启动容器并且让你登录到该操作系统,你现在可以在 Kaili Linux 中工作了。

Kali Linux Login

你可以在容器外面通过下面的命令来验证容器已经启动/运行中了:

docker ps 

Docker Kali

总结

Docker 是一种最聪明的用来部署和分发包的方式。Kali Linux docker 镜像非常容易上手,也不会消耗很大的硬盘空间,这样也可以很容易地在任何安装了 docker 的操作系统上测试这个很棒的发行版了。


via: http://linuxpitstop.com/run-kali-linux-2-0-in-docker-container/

作者:Aun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在 RAID 5 中,数据条带化后存储在分布式奇偶校验的多个磁盘上。分布式奇偶校验的条带化意味着它将奇偶校验信息和条带化数据分布在多个磁盘上,这样会有很好的数据冗余。

Setup Raid 5 in CentOS

在 Linux 中配置 RAID 5

对于此 RAID 级别它至少应该有三个或更多个磁盘。RAID 5 通常被用于大规模生产环境中,以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提供更好的数据冗余性能。

什么是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是在数据存储中检测错误最简单的常见方式。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在每个磁盘中,比如说,我们有4个磁盘,其中相当于一个磁盘大小的空间被分割去存储所有磁盘的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任何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我们可以通过更换故障磁盘后,从奇偶校验信息重建得到原来的数据。

RAID 5 的优点和缺点

  • 提供更好的性能。
  • 支持冗余和容错。
  • 支持热备份。
  • 将用掉一个磁盘的容量存储奇偶校验信息。
  • 单个磁盘发生故障后不会丢失数据。我们可以更换故障硬盘后从奇偶校验信息中重建数据。
  • 适合于面向事务处理的环境,读操作会更快。
  • 由于奇偶校验占用资源,写操作会慢一些。
  • 重建需要很长的时间。

要求

创建 RAID 5 最少需要3个磁盘,你也可以添加更多的磁盘,前提是你要有多端口的专用硬件 RAID 控制器。在这里,我们使用“mdadm”包来创建软件 RAID。

mdadm 是一个允许我们在 Linux 下配置和管理 RAID 设备的包。默认情况下没有 RAID 的配置文件,我们在创建和配置 RAID 后必须将配置文件保存在一个单独的文件 mdadm.conf 中。

在进一步学习之前,我建议你通过下面的文章去了解 Linux 中 RAID 的基础知识。

我的服务器设置

操作系统 :  CentOS 6.5 Final
IP 地址  :    192.168.0.227
主机名    :  rd5.tecmintlocal.com
磁盘 1 [20GB]  :  /dev/sdb
磁盘 2 [20GB]  :  /dev/sdc
磁盘 3 [20GB]  :  /dev/sdd

这是9篇系列教程的第4部分,在这里我们要在 Linux 系统或服务器上使用三个20GB(名为/dev/sdb, /dev/sdc 和 /dev/sdd)的磁盘建立带有分布式奇偶校验的软件 RAID 5。

第1步:安装 mdadm 并检验磁盘

1、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我们使用 CentOS 6.5 Final 版本来创建 RAID 设置,但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其他 Linux 发行版。

# lsb_release -a
# ifconfig | grep inet

Setup Raid 5 in CentOS

CentOS 6.5 摘要

2、 如果你按照我们的 RAID 系列去配置的,我们假设你已经安装了“mdadm”包,如果没有,根据你的 Linux 发行版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 yum install mdadm     [在 RedHat 系统]
# apt-get install mdadm     [在 Debain 系统]

3、 “mdadm”包安装后,先使用fdisk命令列出我们在系统上增加的三个20GB的硬盘。

# fdisk -l | grep sd

Install mdadm Tool in CentOS

安装 mdadm 工具

4、 现在该检查这三个磁盘是否存在 RAID 块,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检查。

# mdadm -E /dev/sd[b-d]
# mdadm --examine /dev/sdb /dev/sdc /dev/sdd # 或

Examine Drives For Raid

检查 Raid 磁盘

注意: 上面的图片说明,没有检测到任何超级块。所以,这三个磁盘中没有定义 RAID。让我们现在开始创建一个吧!

第2步:为磁盘创建 RAID 分区

5、 首先,在创建 RAID 前磁盘(/dev/sdb, /dev/sdc 和 /dev/sdd)必须有分区,因此,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先使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

# fdisk /dev/sdb
# fdisk /dev/sdc
# fdisk /dev/sdd

创建 /dev/sdb 分区

请按照下面的说明在 /dev/sdb 硬盘上创建分区。

  • n 创建新的分区。
  • 然后按 P 选择主分区。选择主分区是因为还没有定义过分区。
  • 接下来选择分区号为1。默认就是1。
  • 这里是选择柱面大小,我们没必要选择指定的大小,因为我们需要为 RAID 使用整个分区,所以只需按两次 Enter 键默认将整个容量分配给它。
  • 然后,按 P 来打印创建好的分区。
  • 改变分区类型,按 L可以列出所有可用的类型。
  • t 修改分区类型。
  • 这里使用fd设置为 RAID 的类型。
  • 然后再次使用p查看我们所做的更改。
  • 使用w保存更改。

Create sdb Partition

创建 sdb 分区

注意: 我们仍要按照上面的步骤来创建 sdc 和 sdd 的分区。

创建 /dev/sdc 分区

现在,通过下面的截图给出创建 sdc 和 sdd 磁盘分区的方法,或者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

# fdisk /dev/sdc

Create sdc Partition

创建 sdc 分区

创建 /dev/sdd 分区

# fdisk /dev/sdd

Create sdd Partition

创建 sdd 分区

6、 创建分区后,检查三个磁盘 sdb, sdc, sdd 的变化。

# mdadm --examine /dev/sdb /dev/sdc /dev/sdd
# mdadm -E /dev/sd[b-c]  # 或

Check Partition Changes

检查磁盘变化

注意: 在上面的图片中,磁盘的类型是 fd。

7、 现在在新创建的分区检查 RAID 块。如果没有检测到超级块,我们就能够继续下一步,在这些磁盘中创建一个新的 RAID 5 配置。

Check Raid on Partition

*在分区中检查 RAID *

第3步:创建 md 设备 md0

8、 现在使用所有新创建的分区(sdb1, sdc1 和 sdd1)创建一个 RAID 设备“md0”(即 /dev/md0),使用以下命令。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5 --raid-devices=3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 mdadm -C /dev/md0 -l=5 -n=3 /dev/sd[b-d]1   # 或

9、 创建 RAID 设备后,检查并确认 RAID,从 mdstat 中输出中可以看到包括的设备的 RAID 级别。

# cat /proc/mdstat

Verify Raid Device

验证 Raid 设备

如果你想监视当前的创建过程,你可以使用watch命令,将 cat /proc/mdstat 传递给它,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且每隔1秒刷新一次。

# watch -n1 cat /proc/mdstat

Monitor Raid Process

监控 RAID 5 构建过程

Raid 5 Process Summary

Raid 5 过程概要

10、 创建 RAID 后,使用以下命令验证 RAID 设备

# mdadm -E /dev/sd[b-d]1

Verify Raid Level

验证 Raid 级别

注意: 因为它显示三个磁盘的信息,上述命令的输出会有点长。

11、 接下来,验证 RAID 阵列,假定包含 RAID 的设备正在运行并已经开始了重新同步。

# mdadm --detail /dev/md0

Verify Raid Array

验证 RAID 阵列

第4步:为 md0 创建文件系统

12、 在挂载前为“md0”设备创建 ext4 文件系统。

# mkfs.ext4 /dev/md0

Create md0 Filesystem

创建 md0 文件系统

13、 现在,在/mnt下创建目录 raid5,然后挂载文件系统到 /mnt/raid5/ 下,并检查挂载点下的文件,你会看到 lost+found 目录。

# mkdir /mnt/raid5
# mount /dev/md0 /mnt/raid5/
# ls -l /mnt/raid5/

14、 在挂载点 /mnt/raid5 下创建几个文件,并在其中一个文件中添加一些内容然后去验证。

# touch /mnt/raid5/raid5_tecmint_{1..5}
# ls -l /mnt/raid5/
# echo "tecmint raid setups" > /mnt/raid5/raid5_tecmint_1
# cat /mnt/raid5/raid5_tecmint_1
# cat /proc/mdstat

Mount Raid 5 Device

挂载 RAID 设备

15、 我们需要在 fstab 中添加条目,否则系统重启后将不会显示我们的挂载点。编辑 fstab 文件添加条目,在文件尾追加以下行。挂载点会根据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 vim /etc/fstab

/dev/md0                /mnt/raid5              ext4    defaults        0 0

Raid 5 Automount

自动挂载 RAID 5

16、 接下来,运行mount -av命令检查 fstab 条目中是否有错误。

# mount -av

Check Fstab Errors

检查 Fstab 错误

第5步:保存 Raid 5 的配置

17、 在前面章节已经说过,默认情况下 RAID 没有配置文件。我们必须手动保存。如果此步中没有跟随不属于 md0 的 RAID 设备,它会是一些其他随机数字。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系统重新启动之前保存配置。如果配置保存它在系统重新启动时会被加载到内核中然后 RAID 也将被加载。

# mdadm --detail --scan --verbose >> /etc/mdadm.conf

Save Raid 5 Configuration

保存 RAID 5 配置

注意:保存配置将保持 md0 设备的 RAID 级别稳定不变。

第6步:添加备用磁盘

18、 备用磁盘有什么用?它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我们有一个备用磁盘,当我们阵列中的任何一个磁盘发生故障后,这个备用磁盘会进入激活重建过程,并从其他磁盘上同步数据,这样就有了冗余。

更多关于添加备用磁盘和检查 RAID 5 容错的指令,请阅读下面文章中的第6步和第7步。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如何使用三个磁盘配置一个 RAID 5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如何故障排除并且当 RAID 5 中的一个磁盘损坏后如何恢复。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raid-5-in-linux/

作者:Babin Lonston 译者: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2015 年 8 月 25 ,星期二,KDE 发布了 Plasma 5 的一个特色新版本。

此版本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非常棒的感受,如优化了对高分辨率的支持,KRunner 自动补全和一些新的 Breeze 漂亮图标。这还为不久以后的技术预览版的 Wayland 桌面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带来了几个新组件,如声音音量部件,显示器校准工具和测试版的用户管理工具。

新的音频音量程序

The new Audio Volume Applet

新的音频音量程序直接工作于 PulseAudio (Linux 上一个非常流行的音频服务) 之上 ,并且在一个漂亮的简约的界面提供一个完整的音量控制和输出设定。

替代的应用控制面板起动器

he new Dashboard alternative launcher

Plasma 5.4 在 kdeplasma-addons 软件包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全屏的应用控制面板,它具有应用菜单的所有功能,还支持缩放和全空间键盘导航。新的起动器可以像你目前所用的“最近使用的”或“收藏的文档和联系人”一样简单和快速地查找应用。

丰富的艺术图标

Plasma 5.4 提供了超过 1400 个的新图标,其中不仅包含 KDE 程序的,而且还为 Inkscape, Firefox 和 Libreoffice 提供 Breeze 主题的艺术图标,可以体验到更加一致和本地化的感觉。

KRunner 历史记录

KRunner

KRunner 现在可以记住之前的搜索历史并根据历史记录进行自动补全。

Network 程序中实用的图形展示

Network Graphs

Network 程序现在可以以图形形式显示网络流量了,同时也支持两个新的 VPN 插件:通过 SSH 连接或通过 SSTP 连接。

Wayland 技术预览

随着 Plasma 5.4 ,Wayland 桌面发布了第一个技术预览版。在使用自由图形驱动(free graphics drivers)的系统上可以使用 KWin(Plasma 的 Wayland 合成器和 X11 窗口管理器)通过内核模式设定来运行 Plasma。现在已经支持的功能需求来自于手机 Plasma 项目,更多的面向桌面的功能还未被完全实现。现在还不能作为替换那些基于 Xorg 的桌面,但可以轻松地对它测试和贡献,以及观看令人激动视频。有关如何在 Wayland 中使用 Plasma 的介绍请到:KWin 维基页。Wlayland 将随着我们构建的稳定版本而逐步得到改进。

其他的改变和添加

  • 优化对高 DPI 支持
  • 更少的内存占用
  • 桌面搜索使用了更快的新后端
  • 便笺增加拖拉支持和键盘导航
  • 回收站重新支持拖拉
  • 系统托盘获得更快的可配置性
  • 文档重新修订和更新
  • 优化了窄小面板上的数字时钟的布局
  • 数字时钟支持 ISO 日期
  • 切换数字时钟 12/24 格式更简单
  • 日历显示第几周
  • 任何项目都可以收藏进应用菜单(Kicker),支持收藏文档和 Telepathy 联系人
  • Telepathy 联系人收藏可以展示联系人的照片和实时状态
  • 优化程序与容器间的焦点和激活处理
  • 文件夹视图中各种小修复:更好的默认尺寸,鼠标交互问题以及文本标签换行
  • 任务管理器更好的呈现起动器默认的应用图标
  • 可再次通过将程序拖入任务管理器来添加启动器
  • 可配置中间键点击在任务管理器中的行为:无动作,关闭窗口,启动一个相同的程序的新实例
  • 任务管理器现在以列排序优先,无论用户是否更倾向于行优先;许多用户更喜欢这样排序是因为它会使更少的任务按钮像窗口一样移来移去
  • 优化任务管理器的图标和缩放边
  • 任务管理器中各种小修复:垂直下拉,触摸事件处理现在支持所有系统,组扩展箭头的视觉问题
  • 提供可用的目的框架技术预览版,可以使用 QuickShare Plasmoid,它可以让许多 web 服务分享文件更容易
  • 增加了显示器配置工具
  • 增加的 kwallet-pam 可以在登录时打开 wallet
  • 用户管理器现在会同步联系人到 KConfig 的设置中,用户账户模块被丢弃了
  • 应用程序菜单(Kicker)的性能得到改善
  • 应用程序菜单(Kicker)各种小修复:隐藏/显示程序更加可靠,顶部面板的对齐修复,文件夹视图中 “添加到桌面”更加可靠,在基于 KActivities 的最新模块中有更好的表现
  • 支持自定义菜单布局 (kmenuedit)和应用程序菜单(Kicker)支持菜单项目分隔
  • 当在面板中时,改进了文件夹视图,参见 blog
  • 将文件夹拖放到桌面容器现在会再次创建一个文件夹视图

完整的 Plasma 5.4 变更日志在此

Live 镜像

尝鲜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 U 盘中启动,可以在 KDE 社区 Wiki 中找到 各种 带有 Plasma 5 的 Live 镜像

下载软件包

各发行版已经构建了软件包,或者正在构建,wiki 中的列出了各发行版的软件包名:软件包下载维基页

源码下载

可以直接从源码中安装 Plasma 5。KDE 社区 Wiki 已经介绍了怎样编译

注意,Plasma 5 与 Plasma 4 不兼容,必须先卸载旧版本,或者安装到不同的前缀处。


via: 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4.0.php

译者:Locez 校对:wxy

Best Torrent clients for Ubuntu Linux

在寻找 Ubuntu 中最好的 BT 客户端吗?事实上,Linux 桌面平台中有许多 BT 客户端,但是它们中的哪些才是最好的 Ubuntu 客户端呢?

我将会列出 Linux 上最好的五个 BT 客户端,它们都拥有着体积轻盈,功能强大的特点,而且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户界面。自然,易于安装和使用也是特性之一。

Ubuntu 下最好的 BT 客户端

考虑到 Ubuntu 默认安装了 Transmission,所以我将会从这个列表中排除了 Transmission。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Transmission 没有资格出现在这个列表中,事实上,Transmission 是一个非常好的BT客户端,这也正是它被包括 Ubuntu 在内的多个发行版默认安装的原因。

Deluge

Logo of Deluge torrent client for Ubuntu

Deluge 被 Lifehacker 评选为 Linux 下最好的 BT 客户端,这说明了 Deluge 是多么的有用。而且,并不仅仅只有 Lifehacker 是 Deluge 的粉丝,纵观多个论坛,你都会发现不少 Deluge 的忠实拥趸。

快速,时尚而直观的界面使得 Deluge 成为 Linux 用户的挚爱。

Deluge 可在 Ubuntu 的仓库中获取,你能够在 Ubuntu 软件中心中安装它,或者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deluge

qBittorrent

qBittorrent client for Linux

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qBittorrent 是著名的 Bittorrent 应用的 Qt 版本。如果曾经使用过它,你将会看到和 Windows 下的 Bittorrent 相似的界面。同样轻巧并且有着 BT 客户端的所有标准功能, qBittorrent 也可以在 Ubuntu 的默认仓库中找到。

它可以通过 Ubuntu 软件仓库安装,或者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qbittorrent

Tixati

Tixati torrent client logo

Tixati 是另一个不错的 Ubuntu 下的 BT 客户端。它有着一个默认的黑暗主题,尽管很多人喜欢,但是我例外。它拥有着一切你能在 BT 客户端中找到的功能。

除此之外,它还有着数据分析的额外功能。你可以在美观的图表中分析流量以及其它数据。

Vuze

Vuze Torrent Logo

Vuze 是许多 Linux 以及 Windows 用户最喜欢的 BT 客户端。除了标准的功能,你可以直接在应用程序中搜索种子,也可以订阅系列片源,这样就无需再去寻找新的片源了,因为你可以在侧边栏中的订阅看到它们。

它还配备了一个视频播放器,可以播放带有字幕的高清视频等等。但是我不认为你会用它来代替那些更好的视频播放器,比如 VLC。

Vuze 可以通过 Ubuntu 软件中心安装或者使用下列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vuze

Frostwire

Logo of Frostwire torrent client

Frostwire 是一个你应该试一下的应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 BT 客户端,它还可以应用于安卓,你可以用它通过 Wifi 来共享文件。

你可以在应用中搜索种子并且播放他们。除了下载文件,它还可以浏览本地的影音文件,并且将它们有条理的呈现在播放器中。这同样适用于安卓版本。

还有一个特点是:Frostwire 提供了独立音乐人的合法音乐下载。你可以下载并且欣赏它们,免费而且合法。

荣誉奖

在 Windows 中,uTorrent(发音:mu torrent)是我最喜欢的 BT 应用。尽管 uTorrent 可以在 Linux 下运行,但是我还是特意忽略了它。因为在 Linux 下使用 uTorrent 不仅困难,而且无法获得完整的应用体验(运行在浏览器中)。

可以在这里阅读 Ubuntu下uTorrent 的安装教程。

快速提示:

大多数情况下,BT 应用不会默认自动启动。如果想改变这一行为,请阅读如何管理 Ubuntu 下的自启动程序来学习。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这些是我对于 Ubuntu 下最好的 BT 客户端的意见。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请发表评论。也可以查看与本主题相关的Ubuntu 最好的下载管理器。如果使用 Popcorn Time,试试 Popcorn Time 技巧


via: http://itsfoss.com/best-torrent-ubuntu/

作者:Abhishek 译者:Xuanwo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RAID 镜像意味着相同数据的完整克隆(或镜像),分别写入到两个磁盘中。创建 RAID 1 至少需要两个磁盘,而且仅用于读取性能或者可靠性要比数据存储容量更重要的场合。

Create Raid1 in Linux

在 Linux 中设置 RAID 1

创建镜像是为了防止因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镜像中的每个磁盘包含数据的完整副本。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相同的数据可以从其它正常磁盘中读取。而后,可以从正在运行的计算机中直接更换发生故障的磁盘,无需任何中断。

RAID 1 的特点

  • 镜像具有良好的性能。
  • 磁盘利用率为50%。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两个磁盘每个500GB,总共是1TB,但在镜像中它只会显示500GB。
  • 在镜像如果一个磁盘发生故障不会有数据丢失,因为两个磁盘中的内容相同。
  • 读取性能会比写入性能更好。

要求

创建 RAID 1 至少要有两个磁盘,你也可以添加更多的磁盘,磁盘数需为2,4,6,8等偶数。要添加更多的磁盘,你的系统必须有 RAID 物理适配器(硬件卡)。

这里,我们使用软件 RAID 不是硬件 RAID,如果你的系统有一个内置的物理硬件 RAID 卡,你可以从它的功能界面或使用 Ctrl + I 键来访问它。

需要阅读: 介绍 RAID 的级别和概念

在我的服务器安装

操作系统 :  CentOS 6.5 Final
IP 地址    :  192.168.0.226
主机名    :  rd1.tecmintlocal.com
磁盘 1 [20GB]  :  /dev/sdb
磁盘 2 [20GB]  :  /dev/sdc

本文将指导你在 Linux 平台上使用 mdadm (用于创建和管理 RAID )一步步的建立一个软件 RAID 1 (镜像)。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如 RedHat,CentOS,Fedora 等 Linux 发行版。

第1步:安装所需软件并且检查磁盘

1、 正如我前面所说,在 Linux 中我们需要使用 mdadm 软件来创建和管理 RAID。所以,让我们用 yum 或 apt-get 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在 Linux 上安装 mdadm 软件包。

# yum install mdadm     [在 RedHat 系统]
# apt-get install mdadm     [在 Debain 系统]

2、 一旦安装好mdadm包,我们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检查磁盘是否已经配置好。

# mdadm -E /dev/sd[b-c]

Check RAID on Disks

检查 RAID 的磁盘

正如你从上面图片看到的,没有检测到任何超级块,这意味着还没有创建RAID。

第2步:为 RAID 创建分区

3、 正如我提到的,我们使用最少的两个分区 /dev/sdb 和 /dev/sdc 来创建 RAID 1。我们首先使用fdisk命令来创建这两个分区并更改其类型为 raid。

# fdisk /dev/sdb

按照下面的说明

  • n 创建新的分区。
  • 然后按 P 选择主分区。
  • 接下来选择分区号为1。
  • 按两次回车键默认将整个容量分配给它。
  • 然后,按 P 来打印创建好的分区。
  • L,列出所有可用的类型。
  • t 修改分区类型。
  • 键入 fd 设置为 Linux 的 RAID 类型,然后按 Enter 确认。
  • 然后再次使用p查看我们所做的更改。
  • 使用w保存更改。

Create Disk Partitions

创建磁盘分区

在创建“/dev/sdb”分区后,接下来按照同样的方法创建分区 /dev/sdc 。

# fdisk /dev/sdc

Create Second Partitions

创建第二个分区

4、 一旦这两个分区创建成功后,使用相同的命令来检查 sdb 和 sdc 分区并确认 RAID 分区的类型如上图所示。

# mdadm -E /dev/sd[b-c]

Verify Partitions Changes

验证分区变化

Check RAID Type

检查 RAID 类型

注意: 正如你在上图所看到的,在 sdb1 和 sdc1 中没有任何对 RAID 的定义,这就是我们没有检测到超级块的原因。

第3步:创建 RAID 1 设备

5、 接下来使用以下命令来创建一个名为 /dev/md0 的“RAID 1”设备并验证它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mirror --raid-devices=2 /dev/sd[b-c]1
# cat /proc/mdstat

Create RAID Device

创建RAID设备

6、 接下来使用如下命令来检查 RAID 设备类型和 RAID 阵列

# mdadm -E /dev/sd[b-c]1
# mdadm --detail /dev/md0

Check RAID Device type

检查 RAID 设备类型

Check RAID Device Array

检查 RAID 设备阵列

从上图中,人们很容易理解,RAID 1 已经创建好了,使用了 /dev/sdb1 和 /dev/sdc1 分区,你也可以看到状态为 resyncing(重新同步中)。

第4步:在 RAID 设备上创建文件系统

7、 给 md0 上创建 ext4 文件系统

# mkfs.ext4 /dev/md0

Create RAID Device Filesystem

创建 RAID 设备文件系统

8、 接下来,挂载新创建的文件系统到“/mnt/raid1”,并创建一些文件,验证在挂载点的数据

# mkdir /mnt/raid1
# mount /dev/md0 /mnt/raid1/
# touch /mnt/raid1/tecmint.txt
# echo "tecmint raid setups" > /mnt/raid1/tecmint.txt

Mount Raid Device

挂载 RAID 设备

9、为了在系统重新启动自动挂载 RAID 1,需要在 fstab 文件中添加条目。打开/etc/fstab文件并添加以下行:

/dev/md0                /mnt/raid1              ext4    defaults        0 0

Raid Automount Device

自动挂载 Raid 设备

10、 运行mount -av,检查 fstab 中的条目是否有错误

# mount -av

Check Errors in fstab

检查 fstab 中的错误

11、 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保存 RAID 的配置到文件“mdadm.conf”中。

# mdadm --detail --scan --verbose >> /etc/mdadm.conf

Save Raid Configuration

保存 Raid 的配置

上述配置文件在系统重启时会读取并加载 RAID 设备。

第5步:在磁盘故障后检查数据

12、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即使在任何磁盘故障或死机时必须保证数据是可用的。让我们来看看,当任何一个磁盘不可用时会发生什么。

# mdadm --detail /dev/md0

Raid Device Verify

验证 RAID 设备

在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 RAID 中有2个设备是可用的,并且 Active Devices 是2。现在让我们看看,当一个磁盘拔出(移除 sdc 磁盘)或损坏后会发生什么。

# ls -l /dev | grep sd
# mdadm --detail /dev/md0

Test RAID Devices

测试 RAID 设备

现在,在上面的图片中你可以看到,一个磁盘不见了。我从虚拟机上删除了一个磁盘。此时让我们来检查我们宝贵的数据。

# cd /mnt/raid1/
# cat tecmint.txt

Verify RAID Data

验证 RAID 数据

你可以看到我们的数据仍然可用。由此,我们可以了解 RAID 1(镜像)的优势。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如何设置一个 RAID 5 条带化分布式奇偶校验。希望这可以帮助你了解 RAID 1(镜像)是如何工作的。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raid1-in-linux/

作者:Babin Lonston 译者: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