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

尘封12年之后,SCO起诉IBM滥用开源代码的官司重新被犹他州联邦法庭开案审理。早在2003年,SCO这家犹他州软件企业向蓝色巨人提出了高达50亿美金的赔偿述求。近12年后,两家公司联合向盐湖城地区法院提出裁决申请,这意味着地区法官大卫纳福尔必须要重启此案。

根据 SCO 提出的诉讼,IBM 当时盗用了 SCO 所拥有的 UNIX 操作系统代码去支持新兴的 Linux 开源社区,从而给 UNIX 带来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不过,对于 SCO 声称的大公司在应用 Linux 开源代码时必须使用 IBM 提供的 SCO 代码,开源社区普遍并不认可。

SCO 目前的控制人爱德华科恩表示,能够再次推进本案对 SCO 公司非常重要。在2007年相对不利的法院决议后,SCO 公司申请了破产保护,前联邦法官爱德华科恩被指定为 SCO 的受托人,他现在希望大卫纳福尔尽快确定开庭时间。而 IBM 则表示,在开庭时间确认之前,希望大卫纳福尔能够先明确该公司是否可以先搁置 SCO 对IBM的其它起诉——除了起诉IBM盗用其代码之外,SCO 还控诉 IBM 的高层和律师曾在接到 SCO 的起诉后示意其工程师删除计算机上的代码。此外,SCO 还认为 IBM 涉嫌不正当竞争。

其实,IBM 也曾起诉 SCO ,认为该公司曾违反协议,盗用和传播了 Linux 中 IBM 提供的部分代码。而且,SCO 还专门针对 IBM 的产品和服务发起过一场名为“恐惧、不确定和怀疑”的运动。不过,IBM 还没有声明是否会重启对 SCO 的这些诉讼。

2004年的时候,SCO 曾提起对 Novell 的一个类似诉讼,当时 Novell 宣布它拥有 UNIX 系统的知识产权,而 SCO 只是被授权使用。2010年,法院裁决 Novell 拥有1995年12月之前的 UNIX 知识产权,而 SCO 则拥有之后 UNIX 系统后续开发的知识产权。这个裁决也使得 SCO 对 IBM 的一些起诉变得其实毫无意义。之后,UNIX 在 SCO 的破产保护案中作为资产被售卖给了其他公司,不过 SCO 申请破产保护的案子还没有尘埃落定,而它现在唯一的事情就是推动与 IBM 的官司。

本书由Linux中国站长wxy & Linux中国翻译组译者Tinyeyeser共同翻译并亲力推荐,是通往Perl大师之路必读经典书籍,它体现了一种编程思维,能够帮你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15年3月19日-2015年3月30日

活动要求:

活动形式一:在新浪微博转发本微博,并@ 一位你身边用过perl语言的人,即有机获赠本书。每转发过百,送出一本。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1772191555/C9h43bNgW

活动形式二:在Linux中国(http://linux.cn)试读图书样张,并进行评论,或说说你喜爱perl的理由,分享一下使用perl 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神奇的事情

活动奖品:《精通Perl(第2版)》图书一本。

特此注意:

1、本站论坛评论方式参与的用户,评论前需登录您的Linux中国账号,匿名评论无效

2、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 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本站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您注册Linux中国时所填写的邮箱。 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 (美)brian d foy

译者: 王兴宇 刘宸宇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4192

出版日期:2015 年3月

开本:16开

页码:395

版次:2-1

编辑推荐

  • 探索高级的正则表达式功能
  • 如何避免程序的常见安全问题
  • 对 Perl 程序的性能分析和基准测试可以让你发现改进之处
  • 清理 Perl 代码,使之更加直观和易读
  • 了解 Perl 如何持续跟踪软件包内的变量
  • 动态定义子程序
  • 不必改动原有代码即可提升模块
  • 使用位操作和位向量更有效地存储更大的数据
  • 学习如何检测 Perl 中未报告的错误
  • 深入学习日志、数据持久化和绑定变量的魔法

内容简介

《精通Perl(第2版)》作者brian d foy 用他生动的第一人称视角向各位读者介绍了精彩的Perl 高级语言知识以及丰富的实战工具与实用技巧。《精通Perl(第2版)》各章的内容相对独立,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直达你所需要的章节。
《精通Perl(第2版)》的读者主要面对具有较多经验的Perl 编程人员。阅读本书前,建议阅读本书的姊妹篇《Perl 语言入门》和《Perl 进阶》。作者在这本书里针对调试、优化、错误和日志等方面均有深入解析,也揭示了Perl 中如绑定变量、持久化存储等各种魔法般的特性和功能的实现细节和用途。书中还对如何开发、调试自己的模块,以及如何做出更适合使用的模块做了详细介绍。
总之,本书可以作为读者在向Perl 高手进阶过程中的一个助力器,希望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思考,加入自己的理解,用Perl 来完成一件件神奇的事情。

作者简介

brian d foy是一名多产的 Perl 培训讲师和作家,其出版的 The Perl Review 帮助人们通过教育、咨询、代码审查等方面来学习和使用 Perl。

译者序

  --献给逝去的和新生的纪念
  作为译者,总是有一些特权,比如说,可以在翻译的书前面,用铅字写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当然,作为读者,您可能不喜欢,不过,请您谅解我们激动的心情,愿意的话,您可以看看我们的吐槽。
  我的父亲是一个传统的老知识分子,虽然我自己并不成器,但是他一直告诉我,要我写一些东西出来,留一些文字,因此能出版一些自己的文字一直是我心里长久的梦想。不过,我在各种方面的积淀还远远不够,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足以称道的文字可以出版。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付睿老师的委托,和刘宸宇一同接下了这本《精通Perl》的翻译工作。虽然翻译工作和出版自己的文字还不同,但是我想这也是我给去世的父亲的一点纪念吧。
  Perl 我用了有十多年了吧,这门语言基本上算是我从事互联网行业以来第一门真正掌握和熟悉的语言了。最初是从一本薄薄的《Perl语言入门》,大约花了一周入门的。当时正值第一波的互联网热潮,工作方面使用Perl甚多,也陆续看过Perl方面的各种书籍,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翻译一本Perl方面的书,更别说是这本经典Perl三部曲之一的《精通Perl》。
  虽然现在Perl用的比较少了,但是今年Larry Wall先生来华访问时,还是专门去朝觐了一番。然后不久,就接到了付睿老师的委托,可谓有缘。
  我平时的工作比较忙,而且也组织运作着一个翻译组:LCTT(Linux中国翻译组- http://lctt.github.io/),业余时间都占满了,所以当时对是否要接下翻译工作有些犹豫。我和LCTT的核心成员之一刘宸宇(tinyeyeser)商量了一番,感觉这个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两个共同接下了对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王兴宇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刚出生的小天使,翻译完交稿不到10天,她便降临到我的世界里,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我喜欢翻译对话、评论、调侃性质的技术博客等文章,钟情于感受那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而技术书籍这种相对较为正式的翻译,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件痛苦的事,哪怕只翻译半本(前言、附录及前8章)。但是当我真正深入本书,与brian d foy 正面交锋时,我发现,这不正是我所熟悉的面对面的对话吗?是的!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书籍,大师的行文,几乎所有的主观句子都是以第一人称"I"开头,这就好像他坐在你面前,手把手讲授一样,生动、客观、幽默、立体!因此,我和王兴宇(wxy)在翻译的时候,把大部分"I"翻译成了"我们",这样既忠于作者的语境,也更贴合中国课堂上老师的讲课习惯。
  冯德伦的电影《太极》里有一句词:"人这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有长性的人,一件事情很难坚持做到最好,总是觉得60分及格就可以了。因此,翻译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厌烦情绪,但我很高兴自己成功坚持了下来。我要感谢几个月来,整个翻译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督促我的媳妇儿,她怀着身孕,每当我消沉的时候,都会在我耳边给予
  我支持和鼓励,"翻译完了吗?翻译完了吗?赶紧翻译啊!好好翻译啊!"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lao)大(dao)的女人。我爱这个唠叨的女人! 刘宸宇

  Perl 作为老牌的编程语言,其成熟度和应用广泛令人称道,也是系统管理员和科研工作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再版翻译,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掌握Perl 语言的应用,也希望能够为开源社区反哺更多的智慧。
  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某种开源方式,分享给社区,并接受社区的不断反馈和完善,成为一本真正有生命力的书籍。
  一本书的出版,其实要感谢很多人,虽然俗套,但是我们觉得依然有必要,占用一点小小的空间感谢他们: 感谢我们的家人的支持。 感谢我们的同事和领导的支持。 感谢编辑付睿老师的信任和委托。 感谢编辑李利健老师的辛勤审校。 感谢所有不知名的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王兴宇&刘宸宇

试读样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4594222

微软IE即将寿终正寝。一系列的浏览器技术改进、一系列的广告营销活动,一切都未能挽救已有20多年历史的IE的命运。运行卡顿、网页显示Bug多多、进程不时崩溃,IE的负面形象已成为微软背负的枷锁。不堪重负的微软终于决定,放弃这一伴随许多年轻人长大的浏览器品牌。

对于IE自身存在的问题,业内已有许多讨论。确实,IE需要承担得太多。为了兼容性,微软需要让IE去支持互联网发展早期的许多网页技术。原因很简单:很多企业内网中仍有不少基于过时技术开发的服务,而说服这些企业投资升级这些服务,使其支持最新的网页技术,这难度很大。而为了确保后向兼容,IE只能变得更复杂,当然也就更容易出现问题。

技术只是因素之一,而导致IE最终无法跟上网页技术的发展潮流,原因更多地在于微软的策略问题。

IE诞生于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彼时,网页浏览器的开发成本很高,软件公司需要自行开发浏览器内核和脚本引擎,同时也要自行设计各种人机互动功能和界面。这样的工作非微软和网景等大公司无以完成。在90年代与网景的撕逼战中,IE是最终胜出者。这意味着,IE所采用的一系列微软私有技术都获得了温和的生存土壤,而微软可以优哉游哉地慢慢改进浏览器技术,享受着垄断(或者更委婉的说法,“市场主导地位”)带来的红利。

与其他任何垄断一样,IE的创新速度非常缓慢。毕竟,在“创新者困境”中,没有任何领先的公司会去主动变革自己。2005年左右,继承自网景的火狐浏览器开始与微软展开新一轮争夺。微软面对这一竞争仍然游刃有余,牢牢把握着主流用户群体,将火狐压缩在极客和技术工作者这一市场。不过,火狐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开源,正是IE随后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的一半原因。

那么另一半原因是什么?简单地说,这就是其他巨头的到来。行业巨头+开源模式,这带来了另一种“市场主导地位”。

谷歌于2008年推出了Chrome浏览器。从一开始,Chrome浏览器就基于开源的WebKit引擎。随后,谷歌对浏览器的优化也包括对WebKit引擎的优化。在谷歌的大力投资之下,变得更好的不只是Chrome浏览器,也包括了WebKit。

随着开源的浏览器内核、JavaScript引擎,以及其他浏览器模块的发展,当代浏览器的开发呈现出模块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只要遵守开源协议,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使用这些模块。开发者甚至只需设计自己的界面和标志,并拿出一些独创的小功能,即可推出一款新的浏览器产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浏览器开发的时间周期从90年代的按年计算下降至目前的按月计算,甚至按天计算。而对于浏览器基本的功能和性能,例如网页渲染速度和JavaScript脚本运行速度,开发者毫无疑问会倾向于选择市面上最优秀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WebKit成为了当然的选择。

大大小小的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也有动机去开发自主品牌浏览器。浏览器是普通用户的上网入口,可以衍生出多种商业模式,并带来不菲的收益。例如,浏览器的默认登录页面可以提供上网导航服务,而默认搜索引擎既可以推动自主搜索引擎产品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为主流搜索引擎导入流量来获得收入。实际上,浏览器是互联网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市场环境如此,而谷歌不失时机地投资WebKit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开源的WebKit聚集了一批浏览器开发商。例如,国内常见的360、搜狗和遨游等浏览器都集成了WebKit内核。而在国外,Opera也于2013年放弃了自主内核,倒向了WebKit阵营。通过控制浏览器内核,谷歌实际上已经主导了当代浏览器技术的发展。

近期美国科技圈的一种论调是,谷歌正在成为新的微软。但同样是“市场主导地位”,谷歌的做法要比微软高出几个段位。浏览器内核开发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巨大,因此即使已经开源,独立开发者和小公司仍然很难对这样的产品做出突破。通过这种开源产品去主导市场,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参与热情为己所用,远比通过私有技术去主导市场更高明。

毫无疑问谷歌已经谙熟此道,而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Android就是另一个很好的案例。微软正在开发新的浏览器Project Spartan。而在缺乏生态圈配合的情况下,这款浏览器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仍值得怀疑。或许,这款浏览器未来的命运可能会类似叫好不叫座的Windows Phone,在Android的重压下步履艰难。

他们说Linux游戏开发已经死了,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随他们说去吧。一起看看2015乃至以后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Linux 游戏。

真的很难跟得上扑面而来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新事物,但是可以快速浏览一下我们将会看到的变化。

已确认的游戏

冒险游戏

动作游戏

第一人称游戏

平台游戏

赛车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

策略游戏

沙盒游戏

体育游戏

不太确认,不过可能性高

然而有两个来自Feral Interactive的移植大作,由于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所以没有列举出来。

我们猜测Aspyr也在准备新的大制作,但是他们仅仅发布了他们最新的游戏,所以可能要等上几个月我们才能看到些什么。

当然,** 这不是完整的列表 **,我们会轻易忘记如此多的游戏正在走向我们,哇,如此丰富的列表。

我们也期待 GDC 2015 上有一些改变,然而,我们没有什么确切的东西,对于Valve与Steam Machines的合作,我们期待至少会增加一些Linux游戏,否则,如我们担心,炫耀一些过时的游戏会让Valve脸上无光。

希望我们没有错过那些 Linux 中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


via: http://www.gamingonlinux.com/articles/a-look-at-what-linux-games-we-will-see-in-2015-and-beyond.4963

作者:liamdawe 译者:wi-cuckoo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前阵子 Windows 10 好像占据了绝大部分头条,甚至在一些Linux圈里也是一样。最具代表性的是 betanews.com 的 Brian Fagioli 说 Windows 10 已经为 Linux 桌面系统敲响了丧钟,Microsoft 如今宣布将为忠实的 Windows 用户免费提供 Windows 10,Steven J. Vaughan-Nichols 说这是一个最新的开源公司,然后 Matt Hartley 比较了 Windows 10 和 Ubuntu,Jesse Smith 从 Linux 用户的视角对 Windows 10 做出评估。

Windows 10,在 Microsoft 声明说将免费提供给 Windows 7 及以上用户,这件事成为如今大家闲聊的热门话题。在 Linuxland 这里,也没有被忽视。betanews.com 的 Brian Fagioli,一个自封的 Linux 粉丝,如今这样说,“ Windows 10 把门彻底关上了。Linux 桌面元年将永远不会到来,歇歇吧。”Fagioli解释说 Microsoft 倾听了用户的抱怨而且并不只是记录一下,还更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说 Linux 错失了由 Windows 8 不受欢迎以及巨大失败带来的机会。然后他总结,拜 Windows 10 所赐,处于边缘地带的我们只能接受一个“破碎的梦”。

不过,来自闻名的 Distrowatch.com 的 Jesse Smith 说 Microsoft 并没有提供一个很明显的下载方式,不过确实可行而且它也升级了。安装程序非常简单,除了分区功能很有限甚至有点吓人。在最终启动进入 Windows 10 后,Smith说界面布局很“松散”,没有 Win7 里被很多人讨厌的大量分散注意的元素,开始菜单又回来了,取消了欢迎屏幕。据Smith所说,还有一个很类似 Ubuntu 和 Android 的新的包管理程序,不过需要 Microsoft 在线账户才可以使用。Smith的总结里有这样一条,“感觉 Windows 10 像是 Android 的早期 beta 版本,一个设计成时刻保持在线的消费者操作系统。而不像是一个我能用来完成工作的操作系统。”

Smith的完整文章里比较了 Windows 10 和 Linux 的大量细节,不过 Matt Hartley 发表了一份实在的 Windows 10 vs Linux 的报告。他说两者的安装程序都很直观和简单,Windows 的双启动仍然没那么容易,Windows 默认提供了加密而 Ubuntu 只提供了配置选项。在桌面方面 Hartley 说 Windows 10 “纠结地丢弃了它 Windows 8 的根。”他觉得 Windows 10 的 Windows 商店比 Ubuntu 的漂亮很多,但是实在不喜欢通过“一切都是卡片”的方式来查看新安装的应用。Hartley这样总结,“首先是它将为大量 Windows 用户提供免费升级。这意味着大大降低了进入和升级门槛。第二,看起来 Microsoft 这次真的在全力以赴地倾听他们的用户需求了。”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如今声称 Microsoft 是最新的开源公司;不仅因为它将发布 Windows 10 的免费升级,而且 Microsoft 正在从一个软件公司转型为一个软件服务公司。然后,据 Vaughan-Nichols 所说,Microsoft 需要开源来完成这次转型。从Novell/SUSE开始,他们已经致力于这一块儿好多年了。不仅如此,他们也发布过开源软件(不管什么目的)。Vaughan-Nichols总结,“很多人不这么认为,但是Microsoft——就是Microsoft——已经成为一家开源公司。”


via: http://ostatic.com/blog/windows-10-versus-linux

作者:Susan Linton 译者:zpl1025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用过 Linux 的人大多都见过 Linux 载入内核时显示在屏幕上的小企鹅。你了解这只小企鹅吗?

这个小企鹅是 Linux 的吉祥物,是 Linux 内核 2.0 评比出来的,它的名字叫做 Tux。大多数人相信,“Tux” 这个名字来源于Torvalds UniX。上图是当时评比中选的Larry Ewing所绘。它有几个常见变形的样式,我最喜欢比较有质感的 水晶版

Linux 内核的不同版本,曾经有过一些变形,比如:

在 2.6.29 的 Linux 内核中,为支持拯救袋獾运动 Tux 被临时地替换成 Tuz

而在 3.11 版本的 Linux 内核,为了纪念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Linus 将该版本的内核命名为 Linux for workgroups,Tux 打了一支 Windows 的旗帜 :D 。

甚至你在 PS3 上安装 Linux,都会显示不一样的小企鹅们:

Linux 启动时显示的小企鹅的数量,就是你的 CPU 个数,你最多见过几个?欢迎分享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