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Linux 下的文章

当 4.2 内核还没有正式发布的时候,Greg Kroah-Hartman 就为他维护的各种子系统模块打开了4.3 的合并窗口。

之前 Greg KH 发起的 拉取请求 pull request 里包含了 linux 4.3 的合并窗口更新,内容涉及驱动核心、TTY/串口、USB 驱动、字符/杂项以及暂存区内容。这些拉取申请没有提供任何震撼性的改变,大部分都是改进/附加/修改bug。暂存区内容又是大量的修正和清理,但是还是有一个新的驱动子系统。

Greg 提到了4.3 的暂存区改变,“这里的很多东西,几乎全部都是细小的修改和改变。通常的 IIO 更新和新驱动,以及我们已经添加了的 MOST 驱动子系统,已经在源码树里整理了。ozwpan 驱动最终还是被删掉,因为它很明显被废弃了而且也没有人关心它。”

MOST 驱动子系统是 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 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 的简称。在 linux 4.3 新增的文档里面解释道,“MOST 驱动支持 LInux 应用程序访问 MOST 网络: 汽车信息骨干网 Automotive Information Backbone ,高速汽车多媒体网络的事实上的标准。MOST 定义了必要的协议、硬件和软件层,提供高效且低消耗的传输控制,实时的数据包传输,而只需要使用一个媒介(物理层)。目前使用的媒介是光线、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同轴电缆。MOST 也支持多种传输速度,最高支持150Mbps。”如文档解释的,MOST 主要是关于 Linux 在汽车上的应用。

当 Greg KH 发出了他为 Linux 4.3 多个子系统做出的更新,但是他还没有打算提交 KDBUS 的内核代码。他之前已经放出了 [linux 4.3 的 KDBUS] 的开发计划,所以我们将需要等待官方的4.3 合并窗口,看看会发生什么。


via: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Linux-4.3-Staging-Pull

作者:Michael Larabel 译者:oska874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对于想学习 Linux 的初学者来说要适应使用命令行或者终端可能非常困难。由于终端比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更能帮助用户控制 Linux 系统,我们必须习惯在终端中运行命令。因此为了有效记忆 Linux 不同的命令,你应该每天使用终端并明白怎样将命令和不同选项以及参数一同使用。

在 Linux 中管理文件类型和设置时间

在 Linux 中管理文件类型和设置时间

请先查看我们 Linux 小技巧系列之前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打算看看终端中 5 个和文件以及时间相关的提示和技巧。

Linux 中的文件类型

在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你的设备、目录以及普通文件都认为是文件。

Linux 系统中文件有不同的类型:

  • 普通文件:可能包含命令、文档、音频文件、视频、图像,归档文件等。
  • 设备文件:系统用于访问你硬件组件。

这里有两种表示存储设备的设备文件:块文件,例如硬盘,它们以块读取数据;字符文件,以逐个字符读取数据。

  • 硬链接和软链接:用于在 Linux 文件系统的任意地方访问文件。
  • 命名管道和套接字:允许不同的进程之间进行交互。

1. 用 ‘file’ 命令确定文件类型

你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 file 命令确定文件的类型。下面的截图显示了用 file 命令确定不同文件类型的例子。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dir
BACKUP                    master.zip
crossroads-stable.tar.gz          num.txt
EDWARD-MAYA-2011-2012-NEW-REMIX.mp3   reggea.xspf
Linux-Security-Optimization-Book.gif  tmp-link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BACKUP/
BACKUP/: directory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master.zip 
master.zip: Zip archive data, at least v1.0 to extract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crossroads-stable.tar.gz
crossroads-stable.tar.gz: gzip compressed data, from Unix, last modified: Tue Apr  5 15:15:20 2011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Linux-Security-Optimization-Book.gif 
Linux-Security-Optimization-Book.gif: GIF image data, version 89a, 200 x 259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EDWARD-MAYA-2011-2012-NEW-REMIX.mp3 
EDWARD-MAYA-2011-2012-NEW-REMIX.mp3: Audio file with ID3 version 2.3.0, contains: MPEG ADTS, layer III, v1, 192 kbps, 44.1 kHz, JntStereo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dev/sda1
/dev/sda1: block special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file /dev/tty1
/dev/tty1: character special 

2. 用 ‘ls’ 和 ‘dir’ 命令确定文件类型

确定文件类型的另一种方式是用 ls 和 dir 命令显示一长串结果。

用 ls -l 确定一个文件的类型。

当你查看文件权限时,第一个字符显示了文件类型,其它字符显示文件权限。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total 6908
drwxr-xr-x 2 tecmint tecmint    4096 Sep  9 11:46 BACKUP
-rw-r--r-- 1 tecmint tecmint 1075620 Sep  9 11:47 crossroads-stable.tar.gz
-rwxr----- 1 tecmint tecmint 5916085 Sep  9 11:49 EDWARD-MAYA-2011-2012-NEW-REMIX.mp3
-rw-r--r-- 1 tecmint tecmint   42122 Sep  9 11:49 Linux-Security-Optimization-Book.gif
-rw-r--r-- 1 tecmint tecmint   17627 Sep  9 11:46 master.zip
-rw-r--r-- 1 tecmint tecmint       5 Sep  9 11:48 num.txt
-rw-r--r-- 1 tecmint tecmint       0 Sep  9 11:46 reggea.xspf
-rw-r--r-- 1 tecmint tecmint       5 Sep  9 11:47 tmp-link

使用 ls -l 确定块和字符文件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dev/sda1
brw-rw---- 1 root disk 8, 1 Sep  9 10:53 /dev/sda1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dev/tty1
crw-rw---- 1 root tty 4, 1 Sep  9 10:54 /dev/tty1

使用 dir -l 确定一个文件的类型。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dir -l
total 6908
drwxr-xr-x 2 tecmint tecmint    4096 Sep  9 11:46 BACKUP
-rw-r--r-- 1 tecmint tecmint 1075620 Sep  9 11:47 crossroads-stable.tar.gz
-rwxr----- 1 tecmint tecmint 5916085 Sep  9 11:49 EDWARD-MAYA-2011-2012-NEW-REMIX.mp3
-rw-r--r-- 1 tecmint tecmint   42122 Sep  9 11:49 Linux-Security-Optimization-Book.gif
-rw-r--r-- 1 tecmint tecmint   17627 Sep  9 11:46 master.zip
-rw-r--r-- 1 tecmint tecmint       5 Sep  9 11:48 num.txt
-rw-r--r-- 1 tecmint tecmint       0 Sep  9 11:46 reggea.xspf
-rw-r--r-- 1 tecmint tecmint       5 Sep  9 11:47 tmp-link

3. 统计指定类型文件的数目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一个目录中用 ls,grepwc 命令统计指定类型文件数目的技巧。命令之间的交互通过命名管道完成。

  • grep – 用户根据给定模式或正则表达式进行搜索的命令。
  • wc – 用于统计行、字和字符的命令。

统计普通文件的数目

在 Linux 中,普通文件用符号 - 表示。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 grep ^- | wc -l
7

统计目录的数目

在 Linux 中,目录用符号 d 表示。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 grep ^d | wc -l
1

统计符号链接和硬链接的数目

在 Linux 中,符号链接和硬链接用符号 l 表示。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 grep ^l | wc -l
0

统计块文件和字符文件的数目

在 Linux 中,块和字符文件用符号 bc 表示。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dev | grep ^b | wc -l
37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s -l /dev | grep ^c | wc -l
159

4. 在 Linux 系统中查找文件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 Linux 系统中查找文件一些命令,它们包括 locate、find、whatis 和 which 命令。

用 locate 命令查找文件

在下面的输出中,我想要定位系统中的 Samba 服务器配置文件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locate samba.conf
/usr/lib/tmpfiles.d/samba.conf
/var/lib/dpkg/info/samba.conffiles

用 find 命令查找文件

想要学习如何在 Linux 中使用 find 命令,你可以阅读我们以下的文章,里面列出了 find 命令的 30 多个例子和使用方法。

用 whatis 命令定位命令

whatis 命令通常用于定位命令,它很特殊,因为它给出关于一个命令的信息,它还能查找配置文件和命令的帮助手册条目。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atis bash
bash (1)             - GNU Bourne-Again SHell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atis find
find (1)             - search for files in a directory hierarchy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atis ls
ls (1)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用 which 命令定位命令

which 命令用于定位文件系统中的命令。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ich mkdir
/bin/mkdir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ich bash
/bin/bash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which find
/usr/bin/find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 which ls
/bin/ls

5.处理 Linux 系统的时间

在联网环境中,保持你 Linux 系统时间准确是一个好的习惯。Linux 系统中有很多服务要求时间正确才能在联网条件下正常工作。

让我们来看看你可以用来管理你机器时间的命令。在 Linux 中,有两种方式管理时间: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

系统时间由系统时钟管理,硬件时间由硬件时钟管理。

要查看你的系统时间、日期和时区,像下面这样使用 date 命令。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date
Wed Sep  9 12:25:40 IST 2015

像下面这样用 date -s 或 date -set=“STRING” 设置系统时间。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date -s "12:27:00"
Wed Sep  9 12:27:00 IST 2015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date --set="12:27:00"
Wed Sep  9 12:27:00 IST 2015

你也可以像下面这样设置时间和日期。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date 090912302015
Wed Sep  9 12:30:00 IST 2015

使用 cal 命令从日历中查看当前日期。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cal
   September 2015     
Su Mo Tu We Th Fr S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使用 hwclock 命令查看硬件时钟时间。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hwclock
Wednesday 09 September 2015 06:02:58 PM IST  -0.200081 seconds

要设置硬件时钟时间,像下面这样使用 hwclock –set –date=“STRING” 命令。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hwclock --set --date="09/09/2015 12:33:00"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sudo hwclock
Wednesday 09 September 2015 12:33:11 PM IST  -0.891163 seconds

系统时间是由硬件时钟时间在启动时设置的,系统关闭时,硬件时间被重置为系统时间。

因此你查看系统时间和硬件时间时,它们是一样的,除非你更改了系统时间。当你的 CMOS 电量不足时,硬件时间可能不正确。

你也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硬件时钟的时间设置系统时间。

$ sudo hwclock --hctosys

也可以像下面这样用系统时钟时间设置硬件时钟时间。

$ sudo hwclock --systohc

要查看你的 Linux 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可以使用 uptime 命令。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uptime
12:36:27 up  1:43,  2 users,  load average: 1.39, 1.34, 1.45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uptime -p
up 1 hour, 43 minutes

tecmint@tecmint ~/Linux-Tricks $ uptime -s
2015-09-09 10:52:47

总结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 Linux 中的文件类型是一个好的尝试,同时时间管理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需要可靠有效地管理服务的服务器上。希望这篇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反馈,别忘了给我们写评论。和我们保持联系。


via: http://www.tecmint.com/manage-file-types-and-set-system-time-in-linux/

作者:Aaron Kili 译者:ictlyh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Linux 社区通常对 Linux 的诞生日有两种看法:

为了纪念1991年第一个 Linux 内核的发布,让我们来看看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

  • Linux 内核 0.01 只有 10239 行代码(来源: Wikipedia)。
  • 发布于2015年7月的 4.1 版本,已经有了超过1900万行代码(来源: Phoronix)。

现在的 Linux 内核是已知最大的协作项目之一的成果。

根据今年二月发布的 Linux 开发报告《谁写的 Linux》的数据:

  • 从10年前有记录起,来自超过 1200 家公司的近 12000 名开发者为 Linux 内核做出了贡献。
  • Linux 开发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接纳到内核的更改数量是平均每小时 7.71 个,换句话说是,每天 185 个更改或每周 1300 个。

近年来,Linux 内核的飞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创新鼓舞了更多人参与到其中,在适应了它的原则、做法和方法体系后,推动 Linux 成功地解决了一些当今最复杂的技术问题。

就在这周,Linux 基金会以其 合作项目 Collaborative Projects 作为样本发布了首份开源开发的价值评估报告。报告的数据十分有趣,令人印象深刻,该报告表明 Linux 基金会合作项目的综合价值超过了五亿美金 (使用 David A. Wheeler 的模型)。

据此报告:

  • 在上个月,Linux 基金会合作项目已经有了一亿一千五百万行(115013302)源代码。
  • 这些项目里包含1356名开发者花费了超过30年而重新创造的代码。
  • 这些工作的经济总价值评估超过了五亿美金。

我们已经从 Linux 中学到了如此之多,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继续获得更多。来和我们一起庆祝 Linux 的纪念日吧,请关注Linux 基金会的 Twitter 消息和我们下周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举办的 LinuxCon Europe 上的庆祝活动吧。

并非人人都适合使用 Linux --对许多用户来说,Windows 或 OSX 会是更好的选择。

我喜欢使用 Linux 桌面系统,并不是因为软件的政治性质,也不是不喜欢其它操作系统。我喜欢 Linux 系统因为它能满足我的需求并且确实适合使用。

我的经验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切换至“Linux 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帮助您通过分析使用 Linux 系统的利弊来供您自行判断使用 Linux 是否真正适合您。

什么时候更换系统?

当有充分的理由时,将系统切换到 Linux 系统是很有意义的。这对 Windows 用户将系统更换到 OSX 或类似的情况都同样适用。为让您的系统转变成功,您必须首先确定为什么要做这种转换。

对某些人来说,更换系统通常意味着他们不满于当前的系统操作平台。也许是最新的升级给了他们糟糕的用户体验,而他们也已准备好更换到别的系统,也许仅仅是因为对某个系统好奇。不管动机是什么,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撑您做出更换操作系统的决定。如果没有一个充足的原因让您这样做,往往不会成功。

然而事事都有例外。如果您确实对 Linux 桌面非常感兴趣,或许可以选择一种折衷的方式。

放慢起步的脚步

第一次尝试运行 Linux 系统后,我看到就有人开始批判 Windows 安装过程的费时,完全是因为他们20分钟就用闪存安装好 Ubuntu 的良好体验。但是伙伴们,这并不只是一次测验。相反,我有如下建议:

  • 用一周的时间尝试在虚拟机上运行 Linux 系统。这意味着您将在该系统上执行所有的浏览器工作、邮箱操作和其它想要完成的任务。
  • 如果运行虚拟机资源消耗太大,您可以尝试用提供了一些持久存储的 USB 驱动器来运行 Linux,您的主操作系统将不受任何影响。与此同时,您仍可以运行 Linux 系统。
  • 运行 Linux 系统一周后,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下一步您可以计算一下这周内登入 Windows 的次数。如果只是偶尔登录 Windows 系统,下一步就可以尝试运行 Windows 和 Linux 的双系统。对那些只运行了 Linux 系统的用户,可以考虑尝试将系统真正更换为 Linux 系统。
  • 在你完全删除 Windows 分区前,更应该购买一个新硬盘来安装 Linux 系统。这样有了充足的硬盘空间,您就可以使用双系统。如果必须要启动 Windows 系统做些事情的话,Windows 系统也是可以运行的。

使用 Linux 系统的好处是什么?

将系统更换到 Linux 有什么好处呢?一般而言,这种好处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归结到释放个性自由。在使用 Linux 系统的时候,如果您不喜欢某些设置,可以自行更改它们。同时使用 Linux 可以为用户节省大量的硬件升级开支和不必要的软件开支。另外,您不需再费力找寻已丢失的软件许可证密钥,而且如果您不喜欢即将发布的系统版本,大可轻松地更换到别的版本。

在 Linux 桌面方面可以选择的桌面种类是惊人的多,看起来对新手来说做这种选择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您发现了喜欢的一款 Linux 版本(Debian、Fedora、Arch等),最困难的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各版本的区别并选择出您最喜欢的系统版本环境。

如今我听到的最常见的抱怨之一是用户发现没有太多的软件能适用于 Linux 系统。然而,这并不是事实。尽管别的操作系统可能会提供更多软件,但是如今的 Linux 也已经提供了足够多应用程序满足您的各种需求,包括视频剪辑(家用和专业级)、摄影、办公管理软件、远程访问、音乐软件、等等等等。

使用 Linux 系统您会失去些什么?

虽然我喜欢使用 Linux,但我妻子的家庭办公依然依赖于 OS X。对于用 Linux 系统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她心满意足,但是她需要 OS X 来运行一些不支持 Linux 的软件。这是许多想要更换系统的用户会遇到的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要更换系统,您需要考虑是否愿意失去一些关键的软件工具。

有时这个问题是因为软件的数据只能用该软件打开。别的情况下,是传统应用程序的工作流和功能并不适用于在 Linux 系统上可运行的软件。我自己并没有遇到过这类问题,但是我知道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许多 Linux 上的软件在其它操作系统上也都可以用。所以如果担心这类软件兼容问题,建议您先尝试在已有的系统上操作一下几款类似的应用程序。

更换成 Linux 系统后,另一件您可能会失去的是本地系统支持服务。人们通常会嘲笑这种愚蠢行径,但我知道,无数的新手在使用 Linux 时会发现解决 Linux 上各种问题的唯一资源就是来自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提供的帮助。如果只是他们的 PC 遇到了一些问题,这将会比较麻烦。Windows 和 OS X 的用户已经习惯各城市遍布了支持他们操作系统的各项技术服务。

如何开启新旅程?

这里建议大家要记住最重要的就是总要有个回退方案。如果您将 Windows 10 从硬盘中擦除,您会发现重新安装它又会花费金钱。对那些从其它 Windows 发布版本升级的用户来说尤其会遇到这种情况。请接受这个建议,对新手来说使用闪存安装 Linux 或使用 Windows 和 Linux 双系统都是更值得提倡的做法。您也许会如鱼得水般使用 Linux系统,但是有了一份回退方案,您将高枕无忧。

相反,如果数周以来您一直依赖于使用双操作系统,但是已经准备好冒险去尝试一下单操作系统,那么就去做吧。格式化您的驱动器,重新安装您喜爱的 Linux 发行版。数年来我一直都是“全职” Linux 使用爱好者,这里可以确定地告诉您,使用 Linux 系统感觉棒极了。这种感觉会持续多久?我第一次的 Linux 系统使用经验还是来自早期的 Red Hat 系统,最终在2003年,我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个安装了 Linux 系统。

Linux 爱好者们,你们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Linux 的?您在最初更换成 Linux 系统时是兴奋还是焦虑呢?欢迎点击评论分享你们的经验。


via: http://www.datamation.com/open-source/is-linux-right-for-you.html

作者:Matt Hartley 译者:icybreaker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介绍

我不会告诉你怎么在自己的电脑上去构建、安装一个定制化的 Linux 内核,这样的资料太多了,它们会对你有帮助。本文会告诉你当你在内核源码路径里敲下make 时会发生什么。

当我刚刚开始学习内核代码时,Makefile 是我打开的第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看起来真令人害怕 :)。那时候这个 Makefile 还只包含了1591 行代码,当我开始写本文时,内核已经是4.2.0的第三个候选版本 了。

这个 makefile 是 Linux 内核代码的根 makefile ,内核构建就始于此处。是的,它的内容很多,但是如果你已经读过内核源代码,你就会发现每个包含代码的目录都有一个自己的 makefile。当然了,我们不会去描述每个代码文件是怎么编译链接的,所以我们将只会挑选一些通用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而你不会在这里找到构建内核的文档、如何整洁内核代码、tags 的生成和交叉编译 相关的说明,等等。我们将从make 开始,使用标准的内核配置文件,到生成了内核镜像 bzImage 结束。

如果你已经很了解 make 工具那是最好,但是我也会描述本文出现的相关代码。

让我们开始吧!

(题图来自:adafruit.com)

编译内核前的准备

在开始编译前要进行很多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并配置好配置文件,make 命令要使用到的参数都需要从这些配置文件获取。现在就让我们深入内核的根 makefile

内核的根 Makefile 负责构建两个主要的文件:vmlinux (内核镜像可执行文件)和模块文件。内核的 Makefile 从定义如下变量开始:

VERSION = 4
PATCHLEVEL = 2
SUBLEVEL = 0
EXTRAVERSION = -rc3
NAME = Hurr durr I'ma sheep

这些变量决定了当前内核的版本,并且被使用在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同一个 Makefile 中的 KERNELVERSION

KERNELVERSION = $(VERSION)$(if $(PATCHLEVEL),.$(PATCHLEVEL)$(if $(SUBLEVEL),.$(SUBLEVEL)))$(EXTRAVERSION)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很多ifeq 条件判断语句,它们负责检查传递给 make 的参数。内核的 Makefile 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编译选项 make help ,这个选项可以生成所有的可用目标和一些能传给 make 的有效的命令行参数。举个例子,make V=1 会在构建过程中输出详细的编译信息,第一个 ifeq 就是检查传递给 make 的 V=n 选项。

ifeq ("$(origin V)", "command line")
  KBUILD_VERBOSE = $(V)
endif
ifndef KBUILD_VERBOSE
  KBUILD_VERBOSE = 0
endif

ifeq ($(KBUILD_VERBOSE),1)
  quiet =
  Q =
else
  quiet=quiet_
  Q = @
endif

export quiet Q KBUILD_VERBOSE

如果 V=n 这个选项传给了 make ,系统就会给变量 KBUILD_VERBOSE 选项附上 V 的值,否则的话KBUILD_VERBOSE 就会为 0。然后系统会检查 KBUILD_VERBOSE 的值,以此来决定 quietQ 的值。符号 @ 控制命令的输出,如果它被放在一个命令之前,这条命令的输出将会是 CC scripts/mod/empty.o,而不是Compiling .... scripts/mod/empty.o(LCTT 译注:CC 在 makefile 中一般都是编译命令)。在这段最后,系统导出了所有的变量。

下一个 ifeq 语句检查的是传递给 make 的选项 O=/dir,这个选项允许在指定的目录 dir 输出所有的结果文件:

ifeq ($(KBUILD_SRC),)

ifeq ("$(origin O)", "command line")
  KBUILD_OUTPUT := $(O)
endif

ifneq ($(KBUILD_OUTPUT),)
saved-output := $(KBUILD_OUTPUT)
KBUILD_OUTPUT := $(shell mkdir -p $(KBUILD_OUTPUT) && cd $(KBUILD_OUTPUT) \
                                && /bin/pwd)
$(if $(KBUILD_OUTPUT),, \
     $(error failed to create output directory "$(saved-output)"))

sub-make: FORCE
    $(Q)$(MAKE) -C $(KBUILD_OUTPUT) KBUILD_SRC=$(CURDIR) \
    -f $(CURDIR)/Makefile $(filter-out _all sub-make,$(MAKECMDGOALS))

skip-makefile := 1
endif # ifneq ($(KBUILD_OUTPUT),)
endif # ifeq ($(KBUILD_SRC),)

系统会检查变量 KBUILD_SRC,它代表内核代码的顶层目录,如果它是空的(第一次执行 makefile 时总是空的),我们会设置变量 KBUILD_OUTPUT 为传递给选项 O 的值(如果这个选项被传进来了)。下一步会检查变量 KBUILD_OUTPUT ,如果已经设置好,那么接下来会做以下几件事:

  • 将变量 KBUILD_OUTPUT 的值保存到临时变量 saved-output
  • 尝试创建给定的输出目录;
  • 检查创建的输出目录,如果失败了就打印错误;
  • 如果成功创建了输出目录,那么就在新目录重新执行 make 命令(参见选项-C)。

下一个 ifeq 语句会检查传递给 make 的选项 CM

ifeq ("$(origin C)", "command line")
  KBUILD_CHECKSRC = $(C)
endif
ifndef KBUILD_CHECKSRC
  KBUILD_CHECKSRC = 0
endif

ifeq ("$(origin M)", "command line")
  KBUILD_EXTMOD := $(M)
endif

第一个选项 C 会告诉 makefile 需要使用环境变量 $CHECK 提供的工具来检查全部 c 代码,默认情况下会使用sparse。第二个选项 M 会用来编译外部模块(本文不做讨论)。

系统还会检查变量 KBUILD_SRC,如果 KBUILD_SRC 没有被设置,系统会设置变量 srctree.

ifeq ($(KBUILD_SRC),)
        srctree := .
endif

objtree := .
src     := $(srctree)
obj     := $(objtree)

export srctree objtree VPATH

这将会告诉 Makefile 内核的源码树就在执行 make 命令的目录,然后要设置 objtree 和其他变量为这个目录,并且将这些变量导出。接着就是要获取 SUBARCH 的值,这个变量代表了当前的系统架构(LCTT 译注:一般都指CPU 架构):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x86/ -e s/x86_64/x86/ \
                  -e s/sun4u/sparc64/ \
                  -e s/arm.*/arm/ -e s/sa110/arm/ \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
                  -e s/sh[234].*/sh/ -e s/aarch64.*/arm64/ )

如你所见,系统执行 uname 得到机器、操作系统和架构的信息。因为我们得到的是 uname 的输出,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处理再赋给变量 SUBARCH 。获得 SUBARCH 之后就要设置SRCARCHhfr-archSRCARCH 提供了硬件架构相关代码的目录,hfr-arch 提供了相关头文件的目录:

ifeq ($(ARCH),i386)
        SRCARCH := x86
endif
ifeq ($(ARCH),x86_64)
        SRCARCH := x86
endif

hdr-arch  := $(SRCARCH)

注意:ARCHSUBARCH 的别名。如果没有设置过代表内核配置文件路径的变量 KCONFIG_CONFIG,下一步系统会设置它,默认情况下就是 .config

KCONFIG_CONFIG  ?= .config
export KCONFIG_CONFIG

以及编译内核过程中要用到的 shell

CONFIG_SHELL := $(shell if [ -x "$$BASH" ]; then echo $$BASH; \
      else if [ -x /bin/bash ]; then echo /bin/bash; \
      else echo sh; fi ; fi)

接下来就要设置一组和编译内核的编译器相关的变量。我们会设置主机的 CC++ 的编译器及相关配置项:

HOSTCC       = gcc
HOSTCXX      = g++
HOSTCFLAGS   = -Wall -Wmissing-prototypes -Wstrict-prototypes -O2 -fomit-frame-pointer -std=gnu89
HOSTCXXFLAGS = -O2

接下来会去适配代表编译器的变量 CC,那为什么还要 HOST* 这些变量呢?这是因为 CC 是编译内核过程中要使用的目标架构的编译器,但是 HOSTCC 是要被用来编译一组 host 程序的(下面我们就会看到)。

然后我们就看到变量 KBUILD_MODULESKBUILD_BUILTIN 的定义,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我们要编译什么东西(内核、模块或者两者):

KBUILD_MODULES :=
KBUILD_BUILTIN := 1

ifeq ($(MAKECMDGOALS),modules)
  KBUILD_BUILTIN := $(if $(CONFIG_MODVERSIONS),1)
endif

在这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量的定义,并且,如果们仅仅传递了 modulesmake,变量 KBUILD_BUILTIN 会依赖于内核配置选项 CONFIG_MODVERSIONS

下一步操作是引入下面的文件:

include scripts/Kbuild.include

文件 Kbuild 或者又叫做 Kernel Build System 是一个用来管理构建内核及其模块的特殊框架。kbuild 文件的语法与 makefile 一样。文件scripts/Kbuild.includekbuild 系统提供了一些常规的定义。因为我们包含了这个 kbuild 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和不同工具关联的这些变量的定义,这些工具会在内核和模块编译过程中被使用(比如链接器、编译器、来自 binutils 的二进制工具包 ,等等):

AS      = $(CROSS_COMPILE)as
LD      = $(CROSS_COMPILE)ld
CC      = $(CROSS_COMPILE)gcc
CPP     = $(CC) -E
AR      = $(CROSS_COMPILE)ar
NM      = $(CROSS_COMPILE)nm
STRIP       = $(CROSS_COMPILE)strip
OBJCOPY     = $(CROSS_COMPILE)objcopy
OBJDUMP     = $(CROSS_COMPILE)objdump
AWK     = awk
...
...
...

在这些定义好的变量后面,我们又定义了两个变量:USERINCLUDELINUXINCLUDE。他们包含了头文件的路径(第一个是给用户用的,第二个是给内核用的):

USERINCLUDE    := \
        -I$(srctree)/arch/$(hdr-arch)/include/uapi \
        -Iarch/$(hdr-arch)/include/generated/uapi \
        -I$(srctree)/include/uapi \
        -Iinclude/generated/uapi \
        -include $(srctree)/include/linux/kconfig.h

LINUXINCLUDE    := \
        -I$(srctree)/arch/$(hdr-arch)/include \
        ...

以及给 C 编译器的标准标志:

KBUILD_CFLAGS   := -Wall -Wundef -Wstrict-prototypes -Wno-trigraphs \
           -fno-strict-aliasing -fno-common \
           -Werror-implicit-function-declaration \
           -Wno-format-security \
           -std=gnu89

这并不是最终确定的编译器标志,它们还可以在其他 makefile 里面更新(比如 arch/ 里面的 kbuild)。变量定义完之后,全部会被导出供其他 makefile 使用。

下面的两个变量 RCS_FIND_IGNORERCS_TAR_IGNORE 包含了被版本控制系统忽略的文件:

export RCS_FIND_IGNORE := \( -name SCCS -o -name BitKeeper -o -name .svn -o    \
              -name CVS -o -name .pc -o -name .hg -o -name .git \) \
              -prune -o
export RCS_TAR_IGNORE := --exclude SCCS --exclude BitKeeper --exclude .svn \
             --exclude CVS --exclude .pc --exclude .hg --exclude .git

这就是全部了,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下一个点就是如果构建vmlinux

直面内核构建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根 makefile(注:内核根目录下的 makefile)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和编译内核相关的了。在这之前,我们不会在终端看到 make 命令输出的任何东西。但是现在编译的第一步开始了,这里我们需要从内核根 makefile 的 598 行开始,这里可以看到目标vmlinux

all: vmlinux
    include arch/$(SRCARCH)/Makefile

不要操心我们略过的从 export RCS_FIND_IGNORE.....all: vmlinux..... 这一部分 makefile 代码,他们只是负责根据各种配置文件(make *.config)生成不同目标内核的,因为之前我就说了这一部分我们只讨论构建内核的通用途径。

目标 all: 是在命令行如果不指定具体目标时默认使用的目标。你可以看到这里包含了架构相关的 makefile(在这里就指的是 arch/x86/Makefile)。从这一时刻起,我们会从这个 makefile 继续进行下去。如我们所见,目标 all 依赖于根 makefile 后面声明的 vmlinux

vmlinux: scripts/link-vmlinux.sh $(vmlinux-deps) FORCE

vmlinux 是 linux 内核的静态链接可执行文件格式。脚本 scripts/link-vmlinux.sh 把不同的编译好的子模块链接到一起形成了 vmlinux。

第二个目标是 vmlinux-deps,它的定义如下:

vmlinux-deps := $(KBUILD_LDS) $(KBUILD_VMLINUX_INIT) $(KBUILD_VMLINUX_MAIN)

它是由内核代码下的每个顶级目录的 built-in.o 组成的。之后我们还会检查内核所有的目录,kbuild 会编译各个目录下所有的对应 $(obj-y) 的源文件。接着调用 $(LD) -r 把这些文件合并到一个 build-in.o 文件里。此时我们还没有vmlinux-deps,所以目标 vmlinux 现在还不会被构建。对我而言 vmlinux-deps 包含下面的文件:

arch/x86/kernel/vmlinux.lds arch/x86/kernel/head_64.o
arch/x86/kernel/head64.o    arch/x86/kernel/head.o
init/built-in.o             usr/built-in.o
arch/x86/built-in.o         kernel/built-in.o
mm/built-in.o               fs/built-in.o
ipc/built-in.o              security/built-in.o
crypto/built-in.o           block/built-in.o
lib/lib.a                   arch/x86/lib/lib.a
lib/built-in.o              arch/x86/lib/built-in.o
drivers/built-in.o          sound/built-in.o
firmware/built-in.o         arch/x86/pci/built-in.o
arch/x86/power/built-in.o   arch/x86/video/built-in.o
net/built-in.o

下一个可以被执行的目标如下:

$(sort $(vmlinux-deps)): $(vmlinux-dirs) ;
$(vmlinux-dirs): prepare scripts
    $(Q)$(MAKE) $(build)=$@

就像我们看到的,vmlinux-dir 依赖于两部分:preparescripts。第一个 prepare 定义在内核的根 makefile 中,准备工作分成三个阶段:

prepare: prepare0
prepare0: archprepare FORCE
    $(Q)$(MAKE) $(build)=.
archprepare: archheaders archscripts prepare1 scripts_basic

prepare1: prepare2 $(version_h) include/generated/utsrelease.h \
                   include/config/auto.conf
    $(cmd_crmodverdir)
prepare2: prepare3 outputmakefile asm-generic

第一个 prepare0 展开到 archprepare ,后者又展开到 archheaderarchscripts,这两个变量定义在 x86_64 相关的 Makefile。让我们看看这个文件。x86_64 特定的 makefile 从变量定义开始,这些变量都是和特定架构的配置文件 (defconfig,等等)有关联。在定义了编译 16-bit 代码的编译选项之后,根据变量 BITS 的值,如果是 32, 汇编代码、链接器、以及其它很多东西(全部的定义都可以在arch/x86/Makefile找到)对应的参数就是 i386,而 64 就对应的是 x86_84

第一个目标是 makefile 生成的系统调用列表(syscall table)中的 archheaders

archheaders:
    $(Q)$(MAKE) $(build)=arch/x86/entry/syscalls all

第二个目标是 makefile 里的 archscripts

archscripts: scripts_basic
    $(Q)$(MAKE) $(build)=arch/x86/tools relocs

我们可以看到 archscripts 是依赖于根 Makefile里的scripts_basic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 scripts_basic 是按照 scripts/basic 的 makefile 执行 make 的:

scripts_basic:
    $(Q)$(MAKE) $(build)=scripts/basic

scripts/basic/Makefile 包含了编译两个主机程序 fixdepbin2 的目标:

hostprogs-y := fixdep
hostprogs-$(CONFIG_BUILD_BIN2C)     += bin2c
always      := $(hostprogs-y)

$(addprefix $(obj)/,$(filter-out fixdep,$(always))): $(obj)/fixdep

第一个工具是 fixdep:用来优化 gcc 生成的依赖列表,然后在重新编译源文件的时候告诉make。第二个工具是 bin2c,它依赖于内核配置选项 CONFIG_BUILD_BIN2C,并且它是一个用来将标准输入接口(LCTT 译注:即 stdin)收到的二进制流通过标准输出接口(即:stdout)转换成 C 头文件的非常小的 C 程序。你可能注意到这里有些奇怪的标志,如 hostprogs-y 等。这个标志用于所有的 kbuild 文件,更多的信息你可以从documentation 获得。在我们这里, hostprogs-y 告诉 kbuild 这里有个名为 fixed 的程序,这个程序会通过和 Makefile 相同目录的 fixdep.c 编译而来。

执行 make 之后,终端的第一个输出就是 kbuild 的结果:

$ make
  HOSTCC  scripts/basic/fixdep

当目标 script_basic 被执行,目标 archscripts 就会 make arch/x86/tools 下的 makefile 和目标 relocs:

$(Q)$(MAKE) $(build)=arch/x86/tools relocs

包含了重定位 的信息的代码 relocs_32.crelocs_64.c 将会被编译,这可以在make 的输出中看到:

  HOSTCC  arch/x86/tools/relocs_32.o
  HOSTCC  arch/x86/tools/relocs_64.o
  HOSTCC  arch/x86/tools/relocs_common.o
  HOSTLD  arch/x86/tools/relocs

在编译完 relocs.c 之后会检查 version.h:

$(version_h): $(srctree)/Makefile FORCE
    $(call filechk,version.h)
    $(Q)rm -f $(old_version_h)

我们可以在输出看到它:

CHK     include/config/kernel.release

以及在内核的根 Makefiel 使用 arch/x86/include/generated/asm 的目标 asm-generic 来构建 generic 汇编头文件。在目标 asm-generic 之后,archprepare 就完成了,所以目标 prepare0 会接着被执行,如我上面所写:

prepare0: archprepare FORCE
    $(Q)$(MAKE) $(build)=.

注意 build,它是定义在文件 scripts/Kbuild.include,内容是这样的:

build := -f $(srctree)/scripts/Makefile.build obj

或者在我们的例子中,它就是当前源码目录路径:.

$(Q)$(MAKE) -f $(srctree)/scripts/Makefile.build obj=.

脚本 scripts/Makefile.build 通过参数 obj 给定的目录找到 Kbuild 文件,然后引入 kbuild 文件:

include $(kbuild-file)

并根据这个构建目标。我们这里 . 包含了生成 kernel/bounds.sarch/x86/kernel/asm-offsets.sKbuild 文件。在此之后,目标 prepare 就完成了它的工作。 vmlinux-dirs 也依赖于第二个目标 scripts ,它会编译接下来的几个程序:filealiasmk_elfconfigmodpost 等等。之后,scripts/host-programs 就可以开始编译我们的目标 vmlinux-dirs 了。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 vmlinux-dirs 都包含了那些东西。在我们的例子中它包含了下列内核目录的路径:

init usr arch/x86 kernel mm fs ipc security crypto block
drivers sound firmware arch/x86/pci arch/x86/power
arch/x86/video net lib arch/x86/lib

我们可以在内核的根 Makefile 里找到 vmlinux-dirs 的定义:

vmlinux-dirs    := $(patsubst %/,%,$(filter %/, $(init-y) $(init-m) \
             $(core-y) $(core-m) $(drivers-y) $(drivers-m) \
             $(net-y) $(net-m) $(libs-y) $(libs-m)))

init-y      := init/
drivers-y   := drivers/ sound/ firmware/
net-y       := net/
libs-y      := lib/
...
...
...

这里我们借助函数 patsubstfilter去掉了每个目录路径里的符号 /,并且把结果放到 vmlinux-dirs 里。所以我们就有了 vmlinux-dirs 里的目录列表,以及下面的代码:

$(vmlinux-dirs): prepare scripts
    $(Q)$(MAKE) $(build)=$@

符号 $@ 在这里代表了 vmlinux-dirs,这就表明程序会递归遍历从 vmlinux-dirs 以及它内部的全部目录(依赖于配置),并且在对应的目录下执行 make 命令。我们可以在输出看到结果:

  CC      init/main.o
  CHK     include/generated/compile.h
  CC      init/version.o
  CC      init/do_mounts.o
  ...
  CC      arch/x86/crypto/glue_helper.o
  AS      arch/x86/crypto/aes-x86_64-asm_64.o
  CC      arch/x86/crypto/aes_glue.o
  ...
  AS      arch/x86/entry/entry_64.o
  AS      arch/x86/entry/thunk_64.o
  CC      arch/x86/entry/syscall_64.o

每个目录下的源代码将会被编译并且链接到 built-io.o 里:

$ find . -name built-in.o
./arch/x86/crypto/built-in.o
./arch/x86/crypto/sha-mb/built-in.o
./arch/x86/net/built-in.o
./init/built-in.o
./usr/built-in.o
...
...

好了,所有的 built-in.o 都构建完了,现在我们回到目标 vmlinux 上。你应该还记得,目标 vmlinux 是在内核的根makefile 里。在链接 vmlinux 之前,系统会构建 samples, Documentation 等等,但是如上文所述,我不会在本文描述这些。

vmlinux: scripts/link-vmlinux.sh $(vmlinux-deps) FORCE
    ...
    ...
    +$(call if_changed,link-vmlinux)

你可以看到,调用脚本 scripts/link-vmlinux.sh 的主要目的是把所有的 built-in.o 链接成一个静态可执行文件,和生成 System.map。 最后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输出:

  LINK    vmlinux
  LD      vmlinux.o
  MODPOST vmlinux.o
  GEN     .version
  CHK     include/generated/compile.h
  UPD     include/generated/compile.h
  CC      init/version.o
  LD      init/built-in.o
  KSYM    .tmp_kallsyms1.o
  KSYM    .tmp_kallsyms2.o
  LD      vmlinux
  SORTEX  vmlinux
  SYSMAP  System.map

vmlinuxSystem.map 生成在内核源码树根目录下。

$ ls vmlinux System.map 
System.map  vmlinux

这就是全部了,vmlinux 构建好了,下一步就是创建 bzImage.

制作bzImage

bzImage 就是压缩了的 linux 内核镜像。我们可以在构建了 vmlinux 之后通过执行 make bzImage 获得bzImage。同时我们可以仅仅执行 make 而不带任何参数也可以生成 bzImage ,因为它是在 arch/x86/kernel/Makefile 里预定义的、默认生成的镜像:

all: bzImage

让我们看看这个目标,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镜像是怎么构建的。我已经说过了 bzImage 是被定义在 arch/x86/kernel/Makefile,定义如下:

bzImage: vmlinux
    $(Q)$(MAKE) $(build)=$(boot) $(KBUILD_IMAGE)
    $(Q)mkdir -p $(objtree)/arch/$(UTS_MACHINE)/boot
    $(Q)ln -fsn ../../x86/boot/bzImage $(objtree)/arch/$(UTS_MACHINE)/boot/$@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为 boot 目录执行 make,在我们的例子里是这样的:

boot := arch/x86/boot

现在的主要目标是编译目录 arch/x86/bootarch/x86/boot/compressed 的代码,构建 setup.binvmlinux.bin,最后用这两个文件生成 bzImage。第一个目标是定义在 arch/x86/boot/Makefile$(obj)/setup.elf:

$(obj)/setup.elf: $(src)/setup.ld $(SETUP_OBJS) FORCE
    $(call if_changed,ld)

我们已经在目录 arch/x86/boot 有了链接脚本 setup.ld,和扩展到 boot 目录下全部源代码的变量 SETUP_OBJS 。我们可以看看第一个输出:

  AS      arch/x86/boot/bioscall.o
  CC      arch/x86/boot/cmdline.o
  AS      arch/x86/boot/copy.o
  HOSTCC  arch/x86/boot/mkcpustr
  CPUSTR  arch/x86/boot/cpustr.h
  CC      arch/x86/boot/cpu.o
  CC      arch/x86/boot/cpuflags.o
  CC      arch/x86/boot/cpucheck.o
  CC      arch/x86/boot/early_serial_console.o
  CC      arch/x86/boot/edd.o

下一个源码文件是 arch/x86/boot/header.S,但是我们不能现在就编译它,因为这个目标依赖于下面两个头文件:

$(obj)/header.o: $(obj)/voffset.h $(obj)/zoffset.h

第一个头文件 voffset.h 是使用 sed 脚本生成的,包含用 nm 工具从 vmlinux 获取的两个地址:

#define VO__end 0xffffffff82ab0000
#define VO__text 0xffffffff81000000

这两个地址是内核的起始和结束地址。第二个头文件 zoffset.harch/x86/boot/compressed/Makefile 可以看出是依赖于目标 vmlinux的:

$(obj)/zoffset.h: $(obj)/compressed/vmlinux FORCE
    $(call if_changed,zoffset)

目标 $(obj)/compressed/vmlinux 依赖于 vmlinux-objs-y —— 说明需要编译目录 arch/x86/boot/compressed 下的源代码,然后生成 vmlinux.binvmlinux.bin.bz2,和编译工具 mkpiggy。我们可以在下面的输出看出来:

  LDS     arch/x86/boot/compressed/vmlinux.lds
  AS      arch/x86/boot/compressed/head_64.o
  CC      arch/x86/boot/compressed/misc.o
  CC      arch/x86/boot/compressed/string.o
  CC      arch/x86/boot/compressed/cmdline.o
  OBJCOPY arch/x86/boot/compressed/vmlinux.bin
  BZIP2   arch/x86/boot/compressed/vmlinux.bin.bz2
  HOSTCC  arch/x86/boot/compressed/mkpiggy

vmlinux.bin 是去掉了调试信息和注释的 vmlinux 二进制文件,加上了占用了 u32 (LCTT 译注:即4-Byte)的长度信息的 vmlinux.bin.all 压缩后就是 vmlinux.bin.bz2。其中 vmlinux.bin.all 包含了 vmlinux.binvmlinux.relocs(LCTT 译注:vmlinux 的重定位信息),其中 vmlinux.relocsvmlinux 经过程序 relocs 处理之后的 vmlinux 镜像(见上文所述)。我们现在已经获取到了这些文件,汇编文件 piggy.S 将会被 mkpiggy 生成、然后编译:

  MKPIGGY arch/x86/boot/compressed/piggy.S
  AS      arch/x86/boot/compressed/piggy.o

这个汇编文件会包含经过计算得来的、压缩内核的偏移信息。处理完这个汇编文件,我们就可以看到 zoffset 生成了:

  ZOFFSET arch/x86/boot/zoffset.h

现在 zoffset.hvoffset.h 已经生成了,arch/x86/boot 里的源文件可以继续编译:

  AS      arch/x86/boot/header.o
  CC      arch/x86/boot/main.o
  CC      arch/x86/boot/mca.o
  CC      arch/x86/boot/memory.o
  CC      arch/x86/boot/pm.o
  AS      arch/x86/boot/pmjump.o
  CC      arch/x86/boot/printf.o
  CC      arch/x86/boot/regs.o
  CC      arch/x86/boot/string.o
  CC      arch/x86/boot/tty.o
  CC      arch/x86/boot/video.o
  CC      arch/x86/boot/video-mode.o
  CC      arch/x86/boot/video-vga.o
  CC      arch/x86/boot/video-vesa.o
  CC      arch/x86/boot/video-bios.o

所有的源代码会被编译,他们最终会被链接到 setup.elf

  LD      arch/x86/boot/setup.elf

或者:

ld -m elf_x86_64   -T arch/x86/boot/setup.ld arch/x86/boot/a20.o arch/x86/boot/bioscall.o arch/x86/boot/cmdline.o arch/x86/boot/copy.o arch/x86/boot/cpu.o arch/x86/boot/cpuflags.o arch/x86/boot/cpucheck.o arch/x86/boot/early_serial_console.o arch/x86/boot/edd.o arch/x86/boot/header.o arch/x86/boot/main.o arch/x86/boot/mca.o arch/x86/boot/memory.o arch/x86/boot/pm.o arch/x86/boot/pmjump.o arch/x86/boot/printf.o arch/x86/boot/regs.o arch/x86/boot/string.o arch/x86/boot/tty.o arch/x86/boot/video.o arch/x86/boot/video-mode.o arch/x86/boot/version.o arch/x86/boot/video-vga.o arch/x86/boot/video-vesa.o arch/x86/boot/video-bios.o -o arch/x86/boot/setup.elf

最后的两件事是创建包含目录 arch/x86/boot/* 下的编译过的代码的 setup.bin

objcopy  -O binary arch/x86/boot/setup.elf arch/x86/boot/setup.bin

以及从 vmlinux 生成 vmlinux.bin :

objcopy  -O binary -R .note -R .comment -S arch/x86/boot/compressed/vmlinux arch/x86/boot/vmlinux.bin

最最后,我们编译主机程序 arch/x86/boot/tools/build.c,它将会用来把 setup.binvmlinux.bin 打包成 bzImage:

arch/x86/boot/tools/build arch/x86/boot/setup.bin arch/x86/boot/vmlinux.bin arch/x86/boot/zoffset.h arch/x86/boot/bzImage

实际上 bzImage 就是把 setup.binvmlinux.bin 连接到一起。最终我们会看到输出结果,就和那些用源码编译过内核的同行的结果一样:

Setup is 16268 bytes (padded to 16384 bytes).
System is 4704 kB
CRC 94a88f9a
Kernel: arch/x86/boot/bzImage is ready  (#5)

全部结束。

结论

这就是本文的结尾部分。本文我们了解了编译内核的全部步骤:从执行 make 命令开始,到最后生成 bzImage。我知道,linux 内核的 makefile 和构建 linux 的过程第一眼看起来可能比较迷惑,但是这并不是很难。希望本文可以帮助你理解构建 linux 内核的整个流程。

链接


via: https://github.com/0xAX/linux-insides/blob/master/Misc/how_kernel_compiled.md

译者:oska874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Linux 4.2 内核涉及到史上最多的贡献者数量,内核开发者 Jonathan Corbet 如是说。

西雅图报道。Linux 内核持续增长:代码量在增加,代码贡献者数量也在增加。而随之而来的一些挑战需要处理一下。以上是 Jonathan Corbet 在今年的 LinuxCon 的内核年度报告上提出的主要观点。以下是他的主要演讲内容:

Linux 4.2 内核已经于上月底释出。Corbet 强调有 1569 名开发者为这个版本贡献了代码,其中 277 名是第一次提交代码。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的加入,内核更新非常快,Corbet 估计现在大概 63 天就能产生一个新的内核里程碑。

Linux 4.2 涉及多方面的更新。其中一个就是引进了 OverLayFS,这是一种只读型文件系统,它可以实现在一个容器之上再放一个容器。

网络系统对小包传输性能也有了提升,这对于高频金融交易而言非常重要。提升的方面主要集中在减小处理数据包的时间的能耗。

依然有新的驱动中加入内核。在每个内核发布周期,平均会有 60 到 80 个新增或升级驱动中加入。

另一个主要更新是实时内核补丁,这个特性在 4.0 版首次引进,好处是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打上内核补丁而不需要重启系统。当补丁所需要的元素都已准备就绪,打补丁的过程会在后台持续而稳定地进行。

Linux 安全, IoT 和其他关注点

过去一年中,安全问题在开源社区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这都归因于那些引发高度关注的事件,比如 Heartbleed 和 Shellshock。

“我毫不怀疑 Linux 代码对这些方面的忽视会产生一些令人不悦的问题”,Corbet 原话。

他强调说过去 10 年间有超过 3 百万行代码不再被开发者修改,而产生 Shellshock 漏洞的代码的年龄已经是 20 岁了,近年来更是无人问津。

另一个关注点是 2038 问题,Linux 界的“千年虫”,如果不解决,2000 年出现过的问题还会重现。2038 问题说的是在 2038 年一些 Linux 和 Unix 机器会死机(LCTT译注:32 位系统记录的时间,在2038年1月19日星期二晚上03:14:07之后的下一秒,会变成负数)。Corbet 说现在离 2038 年还有 23 年时间,现在部署的系统都会考虑 2038 问题。

Linux 已经启动一些初步的方案来修复 2038 问题了,但做的还远远不够。“现在就要修复这个问题,而不是等 20 年后把这个头疼的问题留给下一代解决,我们却享受着退休的美好时光”。

物联网(IoT)也是 Linux 关注的领域,Linux 是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占有者,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Corget 认为日渐臃肿的内核对于未来的物联网设备来说肯定过于庞大。

现在有一个项目就是做内核最小化的,获取足够的支持对于这个项目来说非常重要。

“除了 Linux 之外,也有其他项目可以做物联网,但那些项目不会像 Linux 一样开放”,Corbet 说,“我们不能指望 Linux 在物联网领域一直保持优势,我们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做到这点,我们需要注意不能让内核变得越来越臃肿。”


via: http://www.eweek.com/enterprise-apps/a-look-at-whats-next-for-the-linux-kernel.html

作者:Sean Michael Kerner 译者:bazz2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