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命令行 下的文章

我不确定有多少 Web 开发者能完全避免使用命令行。就我来说,我从 1997 年上大学就开始使用命令行了,那时的 l33t-hacker 让我着迷,同时我也觉得它很难掌握。

过去这些年我的命令行本领在逐步加强,我经常会去搜寻工作中能用的更好的命令行工具。下面就是我现在使用的用于增强原有命令行工具的列表。

怎么忽略我所做的命令行增强

通常情况下我会用别名将新的增强的命令行工具覆盖原来的命令(如 catping)。

如果我需要运行原来的命令的话(有时我确实需要这么做),我会像下面这样来运行未加修改的原始命令。(我用的是 Mac,你的用法可能不一样)

$ \cat # 忽略叫 "cat" 的别名 - 具体解释: https://stackoverflow.com/a/16506263/22617
$ command cat # 忽略函数和别名

bat > cat

cat 用于打印文件的内容,如果你平时用命令行很多的话,例如语法高亮之类的功能会非常有用。我首先发现了 ccat 这个有语法高亮功能的工具,然后我发现了 bat,它的功能有语法高亮、分页、行号和 git 集成。

bat 命令也能让我在(多于一屏的)输出里使用 / 搜索(和用 less 搜索功能一样)。

 title=

我将别名 cat 指到了 bat 命令:

alias cat='bat'

prettyping > ping

ping 非常有用,当我碰到“糟了,是不是 X 挂了?/我的网不通了?”这种情况下我最先想到的工具就是它了。但是 prettyping(“prettyping” 可不是指“pre typing”)在 ping 的基础上加了友好的输出,这可让我感觉命令行友好了很多呢。

 title=

我也将 ping 用别名链接到了 prettyping 命令:

alias ping='prettyping --nolegend'

fzf > ctrl+r

在终端里,使用 ctrl+r 将允许你在命令历史里反向搜索使用过的命令,这是个挺好的小技巧,尽管它有点麻烦。

fzf 这个工具相比于 ctrl+r 有了巨大的进步。它能针对命令行历史进行模糊查询,并且提供了对可能的合格结果进行全面交互式预览。

除了搜索命令历史,fzf 还能预览和打开文件,我在下面的视频里展示了这些功能。

为了这个预览的效果,我创建了一个叫 preview 的别名,它将 fzf 和前文提到的 bat 组合起来完成预览功能,还给上面绑定了一个定制的热键 ctrl+o 来打开 VS Code:

alias preview="fzf --preview 'bat --color \"always\" {}'"
# 支持在 VS Code 里用 ctrl+o 来打开选择的文件
export FZF_DEFAULT_OPTS="--bind='ctrl-o:execute(code {})+abort'"

htop > top

top 是当我想快速诊断为什么机器上的 CPU 跑的那么累或者风扇为什么突然呼呼大做的时候首先会想到的工具。我在生产环境也会使用这个工具。讨厌的是 Mac 上的 top 和 Linux 上的 top 有着极大的不同(恕我直言,应该是差的多)。

不过,htop 是对 Linux 上的 top 和 Mac 上蹩脚的 top 的极大改进。它增加了包括颜色输出,键盘热键绑定以及不同的视图输出,这对理解进程之间的父子关系有极大帮助。

一些很容易上手的热键:

  • P —— 按 CPU 使用率排序
  • M —— 按内存使用排序
  • F4 —— 用字符串过滤进程(例如只看包括 node 的进程)
  • space —— 锚定一个单独进程,这样我能观察它是否有尖峰状态

 title=

在 Mac Sierra 上 htop 有个奇怪的 bug,不过这个 bug 可以通过以 root 运行来绕过(我实在记不清这个 bug 是什么,但是这个别名能搞定它,有点讨厌的是我得每次都输入 root 密码。):

alias top="sudo htop" # 给 top 加上别名并且绕过 Sierra 上的 bug

diff-so-fancy > diff

我非常确定我是几年前从 Paul Irish 那儿学来的这个技巧,尽管我很少直接使用 diff,但我的 git 命令行会一直使用 diffdiff-so-fancy 给了我代码语法颜色和更改字符高亮的功能。

 title=

在我的 ~/.gitconfig 文件里我用了下面的选项来打开 git diffgit showdiff-so-fancy 功能。

[pager]
    diff = diff-so-fancy | less --tabs=1,5 -RFX
    show = diff-so-fancy | less --tabs=1,5 -RFX

fd > find

尽管我使用 Mac,但我绝不是 Spotlight 的粉丝,我觉得它的性能很差,关键字也难记,加上更新它自己的数据库时会拖慢 CPU,简直一无是处。我经常使用 Alfred,但是它的搜索功能也不是很好。

我倾向于在命令行中搜索文件,但是 find 的难用在于很难去记住那些合适的表达式来描述我想要的文件。(而且 Mac 上的 find 命令和非 Mac 的 find 命令还有些许不同,这更加深了我的失望。)

fd 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它的作者和 bat 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它非常快而且对于我经常要搜索的命令非常好记。

几个上手的例子:

$ fd cli # 所有包含 "cli" 的文件名
$ fd -e md # 所有以 .md 作为扩展名的文件
$ fd cli -x wc -w # 搜索 "cli" 并且在每个搜索结果上运行 `wc -w`

 title=

ncdu > du

对我来说,知道当前磁盘空间被什么占用了非常重要。我用过 Mac 上的 DaisyDisk,但是我觉得那个程序产生结果有点慢。

du -sh 命令是我经常会运行的命令(-sh 是指结果以“汇总”和“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我经常会想要深入挖掘那些占用了大量磁盘空间的目录,看看到底是什么在占用空间。

ncdu 是一个非常棒的替代品。它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界面并且允许快速的扫描那些占用了大量磁盘空间的目录和文件,它又快又准。(尽管不管在哪个工具的情况下,扫描我的 home 目录都要很长时间,它有 550G)

一旦当我找到一个目录我想要“处理”一下(如删除,移动或压缩文件),我会使用 cmd + 点击 iTerm2 顶部的目录名字的方法在 Finder 中打开它。

 title=

还有另外一个叫 nnn 的替代选择,它提供了一个更漂亮的界面,它也提供文件尺寸和使用情况,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全功能的文件管理器。

我的 du 是如下的别名:

alias du="ncdu --color dark -rr -x --exclude .git --exclude node_modules"

选项说明:

  • --color dark 使用颜色方案
  • -rr 只读模式(防止误删和运行新的 shell 程序)
  • --exclude 忽略不想操作的目录
  • 安装指引

tldr > man

几乎所有的命令行工具都有一个相伴的手册,它可以被 man <命令名> 来调出,但是在 man 的输出里找到东西可有点让人困惑,而且在一个包含了所有的技术细节的输出里找东西也挺可怕的。

这就是 TL;DR 项目(LCTT 译注:英文里“文档太长,没空去读”的缩写)创建的初衷。这是一个由社区驱动的文档系统,而且可以用在命令行上。就我现在使用的经验,我还没碰到过一个命令没有它相应的文档,你也可以做贡献

 title=

一个小技巧,我将 tldr 的别名链接到 help(这样输入会快一点……)

alias help='tldr'

ack || ag > grep

grep 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力的命令行工具,但是这些年来它已经被一些工具超越了,其中两个叫 ackag

我个人对 ackag 都尝试过,而且没有非常明显的个人偏好,(也就是说它们都很棒,并且很相似)。我倾向于默认只使用 ack,因为这三个字符就在指尖,很好打。并且 ack 有大量的 ack --bar 参数可以使用!(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一点。)

ackag 默认都使用正则表达式来搜索,这非常契合我的工作,我能使用类似于 --js--html 这种标识指定文件类型搜索。(尽管 agack 在文件类型过滤器里包括了更多的文件类型。)

两个工具都支持常见的 grep 选项,如 -B-A 用于在搜索的上下文里指代“之前”和“之后”。

 title=

因为 ack 不支持 markdown(而我又恰好写了很多 markdown),我在我的 ~/.ackrc 文件里加了以下定制语句:

--type-set=md=.md,.mkd,.markdown
--pager=less -FRX

jq > grep 及其它

我是 jq 的忠实粉丝之一。当然一开始我也在它的语法里苦苦挣扎,好在我对查询语言还算有些使用心得,现在我对 jq 可以说是每天都要用。(不过从前我要么使用 grep 或者使用一个叫 json 的工具,相比而言后者的功能就非常基础了。)

我甚至开始撰写一个 jq 的教程系列(有 2500 字并且还在增加),我还发布了一个网页工具和一个 Mac 上的应用(这个还没有发布。)

jq 允许我传入一个 JSON 并且能非常简单的将其转变为一个使用 JSON 格式的结果,这正是我想要的。下面这个例子允许我用一个命令更新我的所有 node 依赖。(为了阅读方便,我将其分成为多行。)

$ npm i $(echo $(\
    npm outdated --json | \
    jq -r 'to_entries | .[] | "\(.key)@\(.value.latest)"' \
))

上面的命令将使用 npm 的 JSON 输出格式来列出所有过期的 node 依赖,然后将下面的源 JSON 转换为:

{
    "node-jq": {
        "current": "0.7.0",
        "wanted": "0.7.0",
        "latest": "1.2.0",
        "location": "node_modules/node-jq"
    },
        "uuid": {
        "current": "3.1.0",
        "wanted": "3.2.1",
        "latest": "3.2.1",
        "location": "node_modules/uuid"
    }
}

转换结果为: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上面的结果会被作为 npm install 的输入,你瞧,我的升级就这样全部搞定了。(当然,这里有点小题大做了。)

很荣幸提及一些其它的工具

我也在开始尝试一些别的工具,但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它们。(除了 ponysay,当我打开一个新的终端会话时,它就会出现。)

你有什么好点子吗?

上面是我的命令行清单。你的呢?你有没有试着去增强一些你每天都会用到的命令呢?请告诉我,我非常乐意知道。


via: https://remysharp.com/2018/08/23/cli-improved

作者:Remy Sharp 选题:lujun9972 译者:DavidChenLiang 校对:pityonline, 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想要在 Linux 命令行工作中提高效率,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巧妙的 Linux 命令行技巧能让你节省时间、避免出错,还能让你记住和复用各种复杂的命令,专注在需要做的事情本身,而不是你要怎么做。以下介绍一些好用的命令行技巧。

命令编辑

如果要对一个已输入的命令进行修改,可以使用 ^actrl + a)或 ^ectrl + e)将光标快速移动到命令的开头或命令的末尾。

还可以使用 ^ 字符实现对上一个命令的文本替换并重新执行命令,例如 ^before^after^ 相当于把上一个命令中的 before 替换为 after 然后重新执行一次。

$ eho hello world  <== 错误的命令

Command 'eho' not found, did you mean:

 command 'echo' from deb coreutils
 command 'who' from deb coreutils

Try: sudo apt install <deb name>

$ ^e^ec^        <== 替换
echo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使用远程机器的名称登录到机器上

如果使用命令行登录其它机器上,可以考虑添加别名。在别名中,可以填入需要登录的用户名(与本地系统上的用户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以及远程机器的登录信息。例如使用 server_name ='ssh -v -l username IP-address' 这样的别名命令:

$ alias butterfly=”ssh -v -l jdoe 192.168.0.11”

也可以通过在 /etc/hosts 文件中添加记录或者在 DNS 服务器中加入解析记录来把 IP 地址替换成易记的机器名称。

执行 alias 命令可以列出机器上已有的别名。

$ alias
alias butterfly='ssh -v -l jdoe 192.168.0.11'
alias c='clear'
alias egrep='egrep --color=auto'
alias fgrep='fgrep --color=auto'
alias grep='grep --color=auto'
alias l='ls -CF'
alias la='ls -A'
alias list_repos='grep ^[^#]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d/*'
alias ll='ls -alF'
alias ls='ls --color=auto'
alias show_dimensions='xdpyinfo | grep '\''dimensions:'\'''

只要将新的别名添加到 ~/.bashrc 或类似的文件中,就可以让别名在每次登录后都能立即生效。

冻结、解冻终端界面

^sctrl + s)将通过执行流量控制命令 XOFF 来停止终端输出内容,这会对 PuTTY 会话和桌面终端窗口产生影响。如果误输入了这个命令,可以使用 ^qctrl + q)让终端重新响应。所以只需要记住 ^q 这个组合键就可以了,毕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复用命令

Linux 提供了很多让用户复用命令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历史缓冲区收集执行过的命令。复用命令的最简单方法是输入 ! 然后接最近使用过的命令的开头字母;当然也可以按键盘上的向上箭头,直到看到要复用的命令,然后按回车键。还可以先使用 history 显示命令历史,然后输入 ! 后面再接命令历史记录中需要复用的命令旁边的数字。

!! <== 复用上一条命令
!ec <== 复用上一条以 “ec” 开头的命令
!76 <== 复用命令历史中的 76 号命令

查看日志文件并动态显示更新内容

使用形如 tail -f /var/log/syslog 的命令可以查看指定的日志文件,并动态显示文件中增加的内容,需要监控向日志文件中追加内容的的事件时相当有用。这个命令会输出文件内容的末尾部分,并逐渐显示新增的内容。

$ tail -f /var/log/auth.log
Sep 17 09:41:01 fly CRON[8071]: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smmsp
Sep 17 09:45:01 fly CRON[8115]: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45:01 fly CRON[8115]: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47:00 fly sshd[8124]: Accepted password for shs from 192.168.0.22 port 47792
Sep 17 09:47:00 fly sshd[8124]: pam_unix(sshd: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shs by
Sep 17 09:47:00 fly systemd-logind[776]: New session 215 of user shs.
Sep 17 09:55:01 fly CRON[8208]: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opened for user root
Sep 17 09:55:01 fly CRON[8208]: pam_unix(cron:session): session closed for user root
        <== 等待显示追加的内容

寻求帮助

对于大多数 Linux 命令,都可以通过在输入命令后加上选项 --help 来获得这个命令的作用、用法以及它的一些相关信息。除了 man 命令之外, --help 选项可以让你在不使用所有扩展选项的情况下获取到所需要的内容。

$ mkdir --help
Usage: mkdir [OPTION]... DIRECTORY...
Create the DIRECTORY(ies), if they do not already exist.

Mandatory arguments to long options are mandatory for short options too.
 -m, --mode=MODE set file mode (as in chmod), not a=rwx - umask
 -p, --parents no error if existing, make parent directories as needed
 -v, --verbose print a message for each created directory
 -Z set SELinux security context of each created directory
 to the default type
 --context[=CTX] like -Z, or if CTX is specified then set the SELinux
 or SMACK security context to CTX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GNU coreutils online help: <http://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
Full documentation at: <http://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mkdir>
or available locally via: info '(coreutils) mkdir invocation'

谨慎删除文件

如果要谨慎使用 rm 命令,可以为它设置一个别名,在删除文件之前需要进行确认才能删除。有些系统管理员会默认使用这个别名,对于这种情况,你可能需要看看下一个技巧。

$ rm -i    <== 请求确认

关闭别名

你可以使用 unalias 命令以交互方式禁用别名。它不会更改别名的配置,而仅仅是暂时禁用,直到下次登录或重新设置了这一个别名才会重新生效。

$ unalias rm

如果已经将 rm -i 默认设置为 rm 的别名,但你希望在删除文件之前不必进行确认,则可以将 unalias 命令放在一个启动文件(例如 ~/.bashrc)中。

使用 sudo

如果你经常在只有 root 用户才能执行的命令前忘记使用 sudo,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一是利用命令历史记录,可以使用 sudo !!(使用 !! 来运行最近的命令,并在前面添加 sudo)来重复执行,二是设置一些附加了所需 sudo 的命令别名。

$ alias update=’sudo apt update’

更复杂的技巧

有时命令行技巧并不仅仅是一个别名。毕竟,别名能帮你做的只有替换命令以及增加一些命令参数,节省了输入的时间。但如果需要比别名更复杂功能,可以通过编写脚本、向 .bashrc 或其他启动文件添加函数来实现。例如,下面这个函数会在创建一个目录后进入到这个目录下。在设置完毕后,执行 source .bashrc,就可以使用 md temp 这样的命令来创建目录立即进入这个目录下。

md () { mkdir -p "$@" && cd "$1"; }

总结

使用 Linux 命令行是在 Linux 系统上工作最有效也最有趣的方法,但配合命令行技巧和巧妙的别名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体验。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305811/linux/linux-tricks-that-even-you-can-love.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 选题:lujun9972 译者:HankChow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zsh 提供了数之不尽的功能和特性,这里有五个可以让你在命令行效率暴增的方法。

Z shell(zsh)是 Linux 和类 Unix 系统中的一个命令解析器)。 它跟 sh (Bourne shell) 家族的其它解析器(如 bash 和 ksh)有着相似的特点,但它还提供了大量的高级特性以及强大的命令行编辑功能,如增强版 Tab 补全。

在这里不可能涉及到 zsh 的所有功能,描述它的特性需要好几百页。在本文中,我会列出 5 个技巧,让你通过在命令行使用 zsh 来提高你的生产力。

1、主题和插件

多年来,开源社区已经为 zsh 开发了数不清的主题和插件。主题是一个预定义提示符的配置,而插件则是一组常用的别名命令和函数,可以让你更方便的使用一种特定的命令或者编程语言。

如果你现在想开始用 zsh 的主题和插件,那么使用一种 zsh 的配置框架是你最快的入门方式。在众多的配置框架中,最受欢迎的则是 Oh My Zsh。在默认配置中,它就已经为 zsh 启用了一些合理的配置,同时它也自带上百个主题和插件。

主题会在你的命令行提示符之前添加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你 Git 仓库的状态,或者是当前使用的 Python 虚拟环境,所以它会让你的工作更高效。只需要看到这些信息,你就不用再敲命令去重新获取它们,而且这些提示也相当酷炫。下图就是我选用的主题 Powerlevel9k

 title=

zsh 主题 Powerlevel9k

除了主题,Oh my Zsh 还自带了大量常用的 zsh 插件。比如,通过启用 Git 插件,你可以用一组简便的命令别名操作 Git, 比如

$ alias | grep -i git | sort -R | head -10
g=git
ga='git add'
gapa='git add --patch'
gap='git apply'
gdt='git diff-tree --no-commit-id --name-only -r'
gau='git add --update'
gstp='git stash pop'
gbda='git branch --no-color --merged | command grep -vE "^(\*|\s*(master|develop|dev)\s*$)" | command xargs -n 1 git branch -d'
gcs='git commit -S'
glg='git log --stat'

zsh 还有许多插件可以用于许多编程语言、打包系统和一些平时在命令行中常用的工具。以下是我 Ferdora 工作站中用到的插件表:

git golang fedora docker oc sudo vi-mode virtualenvwrapper

2、智能的命令别名

命令别名在 zsh 中十分有用。为你常用的命令定义别名可以节省你的打字时间。Oh My Zsh 默认配置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别名,包括目录导航命令别名,为常用的命令添加额外的选项,比如:

ls='ls --color=tty'
grep='grep  --color=auto --exclude-dir={.bzr,CVS,.git,.hg,.svn}'

除了命令别名以外, zsh 还自带两种额外常用的别名类型:后缀别名和全局别名。

后缀别名可以让你基于文件后缀,在命令行中利用指定程序打开这个文件。比如,要用 vim 打开 YAML 文件,可以定义以下命令行别名:

alias -s {yml,yaml}=vim

现在,如果你在命令行中输入任何后缀名为 ymlyaml 文件, zsh 都会用 vim 打开这个文件。

$ playbook.yml
# Opens file playbook.yml using vim

全局别名可以让你创建一个可在命令行的任何地方展开的别名,而不仅仅是在命令开始的时候。这个在你想替换常用文件名或者管道命令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有用了。比如:

alias -g G='| grep -i'

要使用这个别名,只要你在想用管道命令的时候输入 G 就好了:

$ ls -l G do
drwxr-xr-x.  5 rgerardi rgerardi 4096 Aug  7 14:08 Documents
drwxr-xr-x.  6 rgerardi rgerardi 4096 Aug 24 14:51 Downloads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 zsh 是如何导航文件系统的。

3、便捷的目录导航

当你使用命令行的时候,在不同的目录之间切换访问是最常见的工作了。 zsh 提供了一些十分有用的目录导航功能来简化这个操作。这些功能已经集成到 Oh My Zsh 中了, 而你可以用以下命令来启用它

setopt  autocd autopushd \ pushdignoredups

使用了上面的配置后,你就不用输入 cd 来切换目录了,只需要输入目录名称,zsh 就会自动切换到这个目录中:

$ pwd
/home/rgerardi
$ /tmp
$ pwd
/tmp

如果想要回退,只要输入 -:

zsh 会记录你访问过的目录,这样下次你就可以快速切换到这些目录中。如果想要看这个目录列表,只要输入 dirs -v

$ dirs -v
0       ~
1       /var/log
2       /var/opt
3       /usr/bin
4       /usr/local
5       /usr/lib
6       /tmp
7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8       ~/Projects
9       ~/Projects/ansible
10      ~/Documents

如果想要切换到这个列表中的其中一个目录,只需输入 ~## 代表目录在列表中的序号)就可以了。比如

$ pwd
/home/rgerardi
$ ~4
$ pwd
/usr/local

你甚至可以用别名组合这些命令,这样切换起来就变得更简单:

d='dirs -v | head -10'
1='cd -'
2='cd -2'
3='cd -3'
4='cd -4'
5='cd -5'
6='cd -6'
7='cd -7'
8='cd -8'
9='cd -9'

现在你可以通过输入 d 来查看这个目录列表的前10个,然后用目录的序号来进行切换:

$ d
0       /usr/local
1       ~
2       /var/log
3       /var/opt
4       /usr/bin
5       /usr/lib
6       /tmp
7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8       ~/Projects
9       ~/Projects/ansible
$ pwd
/usr/local
$ 6
/tmp
$ pwd
/tmp

最后,你可以在 zsh 中利用 Tab 来自动补全目录名称。你可以先输入目录的首字母,然后按 TAB 键来补全它们:

$ pwd
/home/rgerardi
$ p/o/z (TAB)
$ Projects/Opensource.com/zsh-5tips/

以上仅仅是 zsh 强大的 Tab 补全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接来下我们来探索它更多的功能。

4、先进的 Tab 补全

zsh 强大的补全系统是它的卖点之一。为了简便起见,我称它为 Tab 补全,然而在系统底层,它起到了几个作用。这里通常包括展开以及命令补全,我会在这里用讨论它们。如果想了解更多,详见 用户手册

在 Oh My Zsh 中,命令补全是默认启用的。要启用它,你只要在 .zshrc 文件中添加以下命令:

autoload -U compinit
compinit

zsh 的补全系统非常智能。它会尝试唯一提示可用在当前上下文环境中的项目 —— 比如,你输入了 cdTAB,zsh 只会为你提示目录名,因为它知道其它的项目放在 cd 后面没用。

反之,如果你使用与用户相关的命令便会提示用户名,而 ssh 或者 ping 这类则会提示主机名。

zsh 拥有一个巨大而又完整的库,因此它能识别许多不同的命令。比如,如果你使用 tar 命令, 你可以按 TAB 键,它会为你展示一个可以用于解压的文件列表:

$ tar -xzvf test1.tar.gz test1/file1 (TAB)
file1 file2

如果使用 git 的话,这里有个更高级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当你按 TAB 键, zsh 会自动补全当前库可以操作的文件:

$ ls
original  plan.txt  zsh-5tips.md  zsh_theme_small.png
$ git status
On branch master
Your branch is up to date with 'origin/master'.

Changes not staged for commit:
  (use "git add <file>..." to update what will be committed)
  (use "git checkout -- <file>..." to discard changes in working directory)

        modified:   zsh-5tips.md

no changes added to commit (use "git add" and/or "git commit -a")
$ git add (TAB)
$ git add zsh-5tips.md

zsh 还能识别命令行选项,同时它只会提示与选中子命令相关的命令列表:

$ git commit - (TAB)
--all                  -a       -- stage all modified and deleted paths
--allow-empty                   -- allow recording an empty commit
--allow-empty-message           -- allow recording a commit with an empty message
--amend                         -- amend the tip of the current branch
--author                        -- override the author name used in the commit
--branch                        -- show branch information
--cleanup                       -- specify how the commit message should be cleaned up
--date                          -- override the author date used in the commit
--dry-run                       -- only show the list of paths that are to be committed or not, and any untracked
--edit                 -e       -- edit the commit message before committing
--file                 -F       -- read commit message from given file
--gpg-sign             -S       -- GPG-sign the commit
--include              -i       -- update the given files and commit the whole index
--interactive                   -- interactively update paths in the index file
--message              -m       -- use the given message as the commit message
... TRUNCATED ...

在按 TAB 键之后,你可以使用方向键来选择你想用的命令。现在你就不用记住所有的 git 命令项了。

zsh 还有很多有用的功能。当你用它的时候,你就知道哪些对你才是最有用的。

5、命令行编辑与历史记录

zsh 的命令行编辑功能也十分有用。默认条件下,它是模拟 emacs 编辑器的。如果你是跟我一样更喜欢用 vi/vim,你可以用以下命令启用 vi 的键绑定。

$ bindkey -v

如果你使用 Oh My Zsh,vi-mode 插件可以启用额外的绑定,同时会在你的命令提示符上增加 vi 的模式提示 —— 这个非常有用。

当启用 vi 的绑定后,你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 vi 命令进行编辑。比如,输入 ESC+/ 来查找命令行记录。在查找的时候,输入 n 来找下一个匹配行,输入 N 来找上一个。输入 ESC 后,常用的 vi 命令都可以使用,如输入 0 跳转到行首,输入 $ 跳转到行尾,输入 i 来插入文本,输入 a 来追加文本等等,即使是跟随的命令也同样有效,比如输入 cw 来修改单词。

除了命令行编辑,如果你想修改或重新执行之前使用过的命令,zsh 还提供几个常用的命令行历史功能。比如,你打错了一个命令,输入 fc,你可以在你偏好的编辑器中修复最后一条命令。使用哪个编辑是参照 $EDITOR 变量的,而默认是使用 vi。

另外一个有用的命令是 r, 它会重新执行上一条命令;而 r <WORD> 则会执行上一条包含 WORD 的命令。

最后,输入两个感叹号(!!),可以在命令行中回溯最后一条命令。这个十分有用,比如,当你忘记使用 sudo 去执行需要权限的命令时:

$ less /var/log/dnf.log
/var/log/dnf.log: Permission denied
$ sudo !!
$ sudo less /var/log/dnf.log

这个功能让查找并且重新执行之前命令的操作更加方便。

下一步呢?

这里仅仅介绍了几个可以让你提高生产率的 zsh 特性;其实还有更多功能有待你的发掘;想知道更多的信息,你可以访问以下的资源:

你有使用 zsh 提高生产力的技巧可以分享吗?我很乐意在下方评论中看到它们。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9/tips-productivity-zsh

作者:Ricardo Gerardi 选题:lujun9972 译者:tnuoccalanosrep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许多 Linux 命令现在都有使其输出更易于理解的选项。让我们了解一些可以让我们心爱的操作系统更友好的东西。

不是每个人都以二进制方式思考,他们不想在大脑中给大数字插入逗号来了解文件的大小。因此,Linux 命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发展,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向用户显示信息,这一点也不奇怪。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看一看各种命令所提供的一些选项,它们使得数据变得更容易理解。

为什么默认显示不更友好一些?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默认不显示得更人性化,毕竟,我们人类才是计算机的默认用户啊。你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不竭尽全力输出对每个人都有意义的命令的响应?”主要的答案是:改变命令的默认输出可能会干扰许多其它进程,这些进程是在期望默认响应之上构建的。其它的工具,以及过去几十年开发的脚本,如果突然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格式输出,而不是它们过去所期望的那样,可能会被一种非常丑陋的方式破坏。

说真的,也许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更愿意看文件大小中的所有数字,即 1338277310 而不是 1.3G。在任何情况下,切换默认习惯都可能造成破坏,但是为更加人性化的响应提供一些简单的选项只需要让我们学习一些命令选项而已。

可以显示人性化数据的命令

有哪些简单的选项可以使 Unix 命令的输出更容易解析呢?让我们来看一些命令。

top

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命令,但是在 top 命令中,你可以通过输入 E(大写字母 E)来更改显示全部内存使用的方式。连续按下将数字显示从 KiB 到 MiB,再到 GiB,接着是 TiB、PiB、EiB,最后回到 KiB。

认识这些单位吧?这里有一组定义:

2`10 = 1,024 = 1 KiB (kibibyte)
2`20 = 1,048,576 = 1 MiB (mebibyte)
2`30 = 1,073,741,824 = 1 GiB (gibibyte)
2`40 = 1,099,511,627,776 = 1 TiB (tebibyte)
2`50 = 1,125,899,906,842,624 = PiB (pebibyte)
2`60 = 1,152,921,504,606,846,976 = EiB (exbibyte)
2`70 = 1,180,591,620,717,411,303,424 = 1 ZiB (zebibyte)
2`80 = 1,208,925,819,614,629,174,706,176 = 1 YiB (yobibyte)

这些单位与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千兆字节(GB)密切相关。虽然它们很接近,但是它们之间仍有很大的区别:一组是基于 10 的幂,另一组是基于 2 的幂。例如,比较千字节和千兆字节,我们可以看看它们不同点:

KB = 1000 = 10`3
KiB = 1024 = 2`10

以下是 top 命令输出示例,使用 KiB 为单位默认显示:

top - 10:49:06 up 5 days, 35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5, 0.04, 0.01
Tasks: 158 total,   1 running, 11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2 sy,  0.0 ni, 99.8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  6102680 total,  4634980 free,   392244 used,  1075456 buff/cache
KiB Swap:  2097148 total,  2097148 free,        0 used.  5407432 avail Mem

在按下 E 之后,单位变成了 MiB:

top - 10:49:31 up 5 days, 36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3, 0.04, 0.01
Tasks: 158 total,   2 running, 11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6 sy,  0.0 ni, 99.4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MiB Mem : 5959.648 total, 4526.348 free,  383.055 used, 1050.246 buff/cache
MiB Swap: 2047.996 total, 2047.996 free,    0.000 used. 5280.684 avail Mem

再次按下 E,单位变为 GiB:

top - 10:49:49 up 5 days, 36 min,  1 user,  load average: 0.02, 0.03, 0.01
Tasks: 158 total,   1 running, 11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0 sy,  0.0 ni,100.0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GiB Mem :    5.820 total,    4.420 free,    0.374 used,    1.026 buff/cache
GiB Swap:    2.000 total,    2.000 free,    0.000 used.    5.157 avail Mem

你还可以通过按字母 e 来更改为显示每个进程使用内存的数字单位。它将从默认的 KiB 到 MiB,再到 GiB、TiB,接着到 PiB(估计你能看到小数点后的很多 0),然后返回 KiB。下面是按了一下 e 之后的 top 输出:

top - 08:45:28 up 4 days, 22:32,  1 user,  load average: 0.02, 0.03, 0.00
Tasks: 167 total,   1 running, 11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2 us,  0.0 sy,  0.0 ni, 99.8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KiB Mem :  6102680 total,  4641836 free,   393348 used,  1067496 buff/cache
KiB Swap:  2097148 total,  2097148 free,        0 used.  5406396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784 root      20   0  543.2m  26.8m  16.1m S   0.9  0.5   0:22.20 snapd
  733 root      20   0  107.8m   2.0m   1.8m S   0.4  0.0   0:18.49 irqbalance
22574 shs       20   0  107.5m   5.5m   4.6m S   0.4  0.1   0:00.09 sshd
    1 root      20   0  156.4m   9.3m   6.7m S   0.0  0.2   0:05.59 systemd

du

du 命令显示磁盘空间文件或目录使用了多少,如果使用 -h 选项,则将输出大小调整为最合适的单位。默认情况下,它以千字节(KB)为单位。

$ du camper*
360     camper_10.jpg
5684    camper.jpg
240     camper_small.jpg
$ du -h camper*
360K    camper_10.jpg
5.6M    camper.jpg
240K    camper_small.jpg

df

df 命令也提供了一个 -h 选项。请注意在下面的示例中是如何以千兆字节(GB)和兆字节(MB)输出的:

$ df -h | grep -v loop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udev            2.9G     0  2.9G   0% /dev
tmpfs           596M  1.7M  595M   1% /run
/dev/sda1       110G  9.0G   95G   9% /
tmpfs           3.0G     0  3.0G   0% /dev/shm
tmpfs           5.0M  4.0K  5.0M   1% /run/lock
tmpfs           3.0G     0  3.0G   0% /sys/fs/cgroup
tmpfs           596M   16K  596M   1% /run/user/121
/dev/sdb2       457G   73M  434G   1% /apps
tmpfs           596M     0  596M   0% /run/user/1000

下面的命令使用了 -h 选项,同时使用 -T 选项来显示我们正在查看的文件系统的类型。

$ df -hT /mnt2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b2      ext4  457G   73M  434G   1% /apps

ls

即使是 ls,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调整大小显示的选项,保证是最合理的单位。

$ ls -l camper*
-rw-rw-r-- 1 shs shs  365091 Jul 14 19:42 camper_10.jpg
-rw-rw-r-- 1 shs shs 5818597 Jul 14 19:41 camper.jpg
-rw-rw-r-- 1 shs shs  241844 Jul 14 19:45 camper_small.jpg
$ ls -lh camper*
-rw-rw-r-- 1 shs shs 357K Jul 14 19:42 camper_10.jpg
-rw-rw-r-- 1 shs shs 5.6M Jul 14 19:41 camper.jpg
-rw-rw-r-- 1 shs shs 237K Jul 14 19:45 camper_small.jpg

free

free 命令允许你以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和千兆字节(GB)为单位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 free -b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6249144320   393076736  4851625984     1654784  1004441600  5561253888
Swap:    2147479552           0  2147479552
$ free -k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6102680      383836     4737924        1616      980920     5430932
Swap:       2097148           0     2097148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5959         374        4627           1         957        5303
Swap:          2047           0        2047
$ free -g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5           0           4           0           0           5
Swap:             1           0           1

tree

虽然 tree 命令与文件或内存计算无关,但它也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文件视图,它分层显示文件以说明文件是如何组织的。当你试图了解如何安排目录内容时,这种显示方式非常有用。(LCTT 译注:也可以看看 pstree,它以树状结构显示进程树。)

$ tree
.g to 
├── 123
├── appended.png 
├── appts
├── arrow.jpg
├── arrow.png
├── bin
│   ├── append
│   ├── cpuhog1
│   ├── cpuhog2
│   ├── loop
│   ├── mkhome
│   ├── runme

stat

stat 命令是另一个以非常人性化的格式显示信息的命令。它提供了更多关于文件的元数据,包括文件大小(以字节和块为单位)、文件类型、设备和 inode(索引节点)、文件所有者和组(名称和数字 ID)、以数字和 rwx 格式显示的文件权限以及文件的最后访问和修改日期。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显示最初创建文件的时间。

$ stat camper*
  File: camper_10.jpg
  Size: 365091          Blocks: 720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1h/2049d      Inode: 796059      Links: 1
Access: (0664/-rw-rw-r--)  Uid: ( 1000/     shs)   Gid: ( 1000/     shs)
Access: 2018-07-19 18:56:31.841013385 -0400
Modify: 2018-07-14 19:42:25.230519509 -0400
Change: 2018-07-14 19:42:25.230519509 -0400
 Birth: -
  File: camper.jpg
  Size: 5818597         Blocks: 11368      IO Block: 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801h/2049d      Inode: 796058      Links: 1
Access: (0664/-rw-rw-r--)  Uid: ( 1000/     shs)   Gid: ( 1000/     shs)
Access: 2018-07-19 18:56:31.845013872 -0400
Modify: 2018-07-14 19:41:46.882024039 -0400
Change: 2018-07-14 19:41:46.882024039 -0400
 Birth: -

总结

Linux 命令提供了许多选项,可以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或比较它们的输出。对于许多命令,-h 选项会显示更友好的输出格式。对于其它的,你可能必须通过使用某些特定选项或者按下某个键来查看你希望的输出。我希望这其中一些选项会让你的 Linux 系统看起来更友好一点。


via: https://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296631/linux/displaying-data-in-a-human-friendly-way-on-linux.html

作者:Sandra Henry-Stocker 选题:lujun9972 译者:MjSeven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通过添加不完整的路径展开(类似于 Zsh)来增强 Bash(它在 Linux 上,macOS 使用 gnu-sed,Windows 使用 MSYS)中的路径补全。如果你想在 Bash 中使用这个省时特性,而不必切换到 Zsh,它将非常有用。

这是它如何工作的。当按下 Tab 键时,bash-complete-partial-path 假定每个部分都不完整并尝试展开它。假设你要进入 /usr/share/applications 。你可以输入 cd /u/s/app,按下 Tab,bash-complete-partial-path 应该把它展开成 cd /usr/share/applications 。如果存在冲突,那么按 Tab 仅补全没有冲突的路径。例如,Ubuntu 用户在 /usr/share 中应该有很多以 “app” 开头的文件夹,在这种情况下,输入 cd /u/s/app 只会展开 /usr/share/ 部分。

另一个更深层不完整文件路径展开的例子。在Ubuntu系统上输入 cd /u/s/f/t/u,按下 Tab,它应该自动展开为 cd /usr/share/fonts/truetype/ubuntu

功能包括:

  • 转义特殊字符
  • 如果用户路径开头使用引号,则不转义字符转义,而是在展开路径后使用匹配字符结束引号
  • 正确展开 ~ 表达式
  • 如果正在使用 bash-completion 包,则此代码将安全地覆盖其 _filedir 函数。无需额外配置,只需确保在主 bash-completion 后引入此项目。

查看项目页面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演示截图。

安装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安装说明指定直接下载 bash\_completion 脚本。我更喜欢从 Git 仓库获取,这样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git pull 来更新它,因此下面的说明将使用这种安装 bash-complete-partial-path。如果你喜欢,可以使用官方说明。

1、 安装 Git(需要克隆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的 Git 仓库)。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等中,使用此命令安装 Git:

sudo apt install git

2、 在 ~/.config/ 中克隆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的 Git 仓库:

cd ~/.config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io/bash-complete-partial-path

3、 在 ~/.bashrc 文件中 source ~/.config/bash-complete-partial-path/bash_completion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bashrc。例如你可以使用 Gedit:

gedit ~/.bashrc

~/.bashrc 的末尾添加以下内容(在一行中):

[ -s "$HOME/.config/bash-complete-partial-path/bash_completion" ] && source "$HOME/.config/bash-complete-partial-path/bash_completion"

我提到在文件的末尾添加它,因为这需要包含在你的 ~/.bashrc 文件的主 bash-completion 下面(之后)。因此,请确保不要将其添加到原始 bash-completion 之上,因为它会导致问题。

4、 引入 ~/.bashrc:

source ~/.bashrc

这样就好了,现在应该安装完 bash-complete-partial-path 并可以使用了。


via: https://www.linuxuprising.com/2018/07/incomplete-path-expansion-completion.html

作者:Logix 选题:lujun997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用 Click、Docopt 和 Fire 库写你自己的命令行应用。

有时对于某项工作来说一个命令行工具就足以胜任。命令行工具是一种从你的 shell 或者终端之类的地方交互或运行的程序。GitCurl 就是两个你也许已经很熟悉的命令行工具。

当你有一小段代码需要在一行中执行多次或者经常性地被执行,命令行工具就会很有用。Django 开发者执行 ./manage.py runserver 命令来启动他们的网络服务器;Docker 开发者执行 docker-compose up 来启动他们的容器。你想要写一个命令行工具的原因可能和你一开始想写代码的原因有很大不同。

对于这个月的 Python 专栏,我们有 3 个库想介绍给希望为自己编写命令行工具的 Python 使用者。

Click

Click 是我们最爱的用来开发命令行工具的 Python 包。其:

  • 有一个富含例子的出色文档
  • 包含说明如何将命令行工具打包成一个更加易于执行的 Python 应用程序
  • 自动生成实用的帮助文本
  • 使你能够叠加使用可选和必要参数,甚至是 多个命令
  • 有一个 Django 版本( django-click )用来编写管理命令

Click 使用 @click.command() 去声明一个函数作为命令,同时可以指定必要和可选参数。

# hello.py
import click 

@click.command()
@click.option('--name', default='', help='Your name')
def say_hello(name):
    click.echo("Hello {}!".format(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ay_hello()

@click.option() 修饰器声明了一个 可选参数 ,而 @click.argument() 修饰器声明了一个 必要参数。你可以通过叠加修饰器来组合可选和必要参数。echo() 方法将结果打印到控制台。

$ python hello.py --name='Lacey'
Hello Lacey!

Docopt

Docopt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的解析器,类似于命令行工具的 Markdown。如果你喜欢流畅地编写应用文档,在本文推荐的库中 Docopt 有着最好的格式化帮助文本。它不是我们最爱的命令行工具开发包的原因是它的文档犹如把人扔进深渊,使你开始使用时会有一些小困难。然而,它仍是一个轻量级的、广受欢迎的库,特别是当一个漂亮的说明文档对你来说很重要的时候。

Docopt 对于如何格式化文章开头的 docstring 是很特别的。在工具名称后面的 docsring 中,顶部元素必须是 Usage: 并且需要列出你希望命令被调用的方式(比如:自身调用,使用参数等等)。Usage: 需要包含 helpversion 参数。

docstring 中的第二个元素是 Options:,对于在 Usages: 中提及的可选项和参数,它应当提供更多的信息。你的 docstring 的内容变成了你帮助文本的内容。

"""HELLO CLI

Usage:
    hello.py
    hello.py <name>
    hello.py -h|--help
    hello.py -v|--version

Options:
    <name>  Optional name argument.
    -h --help  Show this screen.
    -v --version  Show version.
"""

from docopt import docopt

def say_hello(name):
    return("Hello {}!".format(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guments = docopt(__doc__, version='DEMO 1.0')
    if arguments['<name>']:
        print(say_hello(arguments['<name>']))
    else:
        print(arguments)

在最基本的层面,Docopt 被设计用来返回你的参数键值对。如果我不指定上述的 name 调用上面的命令,我会得到一个字典的返回值:

$ python hello.py
{'--help': False,
 '--version': False,
 '<name>': None}

这里可看到我没有输入 helpversion 标记并且 name 参数是 None

但是如果我带着一个 name 参数调用,say_hello 函数就会执行了。

$ python hello.py Jeff
Hello Jeff!

Docopt 允许同时指定必要和可选参数,且各自有着不同的语法约定。必要参数需要在 ALLCAPS<carets> 中展示,而可选参数需要单双横杠显示,就像 --like。更多内容可以阅读 Docopt 有关 patterns 的文档。

Fire

Fire 是谷歌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开发库。尤其令人喜欢的是当你的命令需要更多复杂参数或者处理 Python 对象时,它会聪明地尝试解析你的参数类型。

Fire 的 文档 包括了海量的样例,但是我希望这些文档能被更好地组织。Fire 能够处理 同一个文件中的多条命令、使用 对象 的方法作为命令和 分组 命令。

它的弱点在于输出到控制台的文档。命令行中的 docstring 不会出现在帮助文本中,并且帮助文本也不一定标识出参数。

import fire


def say_hello(name=''):
    return 'Hello {}!'.format(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fire.Fire()

参数是必要还是可选取决于你是否在函数或者方法定义中为其指定了一个默认值。要调用命令,你必须指定文件名和函数名,比较类似 Click 的语法:

$ python hello.py say_hello Rikki
Hello Rikki!

你还可以像标记一样传参,比如 --name=Rikki

额外赠送:打包!

Click 包含了使用 setuptools 打包 命令行工具的使用说明(强烈推荐按照说明操作)。

要打包我们第一个例子中的命令行工具,将以下内容加到你的 setup.py 文件里:

from setuptools import setup

setup(
    name='hello',
    version='0.1',
    py_modules=['hello'],
    install_requires=[
        'Click',
    ],
    entry_points='''
        [console_scripts]
        hello=hello:say_hello
    ''',
)

任何你看见 hello 的地方,使用你自己的模块名称替换掉,但是要记得忽略 .py 后缀名。将 say_hello 替换成你的函数名称。

然后,执行 pip install --editable 来使你的命令在命令行中可用。

现在你可以调用你的命令,就像这样:

$ hello --name='Jeff'
Hello Jeff!

通过打包你的命令,你可以省掉在控制台键入 python hello.py --name='Jeff' 这种额外的步骤以减少键盘敲击。这些指令也很可能可在我们提到的其他库中使用。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3-python-command-line-tools

作者:Jeff TriplettLacey Williams Hensche 选题:lujun9972 译者:hoppipolla-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