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系统运维 下的文章

逻辑卷管理有许多特性,比如像快照和精简资源调配。在先前(第三部分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如何为逻辑卷创建快照。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如何在LVM中设置精简资源调配。

Setup Thin Provisioning in LVM

在LVM中设置精简资源调配

精简资源调配是什么?

精简资源调配用于LVM以在精简池中创建虚拟磁盘。我们假定我服务器上有15GB的存储容量,而我已经有2个客户各自占去了5GB存储空间。你是第三个客户,你也请求5GB的存储空间。在以前,我们会提供整个5GB的空间(富卷)。然而,你可能只使用5GB中的2GB,其它3GB以后再去填满它。

而在精简资源调配中我们所做的是,在其中一个大卷组中定义一个精简池,再在精简池中定义一个精简卷。这样,不管你写入什么文件,它都会保存进去,而你的存储空间看上去就是5GB。然而,这所有5GB空间不会全部铺满整个硬盘。对其它客户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就像我说的,那儿已经有两个客户,你是第三个客户。

那么,让我们想想,我到底为客户分配了总计多少GB的空间呢?所有15GB的空间已经全部分配完了,如果现在有某个人来问我是否能提供5GB空间,我还可以分配给他么?答案是“可以”。在精简资源调配中,我可以为第四位客户分配5GB空间,即使我已经把那15GB的空间分配完了。

警告:从那15GB空间中,如果我们对资源调配超过15GB了,那就是过度资源调配了。

它是怎么工作的?我们又是怎样为客户提供存储空间的?

我已经提供给你5GB空间,但是你可能只用了2GB,而其它3GB还空闲着。在富资源调配中,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它一开始就分配了整个空间。

在精简资源调配中,如果我为你定义了5GB空间,它就不会在定义卷时就将整个磁盘空间全部分配,它会根据你的数据写入而增长,希望你看懂了!跟你一样,其它客户也不会使用全部卷,所以还是有机会为一个新客户分配5GB空间的,这称之为过度资源调配。

但是,必须对各个卷的增长情况进行监控,否则结局会是个灾难。在过度资源调配完成后,如果所有4个客户都尽量写入数据到磁盘,你将碰到问题了。因为这个动作会填满15GB的存储空间,甚至溢出,从而导致这些卷下线。

前置阅读

我的服务器设置

操作系统 — 安装有LVM的CentOS 6.5
服务器IP — 192.168.0.200

步骤1: 设置精简池和卷

理论讲太多了,让我们还是来点实际的吧,我们一起来设置精简池和精简卷。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大尺寸的卷组。这里,我创建了一个15GB的卷组用于演示。现在,用下面的命令来列出卷组。

# vgcreate -s 32M vg_thin /dev/sdb1

Listing Volume Group

列出卷组

接下来,在创建精简池和精简卷之前,检查逻辑卷有多少空间可用。

# vgs
# lvs

Check Logical Volume

检查逻辑卷

我们可以在上面的lvs命令输出中看到,只显示了一些默认逻辑用于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

创建精简池

使用以下命令在卷组(vg\_thin)中创建一个15GB的精简池。

# lvcreate -L 15G --thinpool tp_tecmint_pool vg_thin
  • -L – 卷组大小
  • –thinpool – 创建精简池
  • tp\_tecmint\_poolThin - 精简池名称
  • vg\_thin – 我们需要创建精简池的卷组名称

Create Thin Pool

创建精简池

使用‘lvdisplay’命令来查看详细信息。

# lvdisplay vg_thin/tp_tecmint_pool

Logical Volume Information

逻辑卷信息

这里,我们还没有在该精简池中创建虚拟精简卷。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分配的精简池数据为0.00%

创建精简卷

现在,我们可以在带有-V(Virtual)选项的‘lvcreate’命令的帮助下,在精简池中定义精简卷了。

# lvcreate -V 5G --thin -n thin_vol_client1 vg_thin/tp_tecmint_pool

我已经在我的vg\_thin卷组中的tp\_tecmint\_pool内创建了一个精简虚拟卷,取名为thin\_vol\_client1。现在,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列出逻辑卷。

# lvs 

List Logical Volumes

列出逻辑卷

刚才,我们已经在上面创建了精简卷,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数据,显示为0.00%M

好吧,让我为其它2个客户再创建2个精简卷。这里,你可以看到在精简池(tp\_tecmint\_pool)下有3个精简卷了。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开始明白,我已经使用所有15GB的精简池。

Create Thin Volumes

创建文件系统

现在,使用下面的命令为这3个精简卷创建挂载点并挂载,然后拷贝一些文件进去。

# mkdir -p /mnt/client1 /mnt/client2 /mnt/client3

列出创建的目录。

# ls -l /mnt/

Creating Mount Points

创建挂载点

使用‘mkfs’命令为这些创建的精简卷创建文件系统。

# mkfs.ext4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1 && mkfs.ext4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2 && mkfs.ext4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3

Create File System

创建文件系统

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所有3个客户卷到创建的挂载点。

# mount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1 /mnt/client1/ && mount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2 /mnt/client2/ && mount /dev/vg_thin/thin_vol_client3 /mnt/client3/

使用‘df’命令来列出挂载点。

# df -h

Print Mount Points

显示挂载点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3个客户卷已经挂载了,而每个客户卷只使用了3%的数据空间。那么,让我们从桌面添加一些文件到这3个挂载点,以填充一些空间。

Add Files To Volumes

添加文件到卷

现在列出挂载点,并查看每个精简卷使用的空间,然后列出精简池来查看池中已使用的大小。

# df -h
# lvdisplay vg_thin/tp_tecmint_pool

Check Mount Point Size

检查挂载点大小

Check Thin Pool Size

检查精简池大小

上面的命令显示了3个挂载点及其使用大小百分比。

13% of datas used out of 5GB for client1
29% of datas used out of 5GB for client2
49% of datas used out of 5GB for client3

在查看精简池时,我们看到总共只有30%的数据被写入,这是上面3个客户虚拟卷的总使用量。

过度资源调配

现在,第四个客户来申请5GB的存储空间。我能给他吗?因为我已经把15GB的池分配给了3个客户。能不能再给另外一个客户分配5GB的空间呢?可以,这完全可能。在我们使用过度资源调配时,就可以实现。过度资源调配可以给我们比我们所拥有的更大的空间。

让我来为第四位客户创建5GB的空间,然后再验证一下大小吧。

# lvcreate -V 5G --thin -n thin_vol_client4 vg_thin/tp_tecmint_pool
# lvs

Create thin Storage

创建精简存储

在精简池中,我只有15GB大小的空间,但是我已经在精简池中创建了4个卷,其总量达到了20GB。如果4个客户都开始写入数据到他们的卷,并将空间填满,到那时我们将面对严峻的形势。如果不填满空间,那不会有问题。

现在,我已经创建在thin\_vol\_client4中创建了文件系统,然后挂载到了/mnt/client4下,并且拷贝了一些文件到里头。

# lvs

Verify Thin Storage

验证精简存储

我们可以在上面的图片中看到,新创建的client 4总计使用空间达到了89.34%,而精简池的已用空间达到了59.19。如果所有这些用户不再过度对卷写入,那么它就不会溢出,下线。要避免溢出的话,我们需要扩展精简池大小。

重要:精简池只是一个逻辑卷,因此,如果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扩展,我们可以使用和扩展逻辑卷一样的命令,但我们不能缩减精简池大小。

# lvextend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怎样来扩展逻辑精简池(tptecmintpool)。

# lvextend -L +15G /dev/vg_thin/tp_tecmint_pool

Extend Thin Storage

扩展精简存储

接下来,列出精简池大小。

# lvs

Verify Thin Storage

验证精简存储

前面,我们的tptecmintpool大小为15GB,而在对第四个精简卷进行过度资源配置后达到了20GB。现在,它扩展到了30GB,所以我们的过度资源配置又回归常态,而精简卷也不会溢出下线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添加更多的精简卷到精简池中。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怎样来使用一个大尺寸的卷组创建一个精简池,以及怎样通过过度资源配置在精简池中创建精简卷和扩着精简池。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怎样来移除逻辑卷。


via: http://www.tecmint.com/setup-thin-provisioning-volumes-in-lvm/

作者:Babin Lonston 译者:GOLinux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pidstat命令用来监控被Linux内核管理的独立任务(进程)。它输出每个受内核管理的任务的相关信息。pidstat命令也可以用来监控特定进程的子进程。间隔参数用于指定每次报告间的时间间隔。它的值为0(或者没有参数)说明进程的统计数据的时间是从系统启动开始计算的。

如何安装pidstat

pidstat 是sysstat软件套件的一部分,sysstat包含很多监控linux系统状态的工具,它能够从大多数linux发行版的软件源中获得。

在Debian/Ubuntu系统中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 apt-get install sysstat

CentOS/Fedora/RHEL版本的linux中则使用下面的命令:

# yum install sysstat

使用pidstat

使用pidstat不加任何参数等价于加上-p参数,但是只有正在活动的任务会被显示出来。

# pidstat

pidstat

在结果中你能看到如下内容:

  • PID - 被监控的任务的进程号
  • %usr - 当在用户层执行(应用程序)时这个任务的cpu使用率,和 nice 优先级无关。注意这个字段计算的cpu时间不包括在虚拟处理器中花去的时间。
  • %system - 这个任务在系统层使用时的cpu使用率。
  • %guest - 任务花费在虚拟机上的cpu使用率(运行在虚拟处理器)。
  • %CPU - 任务总的cpu使用率。在SMP环境(多处理器)中,如果在命令行中输入-I参数的话,cpu使用率会除以你的cpu数量。
  • CPU - 正在运行这个任务的处理器编号。
  • Command - 这个任务的命令名称。

I/O 统计数据

通过使用-d参数来得到I/O的统计数据。比如:

# pidstat -d -p 8472

pidstat io

IO 输出会显示一些内的条目:

  • kB\_rd/s - 任务从硬盘上的读取速度(kb)
  • kB\_wr/s - 任务向硬盘中的写入速度(kb)
  • kB\_ccwr/s - 任务写入磁盘被取消的速率(kb)

页面失败和内存使用

使用-r标记你能够得到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

pidstat pf mem

重要的条目:

  • minflt/s - 从内存中加载数据时每秒出现的小的错误的数目,这些不要求从磁盘载入内存页面。
  • majflt/s - 从内存中加载数据时每秒出现的较大错误的数目,这些要求从磁盘载入内存页面。
  • VSZ - 虚拟容量:整个进程的虚拟内存使用(kb)
  • RSS - 长期内存使用:任务的不可交换物理内存的使用量(kb)

举例

1. 你可以通过使用下面的命令来监测内存使用

# pidstat -r 2 5

这会给你5份关于page faults的统计数据结果,间隔2秒。这将会更容易的定位出现问题的进程。

2. 显示所有mysql服务器的子进程

# pidstat -T CHILD -C mysql

3. 将所有的统计数据结合到一个便于阅读的单一报告中:

# pidstat -urd -h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linux-pidstat-monitor-statistics-procesess/

作者:Adrian Dinu 译者:John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MariaDB是一个开源数据库且100%与MySQL兼容,目标是替代MySQL数据库。

MariaDB的背景 :

2008年,MySQL被后来被Oracle在2010年收购的Sun Microsystems收购了。 最初被Sun公司的收购由于符合项目的需要而受到MySQL社区的欢呼,但是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接下来被Oracle的收购,不幸期望远远低于预期。许多MySql的开发者离开了Sun和Oracle公司开始新的项目。在他们中间就有MySQL的创建者以及项目长期技术带头人之一的Michael ‘Monty’ Widenius。Monty和他的团队创建了MySQL的一个fork版本并且命名它为MariaDB

本篇我们会讨论如何在Ubuntu上安装MariaDB。默认上MariaDB的包并没有在Ubuntu仓库中。要安装MariaDB,我们首先要设置MariaDB仓库。

设置 MariaDB 仓库

$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 sudo apt-key adv --recv-keys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0xcbcb082a1bb943db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sfo1.mirrors.digitalocean.com/mariadb/repo/10.0/ubuntu trusty main'

安装 MariaDB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mariadb-server

在安装中,你会被要求设置MariaDB的root密码。

从命令行连接到MariaDB :

linuxtechi@mail:~$ mysql -uroot -p
Enter password: 
Welcome to the MariaDB monitor.  Commands end with ; or \g.
Your MariaDB connection id is 40
Server version: 10.0.14-MariaDB-1~trusty-log mariadb.org binary distribution
Copyright (c) 2000, 2014, Oracle, SkySQL Ab and others.
Type 'help;' or '\h' for help. Type '\c' to clear the current input statement.
MariaDB [(none)]>

MariaDB 服务

$ sudo /etc/init.d/mysql stop
$ sudo /etc/init.d/mysql start

via: http://www.linuxtechi.com/install-mariadb-in-ubuntu/

作者:Pradeep Kumar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提问: 我使用libvirt和virt-manager在我的Linux系统上创建虚拟机。我注意到虚拟机镜像位于/var/lib/libvirt/images目录。有没有办法改变虚拟机镜像的默认路径?

libvirt和它的GUI前端virt-manager可以使用不同的虚拟机管理程序创建和管理VM,例如LVM和Xen。默认上所有的虚拟机镜像通过libvirt创建到/var/lib/libvirt/images目录。然而,这有时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比如 /var/lib/libvirt/images 此处的磁盘分区大小有限。或者你想要存储所有的虚拟机镜像到一个特定的用于管理的仓库中。

实际上,你可以非常容易地改变libvirt镜像的默认目录,或者称之为“存储池”。

有两种方法可以改变默认存储池。

方法一: Virt-Manager GUI

如果你正在使用virt-manager GUI程序,改变默认存储池非常容易。

进入virt-manager的菜单GUI “编辑” -> "连接细节"。

你可以看到如下所是的默认存储池。在窗口的左下角,点击叉形按钮,将会停止默认的存储池。存储池一旦停止后,点击右边的垃圾桶,将会删除存储池。注意这个动作不会删除池中的镜像。

现在点击左边的加号增加一个新的存储池。

输入新的存储池的名字(比如:default),并且选择存储池的类型。本例中,因为我们只是改变存储池目录所以选择“文件系统目录”。

输入新的存储池路径(比如,/storage)。

这时,新的存储池应该启动了,并且自动在你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的时候使用。

方法二: Virsh 命令行

另外一个改变默认存储池目录的方法是使用来自libvirt包的virsh 命令行工具。

首先,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导出默认存储池的XML定义。

 $ virsh pool-dumpxml default > pool.xml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XML文件,并且改变节点中的/var/lib/libvirt/images改成新的地址。

<pool type='dir'>
  <name>default</name>
  <uuid>0ec0e393-28a2-e975-feec-0c7356f38d08</uuid>
  <capacity unit='bytes'>975762788352</capacity>
  <allocation unit='bytes'>530052247552</allocation>
  <available unit='bytes'>445710540800</available>
  <source>
  </source>
  <target>
    <path>/var/lib/libvirt/images</path>
    <permissions>
      <mode>0711</mode>
      <owner>-1</owner>
      <group>-1</group>
    </permissions>
  </target>
</pool>

移除现在的默认池。

$ virsh pool-destroy default 

Pool default destroyed

现在创建一个基于更新后的XML文件的新存储池。

$ virsh pool-create pool.xml 

Pool default created from pool.xml

这时,默认池已经改变到新的地址了,并且可以使用了。


via: http://ask.xmodulo.com/change-default-location-libvirt-vm-images.html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问题:我在CentOS系统上运行一台网页或文件服务器,打算远程访问服务器。因此,我需要更改防火墙规则以允许访问系统上的某个TCP端口。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在CentOS或RHEL系统的防火墙上开启TCP/UDP端口?

如果希望在服务器上提供服务,诸如CentOS或RHEL的企业级Linux发行版包含内置的强大防火墙,它们默认的防火墙规则十分严格。因此,如果你安装了任何定制的服务(比如web服务器、NFS和Samba),那么它们的流量很有可能被防火墙规则阻塞。所以需要在防火墙上开启必要的端口以允许流量通过。

在CentOS/RHEL 6或更早的版本上,iptables服务允许用户与netfilter内核模块交互来在用户空间中配置防火墙规则。然而,从CentOS/RHEL 7开始,一个叫做firewalld新用户空间接口被引入以取代iptables服务。

使用这个命令察看当前的防火墙规则:

$ sudo iptables -L 

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在CentOS/RHEL上修改防火墙来开启一个端口。

在CentOS/RHEL 7上开启端口

启动CentOS/RHEL 7后,防火墙规则设置由firewalld服务进程默认管理。一个叫做firewall-cmd的命令行客户端支持和这个守护进程通信以永久修改防火墙规则。

使用这些命令来永久打开一个新端口(如TCP/80)。

$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如果不使用“--permanent”标记,把么防火墙规则在重启后会失效。

在CentOS/RHEL 6上开启端口

在CentOS/RHEL 6甚至更早版本系统上,iptables服务负责维护防火墙规则。

使用iptables的第一条命令可以通过防火墙开启一个新TCP/UDP端口。为了永久保存修改过的规则,还需要第二条命令。

$ sudo iptables -I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 sudo service iptables save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一个名为system-config-firewall-tui的命令行用户接口(TUI)的防火墙客户端。

$ sudo system-config-firewall-tui

选择位于中间的“Customize”按钮,按下ENTER键即可。

如果想要为任何已知的服务(如web服务器)修改防火墙,只需勾选该服务,然后关闭工具。如果想要开启任意一个TCP/UDP端口,选择“Forward”按钮,然后进入下一个界面。

选择“Add”按钮添加一条新规则。

指定一个端口(如80)或者端口范围(如3000-3030)和协议(如tcp或udp)。

最后,保存修改过的配置,关闭工具。这样,防火墙就永久保存了。


via: http://ask.xmodulo.com/open-port-firewall-centos-rhel.html

译者:KayGuoWhu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所有系统管理员想要在他们生产服务器上首先要部署的安全手段之一,就是检测文件篡改的机制——不仅仅是文件内容,而且也包括它们的属性。

AIDE (“高级入侵检测环境”的简称)是一个开源的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AIDE通过检查大量文件属性的不一致性来检查系统二进制文件和基本配置文件的完整性,这些文件属性包括权限、文件类型、索引节点、链接数、链接名、用户、组、文件大小、块计数、修改时间、添加时间、创建时间、acl、SELinux安全上下文、xattrs,以及md5/sha校验值在内的各种特征。

AIDE通过扫描一台(未被篡改)的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来构建文件属性数据库,以后将服务器文件属性与数据库中的进行校对,然后在服务器运行时对被修改的索引了的文件发出警告。出于这个原因,AIDE必须在系统更新后或其配置文件进行合法修改后重新对受保护的文件做索引。

对于某些客户,他们可能会根据他们的安全策略在他们的服务器上强制安装某种入侵检测系统。但是,不管客户是否要求,系统管理员都应该部署一个入侵检测系统,这通常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在 CentOS或RHEL 上安装AIDE

AIDE的初始安装(同时是首次运行)最好是在系统刚安装完后,并且没有任何服务暴露在互联网甚至局域网时。在这个早期阶段,我们可以将来自外部的一切闯入和破坏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事实上,这也是确保系统在AIDE构建其初始数据库时保持干净的唯一途径。(LCTT 译注:当然,如果你的安装源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则无法建立可信的数据记录)

出于上面的原因,在安装完系统后,我们可以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AIDE:

 # yum install aide 

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机器从网络断开,并实施下面所述的一些基本配置任务。

配置AIDE

默认配置文件是/etc/aide.conf,该文件介绍了几个示例保护规则(如FIPSR,NORMAL,DIR,DATAONLY),各个规则后面跟着一个等号以及要检查的文件属性列表,或者某些预定义的规则(由+分隔)。你也可以使用此种格式自定义规则。

FIPSR = p+i+n+u+g+s+m+c+acl+selinux+xattrs+sha256
NORMAL = FIPSR+sha512

例如,上面的例子说明,NORMAL规则将检查下列属性的不一致性:权限(p)、索引节点(i)、链接数(n)、用户(u)、组(g)、大小(s)、修改时间(m)、创建时间(c)、ACL(acl)、SELinux(selinux)、xattrs(xattr)、SHA256/SHA512校验和(sha256和sha512)。

定义的规则可灵活地用于不同的目录和文件(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条目之前的感叹号(!)告诉AIDE忽略子目录(或目录中的文件),对于这些可以另外定义规则。

在上面的例子中,PERMS是用于/etc机器子目录和文件的默认规则。然而,对于/etc中的备份文件(如/etc/.*~)则不应用任何规则,也没有规则用于/etc/mtab文件。对于/etc中的其它一些选定的子目录或文件,使用NORMAL规则替代默认规则PERMS。

定义并应用正确的规则到系统中正确的位置,是使用AIDE最难的一部分,但作一个好的判断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作为首要的一条规则,不要检查不必要的属性。例如,检查/var/log或/var/spool里头的文件的修改时间将导致大量误报,因为许多的应用程序和守护进程经常会写入内容到该位置,而这些内容都没有问题。此外,检查多个校验值可能会加强安全性,但随之而来的是AIDE的运行时间的增加。

可选的,如果你使用MAILTO变量指定电子邮件地址,就可以将检查结果发送到你的邮箱。将下面这一行放到/etc/aide.conf中的任何位置即可。

MAILTO=root@localhost

首次运行AIDE

运行以下命令来初始化AIDE数据库:

 # aide --init 

根据/etc/aide.conf生成的/var/lib/aide/aide.db.new.gz文件需要被重命名为/var/lib/aide/aide.db.gz,以便AIDE能读取它:

 # mv /var/lib/aide/aide.db.new.gz /var/lib/aide.db.gz 

现在,是时候来将我们的系统与数据库进行第一次校对了。任务很简单,只需运行:

 # aide 

在没有选项时,AIDE假定使用了--check选项。

如果在数据库创建后没有对系统做过任何修改,AIDE将会以OK信息来结束本次校对。

生产环境中管理AIDE

在构建了一个初始AIDE数据库后,作为不断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你常常需要因为某些合法的理由更新受保护的服务器。每次服务器更新后,你必须重新构建AIDE数据库,以更新数据库内容。要完成该任务,请执行以下命令:

 # aide --update 

要使用AIDE保护生产系统,可能最好通过任务计划调用AIDE来周期性检查不一致性。例如,要让AIDE每天运行一次,并将结果发送到邮箱:

 # crontab -e 

0 0 * * * /usr/sbin/aide --check | /usr/bin/mail -s "AIDE run for $HOSTNAME" [email protected]

测试AIDE检查文件篡改

下面的测试环境将演示AIDE是如何来检查文件的完整性的。

测试环境 1

让我们添加一个新文件(如/etc/fake)。

# cat /dev/null > /etc/fake 

测试环境 2

让我们修改文件权限,然后看看它是否被检测到。

 # chmod 644 /etc/aide.conf 

测试环境 3

最后,让我们修改文件内容(如,添加一个注释行到/etc/aide.conf)。

echo "#This is a comment" >> /etc/aide.conf 

上面的截图中,第一栏显示了文件的属性,第二栏是AIDE数据库中的值,而第三栏是更新后的值。第三栏中空白部分表示该属性没有改动(如本例中的ACL)。

结尾

如果你曾经发现你自己有很好的理由确信系统被入侵了,但是第一眼又不能确定到底哪些东西被改动了,那么像AIDE这样一个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就会很有帮助了,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很快识别出哪些东西被改动过,而不是通过猜测来浪费宝贵的时间。


via: http://xmodulo.com/host-intrusion-detection-system-centos.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 译者:GOLinux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