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系统运维 下的文章

今天我会讲述如何为你的个人网站或者博客安装SSL 证书,来保护你的访问者和网站之间通信的安全。

安全套接字层或称SSL,是一种加密网站和浏览器之间连接的标准安全技术。这确保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传输的数据保持隐私和安全。它被成千上万的人使用来保护他们与客户的通信。要启用SSL链接,Web服务器需要安装SSL证书。

你可以创建你自己的SSL证书,但是这默认不会被浏览器所信任,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从受信任的证书机构(CA)处购买证书,我们会向你展示如何获取证书并在apache中安装。

生成一个证书签名请求

证书机构(CA)会要求你在你的服务器上生成一个证书签名请求(CSR)。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只需要一会儿就行,你需要在你的服务器上运行下面的命令并输入需要的信息:

# openssl req -new -newkey rsa:2048 -nodes -keyout yourdomainname.key -out yourdomainname.csr

输出看上去会像这样:

generate csr

这一步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用于解密SSL证书的私钥文件,一个证书签名请求(CSR)文件(用于申请你的SSL证书)。

根据你申请的机构,你会需要上传csr文件或者在网站表格中粘帖该文件内容。

在Apache中安装实际的证书

生成步骤完成之后,你会收到新的数字证书。本篇教程中我们使用Comodo SSL,并在一个它发给我们的zip文件中收到了证书。要在apache中使用它,你首先需要用下面的命令用收到的证书创建一个组合的证书:

# cat COMODORSADomainValidationSecureServerCA.crt COMODORSAAddTrustCA.crt AddTrustExternalCARoot.crt > bundle.crt

bundle

用下面的命令确保ssl模块已经加载进apache了:

# a2enmod ssl

如果你看到了“Module ssl already enabled”这样的信息就说明你成功了,如果你看到了“Enabling module ssl”,那么你还需要用下面的命令重启apache:

#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最后像下面这样修改你的虚拟主机文件(通常在/etc/apache2/sites-enabled 下):

DocumentRoot /var/www/html/
ServerName linoxide.com
SSLEngine on
SSLCertificateFile /usr/local/ssl/crt/yourdomainname.crt
SSLCertificateKeyFile /usr/local/ssl/yourdomainname.key
SSLCACertificateFile /usr/local/ssl/bundle.crt

你现在应该可以用https://YOURDOMAIN/(注意使用‘https’而不是‘http’)来访问你的网站了,并可以看到SSL的进度条了(通常在你浏览器中用一把锁来表示)。

注意: 现在所有的内容链接都必须指向https,如果网站上的一些内容(像图片或者css文件等)仍旧指向http链接的话,你会在浏览器中得到一个警告,要修复这个问题,请确保每个链接都指向了https。

在你的网站上重定向HTTP请求到HTTPS中

如果你希望重定向常规的HTTP请求到HTTPS,添加下面的文本到你希望修改的虚拟主机,或者如果希望给服务器上所有网站都添加的话就加入到apache.conf中: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HTTPS} off
RewriteRule (.*) https://%{HTTP_HOST}%{REQUEST_URI}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ssl-apache-2-4-in-ubuntu/

作者:Adrian Dinu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将多个物理磁盘结合成一个逻辑磁盘的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磁盘容错性能,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根据数据存储的排列(如:条带存储,镜像存储,奇偶或者他们的组合),定义了几个不同级别的RAID(RAID-0,RAID-1,RAID-5 等等)。磁盘阵列可以使用软件或者硬件方式实现。现代Linux操作系统中,基本的软件RAID功能是默认安装的。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软件方式构建RAID-1阵列(镜像阵列),RAID-1将相同的数据写到不同的设备中。虽然可以使用同一个磁盘的两个分区实现RAID-1,但是如果磁盘坏了的话数据就都丢了,所以没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RAID级别都使用多个物理磁盘提供冗余。当单盘失效后不影响整个阵列的运行,并且可以在线更换磁盘,最重要的是数据不会丢失。尽管如此,阵列不能取代外部存储的定期备份。

由于RAID-1阵列的大小是阵列中最小磁盘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使用两个大小相同的磁盘来组建RAID-1。

安装mdadm

我们将使用mdadm(简称多盘管理)工具创建、组装、管理和监控软件RAID-1。在诸如Fedora、CentOS、RHEL或者Arch Linux 的发行版中,mdadm是默认安装的。在基于Debian的发行版中,可以使用aptitude 或者 apt-get 安装mdadm。

Fedora, CentOS 或 RHEL

由于adadm是预装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开启RAID守护服务,并将其配置成开机启动即可:

# systemctl start mdmonitor
# systemctl enable mdmonitor 

对于CentOS/RHEL 6系统,使用以下命令:

# service mdmonitor start
# chkconfig mdmonitor on 

Debian, Ubuntu 或 Linux Mint

在Debian或类Debian系统中,mdadm可以使用 aptitude 或者 apt-get 安装:

# aptitude install mdadm 

Ubuntu系统中,会要求配置Postfix MTA 以发送电子邮件通知。你可以跳过去。

Debian系统中,安装程序会显示以下解释信息,用来帮助我们去判断是否将根目录安装到RAID阵列中。下面的所有操作都有赖于这一步,所以应该仔细阅读他。

我们不在根目录使用RAID-1,所以留空。

提示是否开机启动阵列的时候,选择“是”。注意,这里需要往/etc/fstab 文件中添加一个条目使得系统启动的时候正确挂载阵列。

硬盘分区

现在开始准备建立阵列需要的硬盘。这里插入两个8GB的usb磁盘,使用dmesg命令设备显示设备 /dev/sdb 和 /dev/sdc

# dmesg | less 

[ 60.014863] sd 3:0:0:0: [sdb] 15826944 512-byte logical blocks: (8.10 GB/7.54 GiB) [ 75.066466] sd 4:0:0:0: [sdc] 15826944 512-byte logical blocks: (8.10 GB/7.54 GiB)

我们使用fdisk为每个磁盘建立一个大小为8G的主分区。以下步骤是如何在/dev/sdb上建立分区,假设次磁盘从未被分区(如果有其他分区的话,可以删掉):

# fdisk /dev/sdb 

按p键输出现在的分区表:

(如果有分区的话,可以使用 d 选项删除,w 选项应用更改)。

磁盘上没有分区,所以我们使用命令 ['n'] 创建一个主分区['p'], 分配分区号为['1'] 并且指定大小。你可以按回车使用默认值,或者输入一个你想设置的值。如下图:

用同样的方法为/dev/sdc 分区。

如果我们有两个不同容量的硬盘,比如 750GB 和 1TB的话,我们需要在每个磁盘上分出一个750GB的主分区,大盘剩下的空间可以用作他用,不加入磁盘阵列。

创建 RAID-1 阵列

磁盘分区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 RAID-1 阵列:

# mdadm -Cv /dev/md0 -l1 -n2 /dev/sdb1 /dev/sdc1 

说明:

  • -Cv: 创建一个阵列并打印出详细信息。
  • /dev/md0: 阵列名称。
  • -l1 (l as in "level"): 指定阵列类型为 RAID-1 。
  • -n2: 指定我们将两个分区加入到阵列中去,分别为/dev/sdb1 和 /dev/sdc1

以上命令和下面的等价: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c1 

如果你想在在磁盘失效时添加另外一个磁盘到阵列中,可以指定 '--spare-devices=1 /dev/sdd1' 到以上命令。

输入 “y” 继续创建阵列,回车: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进度:

 # cat /proc/mdstat 

另外一个获取阵列信息的方法是:

# mdadm --query /dev/md0
# mdadm --detail /dev/md0 (或 mdadm -D /dev/md0) 

'mdadm -D'命令提供的信息中,最重要就是阵列状态类。激活状态说明阵列正在进行读写操作。其他几个状态分别为:完成(读写完成)、降级(有一块磁盘失效或丢失)或者恢复中(一张新盘已插入,系统正在写入数据)。这几个状态涵盖了大多数情况。

格式化或加载磁盘阵列

下一步就是格式化阵列了,本例中使用ext4格式:

 # mkfs.ext4 /dev/md0 

现在可以加载阵列并验证其正常加载:

# mount /dev/md0 /mnt
# mount 

监控磁盘阵列

mdadm工具内置有磁盘阵列监控功能。当mdadm作为守护程序运行的时候(就像我们上文那样),会周期性的检测阵列运行状态,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系统日志报告上来。当然,也可以配置其在发生致命性错误的时候调用紧急命令。

mdadm默认会记录所有已知分区和阵列的事件,并将他们记录到 /var/log/syslog中。或者你可以在配置文件中(debian系统:/etc/mdadm/mdadm.conf ,红帽子系统:/etc/mdadm.conf )用以下格式指定监控设备或者阵列。如果mdadm.conf文件不存在,你可以创建一个。

DEVICE /dev/sd[bcde]1 /dev/sd[ab]1

ARRAY /dev/md0 devices=/dev/sdb1,/dev/sdc1
ARRAY /dev/md1 devices=/dev/sdd1,/dev/sde1
.....

# optional email address to notify events
MAILADDR [email protected]

编辑完毕mdadm配置文件后,重启mdadm服务:

Debian系统,Ubuntu或者Linux Mint:

# service mdadm restart

Fedora, CentOS 或 RHEL 7:

# systemctl restart mdmonitor

CentOS或者RHEL 6:

# service mdmonitor restart 

自动加载阵列

现在我们在/etc/fstab中加入条目使得系统启动的时候将阵列挂载到/mnt目录下:

# echo "/dev/md0 /mnt ext4 defaults 0 2" << /etc/fstab 

为了验证挂载脚本工作正常,我们首先卸载阵列,重启mdadm,然后重新加载。可以看到/dev/md0已经安装我们添加到/etc/fstab中的条目加载了:

# umount /mnt
# service mdadm restart (on Debian, Ubuntu or Linux Mint)
or systemctl restart mdmonitor (on Fedora, CentOS/RHEL7)
or service mdmonitor restart (on CentOS/RHEL6)
# mount -a 

现在我们的阵列已经可以访问了,拷贝文件/etc/passwd到/mnt中测试一下:

Debian系统中,需要在/etc/default/mdadm 设置 AUTOSTART 变量为 true 才能使mdadm守护程序在开机时自动加载阵列:

AUTOSTART=true

模拟磁盘丢失故障

我们将使用以下命令卸载磁盘来模拟磁盘故障。注意,在实际应用中,磁盘如果已经是故障状态了,不需要卸载。

首先,卸载阵列:

# umount /mnt 

现在注意每次执行命令后 'mdadm -D /dev/md0' 的输出。

# mdadm /dev/md0 --fail /dev/sdb1 # 标记 /dev/sdb1 为失效
# mdadm --remove /dev/md0 /dev/sdb1 # 从阵列中移走 /dev/sdb1 

然后,如果你有个备用盘的话,重新添加一下:

 # mdadm /dev/md0 --add /dev/sdb1 

数据会被自动添加到备用盘 /dev/sdb1 上:

注意以上所述步骤只适合支持磁盘热拔插的系统,在不支持热拔插的系统中,还是得停止阵列并关机后更换备用盘:

# mdadm --stop /dev/md0
# shutdown -h now 

最后将新驱动器重新添加到阵列中:

# mdadm /dev/md0 --add /dev/sdb1
# mdadm --assemble /dev/md0 /dev/sdb1 /dev/sdc1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via: http://xmodulo.com/2014/09/create-software-raid1-array-mdadm-linux.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 译者:shipsw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任何有经验的Linux人员都认为没有任何一款控制面板可以打败纯命令行界面来管理虚拟主机(VPS)。也有人争辩说好的控制面板还是应该有一席之地,因为顺滑的操作界面让常规管理操作通过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完成。

至于控制面板,有那种充满浮华装饰的商业控制面板,也有各种免费的但也强大多功能的免费开源面板替代品。这之中的杰出代表是Ajenti控制面板。

Ajenti可以让你很简单地配置不同的常规服务程序,如Apache/nginx、Samba、BIND、Squid、MySQL、cron、防火墙等等,对管理常规的 VPS 实例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对于生产环境,Ajenti同样提供了插件和平台来支持虚拟 web 主机管理和自定义 web UI开发。

Ajenti有双重授权;一个是针对个人、企业内部或者教育用途免费使用的AGPLv3。然而,如果你是一家托管企业或者硬件提供商,那么你需要购买商业授权来使用Ajenti作为商业服务。

在Linux上安装Ajenti

为了简化安装,Ajenti为主流Linux发行版提供了自己的仓库。安装Ajenti要做的就是配置目标仓库,并用默认包管理器来安装。

安装前会生成用于SSL的一个RSA密钥和证书,Ajenti会在8000端口监听HTTPS的web请求。如果你正在使用防火墙,你需要在防火墙中允许8000端口访问。为了安全,最好默认禁止8000端口的公开访问,并添加你的少数IP地址到白名单中。

在Debian上安装Ajenti

$ wget http://repo.ajenti.org/debian/key -O- | sudo apt-key add -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repo.ajenti.org/debian main main debian" >> /etc/apt/sources.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jenti 

在Ubuntu上安装Ajenti

$ wget http://repo.ajenti.org/debian/key -O- | sudo apt-key add -
$ sudo sh -c 'echo "deb http://repo.ajenti.org/ng/debian main main ubuntu" >> /etc/apt/sources.lis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jenti 

在 CentOS/RHEL或者Fedora上安装Ajenti

在CentOS/RHEL上,首先配置EPEL仓库,接着运行下面的命令。在Fedora上,直接使用下面的命令。

$ wget http://repo.ajenti.org/ajenti-repo-1.0-1.noarch.rpm
$ sudo rpm -ivh ajenti-repo-1.0-1.noarch.rpm
$ sudo yum install ajenti 

接着配置防火墙。

在Fedora或者CentOS/RHEL 7上:

$ sudo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00/tcp --permanent
$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在CentOS/RHEL 6上:

$ sudo iptables -I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00 -j ACCEPT
$ sudo service iptables save 

访问Ajenti web界面

在访问Ajenti的web界面前,先确保启动了ajenti服务。

$ sudo service ajenti restart 

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s://:8000,你就会看到下面的Ajenti的登录界面。

默认的登录凭证是用户名“root”,密码“admin”。当你登录后,你会看到初始化的Ajenti菜单。

在左边面板的"SOFTWARE"选项下,你会看带一些已安装的服务。当你安装了任何Ajenti支持的服务端程序时,软件会在重启ajenti服务后被自动加入列表。

 $ sudo service ajenti restart 

通过Ajenti web界面管理VPS

Ajenti的web界面非常直观且易使用。下面是Ajenti功能的几个例子。

可插入结构

Ajenti有许多特定应用的插件,这让AJenti可高度扩展化。当你在VPS上安装一款新软件时。相关的AJenti插件(如果有的话)会自动启用来管理软件。“Plugins”菜单会展示可用/启用的插件,以及和它们关联的软件。

包管理

Ajenti提供了一个web界面来安装和升级VPS上的包。

防火墙配置

Ajenti允许你用两种方法管理防火墙规则(使用iptables或者CSF)。一种方法是使用用户友好的web面板,另一种是直接编辑原始的防火墙规则。

日志检查

你可以在Ajenti的web界面中浏览位于/var/log下的系统日志。

进程监控

你可以看见按照CPU和内存使用率排序的进程列表,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干掉它们。

终端访问

如果需要更低层面的VPS访问,Ajenti提供了基于web的终端界面,你在这可以输入Linux命令。你也可以像下面那样在一个面板中打开多个终端。

Apache Web服务管理

你可以编辑Apache配置文件,并管理apache2服务。

MySQL/MariaDB 管理

你可以访问MySQL/MariaDB服务并直接在上面执行原始SQL命令。

Squid 配置

你可以配置Squid代理服务器的ACL、HTTP访问规则,过滤端口。

启动服务管理

你可以浏览、启动、停止、重启已安装的服务。

总结

Ajenti是一款易于使用的服务器管理控制面板,可以加入你开发的自定义插件。然而请记住,任何好的控制面板都不是阻止你学习在控制面板之后VPS里发生了什么的原因。一款好的面板会在你完全了解你正在做的事情时成会一款真正节省时间的利器,并且不依赖于控制面版来达成你所需要的目标。


via: http://xmodulo.com/free-control-panel-for-vps.html

作者:Dan Nanni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问题:我想要监测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状况。有哪些可用的图形界面或者命令行工具来检查当前内存使用情况?

当涉及到Linux系统性能优化的时候,物理内存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自然的,Linux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来监测珍贵的内存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的工具,在监测粒度(例如:全系统范围,每个进程,每个用户),接口方式(例如:图形用户界面,命令行,ncurses)或者运行模式(交互模式,批量处理模式)上都不尽相同。

下面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但并不全面的图形或命令行工具列表,这些工具用来检查Linux平台中已用和可用的内存。

1. /proc/meminfo

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proc/meminfo”来检查内存使用状况。这个动态更新的虚拟文件事实上是诸如free,top和ps这些与内存相关的工具的信息来源。从可用/闲置物理内存数量到等待被写入缓存的数量或者已写回磁盘的数量,只要是你想要的关于内存使用的信息,“/proc/meminfo”应有尽有。特定进程的内存信息也可以通过“/proc//statm”和“/proc//status”来获取。

$ cat /proc/meminfo

2. atop

atop命令是用于终端环境的基于ncurses的交互式的系统和进程监测工具。它展示了动态更新的系统资源摘要(CPU, 内存, 网络, 输入/输出, 内核),并且用醒目的颜色把系统高负载的部分以警告信息标注出来。它同样提供了类似于top的线程(或用户)资源使用视图,因此系统管理员可以找到哪个进程或者用户导致的系统负载。内存统计报告包括了总计/闲置内存,缓存的/缓冲的内存和已提交的虚拟内存。

$ sudo atop

3. free

free命令是一个用来获得内存使用概况的快速简单的方法,这些信息从“/proc/meminfo”获取。它提供了一个快照,用于展示总计/闲置的物理内存和系统交换区,以及已使用/闲置的内核缓冲区。

$ free -h

4. GNOME System Monitor

GNOME System Monitor 是一个图形界面应用,它展示了包括CPU,内存,交换区和网络在内的系统资源使用率的较近历史信息。它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带有CPU和内存使用情况的进程视图。

$ gnome-system-monitor

5. htop

htop命令是一个基于ncurses的交互式的进程视图,它实时展示了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它可以报告所有运行中进程的常驻内存大小(RSS)、内存中程序的总大小、库大小、共享页面大小和脏页面大小。你可以横向或者纵向滚动进程列表进行查看。

$ htop

6. KDE System Monitor

就像GNOME桌面拥有GNOME System Monitor一样,KDE桌面也有它自己的对口应用:KDE System Monitor。这个工具的功能与GNOME版本极其相似,也就是说,它同样展示了一个关于系统资源使用情况,以及带有每个进程的CPU/内存消耗情况的实时历史记录。

$ ksysguard

7. memstat

memstat工具对于识别正在消耗虚拟内存的可执行部分、进程和共享库非常有用。给出一个进程识别号,memstat即可识别出与之相关联的可执行部分、数据和共享库究竟使用了多少虚拟内存。

$ memstat -p <PID>

8. nmon

nmon工具是一个基于ncurses系统基准测试工具,它能够以交互方式监测CPU、内存、磁盘I/O、内核、文件系统以及网络资源。对于内存使用状况而言,它能够展示像总计/闲置内存、交换区、缓冲的/缓存的内存,虚拟内存页面换入换出的统计,所有这些都是实时的。

$ nmon

9. ps

ps命令能够实时展示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状况。内存使用报告里包括了 %MEM (物理内存使用百分比), VSZ (虚拟内存使用总量), 和 RSS (物理内存使用总量)。你可以使用“--sort”选项来对进程列表排序。例如,按照RSS降序排序:

$ ps aux --sort -rss

10. smem

smem命令允许你测定不同进程和用户的物理内存使用状况,这些信息来源于“/proc”目录。它利用“按比例分配大小(PSS)”指标来精确量化Linux进程的有效内存使用情况。内存使用分析结果能够输出为柱状图或者饼图类的图形化图表。

$ sudo smem --pie name -c "pss"

11. top

top命令提供了一个运行中进程的实时视图,以及特定进程的各种资源使用统计信息。与内存相关的信息包括 %MEM (内存使用率), VIRT (虚拟内存使用总量), SWAP (换出的虚拟内存使用量), CODE (分配给代码执行的物理内存数量), DATA (分配给非执行的数据的物理内存数量), RES (物理内存使用总量; CODE+DATA), 和 SHR (有可能与其他进程共享的内存数量)。你能够基于内存使用情况或者大小对进程列表进行排序。

12. vmstat

vmstat命令行工具显示涵盖了CPU、内存、中断和磁盘I/O在内的各种系统活动的瞬时和平均统计数据。对于内存信息而言,命令不仅仅展示了物理内存使用情况(例如总计/已使用内存和缓冲的/缓存的内存),还同样展示了虚拟内存统计数据(例如,内存页的换入/换出,虚拟内存页的换入/换出)

$ vmstat -s


via: http://ask.xmodulo.com/check-memory-usage-linux.html

译者:Ping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rsyslog是一个开源工具,被广泛用于Linux系统以通过TCP/UDP协议转发或接收日志消息。rsyslog守护进程可以被配置成两种环境,一种是配置成日志收集服务器,rsyslog进程可以从网络中收集其它主机上的日志数据,这些主机会将日志配置为发送到另外的远程服务器。rsyslog的另外一个用法,就是可以配置为客户端,用来过滤和发送内部日志消息到本地文件夹(如/var/log)或一台可以路由到的远程rsyslog服务器上。

假定你的网络中已经有一台已经配置好并启动的rsyslog服务器,本指南将为你展示如何来设置CentOS系统将其内部日志消息路由到一台远程rsyslog服务器上。这将大大改善你的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尤其是当你还没有一个用于/var目录的独立的大分区。

步骤一: 安装Rsyslog守护进程

在CentOS 6和7上,rsyslog守护进程已经预先安装了。要验证rsyslog是否已经安装到你的CentOS系统上,请执行如下命令:

# rpm -qa | grep rsyslog
# rsyslogd -v 

如果处于某种原因,rsyslog守护进程没有出现在你的系统中,请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

 # yum install rsyslog 

步骤二: 配置Rsyslog守护进程为客户端

接下来的步骤,是要将你的CentOS机器转变成rsyslog客户端,将其所有内部日志消息发送到远程中央日志服务器上。

要实现该功能,请使用你喜爱的文本编辑器打开位于/etc路径下的rsyslog主配置文件:

# nano /etc/rsyslog.conf 

开启文件用于编辑后,你需要添加以下声明到文件底部。将IP地址替换为你的远程rsyslog服务器的IP地址。

*.*  @192.168.1.25:514 

上面的声明告诉rsyslog守护进程,将系统上各个设备的各种日志消息路由到远程rsyslog服务器(192.168.1.25)的UDP端口514。

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你需要更为可靠的协议,如TCP,而rsyslog服务器也被配置为监听TCP连接,你必须在远程主机的IP地址前添加一个额外的@字符,像下面这样:

*.*  @@192.168.1.25:514 

注意,你也可以将rsyslog服务器的IP地址替换成它的主机名(FQDN)。

如果你只想要转发服务器上的指定设备的日志消息,比如说内核设备,那么你可以在rsyslog配置文件中使用以下声明。

kern.* @192.168.1.25:514 

修改配置文件后,你需要重启进程以激活修改:

CentOS 7: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service 

CentOS 6:

#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非 syslog 日志的转发

在另外一种环境中,让我们假定你已经在机器上安装了一个名为“foobar”的应用程序,它会在/var/log下生成foobar.log日志文件。现在,你想要将它的日志定向到rsyslog服务器,这可以通过像下面这样在rsyslog配置文件中加载imfile模块来实现。

首先,加载imfile模块,这只需做一次。

module(load="imfile" PollingInterval="5") 

然后,指定日志文件的路径以便imfile模块可以检测到:

input(type="imfile"
      File="/var/log/foobar.log"
      Tag="foobar"
      Severity="error"
      Facility="local7")

最后,定向local7设备到远程rsyslog服务器:

local7.* @192.168.1.25:514

别忘了重启rsyslog进程哦!

步骤三: 让Rsyslog进程自动启动

要让rsyslog客户端在每次系统重启后自动启动,请运行以下命令:

CentOS 7:

# systemctl enable rsyslog.service 

CentOS 6:

# chkconfig rsyslog on 

小结

在本教程中,我演示了如何将CentOS系统转变成rsyslog客户端以强制它发送日志消息到远程rsyslog服务器。这里我假定rsyslog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安全的(如,在有防火墙保护的公司网络中)。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配置rsyslog客户端将日志消息通过不安全的网络转发,或者,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转发,因为syslog协议是一个明文协议。要进行安全传输,可以考虑使用TLS/SSL来加密日志消息的传输。


via: http://xmodulo.com/configure-rsyslog-client-centos.html

作者:Caezsar M 译者:GOLinux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如果你将Ubuntu从12.04升级跨越到了14.04,那么这其中包括了一个重大的升级--Apache从2.2版本升级到2.4版本。Apache的这次升级带来了许多性能提升,但是如果继续使用2.2的配置文件会导致很多错误

访问控制的改变

Apache 2.4起所启用授权机制比起2.2的只是针对单一数据存储的单一检查更加灵活。过去很难确定哪个 order 授权怎样被使用的,但是授权容器指令的引入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配置可以控制什么时候授权方法被调用,什么条件决定何时授权访问。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升级失败是由于配置错误的原因。2.2的访问控制是基于IP地址、主机名和其他角色,通过使用指令Order,来设置Allow, Deny或 Satisfy;但是2.4,这些一切都通过新的授权方式进行检查。

为了弄清楚这些,可以来看一些虚拟主机的例子,这些可以在/etc/apache2/sites-enabled/default 或者 /etc/apache2/sites-enabled/你的网站名称 中找到:

旧的2.2虚拟主机配置:

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新的2.4虚拟主机配置:

Require all granted

apache 2.4 config

(LCTT 译注:Order、Allow 和 deny 这些将在之后的版本废弃,请尽量避免使用,Require 指令已可以提供比其更强大和灵活的功能。)

.htaccess 问题

升级后如果一些设置不工作,或者你得到重定向错误,请检查是否这些设置是放在.htaccess文件中。如果Apache 2.4没有使用 .htaccess 文件中的设置,那是因为在2.4中AllowOverride指令的默认是 none,因此忽略了.htaccess文件。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修改或者添加AllowOverride All命令到你的网站配置文件中。

上面截图中,可以看见AllowOverride All指令。

丢失配置文件或者模块

根据我的经验,这次升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2.4中,一些旧模块和配置文件不再需要或者不被支持了。你将会收到一条“Apache不能包含相应的文件”的明确警告,你需要做的是在配置文件中移除这些导致问题的配置行。之后你可以搜索和安装相似的模块来替代。

其他需要了解的小改变

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改变需要考虑,虽然这些通常只会发生警告,而不是错误。

  • MaxClients重命名为MaxRequestWorkers,使之有更准确的描述。而异步MPM,如event,客户端最大连接数不等于工作线程数。旧的配置名依然支持。
  • DefaultType命令无效,使用它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如果使用除了 none 之外的其它配置值,你会得到一个警告。需要使用其他配置设定来替代它。
  • EnableSendfile默认关闭
  • FileETag 现在默认为"MTime Size"(没有INode)
  • KeepAlive 只接受“On”或“Off”值。之前的任何不是“Off”或者“0”的值都被认为是“On”
  • 单一的 Mutex 已经替代了 Directives AcceptMutex, LockFile, RewriteLock, SSLMutex, SSLStaplingMutex 和 WatchdogMutexPath 等指令。你需要做的是估计一下这些被替代的指令在2.2中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是否删除或者使用Mutex来替代。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apache-migration-2-2-to-2-4-ubuntu-14-04/

作者:Adrian Dinu 译者:Vic020/VicYu 校对:Caroline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