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点 下的文章

通过关注影响业务的事件,CIRT 是衡量运维绩效的更准确方法。

 title=

IT 运维圈子的玩法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过去的规则越来越不合理。机构需要适当环境中的准确的、可理解的、且可操作的指标,以衡量运维绩效并推动关键业务转型。

越多的客户使用现代工具,他们管理的事件类型的变化越多,将所有这些不同事件粉碎到一个桶中以计算平均解决时间来表示运维绩效的意义就越少,这就是 IT 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

历史与指标

历史表明,在分析信号以防止错误和误解时,背景信息是关键。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瑞典建立了一个分析水听器信号的系统,以提醒他们在瑞典当地水域出现的俄罗斯潜艇。瑞典人使用了他们认为代表一类俄罗斯潜艇的声学特征 —— 但实际上是鲱鱼在遇到潜在捕食者时释放的气泡声。这种对指标的误解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几乎导致了战争。

 title=

平均解决时间 Mean Time To Resolve (MTTR)是运维经理用于获得实现目标洞察力的主要运维绩效指标。这是一项基于 系统可靠性工程 system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的古老措施。MTTR 已被许多行业采用,包括制造、设施维护以及最近的 IT 运维,它代表了解决在特定时间段内创建的事件所需的平均时间。

MTTR 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事件(从事件创建时间到解决时间)所需的时间除以事件总数。

 title=

正如它所说的,MTTR 是 所有 事件的平均值。MTTR 将高紧急事件和低紧急事件混为一谈。它还会重复计算每个单独的、未分组的事件,并得出有效的解决时间。它包括了在相同上下文中手动解决和自动解决的事件。它将在创建了几天(或几个月)甚至完全被忽略的事件混合在一起。最后,MTTR 包括每个小的瞬态突发事件(在 120 秒内自动关闭的事件),这些突发事件要么是非问题噪音,要么已由机器快速解决。

 title=

MTTR 将所有事件(无论何种类型)抛入一个桶中,将它们全部混合在一起,并计算整个集合中的“平均”解决时间。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方法导致运维执行方式的的噪音、错误和误导性指示。

一种衡量绩效的新方法

关键事件响应时间 Critical Incident Response Time (CIRT)是评估运维绩效的一种更准确的新方法。PagerDuty 创立了 CIRT 的概念,但该方法可供所有人免费使用。

CIRT 通过使用以下技术剔除来自信号的噪声,其重点关注最有可能影响业务的事件:

  1. 真正影响(或可能影响)业务的事件很少是低紧急事件,因此要排除所有低紧急事件。
  2. 真正影响业务的事件很少(如果有的话)可以无需人为干预而通过监控工具自动解决,因此要排除未由人工解决的事件。
  3. 在 120 秒内解决的短暂、爆发性和瞬态事件几乎不可能是真正影响业务的事件,因此要排除它们。
  4. 长时间未被注意、提交或忽略(未确认、未解决)的事件很少会对业务造成影响;排除它们。注意:此阈值可以是特定于客户的统计推导数字(例如,高于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以避免使用任意数字。
  5. 由单独警报产生的个别未分组事件并不代表较大的业务影响事件。因此,模拟具有非常保守的阈值(例如,两分钟)的事件分组以计算响应时间。

应用这些假设对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简而言之,效果非常非常大!

通过在关键的、影响业务的事件中关注运维绩效,解决时间分布变窄并极大地向左偏移,因为现在它处理类似类型的事件而不是所有事件。

由于 MTTR 计算的响应时间长得多、人为地偏差,因此它是运维绩效较差的一个指标。另一方面,CIRT 是一项有意的措施,专注于对业务最重要的事件。

与 CIRT 一起使用的另一个关键措施是确认和解决事故的百分比。这很重要,因为它验证 CIRT(或 MTTA / MTTR)是否值得利用。例如,如果 MTTR 结果很低,比如 10 分钟,那听起来不错,但如果只有 42% 的事件得到解决,那么 MTTR 是可疑的。

总之,CIRT 和确认、解决事件的百分比形成了一组有价值的指标,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运营的执行情况。衡量绩效是提高绩效的第一步,因此这些新措施对于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可衡量的改进周期至关重要。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measure-operational-performance

作者:Julie Gunderson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在本文中,我们将看到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这将有助于 Linux 新用户选择他们的第一个发行版。

让我们面对现实,Linux 可能会给新用户带来巨大的复杂性。但是,带来这种复杂性的并不是 Linux 本身。相反,是“新奇”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并不是怀旧,但我记得第一次使用 Linux 时,我甚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喜欢它,但最初这对我来说像是逆流游泳一样。

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可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原因,特别是对于那些在 PC 上运行 Windows 之外的其它系统没有概念的人来说。

Linux 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而是一个理念:在这里大家共同成长,也适合于每个人的不同需要。我们已经介绍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能够特别满足新人需求的发行版。这里有一些这样的适合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你也可以在视频中观看并订阅我们的 YouTube 频道以获取更多与 Linux 相关的视频。

最适合于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

请记住,此列表没有特别的顺序。编制此列表的主要标准是易于安装、开箱即用的硬件和软件、易用性和软件包的可用性。

1、Ubuntu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研究过 Linux,那么你很可能遇到过 Ubuntu。Ubuntu 是领先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它也是开始 Linux 之旅的完美之选。

Ubuntu 被视为人性化的 Linux,这是因为 Ubuntu 在通用可用性上付出了很多努力。Ubuntu 并不要求你在技术方面懂得很多才能使用它。它打破了 “Linux = 命令行麻烦”这一概念。这是 Ubuntu 飙升到今天的主要优势之一。

Ubuntu 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安装程序。这个安装程序以简单的英语(或你想要的任何主要语言)描述安装过程。你甚至可以在实际执行安装过程之前尝试使用 Ubuntu。安装程序提供了简单的选项:

  • 删除旧操作系统以安装 Ubuntu。
  • 与 Windows 或任何其他现有操作系统一起安装 Ubuntu(每次启动时都会提供要启动的操作系统的选择列表)。
  • 让高级用户自行配置分区。

初学者提示:如果你不确定该怎么做,请选择第二个选项。

Ubuntu 的用户界面采用 GNOME。它简单、高效。你可以通过按 Windows 键搜索从应用程序到文件的任何内容。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吗?

没有驱动程序安装问题,因为 Ubuntu 附带硬件检测器,可以检测、下载和安装适用于你的 PC 的最佳驱动程序。此外,安装会附带所有基本软件,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办公套件和一些消磨时间的游戏。

Ubuntu 拥有出色的文档和社区支持。Ubuntu 论坛Ask Ubuntu 几乎在 Ubuntu 的所有方面都提供了可观的高质量支持。你的一些问题很有可能已经得到了回答,这些答案是适合初学者的。

请在官方网站查看并下载 Ubuntu

2、Linux Mint Cinnamon

多年来,Linux Mint 一直是 Distrowatch 上的排名第一的 Linux 发行版。我必须说,这是当之无愧的宝座。Linux Mint 是我个人的最爱之一。它优雅、秀气,提供了卓越的计算体验(开箱即用)。

Linux Mint 带有 Cinnamon 桌面环境。仍处于熟悉 Linux 软件阶段的 Linux 新用户会发现 Cinnamon 非常有用。所有软件都按类别分组,非常易于访问。虽然这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功能,但对于不了解 Linux 软件名称的新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Linux Mint 很快,在旧电脑上也运行良好。Linux Mint 建立在坚如磐石的 Ubuntu 基础之上。它使用与 Ubuntu 相同的软件存储库。而对于 Ubuntu 软件存储库,仅在广泛测试后 Ubuntu 才会将软件推送在其中。这意味着用户不必处理某些新软件容易出现的意外崩溃和故障,对于新的 Linux 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真正不可接受的。

Windows 7 爱好者如果没有真的升级到微软 Windows 10 的话,那将会发现 Linux Mint 的可爱。 Linux Mint 桌面非常类似于 Windows 7 桌面。类似的工具栏、类似的菜单、类似的托盘图标都绝对会使 Windows 用户感到十分熟悉。

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向 Linux 世界的新人推荐 Linux Mint,因为 Linux Mint 确实给用户留下了足够的印象,会让他们接受它。对我来说,Linux Mint 应该是面向初学者的 Linux 列表中的首位。

请在这里查看 Linux Mint,看看 Cinnamon 版。

3、Zorin OS

大多数计算机用户是 Windows 用户。当 Windows 用户拿到一个 Linux 时,他必须经历相当多的“去知识过程”。大量的操作已经固定在我们的肌肉记忆当中。例如,每次要启动应用程序时,鼠标都会移动屏幕的左下角(“开始”菜单)。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在 Linux 上找到一些可以缓解这些问题的东西,那就成功了一半了。进入 Zorin OS。

Zorin OS 是一款基于 Ubuntu 的高度打磨的 Linux 发行版,完全是为 Windows 难民制作的。尽管几乎每个 Linux 发行版都可供任何人使用,但是当桌面看起来太陌生时,有些人可能会不情愿使用。Zorin OS 避开了这个障碍,因为它与 Windows 外观明显相似。

对 Linux 新手来说,软件包管理器是一个新概念。这就是为什么 Zorin OS 带有一个巨大的(我的意思是真的很大)预安装软件列表。你需要的任何东西,很有可能都已经安装在 Zorin OS 上了。好像这还不够,Wine 和 PlayOnLinux 也预先安装好了,所以你也可以在这里运行你喜爱的 Windows 软件和游戏

Zorin OS 配备了一款名为 “Zorin look changer” 的惊人的主题引擎。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自定义选项和预设,可以使你的操作系统看起来像 Windows 7、XP、2000 甚至是 Mac,你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正是这些功能使 Zorin OS 成为适合初学者的最佳 Linux 发行版。查看 Zorin OS 网站以了解更多信息和下载该操作系统。

4、Elementary OS

我们已经看过了给 Windows 用户准备的 Linux 发行版,让我们为 MacOS 用户也提供一些东西。Elementary OS 成名非常迅速,现在总是被列入顶级发行列表之中,这一切都归功于其美学本质。其灵感来自于 MacOS,Elementary OS 是最美丽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

Elementary OS 是又一个基于 Ubuntu 的操作系统,这意味着操作系统本身无疑是稳定的。Elementary OS 带有 Pantheon 桌面环境。你马上就会注意到它与 MacOS 桌面的相似之处。这对于转换到 Linux 的 MacOS 用户来说是一个优势,因为他们会对桌面非常适应,这确实简化了应对此变化的过程。

它的菜单简单,可根据用户喜好自定义。该操作系统是零侵入性的,因此你可以真正专注于工作。它附带了非常少量的预安装软件。因此,新用户都不会被庞杂的内容吓跑。但是,嘿,它具备开箱即用所需要的一切。如果需要更多软件,Elementary OS 提供了一个整洁的 AppCenter。它易于访问且简单易用,一切都在一个地方,你可以一键获得所需的所有软件和升级。

经验表明,Elementary OS 真的是一个很棒的软件。绝对值得试一试

5、Linux Mint Mate

许多来了解 Linux 的人都希望让旧电脑焕发新生。随着 Windows 10 的普及,几年前许多具有不错配置的计算机已经变得无力应对。在谷歌上快速搜索一下会建议你在这样的电脑上安装 Linux。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让它们在之后一段时间仍旧能保持水准。如果你正在寻找可以运行在旧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Linux Mint Mate 是一个很棒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Mint Mate 非常轻便,资源利用效率高,而仍然是一个漂亮的发行版。它可以在计算能力较弱的计算机上平稳运行。桌面环境没有各种花哨的东西。但它在功能上和任何其他桌面环境相比毫不逊色。这个操作系统是非侵入式的,允许你获得高效的计算体验而不会妨碍你。

同样,Linux Mint Mate 基于 Ubuntu,具有巨大而坚实的 Ubuntu 软件存储库的优势。它预装了最少数量的必需软件。提供了简便的驱动程序安装和设置管理。

即使你只有 512 MB 的内存和 9 GB 的硬盘空间(当然是越多越好),你也可以运行 Linux Mint Mate。

Mate 桌面环境非常简单易用,没有什么费解的地方。对于 Linux 初学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更有理由 尝试 Linux Mint Mate

6、Manjaro Linux

好吧。任何一个 Linux 的老用户都会说,即使只是在大方向上,引导新手接触 Arch Linux 都是一种罪过。但是听我说。

Arch 被认为是专家级 Linux,因为它的安装过程非常复杂。Manajro 和 Arch Linux 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Manajro Linux 具有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安装程序。许多事情都是自动化的,比如使用“硬件检测”进行驱动程序安装。Manjaro 极大地解决了困扰许多其它 Linux 发行版的硬件驱动程序的麻烦。即使你遇到任何问题,Manjaro 也有很棒的社区支持。

Manjaro 拥有自己的软件存储库,其维护了最新的软件。虽然优先向用户提供最新软件,但它是以保证稳定性不会受到损害为前提的。这是 Arch 和 Manjaro 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Manjaro 延迟软件包的发布以确保它们绝对稳定并且不会导致回退。你还可以访问 Manjaro 上的 Arch User Repository(AUR),因此你可以随时获得所需的一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 Manjaro 功能的信息,请阅读我的同事 John 的 Manjaro Linux 经历以及为什么他会被它迷住

Manjaro Linux 有 XFCE、KDE、Gnome、Cinnamon 以及更多桌面环境,请查看官方网站

要安装上述 6 个操作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你需要创建一个可启动的 U 盘。如果你当前正在使用 Windows 请使用本指南。Mac OS 用户可以遵循本指南

你选择哪个最适合初学者的 Linux 发行版?

Linux 可能会有学习曲线,但这是一件不会让每个人都感到后悔的事情。进一步获得一个 ISO 文件并体验一下 Linux 吧。如果你已经是 Linux 用户,请分享这篇文章,并帮助人们在这个爱的季节爱上 Linux 吧。加油!


via: https://itsfoss.com/best-linux-beginners/

作者:Aquil Roshan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蚂蚁金服的 SOFAStack 作为一个成功地将企业私有项目转化为开源核心模式的知名案例,我们之前对背后的思考和推动力做过专题分析,但是具体这件事是如何在蚂蚁金服内部发生的、是如何实操的,有很多读者向我们表示非常感兴趣,而我觉得这也是其它技术公司所正在探索和思考的方向。

因此,上个月底,老王在参加上海举办的 KubeCon 2019 时,遇到了蚂蚁金服 SOFA 团队的余淮,他目前在蚂蚁金服中间件团队服务与框架组具体负责开发框架与 SOFAStack 的开源工作。于是,参会之余,我和余淮就 SOFA 开源的实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现将谈话所得整理给大家。

余淮(左)和老王(右)在 KubeCon 2019

SOFA 与开源

2018 年,SOFAStack 开始开源之后,处于关注,我曾向蚂蚁金服中间件负责人杨冰了解过为什么要将 SOFA 开源的背后思考,以及 SOFA 发展迭代的历程

目前,SOFA 的架构已经发展到 SOFA 5 阶段,前任的 SOFA 开源负责人鲁直也向我介绍过 SOFA 5 中重点推进的方向,主要包括 Service Mesh 和 Serverless,以及分布式事务 Seata 的落地等。而在今年上半年他们又开源了分布式事务框架 Seata 和服务注册中心 SOFARegistry。

作为一个成功的开源核心模式的项目,我非常关注 SOFA 开源的实操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进行开源治理的,作为 SOFA 团队的老朋友,我们话题就直接从 SOFA 的开源治理聊起。

以 SOFA 为例:公司内部软件的开源流程

余淮说,从 2015 年开始,蚂蚁金服开启了金融科技对外输出的战略,SOFAStack 也走出了蚂蚁金服,甚至跨越了国界,被更多金融机构与合作伙伴所使用,如天弘基金、信美互信、南京银行、PayTM、DANA 钱包等。

在与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沟通、合作过程中,他们发现了 SOFAStack 的理念和能力也正是很多金融行业的企业所需要的。在蚂蚁金融科技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内部已经对 SOFAStack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代码重构,例如历史兼容逻辑的剥离等,但是并未能达到直接开源的标准。

关于开源,其内部一直有开源的讨论,到 2017 年双十一结束后正式决定开源。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2018 年 4 月,完成了对 SOFA 项目的满足了开源改造的标准后,SOFAStack 马上宣布正式开源框架中部分重要组件。

SOFA 团队给开源定的策略叫「 开源核心 Open Core 」,顾名思义就是要将接口层以及核心实现都开源,以可扩展化的方式来层层构建 SOFAStack 的能力,保证 SOFAStack 的内部版本和开源的版本采用的是同一个内核。为此 SOFAStack 做了大量的改造和重构工作。

在开源的具体考量上,余淮表示,SOFAStack 的开源改造基本上有三条原则,分别是高可扩展性、对内兼容历史版本、对外兼容业界标准

以 SOFARPC 重构为例,大概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1. 首先需要将 SOFARPC 进行了一次核心接口和模型抽象,然后增加了扩展点机制和事件总线机制,所有的对内、对外实现都基于这些核心接口和模型去扩展,并且保证这些扩展能力都是平等的、可选的;
  2. 接着将核心的处理逻辑实现迁移到这套接口和模型上来,保证 RPC 能力完整可用;
  3. 然后需要将 RPC 里一些对接内部系统的、兼容历史逻辑的代码做成内部扩展,并进行全量测试验证,确保和已有线上的历史方案的兼容,发布上线;
  4. 最后会调研业界的一些开源标准方案和实现,并对其进行兼容,例如 SOFARPC 不仅对接自己的 SOFARegistry 的实现,还兼容了 Zookeeper、Etcd、Nacos 等业界优秀的注册中心方案。

虽然上面重构过程听上去没那么复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非常考验团队的技术能力的,特别是在抽象核心接口和模型的时候,为了做到既兼容内部又兼容外部,这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才能做好这层较为通用抽象。其次在对内逻辑兼容的时候,由于内部的历史负担还是比较重的,为了能让重构的代码安全上线,团队也做了很多事情。

还是举 SOFARPC 的例子,蚂蚁内部的服务路由过程比开源是要复杂很多的,特别是配合蚂蚁特有的单元化部署以及异地多活的能力,有时候需要多层路由才能找到目标地址。为了验证重构后逻辑的正确性,除了在开源代码里有单元测试用例外,SOFA 团队在内部也构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集成框架,专门用来测试已有逻辑的兼容性及正确性。

基于开源核心这套思想建设 SOFAStack 以后,其实对开发人员的工作量来不会变少,反而可能是增多的。这是因为在写代码的同时,需要更多的考虑内部外部的使用情况,对代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流程会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内部新增一个特性,在以前可能直接修改代码经过测试就发布上线了,但现在的话会去思考这其中哪些能力是通用的,把这些能力抽象一下放到开源版本里去,然后开源版测试后发布,这个时候内部版本在基于这个开源版进行扩展,再经过测试后发布上线。

虽然开发人员工作变多了,但是这样的话可以让 SOFAStack 的核心代码被更多的开发者评审,在更多的系统中运行,在更多的场景下进行验证,对 SOFAStack 的品质保证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在开源进度上,余淮表示, SOFAStack 并不追求开源全部内部的组件,而是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开源准备的情况有选择的开源。

例如 SOFAStack 下的分库、分表组件,因为产品特性和 OB 等内部结合紧密就暂时不会开源。金融级分布式架构下未开源部分能力,SOFAStack 会和与业界其它优秀的开源项目做集成,保证整个金融级分布式架构功能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所以对于 SOFAStack 来说,并不只有自己开源的产品,而更多关注的是,和整个社区里所有开源优秀的产品一起,打造一套快速构建金融级分布式架构的套件。

开源项目的管理

开源一个项目,作为背后推动的公司事实上要付出相当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审批流程。随着蚂蚁金服越来越多领域的项目开源,包括 SOFAStack、AI、区块链等,蚂蚁金服内部出台了相应的严格的审核机制,包括技术、合规、法务、安全等部门进行审核,同时还会考察项目开源对公司的意义,以及是否对社区有价值,在审核通过之后项目就会正式开源与大家见面了。

蚂蚁金服对于开源文化是十分友好的,其内部的代码也大多都是公开在内网的 GitLab 仓库,经常会有业务团队对 SOFAStack 提交一些合并请求(拉取请求)来帮助项目的发展。

同时,蚂蚁金服的工程师也普遍地拥抱开源,开源能够帮助项目产生更多、更好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吸收来自社区的贡献,让项目本身能够做的更好,这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SOFA 的社区治理

开源项目并不是开放源代码就是终点,事实上,这只是开始,之后持续不断的开源治理才是开源之路。而如何将一个开源项目从最开始的由开源项目背后的公司主导转变为社区性项目,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基于目前的开源模式和社区建设力度,SOFA 团队也在尽可能去吸引外部的贡献者。不过 SOFAStack 项目由于大量应用在蚂蚁金服及不少企业线上环境,所以目前对于开发者技术能力以及代码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这项任务还需要较多的工作。

目前 SOFA 社区已经涌现了不少积极的开发者和贡献者,解决了社区提出的一些重要需求。这其中一些功能组件的完成,贡献者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代码基础,而 SOFA 社区成员也积极参与到功能的完善和规范化工作中,甚至有的拉取请求要经过十几个来回才能被合并入功能分支。

余淮同时也谈到,下一步会引入更友好的流程和工具,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加入到 SOFAStack 社区的开发和贡献当中,为 SOFAStack 的共同发展做出包括贡献代码、文档完善和推广宣传等各个方面的贡献。

在社区团队方面,SOFAStack 也设计了诸如 贡献者 Contributor 提交者 Committer 委员会成员 PMC 等多个层面的贡献者认证机制,以让各个层级的热情、精力不同的人能够加入到项目的贡献中。

SOFAStack 开源至今社区已经有 120 多位贡献者共建社区,也有十来位外部提交者通过其贡献的代码获得社区的认可,并进一步取得对社区发展的影响力。谈及这一点,余淮表示,为了保证代码质量,来自社区的代码贡献往往需要 SOFAStack 社区已有成员和贡献者许多次的往复修改和完善才能进入到代码主干,但是通过这些互动,才能真正遴选出来社区的中坚分子,也进一步将项目融入到社区中。

在社区建设方面,除了在 Github 上、钉钉微信群的一些交流外,SOFAStack 社区还会有丰富的线上线下的活动。每周类似周报形式的 SOFA Weekly,帮助大家了解社区的最新资讯和项目进展;社区共建的 SOFALab 源码解析实验室,和社区同学一起学习和解析源码,整理成册,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项目;每月若干次的 SOFAChannel 直播,可以在线和讲师进行沟通交流。与此同时,SOFAStack 也会定期在全国各地举行线下的 SOFAMeetup 活动,大家一起面对面交流,目前已经在全国五个城市举办了 7 场,共有一千多人到现场;也会举办 Workshop 和 CodeLab 等实践类的活动,像本次的 KubeCon 就有一场 Workshop,手把手带着大家一起实践 SOFAStack。

在社区合作方面,社区里有很多优秀的开发者和开源项目,SOFA 团队也经常和社区互相学习、分享、交流技术,目前SOFAStack 已经和很多开源社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包括国内 ServiceMesher,K8S 中国,ShardingSephere,SkyWalking,Ant Design,EggJS 等,也包括国外的 light4j 等。

此外,余淮还谈到,SOFAStack 在今年还会结合实际业务方面和开源社区做更多的能力整合提升,他举例说到 SOFAStack 今年会和做 Spring Cloud 更深入的集成和增强,例如 Spring Cloud 还是文件级别的配置更新,配合 SOFAStack可以做到更细粒度的配置更新等。

总结

要说我对哪个国内开源项目研究的最深入,那非 SOFAStack 莫属。自从 SOFAStack 开源以来,我先后和杨冰、鲁直从 SOFA 开源的思想、战略层面进行过深入沟通,而这次,我希望可以从战术上,从实操层面分享他们在 SOFA 开源方面的经验给广大的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在国内的云服务市场当中,青云QingCloud 一直是一个积极活跃的身影,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和他们直接接触过,而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 KubeCon 2019 上,我见到了江湖人称“四爷”的青云QingCloud 容器平台负责人周小四。自以为尚不算健谈的我,跟人聊起技术来,居然聊得非常投机。期间,我和四爷聊起了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也对青云QingCloud 的容器战略有了一些管中窥豹的了解。我想将这些谈话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侧写让大家也认识一下这位“四爷”和他的团队打造的 KubeSphere。

谈话自然是从我所不了解的青云QingCloud 开始的。

天然的企业服务提供者

说起青云QingCloud,自然不能放过其背后的历史,这段与众不同的历史,造就了这家与众不同的云计算企业。

谈起云计算,大家会想起国内公有云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旗下的云服务商,这些公司的云计算业务最初大多是从内部的云计算技术能力转化出来的,将其在内部打造的云计算能力开放给公众,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多个云计算平台。

青云QingCloud 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和绝大多数云计算创业企业不同的道路——自研云计算架构。

“与这些云计算公司不同,青云QingCloud 从 2012 年公司创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立足于为企业服务的云计算企业,其三位创始人均有多年在 IBM 工作的深厚背景,使得他们对于企业级用户的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更加敏感,也能更加准确把握企业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四爷介绍说,“并且,青云QingCloud 的创始人均是资深的技术研发出身,对于技术方向的发展更加敏感,也正是如此,青云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和绝大多数云计算创业企业不同的道路——自研云计算架构。”说到这里,四爷眼中洋溢着自信的眼神,作为一个同样从事了多年技术工作的老兵,我对这种技术驱动型的公司更加感兴趣了。

私有云成就下的青云

从 2012 年开始,青云QingCloud 便开始进行自研底层云计算架构的研究。自研架构所需要付出的技术成本,使得青云的公有云服务上线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付出总有回报,在自研架构上的投入,使得青云QingCloud更加灵活和富有创造力,可以更加专心地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而同时期一些使用 OpenStack 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企业,却受制于社区的发展速度,不得不在底层基础设施的优化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说到这里,四爷表示,“这为青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到了 2014 年,青云QingCloud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在当时的环境下只做公有云服务是“一条腿走路”,无法获得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而私有云服务能够更好的发挥青云QingCloud 在企业服务的能力和经验。因此,青云开始正式进军私有云市场,并在次年年初,成功拿下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的私有云业务。

随着青云QingCloud 的私有云业务的发展一路开疆拓土,他们逐渐建立起来成熟完善的公有云、私有云、托管云、混合云一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后续不断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我们耳熟能详的光大银行、泰康保险、中国太平、江苏交通控股、华润创业、本钢集团、国航、四川航空、好未来、VIPKID 等,都是青云的客户。

在云业务一片向好的环境下,容器时代正在悄悄的来临了。

容器时代来临,KubeSphere 应运而生

容器时代的到来,让各家云服务商都开始积极布局容器服务,而在青云QingCloud,容器服务的负责人便是我们今天谈话的主角周小四——圈内亲切的称其为“四爷”。

从 Docker 开始

在当时,开源社区内的主流容器方案,一种是一出现就迅速风靡技术世界的 Docker 技术,另一个则是同样源自 CGroup 技术的 LXC。那个时候,看起来 LXC 的目标更远大,但是在对这两种技术方向进行分析后,最终四爷选择了 Docker 的方案。

我们也曾经在容器技术初现萌芽时,对出现的各种容器技术做过跟踪,因此,我也好奇为什么四爷会在 Docker 技术初生时就押注 Docker,因为这不仅仅是社区爱好,这个决策肯定会影响到公司的技术方向和时间差优势。

四爷对此的解释说,“2013 年才提出的 Docker 虽然很年轻,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容器化解决方案,它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适合这个面向应用、快速迭代、微服务正在兴起的大趋势,符合并适合现行的软件开发模式发展,可以让技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应用上。”而 LXC 则延续了重型虚拟机时代的思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好的隔离宿主环境与容器内的环境上。这很重要,但是已经不再适合如今快节奏、快迭代的开发环境了,因此,他认为 Docker 一定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决定选择 Docker 作为青云QingCloud 容器服务平台的底层设施。

虽然现在回过头看,Docker 容器技术在初期确实存在容器逃逸的安全问题,如今也有专注于提高隔离性的安全容器技术的出现,但是在当时,这种折中确实极大地激发了 DevOps 和相关生态的迅速发展。而正当其时,能敏锐地发现这一点,并果断下注,我认为这离不开一位技术领袖的远瞻。

在选择了容器技术方向之后,四爷的下一个挑战就来了。Docker 最初主要是一个容器引擎,其外围的生态尚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企业大规模应用所需要的容器编排才刚刚开始获得发展。业界也推出几种不同的容器编排技术方案,这包括 Docker 推出的 Swarm、Google 推出的 Kubernetes,以及 Apache Mesos,那么作为面对企业提供服务的青云QingCloud,该如何选择呢?

押注 Kubernetes

现在看起来,当初四爷选择 Kubernetes 作为技术方向似乎是在技术人直觉之下做的选择。但是,这背后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足够的技术远见之下的选择。

四爷告诉我,他选择 Kubernetes 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Kubernetes 背后由 Google 支持:显然 Google 支持的 Kubernetes 会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它也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2. Kubernetes 是 Google 在内部基础设施的容器编排方面的经验升华:Kubernetes 的应用场景是容器编排,这种大规模容器的实践经验十分难得。而 Google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巨鳄,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初创企业 Docker 公司在海量的可伸缩服务上的经验就稍显孱弱。而且 Docker 公司本身的开发力量显然有限,在容器技术日新月异的快节奏发展之下,仅仅是 Docker 引擎本身的开发和维护就已经有些不堪负荷,所以对他们在 Docker Swarm 上发展自然不如 Kubernetes 那么快。
  3. Kubernetes 的社区更加活跃:得益于 Google、Red Hat 等企业的开源社区基础,Kubernetes 从一开始就是整个社区目光的焦点,大量的开发者活跃在 Kubernetes 及其周边项目上,活跃的社区为企业培养了足够的储备人才,这一点是 Docker Swarm 和 Mesos 都无法比拟的。
  4. 容器时代已经与以虚机为基础的云计算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前人们关注的是功能、性能、安全等问题,创建一个虚机每个厂商可以用不同的 API 提供,用户要的是资源,不会太在意这些差异性,因此自研的云平台有存在的市场空间。但容器时代是面向应用的,用户更关注的是开放、标准等问题。简单来说,如果大家都用 Java 语言,你去采用一个只能使用汇编语言的平台,这个平台基本上很难有市场。容器编排系统一样,用 YAML 或 JSON 定义的声明式接口就是标准,大家害怕的就是选错标准。所以当大家都选择 Kubernetes 的时候,实际上选择的是标准。

经过权衡,四爷及其团队最终选择了 Kubernetes 作为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的编排工具。而随着对 Kubernetes 的不断的深入研究,更是让他相信,Kubernetes 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他补充道:“Kubernetes 的一个主要关注是规范化,应用可以随意的在不同的基础设施间迁移,从而避免了供应商锁定。这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尝试使用 Kubernetes,此长彼消之下,Kubernetes 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KubeSphere 的诞生

确定了 Kubernetes 方向后,四爷开始对各个 Kubernetes 产品进行了调研。通过不断试用、体验后,他敏锐的发现,现有市场上大多数厂商都没有认真做产品,要么是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在市场上发布尚不完善的产品,要么就是厂商的防御性产品。

“他们是以做项目的心态在做产品,没有精细化地打磨产品,更多的是功能的堆砌。”周小四解释到。

“就好像考试做题,一共十道题,每道题 10 分。他们可以做八道题,但是因为做得不好,每道题都只能得五分。而我们即使只做了 6 道题,但是每道题都是 10 分。最后的总分还是我们高,企业还是会选择我们。”四爷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做项目”和“做产品”的不同。

在他看来,也正是这些企业以“做项目”的心态来做容器产品,才给了 KubeSphere 弯道超车的机会,以满分的心态,做出更好的产品。

从 2017 年 6 月开始,周小四便开始调研和思考如何设计 KubeSphere 的原型。2018 年 4 月,KubeSphere 项目正式立项,经过了三个月的苦干,终于在同年 6 月正式发布了 KubeSphere 的社区版,并邀请了部分用户进行内测。

精细化打磨的 KubeSphere 得到了用户的很多好评。而这一切并没有让 KubeSphere 团队止步,他们又进行了 5 个月的研发迭代,继而在 2018 年的 12 月发布了 KubeSphere 高级版,并进入了公测期。KubeSphere 团队吸收了在社区版上积累的经验,高级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用户的专业性、高可用性、易用性需求上。而就在前不久的 4 月发布的 KubeSphere 高级版 2.0 中,融合了更多的企业级特性。

四爷向我介绍说,KubeSphere 容器平台在企业增强特性上主要可总结为四点:

  • 极简:向导式图形化的 UI 全方位覆盖调度、管理、运维监控等功能,低学习成本高效使用。
  • 安全:基于微服务级别细粒度的多租户权限管理,完美实现资源隔离,保障数据安全性。
  • 运维友好:可视化、自动化的统一运维,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秒级频率监控,极大程度降低运维复杂度。
  • 兼容企业传统 IT:尊重企业 IT 管理规范,兼容企业既有 IT 管理流程,可平滑整合到现有 IT 体系中。

比如说,在 Kubernetes 社区中,官方仪表盘糟糕的监控功能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KubeSphere 团队为用户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权限控制、自定义控制、日志查看等功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解决监控的需求。此外,KubeSphere 还提供了诸如 DevOps、微服务治理等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简单的完成 Kubernetes 生态的接入。这些方面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 DevOps:无需Jenkins配置、图形化拖拽编辑、即点即用
  • 微服务:治理功能完善、全可视化治理、低成本运维(轻点即用、零 Istio 基础也可以)

在接下来会发布的版本中,四爷透露道,新版会更加适配企业用户的需求,将会为企业用户提供诸如多集群、多租户、多网络、AI平台等企业亟需的特性,还将对 KubeSphere 进行架构层面的改造,让 KubeSphere 支持模块化配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需的产品模块,从而让 KubeSphere 的架构更加灵活、自如。

KubeSphere 的开源基因

如今是开源的年代,而云计算、容器和 Kubernetes 更在开源中诞生并茁壮成长起来的奇迹花园。作为开源社区,我们也非常关心 KubeSphere 的开源情况。

四爷表示,KubeSphere 项目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开源的想法去做的,项目从初期便开源。他提到,青云QingCloud 做 KubeSphere 一开始就和其他的企业的思路不同。青云有天然的企业服务基因,从一开始 KubeSphere 就是面向企业设计和研发的,企业对于开源产品会更加的信任,而开源模式也能够让 KubeSphere 走得更远。

这种开放的策略,让 KubeSphere 在早期收获了大量用户,也让 KubeSphere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此外,四爷表示,KubeSphere 的开源也是符合用户利益的。实际上,有不少用户在开始使用青云QingCloud 的云服务之前,已经采购了其他的云服务、虚拟化或者物理设备,很难马上迁移到青云上来。开源的 KubeSphere 可以帮助他们在其它基础设施上先用起来。这种开放的策略,让 KubeSphere 在早期收获了大量用户,也让 KubeSphere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当 KubeSphere 根植于青云时

开源的 KubeSphere 与云平台是完全解耦的,这意味着 KubeSphere 可以运行于任何公有云基础设施之上,而当 KubeSphere 根植于青云QingCloud 自身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时,就出现了 QKE。

周小四说,“QKE 是我们在 KubeSphere 容器平台的基础上,加入了青云的基础设施,以进一步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从一开始做我们就知道,KubeSphere 的最终形态一定是对接公有云的,也只有公有云才有足够的资源提供给企业进行弹性伸缩。我们在 KubeSphere 的基础之上,对接了青云的高可扩展性网络和高性能存储,帮助企业用户更加简便地使用 Kubernetes 完成应用开发,而无需将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上。”

进一步的,在 QKE 之上,QKS(QingCloud Kubernetes Service)也会很快推出,QKS 是 QKE 的升级版。“QKS 也在 KubeSphere 之上,提供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功能,比如说,相比于其他家的容器服务,QKS 能够根据用量付费,这和其他家以集群来付费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本质上还是购买计算资源,然后在资源内部进行弹性。而 QKS 的底层是一个大的资源池,所有的用户都从这个资源池内调取资源进行计算,使用完成后就可以释放,从而达到真正的‘按量计费’。”

尾声

或许都是技术人吧,两个有共同话题的人聊起来技术就滔滔不绝,聊天中,我问起了“四爷”这个颇为霸气的昵称的来历,据说最初这来自同事们的戏称,周小四在技术问题上非常较真,十分霸气;而在攻关重大技术难关时,又能领着大家迎头挑战,颇有侠气,因此这个昵称在技术部门内不胫而走,最后在整个青云公司内,甚至连客户都这样亲切称呼他。我想,这正是一个技术人对技术的自信、对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自信,才能自信立于云计算的潮头吧。

“穿山甲专访”栏目是 Linux 中国社区推出的面向开源界、互联网技术圈的重要领军人物的系列采访,将为大家介绍中国开源领域中一些积极推动开源,谙熟开源思想的技术人,并辨析其思考、挖掘其动因,揭示其背后所发生的事情,为关注开源、有志于开源的企业和技术人标出一条路径。

取名为“穿山甲”寓意有二:取穿山甲挖掘、深入之意来象征技术进步和表征技术领袖的作用;穿山甲是珍稀保护动物,宣传公益。

在具有适应性文化的开放组织中,学习应该一直持续 —— 但不会总是出现在正式场合。我们真的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吗?

 title=

持续学习是指人们为发展自己而进行的持续的、职业驱动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对于那些自认是持续学习者的人来说,学习从未停止 —— 这些人从日常经历中看到学习机会。与同事进行辩论、反思反馈、在互联网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尝试新事物或冒险都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可以进行的非正式学习活动的例子。

持续学习是开放组织中任何人的核心能力。毕竟,开放的组织是建立在同行相互思考、争论和行动的基础上的。在开放组织的模棱两可、话语驱动的世界中茁壮成长,每天都需要员工具备这些技能。

不幸的是,科学文献在传播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知识方面、帮助个人欣赏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方面,做得很差。因此,在本文系列中,我将向你介绍非正式学习,并帮助你理解将学习视为一种技能会如何帮助你在任何组织中茁壮成长,尤其是在开放式组织中。

为什么这么正式?

迄今为止,对组织中学习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正式学习而不是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交付和评估上。

投资于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组织保持其相对于竞争对手优势的重要方式。组织通过创建或购买课程、在线课程、研讨会等来使学习机会正规化。这些课程旨在像个人传授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就像学校里的班级一样。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提供一门课程是一种简单(如果成本高昂的话)的方法,可以确保其员工的技能或知识保持最新。同样,教室环境是研究人员的天然实验室,使得基于培训的研究和工作不仅可能,而且强大。

当然,有些东西人们不需要培训来学习;通常,人们通过研究答案、与同事交谈、思考、实验或适应变化来学习。事实上,最近的评估表明 70% 到 80% 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不是在培训中学到的,而是在工作中非正式学到的。这并不是说正规的培训无效;培训可能非常有效,但它是一种精确的干预方式。在工作的大部分方面正式培训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当这些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的时候。

因此,非正式学习,或者任何发生在结构化学习环境之外的学习,对工作场所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上,最近的科学证据表明,非正式学习比正式培训更能预测工作表现。

那么,为什么机构和科学界如此关注培训呢?

循环过程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原因,研究非正式学习可能非常困难。与正式学习不同,非正式学习发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高度依赖于个人,很难或不可能观察到。

直到最近,大多数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都集中在定义非正式学习的合格特征和确定非正式学习在理论上是如何与工作经验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周期性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人可以在组织中非正式地学习。

与正式学习一样,非正式学习发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高度依赖于个人,很难或不可能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组织都有创造学习机会的机构。例如,一个人可能对学习某样东西感兴趣,并为此表现出学习行为。组织以向个人提供反馈的形式,可能表明需要学习。这可能是一个糟糕的绩效评估、一个在项目中发表的评论、或者一个不是个人指导的组织环境的更广泛的变化。这些力量在组织环境中(例如,有人尝试了一个新想法,他或她的同事认识到并奖励了这种行为)或者通过在个人的头脑中反思(例如,有人反思了关于他或她的表现的,并决定在学习工作中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培训不同,非正式学习不遵循正式的线性过程。个人可以随时体验过程的任何部分,同时体验过程的多个部分。

开放组织中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而言,在开放组织中,既减少了对等级制度的重视程度,又更加注重对参与式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两者都推动了这种非正式的学习。简而言之,开放式组织只是为个人和组织环境提供了更多互动和激发学习的机会。此外,想法和变革需要开放式组织中员工给予更广泛的认同 —— 而认同需要对他人的适应性和洞察力的欣赏。

也就是说,仅仅增加学习机会并不能保证学习会发生或成功。有人甚至可能会说,开放式组织中常见的模糊性和公开性话语可能会阻止不擅长持续学习的人——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习惯和开放式组织的核心能力——尽可能有效地为组织做出贡献。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以一致的方式跟踪非正式学习。最近,科学界呼吁创造衡量非正式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进行系统的研究来解决非正式学习的前因后果的问题。我自己的研究集中在这一呼吁上,我花了几年时间发展和完善我们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理解,以便可以衡量它们。

在本文系列的第二部分,我将重点介绍我最近在一个开放式组织中进行的一项研究的成果,在该研究中,我测试了我对非正式学习行为的研究,并将它们与更广泛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工作成果联系起来。


via: https://opensource.com/open-organization/19/7/informal-learning-adaptability

作者:Colin Willis 选题:lujun9972 译者:heguangzh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想要进入 Linux 之门,试试这十个方法。

文章《什么是 Linux 用户?》的作者 Anderson Silva 明确表示,现今人们使用 Linux(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使用 Windows 一样,只要你对“使用 Linux”这个事情定义得足够广义。尽管如此,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太多的使用 Linux 的机会,现在正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尝试 Linux 的好时机。

以下是 Linux 入门的十种方法。你可以试试其中一个或者全部试试。

1、加入免费 shell 计划

 title=

有很多人在用不上的服务器上运行 Linux (请记住,“Linux 服务器”可以是从最新的超级计算机到丢弃的、已经用了 12 年的笔记本电脑中的任何一个)。为了充分利用多余的计算机,许多管理员用这些备用的机器提供了免费的 shell 帐户。

如果你想要登录到 Linux 终端中学习命令、shell 脚本、Python 以及 Web 开发的基础知识,那么免费的 shell 帐户是一种简单、免费的入门方式。下面是一个可以体验一下的简短列表:

  • Freeshell.de 是一个自 2002 年以来一直在线服务的公用 Linux 系统。你可以通过 SSH、IPv6 和 OpenSSL 进行访问,以获得 Linux shell 体验,并且可以使用 MySQL 数据库。
  • Blinkenshell 提供了一个学习 Unix、使用 IRC、托管简单网站和共享文件的 Linux shell。它自 2006 年以来一直在线服务。
  • SDF 公用 Unix 系统成立于 1987 年,提供了免费的 NetBSD 账户。当然,NetBSD 不是 Linux,但它是开源的 Unix,因此它提供了类似的体验。它也有几个自制应用程序,因此它不但有普通的免费 shell,还提供了老派 BBS。

免费 shell 帐户常会受到滥用,因此你表现出的可信程度和积极参与协作的意愿越多,你的体验就越好。你可以通过专门请求或小额捐赠来证明你的诚意,通常可以访问数据库引擎、编译器和高级编程语言。你还可以要求安装其他软件或库,但需经管理员批准。

如何使用

公用 shell 帐户是尝试真正的 Linux 系统的好方法。你无法获得 root 权限这一事实意味着你可以学习本地软件管理,而无需做更多的维护工作。你可以做很多实际操作,以完成真正的工作,尽管它们对于学习关键任务还不够。

2、试试 Windows WSL 2 里面的 Linux

不管你信不信,微软从 2019 年 6 月开始在 Windows 里面带上了 Linux,这意味着你可以从 Windows 运行 Linux 应用程序,这是 Windows 里的 Linux 子系统的第二版(WSL 2)。虽然它主要针对开发人员,但 Windows 用户可以发现 WSL 2 是一个来自于他们熟悉的桌面上的 Linux 环境,而没有被任何虚拟化占用额外资源。这是一个以进程方式运行在 Windows 机器上的 Linux。现阶段,它仍然是一个新的动向和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因此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你试图用它承担重任,你可能会遇到一两个错误,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入门 Linux、学习一些命令,并感受在基于文本的环境如何完成工作,那么 WSL 2 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

如何使用

WSL 还没有明确的用途或目的,但它在 Windows 机器上提供了 Linux 环境。你可以获得 root 访问权限,并可以运行 Linux 发行版和应用程序,因此这是一种简单而无缝的学习方式。但是,即使 WSL 是Linux,它也不能给你典型的 Linux 体验。它是由 Windows 提供的 Linux,而这不太会是你在现实世界中遇到的情况。WSL 是一个开发和教育工具,但如果你可以使用它,那么你应该试试它。

3、把 Linux 放到可启动的 U 盘上

 title=

便携 Linux 可以安装到 U 盘上随身携带,并用该 U 盘启动你遇到的任何计算机。你可以获得个性化的 Linux 桌面,而无需担心所用于启动的主机上的数据。该计算机上原有的系统不会与你的 Linux 系统相接触,并且你的 Linux 操作系统也不会影响计算机。它非常适合酒店商务中心、图书馆、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或者只是给自己一个不时启动 Linux 的借口。

与许多其他快速获得的 Linux shell 不同,此方法为你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强大的 Linux 系统,包括桌面环境,可访问你需要的任何软件以及持久的数据存储。

这个系统永远不会改变。你要保存的任何数据都将写入压缩的文件系统中,然后在引导时将其作为覆盖层应用于该系统。这种灵活性允许你选择是以持久模式启动,将所有数据保存回 U 盘;还是以临时模式启动,以便一旦关闭电源,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消失。换句话说,你可以将其用作不受信任的计算机上的安全信息亭或你信任的计算机上的便携式操作系统。

你可以尝试很多 U 盘发行版,有些带有精简的桌面环境,适用于低功耗计算机,而另一些带有完整的桌面环境。我偏爱 Porteus Linux。在过去的八年里,我每天都把它放在我的钥匙链上,在商务旅行中使用它作为我的主要计算平台,如果在工作场所或家中计算机发生问题,它也会用作工具盘。它是一个可靠而稳定的操作系统,有趣且易于使用。

在 Mac 或 Windows 上,下载 Fedora Media Writer 以创建你下载的任何便携式发行版的可启动 U 盘。

如何使用

从 U 盘启动一个 “实时 Linux” 可提供完整的 Linux 发行版环境。虽然数据存储与你安装到硬盘驱动器的系统略有不同,但其它的所有内容都与你在 Linux 桌面上所期望的一样。在便携式 Linux 操作系统上你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所以在你的钥匙串上挂上一个以解锁你遇到的每台计算机的全部潜力吧。

4、在线游览

 title=

Ubuntu 的某个人想到了在浏览器中托管 Ubuntu GNOME 桌面的好主意。如果想要自己尝试一下,可以打开 Web 浏览器并导航到 tour.ubuntu.com。你可以选择要演示的活动,也可以跳过单个课程并单击 “ 四处看看 Show Yourself Around ” 按钮。

即使你是 Linux 桌面的新用户,你也可能会发现“四处看看”功能比你想象的更还简单。在线游览中,你可以四处看看,查看可用的应用程序,以及查看典型的默认 Linux 桌面。你不能在 Firefox 中调整设置或启动另一个在线游览(这是我尝试过的第一件事),虽然你可以完成安装应用程序的动作,但你无法启动它们。但是,如果你之前从未使用过 Linux 桌面,并且想要看到各种新奇的东西,那这就是一场旋风之旅。

如何使用

在线游览真的只是一次旅行。如果你从未见过 Linux 桌面,那么这是一个了解它的情况的机会。这不是一个正式的使用,而是一个吸引过客的展示。

5、在浏览器中用 JavaScript 运行 Linux

 title=

就在不久之前,虚拟化的计算成本还很高,还仅限于使用先进的硬件的用户。而现在虚拟化已被优化到可以由 JavaScript 引擎执行的程度,这要归功于 Fabrice Bellard,它是优秀的开源 QEMU 机器仿真器和虚拟器的创建者。

Bellard 还启动了 JSLinux 项目,该项目允许你在浏览器中运行 Linux 和其他操作系统,这算是闲暇时间的一个乐趣。它仍然是一个实验性项目,但它是一个技术奇迹。打开 Web 浏览器导航到 JSLinux 页面,你可以启动基于文本的 Linux shell 或精简的图形 Linux 环境。你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到 JSLinux 主机上或(在理论上可以)将文件发送到一个网络备份位置,因为 JSLinux 可以通过 VPN 套接字访问互联网(尽管上限速度取决于 VPN 服务)。

如何使用

你不会在 JSLinux 上正经使用多少时间,这个环境可能太不寻常了,无法学习 Linux 正常工作的广泛课程。但是,如果你厌倦了在一台普通的 PC 上运行 Linux 并想在一个真正独特的平台上试用 Linux,那么 JSLinux 就属于这种。

6、阅读关于它的书

并非每种 Linux 体验都要用到计算机。也许你是那种喜欢在开始新事物之前保持距离先观察和研究的人,或者你可能还不清楚 “Linux” 所包含的内容,或者你喜欢全情投入其中。关于 Linux 如何工作、运行 Linux 的方式以及 Linux 世界中有什么,有很多书可以读。

你越熟悉开源世界,就越容易理解常用术语,将城市神话与实际经验区分开来。我们不时会发布图书清单,但我的最爱之一是 Hazel Russman 的《The Charm of Linux》。这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巡览 Linux 的过程,是由一位独立作者在发现 Linux 时兴奋之余写作的。

如何使用

没有什么能比一本好书更好。这是体验 Linux 的最不传统的方法,但对于喜欢印刷文字的人来说,它既舒适又有效。

7、弄块树莓派

 title=

如果你正在使用树莓派,那么你就正在运行 Linux。Linux 和低功耗计算很容易上手。关于树莓派的好处,除了价格低于 100 美元之外,它的网站是专为教育而设计的。你可以了解树莓派所能做的一切,当你了解之后,就知道了 Linux 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如何使用

树莓派被设计为低功耗计算机。这意味着你不能像过去那样做那么多的多任务处理,但这是一种避免不堪重负的方便方法。树莓派是学习 Linux 及其附带的所有可能性的好方法,它是发现环保、小型、简化计算能力的有趣方式。并且一定要关注 Opensource.com 上的提示技巧有趣的活动,特别是在每年三月份的树莓派之周的期间。

8、赶上容器热潮

如果你从事于神话般的云服务的后端工作,那么你已经听说过容器热潮。虽然你可以在 Windows、Azure、Mac 和 Linux 上运行 Docker 和 Kubernetes,但你可能不知道容器本身就是 Linux。云计算应用和基础设施实际上是精简的 Linux 系统,部分虚拟化,部分基于裸机。如果启动容器,则会启动微型的超特定的 Linux 发行版。

容器与虚拟机或物理服务器不同。它们不打算用作通用操作系统。但是,如果你在容器中进行开发,你可以停下来四处打量一下,你将了解到 Linux 系统的结构、保存重要文件的位置以及最常见的命令。你甚至可以在线尝试容器,你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深入到 Linux 容器的背后了解它们如何工作的。

如何使用

根据设计,容器特定于一个单一任务,但它们是 Linux,因此它们非常灵活。你可以如你预期的使用它们,也可以在你的 Linux 实验当中将容器构建到大部分完整系统中。它虽然不提供桌面 Linux 体验,但它是完整的 Linux 体验。

9、以虚拟机方式安装 Linux

虚拟化是尝试操作系统的简便方法,VirtualBox 是一种很好的开源虚拟化方法。VirtualBox 可以在 Windows 和 Mac 上运行,因此你可以将 Linux 安装为虚拟机(VM)并使用它,就好像它只是一个应用程序一样。如果你不习惯安装操作系统,VirtualBox 也是一种尝试 Linux 的非常安全的方式,而不会意外地将其安装覆盖在你通常的操作系统上。

如何使用

将 Linux 作为虚拟机运行既方便又简单,既可以作为试运行使用,也可以在需要 Linux 环境时进行双启动或重启进入。它功能齐全,因为它使用虚拟硬件,宿主操作系统负责驱动你的外围设备。将 Linux 作为虚拟机运行的唯一缺点主要是心理上的。如果你打算使用 Linux 作为主要操作系统,但最终默认在宿主操作系统上做除了特定于 Linux 的大多数任务,那么虚拟机就会让你失望。否则,虚拟机是现代技术的胜利,在 VirtualBox 中使用 Linux 可以为你提供 Linux 所提供的所有最佳功能。

10、安装一个 Linux

 title=

如果对上述方式有疑问,那么总会有传统的方式。如果你想给予 Linux 应有的关注,你可以下载 Linux,将安装程序刻录到 U 盘(或 DVD,如果你更喜欢光学介质的话),并将其安装在你的计算机上。Linux 是开源的,所以任何想要花时间打包 Linux 的人都可以分发 Linux,并且可以将所有可用的部分分配到通常称为发行版的内容中。无论问哪一个 Linux 用户什么发行版是“最好的”,你必然都会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主要是因为这个术语“最佳”通常是尚未定义的)。大多数人都认可:你应该使用适合你的 Linux 发行版,这意味着你应该测试一些流行的发行版,并坚持使你的计算机按照你期望的行为行事。这是一种务实和功能性的方法。例如,如果发行版无法识别你的网络摄像头而你希望它可以正常工作,则可以使用一个可识别该网络摄像头的发行版。

如果你之前从未安装过操作系统,你会发现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都包含一个友好且简单的安装程序。只需下载一个发行版(它们以 ISO 文件提供),然后下载 Fedora Media Writer 来创建一个可启动的安装 U 盘。

如何使用

安装 Linux 并将其用作操作系统是迈向熟悉它的一步。怎么使用它都可以。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你从未了解过的所需的必备功能,你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多地了解计算机,并且可能会改变你的世界观。你使用一个 Linux 桌面,或者是因为它易于下载和安装,或者是因为你想要削弱公司中某些人的霸主地位,或者只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完成工作。

无论你的原因是什么,只需尝试使用上面这些任何(或所有)这些方式。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7/ways-get-started-linux

作者:Seth Kenlon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