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技术 下的文章

每个现代的Linux桌面发行版都预装着一个带有图形界面的计算器程序。不过如果你的工作区中全是命令行窗口,那么你一定会在其中的一个命令行窗口中处理一些数字相关的问题。或许你在寻找一款基于命令行的计算器程序。如果是这样的话,GNU bc(“basic calculator”的缩写)会是你不二的选择。当然Linux下有很多基于命令行的计算器应用,我认为GNU bc是功能最强大和最有用的。

在GNU时代之前,bc实际上是一个著名的精密计算语言。它的诞生要追溯到70年代的Unix时期了。最初bc作为一个语法和C语言相似的编程语言而著名。随着时间的改变,最开始的bc演化成POSIX bc,最后变成了今天的GNU bc。

GNU bc的特性

现在的GNU bc是早期bc经过若干次改进和功能增强的结果。目前它被所有的主流GNU/Linux发行版所收纳。GNU bc支持高精度数字和多种数值类型(例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输入输出。

如果你对C语言很熟悉的话,你会发现bc使用了和C语言一样或相似的算术操作符。所支持的操作符包括算术运算符(+, -, *, /, %, ++, --)、比较运算符(<, >, ==, !=, <=, >=)、逻辑运算符(!, &&, ||)、位运算符(&, |, , ~, <<, >>)和复合赋值运算符(+=, -=, *=, /=, %=, &=, |=, =, &&=, ||=, <<=, >>=)。bc内置了很多有用的函数,像是平方根、正弦、余弦、反正弦、自然对数、指数等。

如何使用GNU bc

作为一个基于命令行的计算器,GNU bc的使用没有限制。在本文中,我会向大家介绍bc命令的几个常用的特性。如果你想要更加详细的指导,你可以查阅官方指南

如果你没有一个预先写好的bc脚本,那么你可以在交互模式下运行bc。在这种模式下,你输入的以回车结束的任何声明或者表达式会被立刻计算出结果。你需要输入以下命令来进入bc的交互界面。如果想退出bc,你可以输入'quit'并且按回车。

$ bc 

本文下面展示的例子请在bc交互界面中输入。

输入表达式

如果想要计算一个算术表达式,我们可以在闪烁的光标处输入该表达式,然后按回车确认。你也可以将该结果存储到一个变量中,然后在其他表达式中使用该变量。

在一个bc的交互界面中,保存着没有个数限制的命令历史记录。使用上方向键来查看之前输入的命令。如果你想限制历史记录保存的命令数量,你可以将一个名为history的特殊变量设置成你希望的数值。该变量默认为-1,也就是“历史记录数量没有限制”。

输入输出进制切换

经常会发生的是,你输入一个表达式并且想使用二进制或者十六进制来显示结果。bc允许你在输入输出数字的进制间转换。输入和输出的数系基分别存储在ibase和obase变量中,默认值为10,有效的数值是2到16(或者环境变量BCBASEMAX的值)。你只需要更改ibase和obase的值就可以在不同进制之间转换了。下面是一个求两个十六进制/二进制数和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我有意地将obase=16放到了ibase=16前面,反过来则是不可以的。这个是因为如果我先输入ibase=16,那么随后输入的obase=16中的16会被认为是16进制的数字,也就是十进制的22。当然这个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调整精度

在bc中,数字的精度存储在一个名为scale的特殊变量中。该变量表示小数点后数字的个数。scale默认为0,意味着所有的数字和结果以整数形式储存。你可以通过改变scale这个特殊变量的值,来调整数值的精度。

scale=4 

使用内置函数

除了简单的算术操作符,GNU bc还通过外部的数学函数库来提供许多高级的数学函数。你可以在命令行界面使用“-l”选项来打开bc。

这里描述了一些内置的函数。

N的二次方根:

 sqrt(N) 

X的正弦(X是弧度):

s(X)

X的余弦(X是弧度):

c(X)

X的反正弦(返回值是弧度):

a(X)

X的自然对数:

l(X)

X的指数对数:

e(X) 

当做语言来用

作为一个计算语言,GNU bc支持简单的声明(变量赋值、中断、返回等)、复合语句(if、while、for loop等)和自定义函数。在这里我不会涉及到这些特性的细节,不过你可以通过官方指南来学习如何使用这些特性。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函数示例:

define dummy(x){
return(x * x);
}
dummy(9)
81
dummy(4)
16 

在非交互界面下使用GNU bc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交互界面下使用bc。不过更加流行的使用bc的方法是在没有交互界面的脚本中运行bc。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echo命令并且借助管道来向bc发送输入内容。例如:

$ echo "40*5" | bc
$ echo "scale=4; 10/3" | bc
$ echo "obase=16; ibase=2; 11101101101100010" | bc

总结一下,GNU bc是一款强大并且通用的基于命令行的计算器应用,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它预装在所有的现代Linux发行版中,bc可以让你不用离开命令行就可以进行高效的数学计算。所以,GNU bc一定会是你的最爱。


via: http://xmodulo.com/command-line-calculator-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 译者:JonathanKang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Amazon S3Google Cloud Storage 之类的商业云存储服务以能承受的价格提供了高可用性、可扩展、无限容量的对象存储服务。为了加速这些云产品的广泛采用,这些提供商为他们的产品通过明确的 API 和 SDK 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开发者生态系统。而基于云的文件系统便是这些活跃的开发者社区中的典型产品,已经有了好几个开源的实现。

S3QL 便是最流行的开源云端文件系统之一。它是一个基于 FUSE 的文件系统,提供了好几个商业或开源的云存储后端,比如 Amazon S3、Google Cloud Storage、Rackspace CloudFiles,还有 OpenStack。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文件系统,S3QL 拥有不少强大的功能:最大 2T 的文件大小、压缩、UNIX 属性、加密、基于写入时复制的快照、不可变树、重复数据删除,以及软、硬链接支持等等。写入 S3QL 文件系统任何数据都将首先被本地压缩、加密,之后才会传输到云后端。当你试图从 S3QL 文件系统中取出内容的时候,如果它们不在本地缓存中,相应的对象会从云端下载回来,然后再即时地解密、解压缩。

需要明确的是,S3QL 的确也有它的限制。比如,你不能把同一个 S3FS 文件系统在几个不同的电脑上同时挂载,只能有一台电脑同时访问它。另外,ACL(访问控制列表)也并没有被支持。

在这篇教程中,我将会描述“如何基于 Amazon S3 用 S3QL 配置一个加密文件系统”。作为一个使用范例,我还会说明如何在挂载的 S3QL 文件系统上运行 rsync 备份工具。

准备工作

本教程首先需要你创建一个 Amazon AWS 帐号(注册是免费的,但是需要一张有效的信用卡)。

然后 创建一个 AWS access key(access key ID 和 secret access key),S3QL 使用这些信息来访问你的 AWS 帐号。

之后通过 AWS 管理面板访问 AWS S3,并为 S3QL 创建一个新的空 bucket。

为最佳性能考虑,请选择一个地理上距离你最近的区域。

在 Linux 上安装 S3QL

在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中都有预先编译好的 S3QL 软件包。

对于 Debian、Ubuntu 或 Linux Mint:

$ sudo apt-get install s3ql

对于 Fedora:

$ sudo yum install s3ql

对于 Arch Linux,使用 AUR

首次配置 S3QL

在 ~/.s3ql 目录中创建 autoinfo2 文件,它是 S3QL 的一个默认的配置文件。这个文件里的信息包括必须的 AWS access key,S3 bucket 名,以及加密口令。这个加密口令将被用来加密一个随机生成的主密钥,而主密钥将被用来实际地加密 S3QL 文件系统数据。

$ mkdir ~/.s3ql
$ vi ~/.s3ql/authinfo2

[s3]
storage-url: s3://[bucket-name]
backend-login: [your-access-key-id]
backend-password: [your-secret-access-key]
fs-passphrase: [your-encryption-passphrase]

指定的 AWS S3 bucket 需要预先通过 AWS 管理面板来创建。

为了安全起见,让 authinfo2 文件仅对你可访问。

$ chmod 600 ~/.s3ql/authinfo2

创建 S3QL 文件系统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可以在 AWS S3 上创建一个 S3QL 文件系统了。

使用 mkfs.s3ql 工具来创建一个新的 S3QL 文件系统。这个命令中的 bucket 名应该与 authinfo2 文件中所指定的相符。使用“--ssl”参数将强制使用 SSL 连接到后端存储服务器。默认情况下,mkfs.s3ql 命令会在 S3QL 文件系统中启用压缩和加密。

$ mkfs.s3ql s3://[bucket-name] --ssl

你会被要求输入一个加密口令。请输入你在 ~/.s3ql/autoinfo2 中通过“fs-passphrase”指定的那个口令。

如果一个新文件系统被成功创建,你将会看到这样的输出:

挂载 S3QL 文件系统

当你创建了一个 S3QL 文件系统之后,下一步便是要挂载它。

首先创建一个本地的挂载点,然后使用 mount.s3ql 命令来挂载 S3QL 文件系统。

$ mkdir ~/mnt_s3ql
$ mount.s3ql s3://[bucket-name] ~/mnt_s3ql

挂载一个 S3QL 文件系统不需要特权用户,只要确定你对该挂载点有写权限即可。

视情况,你可以使用“--compress”参数来指定一个压缩算法(如 lzma、bzip2、zlib)。在不指定的情况下,lzma 将被默认使用。注意如果你指定了一个自定义的压缩算法,它将只会应用到新创建的数据对象上,并不会影响已经存在的数据对象。

$ mount.s3ql --compress bzip2 s3://[bucket-name] ~/mnt_s3ql

因为性能原因,S3QL 文件系统维护了一份本地文件缓存,里面包括了最近访问的(部分或全部的)文件。你可以通过“--cachesize”和“--max-cache-entries”选项来自定义文件缓存的大小。

如果想要除你以外的用户访问一个已挂载的 S3QL 文件系统,请使用“--allow-other”选项。

如果你想通过 NFS 导出已挂载的 S3QL 文件系统到其他机器,请使用“--nfs”选项。

运行 mount.s3ql 之后,检查 S3QL 文件系统是否被成功挂载了:

$ df ~/mnt_s3ql
$ mount | grep s3ql

卸载 S3QL 文件系统

想要安全地卸载一个(可能含有未提交数据的)S3QL 文件系统,请使用 umount.s3ql 命令。它将会等待所有数据(包括本地文件系统缓存中的部分)成功传输到后端服务器。取决于等待写的数据的多少,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 umount.s3ql ~/mnt_s3ql

查看 S3QL 文件系统统计信息及修复 S3QL 文件系统

若要查看 S3QL 文件系统统计信息,你可以使用 s3qlstat 命令,它将会显示诸如总的数据、元数据大小、重复文件删除率和压缩率等信息。

$ s3qlstat ~/mnt_s3ql

你可以使用 fsck.s3ql 命令来检查和修复 S3QL 文件系统。与 fsck 命令类似,待检查的文件系统必须首先被卸载。

$ fsck.s3ql s3://[bucket-name]

S3QL 使用案例:Rsync 备份

让我用一个流行的使用案例来结束这篇教程:本地文件系统备份。为此,我推荐使用 rsync 增量备份工具,特别是因为 S3QL 提供了一个 rsync 的封装脚本(/usr/lib/s3ql/pcp.py)。这个脚本允许你使用多个 rsync 进程递归地复制目录树到 S3QL 目标。

$ /usr/lib/s3ql/pcp.py -h

下面这个命令将会使用 4 个并发的 rsync 连接来备份 ~/Documents 里的所有内容到一个 S3QL 文件系统。

 $ /usr/lib/s3ql/pcp.py -a --quiet --processes=4 ~/Documents ~/mnt_s3ql

这些文件将首先被复制到本地文件缓存中,然后在后台再逐步地同步到后端服务器。

若想了解与 S3QL 有关的更多信息,如自动挂载、快照、不可变树,我强烈推荐阅读 官方用户指南。欢迎告诉我你对 S3QL 怎么看,以及你对任何其他工具的使用经验。


via: http://xmodulo.com/2014/09/create-cloud-based-encrypted-file-system-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 译者:felixonmars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对于那些使用Linux命令行的人来说,‘pwd‘命令是非常有用的,它告诉你你现在在那个目录,从根目录(/)如何到达。特别是对于或许会在目录的切换间容易糊涂的Linux新手而言,‘pwd‘ 可以拯救他们。

15 pwd Command Examples

什么是pwd?

pwd‘ 代表的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打印当前目录)。如它的名字那样,‘pwd’会打印出当前工作目录,或简单的来说就是当前用户所位于的目录。它会打印出以根目录 (/)为起点的完整目录名(绝对目录)。这条命令是一条shell内建命令,并且在大多数shell中都可以使用,如bash、Bourne shell,ksh、zsh等等。

pwd的基本语法:

# pwd [OPTION]

pwd的选项

| 选项 | 描述 |
| -L (即逻辑路径logical ) | 使用环境中的路径,即使包含了符号链接 |
| -P (即物理路径physical) | 避免所有的符号链接 |
| –help | 显示帮助并退出 |
| –version |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

如果同时使用了‘-L‘和‘-P‘,‘-L‘会有更高的优先级。如果没有指定参数,pwd会避开所有的软链接,也就是说会使用‘-P‘参数。

pwd的退出状态:

| 0 | 成功 |
| 非零值 | 失败 |

本篇的目的是采用例子让你对‘pwd‘有更深入的领悟。

1.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avi@tecmint:~$ /bin/pwd
/home/avi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2. 为文件夹创建一个符号链接(比如说在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htm链接指向/var/www/html)。进入新创建的目录并打印出含有以及不含符号链接的目录。

在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htm链接指向/var/www/html,并进入。

avi@tecmint:~$ ln -s /var/www/html/ htm
avi@tecmint:~$ cd htm

Create Symbolic Link

创建符号链接

3. 从当前环境中打印目录即使它含有符号链接。

avi@tecmint:~$ /bin/pwd -L
/home/avi/htm

Print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4. 解析符号链接并打印出物理目录。

avi@tecmint:~$ /bin/pwd -P
/var/www/html

Print Physical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物理工作目录

5. 查看一下“pwd”和“pwd -P”的输出是否一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跟上选项,“pwd”时候会自动采用-P选项。

avi@tecmint:~$ /bin/pwd
/var/www/html

Check pwd Output

检查pwd输出

结论: 上面例子4和5的输出很明显(结果相同),当你“pwd”后面不带参数时,pwd会使用“-P”选项。

6. 打印pwd命令的版本。

avi@tecmint:~$ /bin/pwd --version

pwd (GNU coreutils) 8.23
Copyright (C) 2014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License GPLv3+: GNU GPL version 3 or later <http://gnu.org/licenses/gpl.html>.
This is free software: you are free to change and redistribute it.
There is NO WARRANTY, to the extent permitted by law.

Written by Jim Meyering.

Check pwd Version

检查pwd命令版本

注意: ‘pwd’ 通常不带选项运行,且没有任何参数

重要: 你可能注意到我们刚才运行的都是 “/bin/pwd” 而不是 “pwd”。

这有什么区别呢?直接使用“pwd”意味着使用shell内置的pwd。你的shell可能有不同版本的pwd。具体请参考手册。当你使用的是/bin/pwd时,我们调用的是二进制版本的命令。虽然二进制的版本有更多的选项,但是它们两者都能打印当前的目录。

7. 打印所有含有可执行pwd的路径

avi@tecmint:~$ type -a pwd
pwd is a shell builtin
pwd is /bin/pwd

Print Executable Locations

打印可执行文件路径

8. 存储“pwd”命令的值到变量中(比如说:a ),并从中打印变量的值(对于观察shell脚本很重要)。

avi@tecmint:~$ a=$(pwd)
avi@tecmint:~$ echo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is : $a"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is : /home/avi

Store Pwd Value in Variable

存储pwd的值到变量中

下面的例子中也可以用printf来替代。

9. 将工作路径切换到其他地方(比如说 /home),并在命令行中显示。通过执行命令(比如说 ‘ls‘)来验证一切OK

avi@tecmint:~$ cd /home
avi@tecmint:~$ PS1='$pwd> '     [注意例子中的单引号]
> ls

Change Current Working Directory

改变当前工作路径

10. 设置多行显示 (就像下面这样),

/home
123#Hello#!

接着执行命令(比如说 ls)来检验一切OK

avi@tecmint:~$ PS1='
> $PWD
$ 123#Hello#!
$ '

/home
123#Hello#!

Set Multi Commandline Prompt

设置多行显示

11. 一下子检查当前工作路径以及先前的工作路径。

avi@tecmint:~$ echo “$PWD $OLDPWD”
/home /home/avi

Check Present Previous Working Directory

检查当前工作路径

12. pwd文件的绝对路径(以/开始)。

/bin/pwd 

13. pwd源文件文件的绝对路径(以/开始)。

/usr/include/pwd.h 

13. pwd手册的绝对路径(以/开始)。

/usr/share/man/man1/pwd.1.gz

15. 写一个shell脚本分析home目录下的一个目录(比如tecmint)。如果当前目录是tecmint就输出“Well! You are in tecmint directory”接着输出“Good Bye”,不然就在tecmint下面创建一个目录并提示你cd进入它。

让我们首先创建一个‘tecmint’目录,在下面创建一个名为‘pwd.sh’的脚本文件。

avi@tecmint:~$ mkdir tecmint
avi@tecmint:~$ cd tecmint
avi@tecmint:~$ nano pwd.sh

接下来在pwd.sh中加入下面的脚本。

#!/bin/bash

x="$(pwd)"
if [ "$x" == "/home/$USER/tecmint" ]
then
     {
      echo "Well you are in tecmint directory"
      echo "Good Bye"
     }
else
     {
      mkdir /home/$USER/tecmint
      echo "Created Directory tecmint you may now cd to it"
     }
fi

给予执行权限并运行。

avi@tecmint:~$ chmod 755 pwd.sh
avi@tecmint:~$ ./pwd.sh
Well you are in tecmint directory
Good Bye

总结

pwd是一个最简单且会广泛用到的命令。掌握好pwd是使用Linux终端的基础。就是这些了。我很快会再带来另外有趣的文章,请不要走开继续关注我们。


via: http://www.tecmint.com/pwd-command-examples/

作者:Avishek Kumar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提问: 我有一台运行在VirtualBox上的使用NAT的虚拟机,因此虚拟机会被VirtualBox分配一个私有IP地址(10.x.x.x)。如果我想要从主机SSH到虚拟机中,我该怎么做?

VirtualBox对虚拟机支持几种不同的网络方式,其中一种是NAT网络。当虚拟机启用NAT后,VirtualBox会自动在虚拟机和主机之间进行网络翻译,因此你不必在虚拟机和主机之间配置任何东西。这也意味着NAT中的虚拟机对于外部网络以及主机本身是不可见的。这会在你想要从主机访问虚拟机时会产生问题(比如SSH)。

如果你想从VirtualBox的NAT环境的虚拟机,你可以在GUI或者命令行下启用VirtualBox NAT的端口转发。本篇教程将会演示如何通过启用22端口转发而从主机SSH连接到NAT环境的客户机。如果你先想要从HTTP访问NAT的客户机,用80端口代替22端口即可。

通过GUI配置VirtualBox端口转发

在VirtualBox中选择你想要访问的虚拟机,打开虚拟机的“设置”。点击左侧的“网络”菜单,点击网络适配选项的“高级”。

点击“端口转发”按钮

你会看到一个配置端口转发规则的窗口。点击右上角的“添加”图标。

就会看到像下面那样的转发规则。

  • Name: SSH (可以是任意唯一名)
  • Protocol: TCP
  • Host IP: 127.0.0.1
  • Host Port: 2222 (任何大于1024未使用的端口)
  • Guest IP: 虚拟机IP
  • Guest Port: 22 (SSH 端口)

端口转发的规则会自动在你启动虚拟机的时候启用。为了验证。可以在你启用虚拟机后检查端口2222是否被VirtualBox开启了。

$ sudo netstat -nap | grep 2222 

现在端口转发可以使用了,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SSH到虚拟机。

 $ ssh -p 2222 <login>@127.0.0.1 

发送到127.0.0.1:2222的登录请求会自动被VirtualBox翻译成10.0.2.15:22,这可以让你SSH到虚拟机中。

通过命令行配置VirtualBox端口转发

VirtualBox有一个称为VBoxManage的命令行管理工具。使用命令行工具,你也可以为你的虚拟机设置端口转发。

下面的命令会为IP地址为10.0.2.15的虚拟机设置一个名字为"centos7"的端口转发规则,SSH的端口号为22,映射到本地主机的端口为2222。规则的名字(本例中是SSH)必须是唯一的。

$ VBoxManage modifyvm "centos7" --natpf1 "SSH,tcp,127.0.0.1,2222,10.0.2.15,22" 

规则创建之后,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验证。

 $ VBoxManage showvminfo "centos7" | grep NIC 


via: http://ask.xmodulo.com/access-nat-guest-from-host-virtualbox.html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不能在Linux或者类UNIX系统的硬盘上写入数据?想解决服务器上磁盘损坏的问题吗?想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在屏幕上看到“磁盘已满”的字眼吗?想学习处理这些问题的办法吗?试试一下这8个解决Linux及UNIX服务器硬盘问题的小贴士吧。

1 - 错误: 设备上无剩余空间

当你的类UNIX系统磁盘写满了时你会在屏幕上看到这样的信息。本例中,我运行fallocate命令然后我的系统就会提示磁盘空间已经耗尽:

$ fallocate -l 1G test4.img
fallocate: test4.img: fallocate failed: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第一步是运行df命令来查看一个有分区的文件系统的总磁盘空间和可用空间的信息:

$ df

或者试试可读性比较强的输出格式:

$ df -h

部分输出内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6       117G   54G   57G  49% /
udev            993M  4.0K  993M   1% /dev
tmpfs           201M  264K  200M   1% /run
none            5.0M     0  5.0M   0% /run/lock
none           1002M     0 1002M   0% /run/shm
/dev/sda1       1.8G  115M  1.6G   7% /boot
/dev/sda7       4.7G  145M  4.4G   4% /tmp
/dev/sda9       9.4G  628M  8.3G   7% /var
/dev/sda8        94G  579M   89G   1% /ftpusers
/dev/sda10      4.0G  4.0G     0 100% /ftpusers/tmp

使用df命令输出可以清楚地发现,在 /dev/sda10 分区下总共4.0Gb的空间被全部写满了。

修复磁盘写满的问题

1.用gzip,bzip2或tar命令压缩未压缩的日志和其它文件

gzip /ftpusers/tmp/*.log
bzip2 /ftpusers/tmp/large.file.name

2.在类UNIX系统中用rm命令删除不想要的文件

rm -rf /ftpusers/tmp/*.bmp

3.用rsync命令移动文件至其它系统或外置硬盘:

rsync --remove-source-files -azv /ftpusers/tmp/*.mov /mnt/usbdisk/
rsync --remove-source-files -azv /ftpusers/tmp/*.mov server2:/path/to/dest/dir/

4.在类UNIX系统中找出最占磁盘空间的目录或文件

du -a /ftpusers/tmp | sort -n -r | head -n 10
du -cks * | sort -rn | head

5.清空指定文件。这招对日志文件很有效:

truncate -s 0 /ftpusers/ftp.upload.log
### bash/sh等 ##
>/ftpusers/ftp.upload.log
## perl ##
perl -e'truncate "filename", LENGTH'

6.在Linux和UNIX中找出并删除显示着但已经被删除的大文件:

## 基于Linux/Unix/OSX/BSD等系统 ##
lsof -nP | grep '(deleted)'

## 只基于Linux ##
find /proc/*/fd -ls | grep  '(deleted)'

清空它:

 ## 基于Linux/Unix/OSX/BSD等所有系统 ##
> "/path/to/the/deleted/file.name"
## 只基于Linux ##
> "/proc/PID-HERE/fd/FD-HERE"

2 - 文件系统是只读模式吗?

当你尝试新建或保存一个文件时,你可能最终得到诸如以下的错误:

$ cat > file
-bash: file: Read-only file system

运行mount命令来查看被挂载的文件系统是否处于只读状态:

$ mount
$ mount | grep '/ftpusers'

在基于Linux的系统中要修复这个问题,只需将这个处于只读状态的文件系统重新挂载即可:

# mount -o remount,rw /ftpusers/tmp

(LCTT 译注:如果硬盘由于硬件故障而 fallback 到只读模式,建议不要强制变回读写模式,而是赶快替换硬盘)

另外,我是这样用rw模式重新挂载FreeBSD 9.x服务器的根目录的:

# mount -o rw /dev/ad0s1a /

3 - Am I running out of inodes?

有时候,df命令能显示出磁盘有空余的空间但是系统却声称文件系统已经写满了。此时你需要用以下命令来检查能在文件系统中识别文件及其属性的索引节点

$ df -i
$ df -i /ftpusers/

部分输出内容: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sda8      6250496 11568 6238928    1% /ftpusers

如上 /ftpusers 下有总计62,50,496KB大小的索引节点但是只有11,568KB被使用。你可以在 /ftpusers 位置下另外创建62,38,928KB大小的文件。如果你的索引节点100%被使用了,试试看以下的选项:

  • 找出不想要的文件并删除它,或者把它移动到其它服务器上。
  • 找出不想要的大文件并删除它,或者把它移动到其它服务器上。

(LCTT 译注:如果一个分区存储了太多的小文件,会出现 inode 用完而存储扇区还有空闲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要么清除小文件或在不需要独立访问的情况下将它们打包成一个大文件;要么将数据保存好之后重新分区,并设置分区的 -t news 属性,增加 inode 分配)

4 - 我的硬盘驱动器宕了吗?

日志文件中的输入/输出错误(例如 /var/log/messages)说明硬盘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可能已经失效,你可以用smartctl命令来查看硬盘的错误,这是一个在类UNIX系统下控制和监控硬盘状态的一个命令。语法如下:

smartctl -a /dev/DEVICE
# 在Linux服务器下检查 /dev/sda 
smartctl -a /dev/sda

你也可以用"Disk Utility"这个软件来获得同样的信息。

图 01: Gnome磁盘工具(Applications > System Tools > Disk Utility)

注意: 不要对S.M.A.R.T.工具期望太高,它在某些状况下无法工作,我们要定期做备份。

5 - 我的硬盘驱动器和服务器是不是太热了?

高温会引起服务器低效,所以你需要把服务器和磁盘维持在一个平稳适当的温度,高温甚至能导致服务器宕机或损坏文件系统和磁盘。用hddtemp或smartctl功能,通过从支持S.M.A.R.T.功能的硬盘上读取数据的方式,从而查出你的Linux或基于UNIX系统上的硬盘温度。只有现代硬驱动器有温度传感器。hddtemp功能也支持从SCSI驱动器读取S.M.A.R.T.信息。hddtemp能作为一个简单的命令行工具或守护程序来从所有服务器中获取信息:

hddtemp /dev/DISK
hddtemp /dev/sg0

部分输出内容如下:

图 02: hddtemp正在运行

你也可以像下面显示的那样使用smartctl命令:

smartctl -d ata -A /dev/sda | grep -i temperature

我怎么获取CPU的温度

你可以使用Linux硬件监控工具,例如像用基于Linux系统的lm\_sensor功能来获取CPU温度

sensors

Debian服务器的部分输出内容:

图 03: sensors命令提供了一台Linux计算机的CPU核心温度和其它信息

6 - 处理损坏的文件系统

服务器上的文件系统可能会因为硬件重启或一些其它的错误比如坏的扇区而损坏。你可以用fsck命令来修复损坏的文件系统

umount /ftpusers
fsck -y /dev/sda8

来看看怎么应对Linux文件系统故障的更多信息。

7 - 处理Linux中的软阵列

输入以下命令来查看Linux软阵列的最近状态:

 ## 获得 /dev/md0 上磁盘阵列的具体内容 ##
mdadm --detail /dev/md0

## 查看状态 ##
cat /proc/mdstat
watch cat /proc/mdstat

部分输出内容:

图 04: 查看Linux软阵列状态命令

你需要把有故障的硬件驱动器更换掉,别删错了。本例中,我更换了 /dev/sdb (RAID 6中的第二个硬件驱动器)。没必要依靠离线存储文件来修复Linux上的磁盘阵列,因为这只在你的服务器支持热插拔硬盘的情况下才能工作:

## 从一个md0阵列中删除磁盘 ##
mdadm --manage /dev/md0 --fail /dev/sdb1
mdadm --manage /dev/md0 --remove /dev/sdb1

# 对 /dev/sdbX 的剩余部分做相同操作 ##
# 如果不是热插拔硬盘就执行关机操作 ##
shutdown -h now

## 从 /dev/sda 复制分区表至新的 /dev/sdb 下 ##
sfdisk -d /dev/sda | sfdisk /dev/sdb
fdisk -l

## 添加 ##
mdadm --manage /dev/md0 --add /dev/sdb1
# 对 /dev/sdbX 的剩余部分做相同操作 ##

# 现在md0会再次同步,通过显示屏查看 ## 
watch cat /proc/mdstat

来看看加快Linux磁盘阵列同步速度的小贴士来获取更多信息。

8 - 处理硬阵列

你可以用samrtctl命令或者供应商特定的命令来查看磁盘阵列和你所管理的磁盘的状态:

## SCSI磁盘 
smartctl -d scsi --all /dev/sgX

## Adaptec磁盘阵列
/usr/StorMan/arcconf getconfig 1

## 3ware磁盘阵列
tw_cli /c0 show

对照供应商特定文档来更换你的故障磁盘。

监控磁盘的健康状况

来看看我们先前的教程:

  1. Monitoring hard disk health with smartd under Linux or UNIX operating systems
  2. Shell script to watch the disk space
  3. UNIX get an alert when disk is full
  4. Monitor UNIX / Linux server disk space with a shell scrip
  5. Perl script to monitor disk space and send an email
  6. NAS backup server disk monitoring shell script

结论

我希望以上这些小贴士会帮助你改善在基于Linux/Unix服务器上的系统磁盘问题。我还建议执行一个好的备份计划从而有能力从磁盘故障、意外的文件删除操作、文件损坏和服务器完全被破坏等意外情况中恢复:


via: http://www.cyberciti.biz/datacenter/linux-unix-bsd-osx-cannot-write-to-hard-disk/

作者:nixCraft 译者:ZTinoZ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系统管理员(sysadmins)负责日常维护生产系统和服务。其中一个关键任务就是保证功能性服务能24小时工作。为了这个,他们得很小心地计划备份方式,灾难管理策略,定时维护,安全审查,等等。和任意其他管理一样,系统管理员也有他们的必备工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帮助维护操作系统的健壮,达到最小的服务中断时间和最大的运行时间。

这篇文章会介绍一些系统管理员日常活动中最常用和有效的命令行工具。如果你想推荐其他没在这里列出来的好用的工具,别忘了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

网络工具

  1. ping:通过ICMP回应/回复报文来检查远端主机的端到端连接性(RTT延时,抖动,丢包)。用来检查系统状态和可连接性很不错。
  2. hping:网络扫描和检测工具,可以产生ICMP/TCP/UDP ping数据包。常常用于高级端口扫描,防火墙测试,手动MTU路径发现和碎片测试。
  3. traceroute:通过TTL限定的ICMP/UDP/TCP侦测包来发现从本地主机到远端目标主机之间的第三层转发路径。用来调试网络连接性和路由问题。
  4. mtr:traceroute的一个变种,能根据运行时统计数据整理出每一跳的包丢失/抖动。用来评估路由路径延时很不错。
  5. netcat/socat:TCP/IP网络里的瑞士军刀,可以读/写 TCP/UDP 协议字节流。用来调试防火墙策略和服务可用性很不错。
  6. dig:DNS调试工具,可以生成正向查询,反向查询,搜索域名服务器,检查CNAME,MX和其他DNS记录。可以在侦错的时候查询特定的DNS服务器。
  7. nslookup:另外一个DNS检查/调试工具。支持所有DNS查询和记录。可以查询特定DNS服务器。
  8. dnsyo:一个DNS测试工具,通过对全世界1500个不同网络中的大量开放解析器执行DNS查询来测试DNS传输。
  9. lsof:显示进程打开的文件信息(例如,普通文件,管道或套接字)。用来监视网络连接很不错。
  10. iftop:一个基于ncurses的命令行界面应用,可以实时监视各个网络物理接口上的网络连接和带宽占用。用来记录霸占带宽的应用、用户、目的地和端口等很不错。
  11. netstat:一个网络统计工具,可以显示状态以及统计信息,当前网络连接(TCP/UDP端口,IP地址)、路由表、TX/RX traffic以及网络协议。用来做网络相关诊断和性能调试很不错。
  12. tcpdump:一个常用的基于libpcap抓包库的包侦测工具。可以按伯克利包过滤器格式定义抓包条件。
  13. tshark:另一个命令行抓包工具,和它的GUI版本Wireshark完全兼容。支持1000种协议而且这个列表还在增加。用来调试、分析和保存实时网络封包信息很不错。
  14. ip:一个多功能的命令行网络工具,是iproute2包的一部分。可以检查和修改路由表、网络设备状态以及IP隧道设置。用来查看路由表、增加/删除静态路由、配置网络接口、以及调试路由问题很有用。
  15. ifup/ifdown:用来激活和关闭特定的网络接口。经常用于重启整个网络服务。
  16. autossh:一个能建立SSH连接并在断线后自动重新连接的程序。用来创建长时间保持的穿越严格企业网络的SSH隧道很有用。
  17. iperf:一个网络测试工具,通过在发送自定义TCP/UDP数据流来衡量主机间双向最大吞吐量。
  18. elinks/lynx:为基于命令行的服务器环境下使用的基于文字的网页浏览器。

安全工具

  1. iptables:一个用户空间下的命令行工具,用于配置Linux内核防火墙。可以创建和修改Linux内核空间的网络包接收、转发和发送规则。
  2. nmap:一个常用的为了安全审查目的的端口扫描和网络发现工具。用来在本地网络中找出哪些主机开机并运行起来了以及某台特定主机打开了哪些端口很有用。
  3. TCP Wrappers:一个主机端的网络访问控制列表工具,可以过滤进入/出去的网络请求/回复。经常配合iptables一起使用,作为额外一层安全保护。
  4. getfacl/setfacl:查看和定制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控制列表,作为传统文件权限的扩展。
  5. cryptsetup:用于创建和管理LUKS加密磁盘分区。
  6. lynis:一个命令行的漏洞扫描工具。可以扫描整个Linux系统,并汇报潜在的漏洞以及相关可能解决方案。
  7. maldet:一个恶意软件扫描命令行工具,可以检测和隔离潜在的感染文件。可以在后台运行长期监视。
  8. rkhunter/chkrootkit: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扫描本地系统里的潜在木马、隐藏后门和可疑利用,并禁用它们。

存储工具

  1. fdisk:一个磁盘分区编辑工具。用于查看、创建和修改本地磁盘或可移动磁盘的分区。
  2. sfdisk:fdisk的一个变种,能用一种非交互的方式访问或更新磁盘分区表。用来自动化备份和恢复过程中的磁盘分区很有用。
  3. parted:另一个磁盘分区编辑器,支持超过2TB的磁盘的GPT(GUID分区表)格式。gparted是parted的一个前端GTK+图形界面。
  4. df:用来查看不同分区或文件路径的已用/可用存储空间和挂载点。还有一个更易用的变种dfc。
  5. du:用来查看不同文件和目录的当前磁盘占用情况(例如,du -sh *)。
  6. mkfs:一个磁盘格式化命令,用来在独立磁盘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有多个文件系统相关的版本:ext2、ext3、ext4、bfs、ntfs、vfat/fat。
  7. fsck:一个命令行工具,用来检查文件系统错误并尝试可能的修复。通常在启动时自动运行,但是在卸载一个分区后也可以根据需要手动运行。
  8. mount:用来映射一个物理磁盘分区、网络共享或远程存储到一个本地挂载点。任何对挂载点里的读/写操作都是对应实际存储的实际数据读/写。
  9. mdadm:一个命令行工具,用来管理物理块设备上的软件RAID设备。可以创建、构造、增长或监视RAID阵列。
  10. lvm:一套命令行工具集,用来管理卷分组和物理/逻辑卷,可以用最小的停机时间在多个物理磁盘上创建、调整大小、拆分和合并卷。

日志访问工具

  1. tail:用来查看一个(增长中的)日志文件的尾部。有几个变种,包括multitail(多窗口查看)和ztail(支持inotify和正则表达式过滤以及颜色)。
  2. logrotate: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在根据设定的时间段拆分、压缩并通过邮件发送旧的/大的日志文件。用来管理可能产生大量日志文件的繁忙主机很有用。
  3. grep/egrep:可以通过特定的模式或正则表达式过滤日志内容。变种包括用户更友好的ack和速度更快的ag。
  4. awk:一个多功能的文本扫描和处理工具。常用于从文本/日志文件中找出特定的列或内容,并输出给其他工具。
  5. sed:一个文本流编辑工具,可以过滤和改变(例如,删除行/空格、替换/转换单词、增加计数)文本流并通过管道连接到stdout/stderr或者其他工具。

备份工具

  1. rsync:一个快速的单向增量备份和镜像工具(LCTT 译注:rsync 应是双向的)。常用于复制一个数据仓库到线下存储,可以选择通过SSH或stunnel的加密连接。
  2. rdiff-backup:另一个有效利用带宽的增量备份工具。管理两个连续快照之间的差分。
  3. duplicity:一个加密的增量备份工具。使用GnuPG加密备份,并通过SSH上传到远程服务器。

性能监视工具

  1. top:一个命令行的进程查看程序。可以监视系统负载、进程状态、CPU和内存占用。有一个更易用的变种htop。
  2. ps:显示系统所有运行中进程的一个快照。输出可以定制成显示PID、PPID、用户、负载、内存、积累的用户/系统时间、启动时间、以及更多。有一个变种pstree可以用树结构显示进程。
  3. nethogs:一个带宽监视工具,按进程来分组显示活动网络连接,实时汇报每个进程占用的(上传/下载)带宽。
  4. ngxtop:一个网页服务器访问日志解析和监视工具,界面受到了top命令启发。它可以实时汇报整理过的页面请求列表,包括频率、大小、HTTP返回值、IP地址,等等。
  5. vmstat:一个简单的命令行工具,可以显示多个实时系统特征,例如进程数、剩余内存、分页状态、CPU占用、块设备I/O活动、中断/上下文切换统计、等等。
  6. iotop:一个基于ncurses的I/O监视工具,可以实时排序显示所有运行中进程的磁盘I/O活动。
  7. iostat: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汇报当前CPU使用情况,以及设备I/O使用情况,这里的I/O使用情况(例如,块传输速度、字节读/写速度)是按设备或分区来汇报的。

效率工具

  1. screen:用来把一个单一的终端拆分成多个持久的虚拟终端,也支持远程用户访问,类似teamviewer的屏幕分享功能。
  2. tmux:另一个终端复用工具,可以支持多个长期会话,还可以横向/纵向拆分终端。
  3. cheat:一个简单的命令行工具,可以让你查看多个常用Linux命令的备忘录,就在手边非常方便。内建的备忘录也可以完全定制。
  4. apropos:用来在帮助手册里查找描述或关键字很有用。

包管理工具

  1. apt:基于Debian系统的事实上的包管理工具,例如Debian、Ubuntu或Backtrack。一个救生圈。
  2. apt-fast:apt-get的一个支撑应用,可以通过多个并行连接明显提高apt-get的下载速度。
  3. apt-file:用来查看某个特定文件属于哪个.deb包,或者显示一个特定.deb包里的所有文件。已安装和未安装的包都能支持。
  4. dpkg:一个用来手动安装.deb包的命令行工具。强烈建议尽可能的使用apt。
  5. yum:用于基于红帽的系统的自动包管理工具,比如RHEL、CentOS或Fedora。这是另一个救生圈!
  6. rpm:通常我都是使用 rpm 来配合 yum 使用。有很多有用的参数,比如-q、-f、-l可以分别用来查询、指定文件和路径。

硬件工具

  1. lspci: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显示已安装的PCI设备的各种信息,比如型号名称、设备驱动、设备功能、内存地址、PCI总线地址。
  2. lshw: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查询和显示不同分类下的硬件配置的详细信息(例如,处理器、内存、主板、网络、存储)。支持多重输出格式:html、xml、json、text。
  3. inxi:一个综合硬件查看工具,可以提供不同硬件模块的总览,例如CPU,显卡,声卡,网卡,温度/风扇传感器,等等。

如果你希望推荐没有列在这里的好用的工具,不要客气,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


via: http://xmodulo.com/2014/08/useful-cli-tools-linux-system-admins.html

作者:Sarmed Rahman 译者:zpl1025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