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技术 下的文章

通过编写“猜数字”游戏来学习 Elixir 编程语言,并将它与一个你熟知的语言做对比。

 title=

为了更好的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去关注主流语言的一些共有特征:

  • 变量
  • 表达式
  • 语句

这些概念是大多数编程语言的基础。因为这些相似性,只要你通晓了一门编程语言,你可以通过对比差异来熟知另一门编程语言。

另外一个学习新编程语言的好方法是开始编写一个简单标准的程序。它可以让你集中精力在语言上而非程序的逻辑本身。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我们使用“猜数字”程序来实现,在这个程序中,计算机会选择一个介于 1 到 100 之间的数字,并要求你来猜测它。程序会循环执行,直到你正确猜出该数字为止。

“猜数字”这个程序使用了编程语言的以下概念:

  • 变量
  • 输入
  • 输出
  • 条件判断
  • 循环

这是一个学习新编程语言的绝佳实践。

猜数字的 Elixir 实现

Elixir 是一门被设计用于构建稳定可维护应用的动态类型的函数式编程语言。它与 Erlang 运行于同一虚拟机之上,吸纳了 Erlang 的众多长处的同时拥有更加简单的语法。

你可以编写一个 Elixir 版本的“猜数字”游戏来体验这门语言。

这是我的实现方法:

defmodule Guess do
  def guess() do
     random = Enum.random(1..100)
     IO.puts "Guess a number between 1 and 100"
     Guess.guess_loop(random)
  end
  def guess_loop(num) do
    data = IO.read(:stdio, :line)
    {guess, _rest} = Integer.parse(data)
    cond do
      guess < num ->
        IO.puts "Too low!"
        guess_loop(num)
      guess > num ->
        IO.puts "Too high!"
        guess_loop(num)
      true ->
        IO.puts "That's right!"
    end
  end
end

Guess.guess()

Elixir 通过列出变量的名称后面跟一个 = 号来为了给变量分配一个值。举个例子,表达式 random = 0random 变量分配一个数值 0。

代码以定义一个模块开始。在 Elixir 语言中,只有模块可以包含命名函数。

紧随其后的这行代码定义了入口函数 guess(),这个函数:

  • 调用 Enum.random() 函数来获取一个随机整数
  • 打印游戏提示
  • 调用循环执行的函数

剩余的游戏逻辑实现在 guess_loop() 函数中。

guess_loop() 函数利用 尾递归 来实现循环。Elixir 中有好几种实现循环的方法,尾递归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guess_loop() 函数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调用自身。

guess_loop() 函数的第一行读取用户输入。下一行调用 parse() 函数将输入转换成一个整数。

cond 表达式是 Elixir 版本的多重分支表达式。与其他语言中的 if/elif 或者 if/elsif 表达式不同,Elixir 对于的首个分支或者最后一个没有分支并没有区别对待。

这个 cond 表达式有三路分支:猜测的结果可以比随机数大、小或者相等。前两个选项先输出不等式的方向然后递归调用 guess_loop(),循环返回至函数开始。最后一个选项输出 That's right,然后这个函数就完成了。

输出例子

现在你已经编写了你的 Elixir 代码,你可以运行它来玩“猜数字”的游戏。每次你执行这个程序,Elixir 会选择一个不同的随机数,你可以一直猜下去直到你找到正确的答案:

$ elixir guess.exs
Guess a number between 1 and 100
50
Too high
30
Too high
20
Too high
10
Too low
15
Too high
13
Too low
14
That's right!

“猜数字”游戏是一个学习一门新编程语言的绝佳入门程序,因为它用了非常直接的方法实践了常用的几个编程概念。通过用不同语言实现这个简单的小游戏,你可以实践各个语言的核心概念并且比较它们的细节。

你是否有你最喜爱的编程语言?你将怎样用它来编写“猜数字”这个游戏?关注这个系列的文章来看看其他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实现。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0/12/elixir

作者:Moshe Zadka 选题:lujun9972 译者:tt67wq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Hedy 是一种专门为教人编程而设计的新型编程语言。

 title=

学习编程既要学习编程逻辑,又要学习特定编程语言的语法。我在大学上第一堂编程课的时候,教的语言是 C++。第一个代码例子是基本的 “Hello World” 程序,就像下面的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Hello World!";
    return 0;
}

老师直到几节课后才会解释大部分的代码。我们的期望是,我们只需输入代码,并最终了解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以及它们如何工作。

C++(以及其他类似的语言)的复杂语法是为什么 Python 经常被建议作为一种更容易的编程教学语言。下面是 Python 中的同一个例子:

print("Hello World!")

虽然 Python 中的 “Hello World” 基础例子要简单得多,但它仍然有复杂而精确的语法规则。print 函数需要在字符串周围加括号和引号。这对于没有编程经验的人来说,还是会感到困惑。Python 比 C++ 少了 “我以后再解释” 的语法问题,但还是有一些。

Hedy 是一种专门为编码教学而设计的新语言,它通过在语言中将复杂性分成多个关卡来解决语法复杂性的问题。Hedy 没有马上提供语言的全部功能,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随着学生在 Hedy 的学习的通关,慢慢变得更加复杂。随着关卡的进展,该语言获得了新的功能,最终变得更像 Python。目前有七个关卡,但更多的关卡正在计划中。

在第 1 关,Hedy 程序除了打印(print)一条语句(不需要引号或括号),提出(ask)一个问题,并回传(echo)一个答案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第 1 关没有变量,没有循环,结构极精简。回传的工作原理几乎和变量一样,但只针对用户的最后一个输入。这可以让学生对基本概念感到舒适,而不必一下子学习所有的东西。

这是一个第 1 关的 Hedy “Hello World” 程序:

print Hello World

第 2 关引入了变量,但由于 print 函数没有使用引号,可能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结果。如果用来存储一个人的名字的变量是 name,那么就不可能打印输出 Your name is [name],因为 name 的第一次使用(本意是字符串)和第二次使用(是变量)都被解释为变量。如果将 name 设置为(isJohn Doe,那么 print Your name is name. 的输出就会是 Your John Doe is John Doe。虽然这听起来很奇怪,但这是一个引入变量概念的好方法,这恰好是第 3 关中增加的一个功能。

第 3 关要求在字符串周围加引号,这使得变量的功能就像在 Python 中一样。现在可以输出与变量相结合的字符串,做出复杂的语句,而不用担心变量名和字符串中的单词之间的冲突。这个级别取消了 “回传”(echo)函数,这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可能会让一些学习者感到沮丧的东西。他们应该使用变量,这是更好的代码,但如果一个 ask/echo 代码块变成无效语法,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

第 4 关增加了基本的 if/else 功能。学生可以从简单的问/答代码转向复杂的交互。例如,一个问“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的提示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接受不同的回复。如果他们输入绿色,回答可以是“绿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如果他们输入其他的东西,回复可以是不同的。if/else 块是一个基本的编程概念,Hedy 引入了这个概念,而不必担心复杂的语法或过于精确的格式。

第 5 关有一个 repeat 函数,在现有的功能上增加了一个基本的循环。这个循环只能多次重复同一个命令,所以它没有 Python 中的循环那么强大,但它让学生习惯了重复命令的一般概念。这是多介绍了一个编程概念,而不会用无谓的复杂来拖累。学生们可以先掌握概念的基础知识,然后再继续学习同一事物的更强大、更复杂的版本。

在第 6 关,Hedy 现在可以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支持,但更高级的数学功能不支持。不能使用指数、模数或其他任何 Python 和其他语言能处理的东西。目前,Hedy 还没有更高关卡的产品增加更复杂的数学功能。

第 7 关引入了 Python 风格的缩进,这意味着 repeat 可以处理多行代码。学生在这之前都是逐行处理代码,但现在他们可以处理代码块。这个 Hedy 关卡与非教学型编程语言能做的事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它可以教会学生很多东西。

开始学习 Hedy 最简单的方法是访问 Hedy 网站上的 课程,目前有荷兰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这样一来,任何有网页浏览器的人都可以进入学习过程。也可以从 GitHub 下载 Hedy,并从命令行运行解释器,或者运行 Hedy 网站的本地副本及其交互式课程。基于网页的版本更容易使用,但网页版本和命令行版本都支持运行针对不同复杂程度的 Hedy 程序。

Hedy 永远不会与 Python、C++ 或其他语言竞争,成为现实世界项目编码的首选语言,但它是编码教学的绝佳方式。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学生编写的程序是真实的,甚至可能是复杂的。Hedy 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而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早地被过多的信息所迷惑。就像数学课一样,在进入微积分之前很久要从学习计数、相加等开始(这个过程需要数年时间),编程也不必一开始就对编程语言的语法问题“我稍后再解释”、精确地遵循这些语法问题,才能产生哪怕是最基本的语言程序。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1/4/hedy-teach-code

作者:Joshua Allen Holm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每当 GNOME 的一个重要版本到来时,总是很想尽快试用它。但是,要想第一时间进行测试,主要还是得依靠 Fedora Rawhide 开发分支。

然而,开发分支并不总是让人放心的,所以,用来尝试最新的 GNOME 并不是最方便的解决方案。这里,我所说的测试,并不仅仅是指用户的测试,同时也能够用于开发者对设计变更进行测试。

所以,最近来了个大救星 GNOME OS,让测试的过程变得轻松起来。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怎么安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 GNOME OS?

GNOME OS 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 Linux 发行版。事实上,它根本不基于任何东西。它是一个不完整的参考系统,只是为了让 GNOME 桌面工作。它仅仅是一个可启动的虚拟机镜像,在 GNOME 进入任何发行版的仓库之前,为调试和测试功能而量身定做的。

在 GNOME 的博客中,有一篇提到了它:

GNOME OS 旨在通过提供一个用于开发、设计和用户测试的工作系统,来更好地促进 GNOME 的开发。

如果你好奇的话,你可以看看 GNOME 星球上的一篇 博客文章 来了解关于 GNOME OS 的更多信息。

如果它不是一个成熟的 Linux 发行版,那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新的提交都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GNOME OS 镜像,所以它应该会使测试过程变得高效,并帮助你在开发周期的早期测试并发现问题。

不要忘了,设计者不再需要自己构建软件来测试 GNOME Shell 或任何其他核心模块。这为他们节省了时间和整个 GNOME 开发周期。

当然,不仅限于开发者和技术测试人员,它还可以让记者们拿到最新的和最棒的东西,来报道 GNOME 下一个版本或它是如何成型的。

媒体和 GNOME 团队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借助于 GNOME OS,他们可以准备视频、图片两种形式的视觉资料来宣传此次发布。

如何安装 GNOME OS?

要轻松安装 GNOME OS,你需要先安装 GNOME Boxes 应用程序。

安装 GNOME Boxes

Boxes 是一款简单的虚拟化软件,它不提供任何高级选项,但可以让你轻松安装操作系统镜像来快速测试。它是专门针对桌面终端用户的,所以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要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它,你可以利用 FlathubFlatpak 包。如果你不知道 Flatpak,你可能需要阅读我们的《在 Linux 中安装和使用 Flatpak》指南。

你也可以在任何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上直接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内容进行安装:

sudo apt install gnome-boxes

一旦你安装了 Boxes,从这里安装 GNOME OS 就相当容易了。

安装 GNOME OS

安装好 Boxes 后,你需要启动程序。接下来,点击窗口左上角的 “+” 标志,然后点击 “操作系统下载”,如下图所示。

这个选项可以让你直接下载镜像文件,然后就可以继续安装它。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搜索 “GNOME”,然后你应该会找到可用的每夜构建版。这可以确保你正在尝试最新和最优秀的 GNOME 开发版本。

另外,你也可以前往 GNOME OS 每夜构建网站 下载系统镜像,然后在 Boxes 应用中选择 “运行系统镜像文件” 选择该 ISO,如上图截图所示,继续安装。

考虑到你没有单独下载镜像。当你点击后,应该会开始下载,并且会出现一个进度条。

完成后,如果需要,它会要求你自定义配置,让你创建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你可以根据你可用的系统资源来定制资源分配,但应该可以使用默认设置。

点击 “创建”,就会直接开始 GNOME OS 的安装。

选择“使用现有的版本”,然后继续。接下来,你必须选择磁盘(保持原样),然后同意擦除你所有的文件和应用程序(它不会删除本地计算机上的任何东西)。

现在,它将简单地重新格式化并安装它。然后就完成了。它会提示你重启,重启后,你会发现 GNOME OS 已经安装好了。

它会像其他 Linux 发行版一样简单地启动,并要求你设置一些东西,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然后,你就可以开始探索了。

如果你想知道它的样子,它基本上就是最新的 GNOME 桌面环境。在 GNOME 40 正式发布之前,我用 GNOME OS 做了一个 GNOME 40 的概述视频。

结束语

GNOME OS 绝对是对开发者、设计师和媒体有用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轻松地测试最新的 GNOME 开发版本,而无需投入大量的时间。

我可以很快地测试 GNOME 40,就是因为这个。当然,你要记住,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在物理设备上安装的完整功能的操作系统。他们有计划让它可以在物理机器上运行,但就目前而言,它只是为虚拟机量身定做的,尤其是使用 GNOME Boxes。

GNOME Boxes 并没有提供任何高级选项,所以设置和使用它变得相当容易。如果体验太慢的话,你可能要调整一下资源,但在我的情况下,总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你试过 GNOME OS 了吗?欢迎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你的想法。


via: https://itsfoss.com/gnome-os/

作者:Ankush Das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Git 提供了几种方式可以帮你快速查看提交中哪些文件被改变。

 title=

如果你每天使用 Git,应该会提交不少改动。如果你每天和其他人在一个项目中使用 Git,假设 每个人 每天的提交都是安全的,你会意识到 Git 日志会变得多么混乱,似乎永恒地滚动着变化,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修改了什么。

那么,你该怎样查看指定提交中文件发生哪些变化?这比你想的容易。

查看提交中文件发生的变化

要想知道指定提交中哪些文件发生变化,可以使用 git log --raw 命令。这是发现一个提交影响了哪些文件的最快速、最方便的方法。git log 命令一般都没有被充分利用,主要是因为它有太多的格式化选项,许多用户在面对很多选择以及在一些情况下不明所以的文档时,会望而却步。

然而,Git 的日志机制非常灵活,--raw 选项提供了当前分支中的提交日志,以及更改的文件列表。

以下是标准的 git log 输出:

$ git log
commit fbbbe083aed75b24f2c77b1825ecab10def0953c (HEAD -> dev, origin/dev)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Sun Nov 5 21:40:37 2020 +1300

    exit immediately from failed download

commit 094f9948cd995acfc331a6965032ea0d38e01f03 (origin/master, master)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Fri Aug 5 02:05:19 2020 +1200

    export makeopts from etc/example.conf

commit 76b7b46dc53ec13316abb49cc7b37914215acd47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Sun Jul 31 21:45:24 2020 +1200

    fix typo in help message

即使作者在提交消息中指定了哪些文件发生变化,日志也相当简洁。

以下是 git log --raw 输出:

$ git log --raw
commit fbbbe083aed75b24f2c77b1825ecab10def0953c (HEAD -> dev, origin/dev)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Sun Nov 5 21:40:37 2020 +1300

    exit immediately from failed download

:100755 100755 cbcf1f3 4cac92f M        src/example.lua

commit 094f9948cd995acfc331a6965032ea0d38e01f03 (origin/master, master)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Fri Aug 5 02:05:19 2020 +1200

    export makeopts from etc/example.conf
   
:100755 100755 4c815c0 cbcf1f3 M     src/example.lua
:100755 100755 71653e1 8f5d5a6 M     src/example.spec
:100644 100644 9d21a6f e33caba R100  etc/example.conf  etc/example.conf-default

commit 76b7b46dc53ec13316abb49cc7b37914215acd47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Sun Jul 31 21:45:24 2020 +1200

    fix typo in help message

:100755 100755 e253aaf 4c815c0 M        src/example.lua

这会准确告诉你哪个文件被添加到提交中,哪些文件发生改变(A 是添加,M 是修改,R 是重命名,D 是删除)。

Git whatchanged

git whatchanged 命令是一个遗留命令,它的前身是日志功能。文档说用户不应该用该命令替代 git log --raw,并且暗示它实质上已经被废弃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它是一个很有用的捷径,可以得到同样的输出结果(尽管合并提交的内容不包括在内),如果它被删除的话,我打算为它创建一个别名。如果你只想查看已更改的文件,不想在日志中看到合并提交,可以尝试 git whatchanged 作为简单的助记符。

查看变化

你不仅可以看到哪些文件发生更改,还可以使用 git log 显示文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的 Git 日志可以生成一个内联差异,用 --patch 选项可以逐行显示每个文件的所有更改:

commit 62a2daf8411eccbec0af69e4736a0fcf0a469ab1 (HEAD -> master)
Author: Tux <Tux@example.com>
Date:   Wed Mar 10 06:46:58 2021 +1300

    commit

diff --git a/hello.txt b/hello.txt
index 65a56c3..36a0a7d 100644
--- a/hello.txt
+++ b/hello.txt
@@ -1,2 +1,2 @@
 Hello
-world
+opensource.com

在这个例子中,“world” 这行字从 hello.txt 中删掉,“opensource.com” 这行字则添加进去。

如果你需要在其他地方手动进行相同的修改,这些 补丁 patch 可以与常见的 Unix 命令一起使用,例如 diff 与 patch。补丁也是一个好方法,可以总结指定提交中引入新信息的重要部分内容。当你在冲刺阶段引入一个 bug 时,你会发现这里的内容就是非常有价值的概述。为了更快地找到错误的原因,你可以忽略文件中没有更改的部分,只检查新代码。

用简单命令得到复杂的结果

你不必理解引用、分支和提交哈希,就可以查看提交中更改了哪些文件。你的 Git 日志旨在向你报告 Git 的活动,如果你想以特定方式格式化它或者提取特定的信息,通常需要费力地浏览许多文档来组合出正确的命令。幸运的是,关于 Git 历史记录最常用的请求之一只需要一两个选项:--raw--patch。如果你不记得 --raw,就想想“Git,什么改变了?”,然后输入 git whatchanged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1/4/git-whatchanged

作者:Seth Kenlon 选题:lujun9972 译者:DCOLIVERSUN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Watchpoints 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在调试 Python 时监控变量。

 title=

在调试代码时,你经常面临着要弄清楚一个变量何时发生变化。如果没有任何高级工具,那么可以选择使用打印语句在期望它们更改时输出变量。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方法,因为变量可能在很多地方发生变化,并且不断地将其打印到终端上会产生很大的干扰,而将它们打印到日志文件中则变得很麻烦。

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现在有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监控变量:watchpoints

“监视点”的概念在 C 和 C++ 调试器中很常见,用于监控内存,但在 Python 中缺乏相应的工具。watchpoints 填补了这个空白。

安装

要使用它,你必须先用 pip 安装它:

$ python3 -m pip install watchpoints

在Python中使用 watchpoints

对于任何一个你想监控的变量,使用 watch 函数对其进行监控。

from watchpoints import watch

a = 0
watch(a)
a = 1

当变量发生变化时,它的值就会被打印到标准输出

====== Watchpoints Triggered ======

Call St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module> (my_script.py:5):
> a = 1
a:
0
->
1

信息包括:

  • 变量被改变的行。
  • 调用栈。
  • 变量的先前值/当前值。

它不仅适用于变量本身,也适用于对象的变化:

from watchpoints import watch

a = []
watch(a)
a = {} # 触发
a["a"] = 2 # 触发

当变量 a 被重新分配时,回调会被触发,同时当分配给 a 的对象发生变化时也会被触发。

更有趣的是,监控不受作用域的限制。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观察变量/对象,而且无论程序在执行什么函数,回调都会被触发。

from watchpoints import watch

def func(var):
    var["a"] = 1

a = {}
watch(a)
func(a)

例如,这段代码打印出:

====== Watchpoints Triggered ======

Call St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module> (my_script.py:8):
> func(a)
  func (my_script.py:4):
> var["a"] = 1
a:
{}
->
{'a': 1}

watch 函数不仅可以监视一个变量,它也可以监视一个字典或列表的属性和元素。

from watchpoints import watch

class MyObj:
    def __init__(self):
        self.a = 0

obj = MyObj()
d = {"a": 0}
watch(obj.a, d["a"]) # 是的,你可以这样做
obj.a = 1 # 触发
d["a"] = 1 # 触发

这可以帮助你缩小到一些你感兴趣的特定对象。

如果你对输出格式不满意,你可以自定义它。只需定义你自己的回调函数:

watch(a, callback=my_callback)

# 或者全局设置

watch.config(callback=my_callback)

当触发时,你甚至可以使用 pdb

watch.config(pdb=True)

这与 breakpoint() 的行为类似,会给你带来类似调试器的体验。

如果你不想在每个文件中都导入这个函数,你可以通过 install 函数使其成为全局:

watch.install() # 或 watch.install("func_name") ,然后以 func_name() 方式使用

我个人认为,watchpoints 最酷的地方就是使用直观。你对一些数据感兴趣吗?只要“观察”它,你就会知道你的变量何时发生变化。

尝试 watchpoints

我在 GitHub 上开发维护了 watchpoints,并在 Apache 2.0 许可下发布了它。安装并使用它,当然也欢迎大家做出贡献。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1/4/monitor-debug-python

作者:Tian Gao 选题:lujun997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Jupyter 笔记本将 IPython shell 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title=

Jupyter 项目最初是以 IPython 和 IPython 笔记本的形式出现的。它最初是一个专门针对 Python 的交互式 shell 和笔记本环境,后来扩展为不分语言的环境,支持 Julia、Python 和 R 以及其他任何语言。

 title=

IPython 是一个 Python shell,类似于你在命令行输入 python 或者 python3 时看到的,但它更聪明、更有用。如果你曾经在 Python shell 中输入过多行命令,并且想重复它,你就会理解每次都要一行一行地滚动浏览历史记录的挫败感。有了 IPython,你可以一次滚动浏览整个块,同时还可以逐行浏览和编辑这些块的部分内容。

 title=

它具有自动补全,并提供上下文感知的建议:

 title=

它默认会整理输出:

 title=

它甚至允许你运行 shell 命令:

 title=

它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功能,比如将 ? 添加到对象中,作为运行 help() 的快捷方式,而不会破坏你的流程:

 title=

如果你使用的是虚拟环境(参见我关于 virtualenvwrapper 的帖子),可以在环境中用 pip 安装:

pip install ipython

要在全系统范围内安装,你可以在 Debian、Ubuntu 或树莓派上使用 apt

sudo apt install ipython3

或使用 pip

sudo pip3 install ipython

Jupyter 笔记本

Jupyter 笔记本将 IPython shell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首先,它们是基于浏览器的,而不是基于终端的。要开始使用,请安装 jupyter

如果你使用的是虚拟环境,请在环境中使用 pip 进行安装:

pip install jupyter

要在全系统范围内安装,你可以在 Debian、Ubuntu 或树莓派上使用 apt

sudo apt install jupyter-notebook

或使用 pip

sudo pip3 install jupyter

启动笔记本:

jupyter notebook

这将在你的浏览器中打开:

 title=

你可以使用 “New” 下拉菜单创建一个新的 Python 3 笔记本:

 title=

现在你可以在 In[ ] 字段中编写和执行命令。使用 Enter 在代码块中换行,使用 Shift+Enter 来执行:

 title=

你可以编辑和重新运行代码块,你可以重新排序、删除,复制/粘贴,等等。你可以以任何顺序运行代码块,但是要注意的是,任何创建的变量的作用域都将根据执行的时间而不是它们在笔记本中出现的顺序。你可以在 “Kernel” 菜单中重启并清除输出或重启并运行所有的代码块。

使用 print 函数每次都会输出。但是如果你有一条没有分配的语句,或者最后一条语句没有分配,那么它总是会输出:

 title=

你甚至可以把 InOut 作为可索引对象:

 title=

所有的 IPython 功能都可以使用,而且通常也会表现得更漂亮一些:

 title=

你甚至可以使用 Matplotlib 进行内联绘图:

 title=

最后,你可以保存你的笔记本,并将其包含在 Git 仓库中,如果你将其推送到 GitHub,它们将作为已完成的笔记本被渲染:输出、图形和所有一切(如 本例):

 title=


本文原载于 Ben Nuttall 的 Tooling Tuesday 博客,经许可后重用。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1/3/ipython-shell-jupyter-notebooks

作者:Ben Nuttall 选题:lujun9972 译者:geekp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