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ez' 发布的文章

就前面的几篇文章来说,我一直是以 Ubuntu 与 Fedora 作为新手入门的系统,但是其实我真正想推荐的是 Arch ,经过前面的学习,或许你对 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如果你想加速你的步伐,也许可以看看本文。如果要问为什么学习 Linux ,我也只能回答 Just for fun 。

本文基本上是我个人见解,有不正确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另外本文只是推荐 Arch ,并没有说 Arch 是最适合新手的。

Arch Linux

Arch Linux

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

谈起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时间其实并不长,2014 年的 5 月份左右才加入 Linux 中国的群,才开始了解这个系统,并且因为是高三了,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学习 Linux 这个系统上的,但是我的经验却使我花了相对很少的时间,已经能达到把 Linux 当作自己的桌面系统的程度了。

一切的起因只因为我电脑仅有 512 Mb 的内存,这使得我这个一直以来的 xp 用户,最后连上个 QQ 都能卡死,这样忍受了很久,终于我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了。或许是因为我的想法的原因,解决方法并不是去为电脑升级硬件,而是寻找代替 xp 的系统,这时候 Linux 进入了我的眼球,到处都在说 Linux 轻便简洁,以及只需几十兆内存便可流畅运行。当然这时候我搜索出来的肯定是传说中的对新手最友好的 Ubuntu 了,最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安装了它,当时是很开心的,觉得自己终于能换个系统玩了,可以摆脱过去卡机了。但事实是证明我天真了,Ubuntu 的 Unity 桌面,我的老古董机子根本吃不消,玩起来更卡了,甚至后来装 XUbuntu 也无济于事,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去搜索答案能搜出来,但是答案却是基本是无效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玩 Ubuntu 是什么东西也没学到的。

Ubuntu 的体验令我有点沮丧,再者它也不适合我机子。后来我又知道了 Debian ,这个发行版据称稳定健壮。我这次怀着犹豫的心情去安装了,安装过程不像 Ubuntu 那样顺利,记得应该遇到过一点问题,但还是解决了。这次的 Debian 安装让我很满意,我的电脑像复活了一样,再也不会卡顿了。然而面对 Debian 我能干什么?我后来发现我什么也没干,我不了解任何东西,我也只会用鼠标点点,右键查看一下属性,双击点个可执行文件 。就这样过了一两个星期(我是只有周末才有半天从学校回来碰个电脑的),有一天,我看到 Linux 中国的群里在讨论一个名为 Arch 的发行版,出于好奇我去搜索了一番,这便是我与 Arch 相遇的开始。

Arch Linux 的设计理念是 轻量简洁。这点正符合我心意,二话不说我就开始了我的 Arch 之旅。当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命令行,安装过程完全是参照 Arch Wiki 的过程,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我却是一次安装成功,看着自己一步一步敲命令安装的系统当时特有成就感。 Arch Wiki 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刚安装完系统的 Arch 是不带桌面的,但是 Arch Wiki 提供了详细的桌面配置过程,以及输入法配置过程。查看自己的内存使用情况, LXDE + 32 位的 Arch Linux,我的内存占用才 70 M 左右,我知道我这次找到了真爱,于是一直使用 Arch 至今,也感谢我的电脑配置低,不然我很可能就停留在 Ubuntu 了。

使用 Arch Linux 的优势

至于我为什么要推荐 Arch Linux ?对于一个新手,它相对其他发行版有哪些优势呢?

不少人会说 Arch 太难了,不适合新手,对新手并不友好。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难是因为你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而这个高的起点会使你更快地进步,更快地了解 Linux 。Arch 所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学习体验。我从不会到会,再到教别人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个特例,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那些想成为特例的人。学习是靠自己的,只要自己有心,又有什么学不会呢?最近 “Linux 中国-新手村” QQ 群里的许多新人,总是自己一上来就要答案,但是却不曾想过,自己为这个问题做了什么尝试,自己是否有毅力去坚持学习 Linux ?

下面是自己认为推荐 Arch 的一些理由,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 Arch 使你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入门,但相应地,你会需要付出一点耐心去学习,并且你会学的更快
  • Arch Wiki 非常丰富,就是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的利器。在遇到问题时先去 Arch Wiki 搜索一下,基本可以解决,这比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 Blog 或别人写的一点笔记要靠谱的多
  • Arch 采用滚动更新的方式,因此你不用再考虑以后升级系统需要重装的问题
  • Arch 除了基础的软件包外,不会附加一些多余的东西,所以你的系统基本上是你所需要的东西
  • Arch 的 pacman 是非常简单高效的包管理工具,帮助你轻松管理系统
  • Arch 的 AUR 仓库包含大量软件包,只需一个 makepkg 命令即可构建,非常方便

基于上面的一些原因,我认为 Arch 其实是适合新手的。

首先它比其他大多数发行版要自由;其次它没有预先安装的图形包管理工具,这使得我们必须在终端下完成我们的大部分操作,这将是我们从 Windows 鼠标模式逃离出来的一种动力与压力,因为你拿着鼠标没什么可干的;最后便是 Arch Wiki 对于绝大多数软件包要如何配置,遇到问题怎么去解决,都有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新手来说肯定是一个福音。

我推荐 Arch 其实是把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的窘迫的境地(但是其实笔者不觉得这是困境,我当时对 Arch 是一见钟情的,怀着极大的兴趣把 Arch 收下了),只有这样才会激活你的动力,战胜它,你就赢了自己,收获了技能,如果选择放弃,那么可能你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

结束

可以说我学习 Linux 基本都得益于 Arch 的 Wiki ,是它为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去搜索答案,当然你使用其他发行版也可以参照 Arch Wiki ,不要浪费了这份宝贵的资源。另外如果你是真心想学习 Linux ,我推荐你看看 Linus 的自传 《just for fun》,还有鸟哥的 《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Linus 的自传会使你明白一小部分关于 Linux 的故事,我所做的也只是 just for fun ;而鸟哥的书则可以作为一本入门的书籍,鸟哥写的太详细了,选读部分内容就好。最后祝各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之路,奋勇向前。

树莓派 Raspberry Pi 是 Raspberry Pi Foundation 推出的迷你电脑,它只有信用卡大小,但可以完成一台普通 PC 能完成的大部分工作,并且价格很便宜,是电脑爱好者的不二选择,如果你是一名 Linuxer 更应该拥有一台这样的迷你电脑。

发展

Raspberry Pi 自 2012 年发布以来,依次发布了 Raspberry Pi 1 A , Raspberry Pi 1 B ,Raspberry Pi 1 B+ ,Raspberry Pi 1 A+ ,Raspberry 2 B 五个版本,这些版本硬件上有不少变化,具体可以查阅 Wikipedia Raspberry Pi ,另外 Raspberry Pi 2 B 将支持 Windows 10 iot ,这对非 Linux 用户来说也是一个福音,因为你可以完全把 Raspberry Pi 2 B 当成你的另一台 Windows PC ,详情可以查看 Raspberry Pi Windows 10 iot

Raspberry Pi 的用途

Raspberry Pi 到底能拿来做什么呢?它的玩法多的数不清了,因为这取决于我们的创意,作为一块开发板,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自由。

下面是几张引用文章内的图:

操作系统的选择

由于 Raspberry Pi 几乎是为 Linux 而生的,所以 Raspberry Pi 的操作系统也是多样的,为此以下介绍几个操作系统。

以上操作系统都可以在 Raspberry Pi 主页 找到相关信息。

个人电脑

笔者只是将 Raspberry Pi 当成个人电脑使用而已,因此,未选择 Raspbian 而是选择了 Arch Arm。

下面是我选择的配件

  • Raspberry Pi 2 B
  • 8 G 闪迪内存卡
  • USB Wi-Fi 模块(可选)
  • 亚克力外壳(可选)
  • 散热铝片或铜片
  • 电源线
  • 键盘鼠标(可选)

安装系统

首先参照 Arch Arm Installation 安装系统。

为 SD 卡分区(用你 Linux 上的 sd 卡设备代替 sdX ):

fdisk /dev/sdX

第一步请先删除原来的分区并重新创建:

  • 输入 o 清除所有分区。
  • 输入 p 列出所有分区,此时应该没有分区。
  • 输入 n , 然后输入 p 选择主分区,1 是第一个分区 ,输入 ENTER 确定第一个扇区,然后输入 +100M 。
  • 输入 t , 然后输入 c 设置第一个分区类型为 W95 FAT32 (LBA)。
  • 输入 n , 然后输入 p 选择主分区, 2 是第二个分区, 直接输入 ENTER 确定默认的扇区和最后的扇区(剩下的所有容量作为第二个分区)
  • 输入 w 写入分区表并退出。

创建和挂载 vfat 文件系统(用你 Linux 上的 sd 卡设备代替 sdX ):

mkfs.vfat /dev/sdX1
mkdir boot
mount /dev/sdX1 boot

创建个挂载 ext4 文件系统(用你 Linux 上的 sd 卡设备代替 sdX ):

mkfs.ext4 /dev/sdX2
mkdir root
mount /dev/sdX2 root

使用 root 用户下载和解压 根文件系统:

wget http://archlinuxarm.org/os/ArchLinuxARM-rpi-2-latest.tar.gz
bsdtar -xpf ArchLinuxARM-rpi-2-latest.tar.gz -C root
sync

移动启动文件到第一分区:

mv root/boot/* boot

卸载挂载点:

umount boot root

将 SD 卡插入 Raspberry Pi ,连接以太网和 5v 电源。

使用 SSH 登录

默认用户是 alarm 密码 alarm。(ssh 请先用此用户登录,再修改 ssh 配置允许 root 登录)

root 的默认密码是 root。

注意 :以下用到 sudo 命令的,若你未配置 sudo 请直接用 root 用户执行。

首次使用应该按如下格式 ssh 登录:

$ ssh -p 22 alarm@地址

进去后使用 su 切换到 root ,并修改密码:

$ sudo su -   
# password

为了能使 root 通过 ssh 登录,编辑 /etc/ssh/sshd_config

$ sudo nano /etc/ssh/sshd_config

#PermitRootLogin 这行去掉注释,并将值设置为 yes

PermitRootLogin yes

配置源与更新系统

编辑 /etc/pacman.d/mirrorlist

$ sudo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在顶部增加以下代码,这是中科大的源

## USTC
Server = http://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arm/armv7h/$repo

编辑好后按 ctrl +x ,然后按 y 保存,然后升级整个系统:

$ sudo pacman -Syu

桌面化 Raspberry Pi

首先安装 xorg

$ sudo pacman -S xorg
$ sudo pacman -S xorg-xinit

然后安装 lxqt 桌面:

$ sudo pacman -S lxqt 

使用 vncviewer 访问 Raspberry Pi

首先配置 vncviewer,本机与 Raspberry Pi 都需要安装 tigervnc

$ sudo pacman -S tigervnc

在 Raspberry Pi 中执行 vncserver

$ vncserver 

You will require a password to access your desktops.

Password:
Verify: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a view-only password (y/n)? n

New 'ArchRaspi:1 (locez)' desktop is ArchRaspi:1

Creating default startup script /home/locez/.vnc/xstartup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home/locez/.vnc/xstartup
Log file is /home/locez/.vnc/ArchRaspi:1.log

然后编辑 ~/.vnc/xstartup ,将原来的内容替换为以下内容,你也可以直接删除原文件,再新建一个同名文件:

#!/bin/sh

unset SESSION_MANAGER
unset DBUS_SESSION_BUS_ADDRESS
exec startlxqt

然后杀掉 vnc 服务,并重启它:

$ vncserver -kill :1
Killing Xvnc process ID 400

$ vncserver 

New 'ArchRaspi:1 (locez)' desktop is ArchRaspi:1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home/locez/.vnc/xstartup
Log file is /home/locez/.vnc/ArchRaspi:1.log

记住上面的 :1 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这个端口是你用 vncviewer 连接时用的端口。

然后本机中执行:

$ vncviewer address:port

然后输入密码就可以了

小屏幕显示

现在我们看见这个不是全屏的,但是可以在启动 vncserver 的时候增加参数,来指定分辨率:

$ vncserver -kill :1
$ vcnserver -geometry 1920x1000

这下就全屏了

全屏

其它用途

然后你可以在不另外配显示屏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Raspberry Pi ,将它配置成一个 samba 服务器,或者做成一个下载器,这仅仅取决于,你想将 Raspberry Pi 拿来干什么。

笔者还尝试将 Raspberry Pi 直接连入手机 Wi-Fi ,把手机当成路由器使用,获取手机内网 IP 后,直接在手机上 ssh 内网登录,从而实现 Raspberry Pi 使用手机流量上网,并且不用借助路由器就可以连接 Raspberry Pi。

这里笔者推荐的是 juiceSSH ,手机上简单实用的一款 ssh 工具。由于篇幅原因,此处不再详述如何使用手机直连 Raspberry Pi,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参看上面我给的思路,自行折腾。

后来笔者,买了键盘以后,又利用 tmux 将手机纯粹当屏幕使用。

首先 手机先 ssh 登陆 Raspberry Pi,执行

tmux

然后在看不见屏幕的情况下,使用键盘盲打输入 用户名密码 进行登录,然后执行

tmux attach

此时键盘与手机屏幕的输入已经是同步的,一台个人作品就此完成!

成果展示

下面几张图,是笔者在学校折腾的时候拍的:

参考资料

当你进入了 Linux 的世界,在下载安装 了某个 Linux 发行版,体验了 Linux 桌面并安装了一些你喜爱和需要的软件之后,应该去了解下 Linux 真正的魅力所在:命令行。每一个 Linux 命令其实就是一个程序,借助这些命令,我们可以办到非常多的事情。下面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下几个常用的命令。

如何寻求帮助?

在 Linux 下遇到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寻求帮助,下面是三种寻求帮助的方法。

man

man 是 Linux 的帮助手册,即 manual 。因为大多数程序都会自带手册,所以可以通过 man 命令获取帮助。执行以后,在 man page 页面中按 q 退出。

获取 ls 的帮助

$ man ls

查看有多少(针对不同方面的)同名的手册

$ man -f ls
ls (1)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ls (1p)              - list directory contents

查看特定的手册

$ man 1p ls

info

man 不同的是,可以像浏览网页一样在各个节点中跳转。

从文档首页开始浏览

$ info

获取特定程序的帮助

$ info program

help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简单使用的方法,那就是 --help 参数,一般程序都会有这个参数,会输出最简单有用的介绍。

$ man --help       ### 获取 man 的帮助
$ info --help      ### 获取 info 的帮助
$ ls --help        ### 获取 ls 的帮助

如何简单操作?

Terminal(终端) 中,有许多操作技巧,这里就介绍几个简单的。

光标

  • up(方向键上) 可以调出输入历史执行记录,快速执行命令
  • down(方向键下) 配合 up 选择历史执行记录
  • Home 移动光标到本行开头
  • End 移动光标到本行结尾
  • PgUp 向上翻页
  • PaDN 向下翻页
  • ctrl + c 终止当前程序

Tab 补全

Tab 补全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功能,可以用来自动补全命令或文件名,省时准确。

  • 未输入状态下连按两次 Tab 列出所有可用命令
  • 已输入部分命令名或文件名,按 Tab 进行自动补全,多用你就肯定会喜欢的了。

常用命令

以下命令按照通常的使用频度排列。

cd

cd 是打开某个路径的命令,也就是打开某个文件夹,并跳转到该处。

$ cd path      ### path 为你要打开的路径。

其中 path 有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之分,绝对路径强调从 / 起,一直到所在路径。相对路径则相对于当前路径来说,假设当前家目录有etc 文件夹(绝对路径应为 /home/username/etc),如果直接 cd etc 则进入此文件夹,但若是 cd /etc/ 则是进入系统 etc ,多琢磨一下就可以理解了。另外在 Linux 中, . 代表当前目录, .. 代表上级目录,因此返回上级目录可以 cd ..

ls

lslist ,列出文件。

$ ls       ### 仅列出当前目录可见文件
$ ls -l    ### 列出当前目录可见文件详细信息
$ ls -hl   ### 列出详细信息并以可读大小显示文件大小
$ ls -al   ### 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的详细信息

注意: Linux 中 以 . 开头的文件或文件夹均为隐藏文件或隐藏文件夹。

pwd

pwd 用于返回当前工作目录的名字,为绝对路径名。

$ pwd
/home 

mkdir

mkdir 用于新建文件夹。

$ mkdir folder
$ mkdir -p folder/subfolder    ### -p 参数为当父目录存在时忽略,若不存在则建立,用此参数可建立多级文件夹

rm

rmremove ,删除文件。

$ rm filename      ### 删除 filename
$ rm -i filename   ### 删除 filename 前提示,若多个文件则每次提示
$ rm -rf folder/subfolder/  ### 递归删除 subfolder 下所有文件及文件夹,包括 subfolder 自身
$ rm -d folder     ###  删除空文件夹

cp

cpcopy ,复制文件。

$ cp source dest            ### 将 source 复制到 dest
$ cp folder/*  dest         ### 将 folder 下所有文件(不含子文件夹中的文件)复制到 dest
$ cp -r folder  dest        ### 将 folder 下所有文件(包含子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 dest

mv

mvmove ,移动文件。

$ mv source  folder        ### 将 source 移动到 folder 下,完成后则为  folder/source
$ mv -i source folder      ### 在移动时,若文件已存在则提示 **是否覆盖** 
$ mv source dest           ### 在 dest 不为目录的前提下,重命名 source 为 dest

cat

cat 用于输出文件内容到 Terminal 。

$ cat /etc/locale.gen     ### 输出 locale.gen 的内容 
$ cat -n /etc/locale.gen  ### 输出 locale.gen 的内容并显示行号

more

morecat 相似,都可以查看文件内容,所不同的是,当一个文档太长时, cat 只能展示最后布满屏幕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是不可见的。这时候可用 more 逐行显示内容。

$ more /etc/locale.gen
$ more +100 /etc/locale.gen       ### 从 100 行开始显示

less

lessmore 相似,不过 less 支持上下滚动查看内容,而 more 只支持逐行显示。

$ less /etc/locale.gen
$ less +100 /etc/locale.gen

nano

nano 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文本编辑器,使用简单。

$ nano  filename       ### 编辑 filename 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新打开一个文件,若退出时保存,则创建该文件

编辑完后,ctrl + X 提示是否保存,按 y 确定保存即可。

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可用 ctrl + G 获取帮助。

reboot

reboot 为重启命令。

# reboot         ### '$' 和 '#' 的区别在于 '$' 普通用户即可执行  
                 ### 而 '#' 为 root 用户才可执行,或普通用户使用 'sudo'

poweroff

poweroff 为关机命令。

# poweroff  ### 马上关机 

ping

ping 主要用于测试网络连通,通过对目标机器发送数据包来测试两台主机是否连通,及延时情况。

$ ping locez.com    ### 通过域名 ping,若 DNS 未设置好,可能无法 ping 通
$ ping linux.cn
PING linux.cn (211.157.2.94)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211.157.2.94.static.in-addr.arpa (211.157.2.94): icmp_seq=1 ttl=53 time=41.5 ms
64 bytes from 211.157.2.94.static.in-addr.arpa (211.157.2.94): icmp_seq=2 ttl=53 time=40.4 ms
64 bytes from 211.157.2.94.static.in-addr.arpa (211.157.2.94): icmp_seq=3 ttl=53 time=41.9 ms
^C
--- linux.cn ping statistics ---
3 packets transmitted, 3 received, 0% packet loss, time 2002ms
rtt min/avg/max/mdev = 40.406/41.287/41.931/0.644 ms

$ ping 211.157.2.94   ### 通过 IP 地址 ping ,若无法 ping 通可能是网络连接出现问题

grep

grep 主要用于返回匹配的项目,支持正则表达式。

$ grep PATTERN filename      ### 返回所有含有 PATTERN 的行
$ grep zh_CN /etc/locale.gen ### 返回所有含 zh_CN 的行

mount

mount 用于挂载一个文件系统,需要 root 用户执行。一个磁盘可分为若干个分区,在分区上面可以创建文件系统,而挂载点则是提供一个访问的入口,将一个分区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某个目录中,称这个目录为挂载点,并且可以通过这个挂载点访问该文件系统中的内容。

例如一块硬盘在 Linux 中表示为 /dev/sda 那么它上面的分区应该表示为 /dev/sda1/dev/sda2

# mount                       ### 输出系统目前的挂载信息
# mount /dev/sda1 /mnt        ### 将 sda1 挂载到 /mnt 中
# cd /mnt                     ### 直接通过 /mnt 访问内容
# mount -o remount,rw  /mnt   ### 重新挂载 sda1 到 /mnt 并设置为 可读写 
# mount -a                    ### 挂载 fstab 文件配置好的文件系统

umount

umountmount 相反,是卸载一个挂载点,即取消该入口。

# umount /mnt                 ### 卸载 /mnt 这个挂载点的文件系统
# umount -a                   ### 卸载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tar

tar 主要用于创建归档文件,和解压归档文件,其本身是没有压缩功能的,但可以调用 gzipbzip2 进行压缩处理。
参数解释:

  • -c 创建归档
  • -x 解压归档
  • -v 显示处理过程
  • -f 目标文件,其后必须紧跟 目标文件
  • -j 调用 bzip2 进行解压缩
  • -z 调用 gzip 进行解压缩
  • -t 列出归档中的文件
$ tar -cvf filename.tar .       ### 将当前目录所有文件归档,但不压缩,注意后面有个 ’.‘ ,不可省略,代表当前目录的意思 
$ tar -xvf filename.tar         ### 解压 filename.tar 到当前文件夹
$ tar -cvjf filename.tar.bz2 .  ### 使用 bzip2 压缩
$ tar -xvjf  filename.tar.bz2   ### 解压 filename.tar.bz2 到当前文件夹
$ tar -cvzf filename.tar.gz     ### 使用 gzip  压缩
$ tar -xvzf filename.tar.gz     ### 解压 filename.tar.gz 到当前文件夹
$ tar -tf   filename            ### 只查看 filename 归档中的文件,不解压

ln

ln 主要用于在两个文件中创建链接,链接又分为 Hard Links (硬链接)和 Symbolic Links (符号链接或软链接),其中默认为创建硬链接,使用 -s 参数指定创建软链接。

  • 硬链接主要是增加一个文件的链接数,只要该文件的链接数不为 0 ,该文件就不会被物理删除,所以删除一个具有多个硬链接数的文件,必须删除所有它的硬链接才可删除。
  • 软链接简单来说是为文件创建了一个类似快捷方式的东西,通过该链接可以访问文件,修改文件,但不会增加该文件的链接数,删除一个软链接并不会删除源文件,即使源文件被删除,软链接也存在,当重新创建一个同名的源文件,该软链接则指向新创建的文件。
  • 硬链接只可链接两个文件,不可链接目录,而软链接可链接目录,所以软链接是非常灵活的。
$ ln source dest       ### 为 source 创建一个名为 dest 的硬链接
$ ln -s source dest    ### 为 source 创建一个名为 dest 的软链接

chown

chown 用于改变一个文件的所有者及所在的组。

# chown user filename        ### 改变 filename 的所有者为 user
# chown user:group filename  ### 改变 filename 的所有者为 user,组为 group
# chown -R root folder       ### 改变 folder 文件夹及其子文件的所有者为 root

chmod

chmod 永远更改一个文件的权限,主要有 读取写入执行 ,三种权限,其中 所有者用户组其他 各占三个,因此 ls -l 可以看到如下的信息

-rwxr--r-- 1 locez users   154 Aug 30 18:09 filename

其中 r=readw=writex=execute

# chmod +x filename        ### 为 user ,group ,others 添加执行权限
# chmod -x filename        ### 取消 user , group ,others 的执行权限
# chmod +w filename        ### 为 user 添加写入权限
# chmod ugo=rwx filename   ### 设置 user ,group ,others 具有 读取、写入、执行权限
# chmod ug=rw filename     ### 设置 user ,group 添加 读取、写入权限
# chmod ugo=--- filename   ### 取消所有权限

useradd

useradd 用于添加一个普通用户。

# useradd -m -g users -G audio -s /usr/bin/bash newuser     
### -m 创建 home 目录, -g 所属的主组, -G 指定该用户在哪些附加组, -s 设定默认的 shell ,newuser 为新的用户名

passwd

passwd 用于改变用户登录密码。

$ passwd                 ### 不带参数更改当前用户密码
# passwd newuser         ### 更改上述新建的 newuser 的用户密码 

whereis

whereis 用于查找文件、手册等。

$ whereis bash 
bash: /usr/bin/bash /etc/bash.bashrc /etc/bash.bash_logout /usr/share/man/man1/bash.1.gz /usr/share/info/bash.info.gz
$ whereis -b bash       ### 仅查找 binary
bash: /usr/bin/bash /etc/bash.bashrc /etc/bash.bash_logout
$ whereis -m bash       ### 仅查找 manual
bash: /usr/share/man/man1/bash.1.gz /usr/share/info/bash.info.gz

find

find 也用于查找文件,但更为强大,支持正则,并且可将查找结果传递到其他命令。

$ find . -name PATTERN    ### 从当前目录查找符合 PATTERN 的文件
$ find /home -name PATTERN -exec ls -l {} \;  # 从 /home 文件查找所有符合 PATTERN 的文件,并交由 ls 输出详细信息 

wget

wget 是一个下载工具,简单强大。

$ wget -O newname.md 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blob/master/README.md     ### 下载 README 文件并重命名为 newname.md
$ wget -c url     ### 下载 url 并开启断点续传

恭喜你,你已经学习了完了26 个基础的 Linux 命令。虽然这里只是一些最基础的命令,但是熟练使用这些命令就踏出了你从一位 Linux 新手成为 Linux 玩家的第一步!